一個家庭裡新生命的誕生給了這個家庭更多的歡樂和幸福,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很多這樣那樣的麻煩。很多的寶媽寶爸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很多事情都還不了解,經常是因為照顧孩子搞得手忙腳亂的。
小嬰兒除了哭鬧以外也沒有其他的可以表達自己的方式了,但是很多的父母不知道孩子為啥而哭,不知道孩子是餓了還是渴了又或者是尿了。經常是孩子一哭,爸爸媽媽就手忙腳亂的,不知從何下手。但是專家提出小嬰兒的不同的哭聲是有不同的意思的,這是嬰兒表達自己的方式,只要爸媽能夠聽懂孩子哭聲中的意思,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了。
大家都知道,小嬰兒剛生出來沒多久的時候不會說話,只會咿咿呀呀地哭,哭其實也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相當於嬰兒的語言。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孩子的幾種不同的用來表達自己的哭聲,爸爸媽媽要是可以聽懂這些,很多棘手的情況下都可以迎刃而解。
嬰兒都有哪些不同類型的哭聲語言?
1.正常的啼哭。
小孩兒都會哭,有的時候並不是件壞事。有的時候小孩兒的哭聲比較有節奏,而且孩子還有一些肢體動作,哭的聲音也不嘶啞,聲音比較輕柔,臉色也沒有大變化,呼吸也不急促,那麼這就是孩子的正常哭泣。正常的哭聲不僅沒有壞處而且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肺部肌肉,有利於新生兒肺部的正常發育。
2.飢餓時的啼哭。
這種啼哭也是孩子經常會出現的,它的特點就是哭聲短且有力,仔細聽可以聽出是有一定的規律的,而且會有明顯的換氣聲音,如果家長這時候還不餵孩子,孩子的哭聲就會變得越來越急。
這時候,如果母親們用乳頭或者手來接近孩子的嘴巴,就會發現嬰兒有明顯的吮吸動作,這就是孩子餓了的表現。其實寶媽們應該早早的就算好孩子餓的時間,儘量能夠未雨綢繆。
3.不舒適時的啼哭。
此類啼哭並不是因為病理上的不舒適導致的,往往都是因為外界條件的不合心意造成的,比如孩子的衣服不合適,尿了拉了等,這種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因為小孩的身體皮膚都是很脆弱且柔軟的,稍有不適就會造成哭鬧。
此類哭聲的表現是孩子較為輕柔的哭泣,有明顯停頓的哭聲,但是若是長時間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變成一直大聲哭鬧,一般都是孩子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
4.病理引起的啼哭。
很多時候小嬰兒哭是因為生病了,新生兒脆弱,很多時候會生病。比如孩子的扁桃體發炎時孩子的哭聲就比較嘶啞,且拒絕喝水喝奶,若是非要餵給孩子,孩子就會大聲哭鬧。又或者是中耳炎的孩子,哭的時候會伴隨著抓耳朵和臉的動作。
5.心情欠佳時的哭鬧。
小孩兒也會像大人一樣有心情不好的表現,這時候往往大人抱起來拍一拍,哄一哄就好了。所以這一種的哭聲一般剛開始都是不強烈的,時有時無,但是長時間得不到滿足,才會越哭越響。
6.溫度不合適時的啼哭。
太熱或者太涼的環境都會讓孩子感覺到難受,從而哭泣。熱的時候孩子的哭聲一般是有勁兒的且伴隨著孩子有豐富的肢體活動,冷的時候的哭聲一般是比較低且無力,且孩子的膚色可能會發白,孩子也比較少動。
7.鬧覺時的哭泣。
很多的寶貝困的時候也要哭一哭,這時候孩子的哭聲嘹亮還會有揉臉的動作。這時候只要家長們拍一拍孩子,給孩子放一些搖籃曲,相信孩子很快就會睡著了。
專家建議當小孩兒哭的時候,家長這樣做孩子往往就會得到滿足,停止哭泣。
1. 拍一拍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哭鬧是為了引起爸媽注意,希望得到關注和安慰,這時候父母能夠抱著拍一拍哄一哄,往往孩子就會停止哭泣了。
2.檢查一下外部環境。
看看孩子是不是因為尿布溼了,還是因為溫度不合適等原因哭泣。如果是趕快解決,讓孩子有一個愉悅的環境,相信孩子很快就會喜笑顏開了。
3.帶孩子出去轉轉。
大人長時間待在一個地方會覺得悶和無聊,小孩兒也一樣,經常帶孩子出去轉轉,呼吸新鮮空氣,對小孩的成長也很有利。
4.實在不行就要尋求醫生幫助。
很多時候寶寶哭是因為生病了,當父母使盡渾身解數也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就要快快去看醫生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孩子要是生病了可是拖不起的。
綜上所述,孩子的啼哭很多時候可以作為一種信號,讓爸媽們知道自己現在想要幹什麼,如果父母們可以讀懂這種信號,就能少了不少麻煩!其實如果父母們能夠耐心觀察就能發現很多孩子的小動作都是有一定意思的,也希望父母們都能通過這種方式和孩子好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