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是真詩人,她為學詩者指明方向,紅樓夢中的詩法,值得學習

2020-12-10 六不和尚

和尚有話說

《紅樓夢》一部大書包羅萬象,文備眾體,其中引用了大量前人詩詞,作者也為書中人物量身定做了多篇詩詞曲賦。雖然曹雪芹未必有「傳詩」之意,但其中的作品既符合人物性格,也展露出其各異才情,以致膾炙人口而為歷代讀者喜歡。

據學者考證,曹雪芹詩風頗似李賀,其詩多新奇詭怪。然而《紅樓夢》中人物所作之作品卻似頗受「性靈說」影響,多纖巧細膩,辭藻典麗。但是,本系列文章,王和尚卻無意評析書中詩作,卻著眼於書中人物對詩的觀點和議論。

為何?王和尚以為,這些觀點立論頗為平和中正,足可為學詩者張心眼,正詩觀。因此,王和尚計劃,以書中詩論為引引申闡發其意。至於人物分析,本系列暫不涉及,且待王和尚另文細述。

此為第一篇:薛寶釵部分。

△王和尚讀書:《紅樓夢》詩法探析

薛寶釵真懂詩,她為學詩指明三個方向

《紅樓夢》第37回,海棠詩社初建,眾人興頭甚高,議論要作詩。李紈建議以海棠花為題寫詩。迎春不擅詩詞,就說「都還未賞,倒先作詩」。以迎春的理解,要題詠海棠花,就要先觀賞一番,才有詩興。寶釵有一段精彩的反駁,點明了寫詩之奧義,脂硯齋評為:真詩人語

01:寫詩要看到才能寫?薛寶釵持反對意見

寶釵的第一層觀點是:不過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見了才作。(古人)若都是見了才作,如今也就沒這些詩了。

△王和尚讀書:《紅樓夢》詩法探析

這段話很有道理。

詩人寫詩是藝術創作,而非照相紀實。即便如杜甫被稱為「現實主義詩人」,也絕不會事事非要經歷親見才能寫詩。為何?寫詩需要聯想、想像,需要根據自己的經歷進行藝術加工。因此,寫詩既要立足真情,又要懂得剪裁之妙,但是絕得要當時看到、聽到、經歷過才能寫詩。

比如,李白寫閨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難道李白真是看到此女子之動作才能寫詩?他只須合理髮揮想像,摹寫其形影即可。

△王和尚讀書:《紅樓夢》詩法探析

詩人之所以是詩人,並非僅僅因為其經歷豐富,見識廣博,關鍵在於其善於觀察和聯想。觀察細節,合理聯想,自然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了。

可笑的是,如今有些「詩人」,最愛「題圖」,非要對著一張詩意的圖片,才有詩興。王和尚曾笑稱:看圖寫話,不是小學才有的作文訓練麼?既然寫詩,心中就沒有詩意,非要圖片來逗引麼?平常不曾看雲聽雨,觀花賞月麼?而尤其可笑者,諸多「題圖者」,僅僅是刻板直接描寫畫,而並無詩意詩趣。如此寫詩,不過是堆積辭句罷了。

試看清初詩人吳綺的一首題畫詩,詩曰:茅屋淨無塵,溪樹青疑雨。中有卷書人,坐與春山語。短短20個字,畫中景與人,人之神態志趣,均已寫足,如此才算是好的「題畫」詩!

02.為何要寫詩?薛寶釵:寄興寫情

為何寫詩要有志趣寄託?且看薛寶釵之第二層觀點:古人詩賦,也不過都是寄興寫情耳。這就揭示出寫詩之目的:寄興寫情

這也有兩層含義。

其一,物象與詩情之關係。鍾嶸《詩品·序》中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行諸舞詠。」自然萬物,榮衰消長,都會因此詩人內心之觸動,因此「搖蕩性情」才會寫詩寄意。詩中之物象須要為表意服務。

比如,杜甫身經戰亂,被困長安,故而其眼中之景乃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其看到諸葛亮祠堂之冷落蕭條,筆下之景也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而孟郊科場登第,心情快意,自然就感覺「春風得意馬蹄疾」了。

△王和尚讀書:《紅樓夢》詩法探析

因此,胡應麟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寫詩不過是以景寫情,什麼樣的心情,筆下也自然是什麼景了。處理好情與景的關係,才能如王國維所言,既能「以奴僕命風月」,也能「與花鳥共憂樂」

而寫詩是為了什麼?這就是「寄興寫情」的第二種含義,即在命意上有所寄託

所謂寄託,未必是詩人之壯志,豪情,不遇或者激憤,而詩人之志趣、胸懷、品格與感悟也是詩之寄託。一言以蔽之,就是寫詩要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此詩才有深度和厚度。

比如,南唐馮延巳之《鵲踏枝》闋,有「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一句,作者雖口口聲聲說「閒情」,而此句亦感嘆時光流逝,但詞中卻另有深意,即南唐小國外伺強敵,內有紛爭,朝事日非,亡國有日,這種憂慮和掙扎,才是馮氏之內心。故而該詞雖看似寫閒愁閒情,其實卻蘊含著國事的擔憂和內心的反省,此即所謂寄託。

△王和尚讀書:《紅樓夢》詩法探析

再如曹植之《洛神賦》,好事者多以為此為曹植苦戀甄后而作,實則大謬不然。殊不知,以美人比喻理想,追求乃是古詩之傳統。若僅以苦戀為旨,實在是不懂中國文學之傳統。

「美人」多不是實質的個體,而是代表詩人之理想追求。《詩經》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乃是理想遠隔,需要跋涉追尋;《離騷》中「美人」是指他日夜思念的聖明君主,而「香草」則是具有高潔德操的摯誠君子。這也是詩人之寄託。

因此,詩人寫景詠物,決不能停止於景物,而要在其中寄託其深意,如此詩才會耐讀耐品。

03.寫詩為何要有身份?薛寶釵的詩好在何處?

同樣在《紅樓夢》第37回,薛寶釵詠白海棠詩,其中有「珍重芳姿晝掩門」一句,被李紈推賞,稱其詩「有身份」。

△王和尚讀書:《紅樓夢》詩法探析

「有身份」三字也值得推敲,王和尚以為也有兩重含義,足可謂寫詩者注意。

其一,律詩之體自其誕生之日起就頗受詩家推重。雖然律詩寫作風格多樣,司空圖目之為「二十四詩品」,嚴羽則以為可分為「九品」。不論如何分類,一般而言律詩以氣象雍容,莊嚴沉著為正格。

何為氣象雍容?即律詩大氣蒼茫,氣象巍峨,規模宏遠,此可以王維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及杜甫之「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兩句為證。

何為莊嚴沉著?即律詩要求格律嚴整,典麗精工,並且氣度沉著,優遊不迫。即寫律不可小家子氣,也不可輕佻浮滑,如此才顯得堂堂正正,如淵渟嶽峙。

△王和尚讀書:《紅樓夢》詩法探析

李紈之所以推重薛寶釵之詩,也在於此。薛寶釵系大家閨秀,自重身份,「非禮勿視,非禮勿動」,故而其筆下之海棠花,莊重不褻,自有一種矜持和自愛的氣度。

其二,「有身份」三字更可為學詩者凜遵者,並不在上文之「沉著雍容」,而在於「有面目」。所謂「有面目」即有自己之特色、風格和氣質。一言以蔽之曰:要有辨識度。

中國詩詞上千年,其中名家輩出,各有其妙。今人學詩,「師古」不失為一個方法。嚴滄浪諄諄告誡學詩者要「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林黛玉教香菱學詩時,也說要先讀王維、杜甫和李白的作品,然後讀「陶淵明,應瑒,謝、阮、庾、鮑」等人的詩作。如此學詩,才算是「入門正、立志高」。

△王和尚讀書:《紅樓夢》詩法探析

此論很有道理。但是,如此眾多之詩家,如何去學,王和尚卻有自己的看法。

學詩固然要學名家之作,但關鍵在沉下心去認真去學。並且,學名家之作是為打底,要進一步則需要獨尊一家,旁及眾長。為何?蘇軾詩學白居易,姜夔詩學陸龜蒙,也有學其他名家賈島、姚合,韓愈者。即,學詩到一定程度,就要認真去學一個人,或者一種流派了。如果枉費心力,想要博採眾長,恐怕要邯鄲學步,浪費心力了。

人之精力及思力有限,需要集中在一點才可叩門而入。而在選擇學何人時,王和尚以為應該選擇與自己脾氣、秉性、經歷乃至思想相近之名家,如此才有興趣愈讀愈深,愈行愈遠。比如,王和尚自己,就以三年之精力通讀,細讀杜甫全集,也只是對其律絕略通一二而已。

△王和尚讀書:《紅樓夢》詩法探析

此其為學詩要「有面目」,不能貪圖博愛,花心過甚。

學之既久,必能悟入。但是寫詩,卻要有自己之「本來面目」,學古而不能泥古,更不能套古,一定要有自己的真情實感和獨有風格。學杜甫而像杜甫,又有何用?比如,江西詩派之陳與義,學杜甫用力最勤,也學之最像,卻在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中成就最低,其原因無非是,著魔太深,而失去自己本來面目罷了。

04,預告:林黛玉和薛寶釵詩風有何不同?

但是,雖然李紈推重薛寶釵之詩「有身份」,後文有說林黛玉之詩「風流別致」,薛寶釵之作「含蓄渾厚」,那麼「風流別致」和「含蓄渾厚」又各有何種含義,兩種風格有高下之分麼?請看王和尚後文的解析。

相關焦點

  • 孩子學詩難?《紅樓夢》的三個場景,幫助孩子更好寫作寫詩
    ,她本來是官宦家的女兒,所以從小便接觸了一些了一些文學方面的東西,在學詩的時候,她表現的很有上進心,他不以不知為恥,不以多問為恥。香菱在進入大觀園之後,認識到了自己與眾人的差距,於是便立志要學詩,不以不知為恥。他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虛心的向別人請教,不管是薛寶釵還是林黛玉。並且一旦有了新作,一定會拿出來,讓眾人評價,自己好做修改,被大家稱為「詩魔」,卻也毫不在意。
  • 薛寶釵是好是壞,看看紅樓夢中人怎麼說,林黛玉的評價一語中的
    賈母喜歡薛寶釵「穩重和平」,這是薛寶釵另一種好。穩重的人,接人待物,為人處事都值得人放心。又不狂言狂語,作風輕浮!無論是孩子,學生或者進入社會做員工,穩重,與人為善的人,都會令人喜歡。代表了處事方式和個人素養。賈母不同意金玉良姻,不表示對薛寶釵本人有看法。她對薛寶釵的認可是正面的!
  •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的兩個疑惑 是詩詞最基礎的知識 您能解答嗎?
    前言紅樓夢中,林黛玉教香菱作詩的時候,講了一通道理,然後香菱說出了這番話,這裡面包含了兩個問題,似乎林黛玉並沒有作正面的回答。以至於這段話被很多人誤解,甚至解釋得南轅北轍。我們先看看林黛玉說了些什麼?如今聽你一說,原來這些格調規矩竟是末事,只要詞句新奇為上。」《紅樓夢》林黛玉接著解釋道:黛玉道:「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 《紅樓夢》香菱學詩,林黛玉教詩,真的很有套路!一語驚醒夢中人
    寶釵看懂了香菱的小心思,便把她帶到大觀園來,這可真是正中香菱下懷。「呆」香菱想學詩,便來拜黛玉為師。拜師之路簡直太順利,原文中黛玉笑道:「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這樣,我就拜你作師。你可不許膩煩的。」有了師父,香菱便開啟了她學詩之路。
  • 紅樓夢中兩次「東施效顰」,薛蟠為了林黛玉賠上一生的幸福
    黛玉初入榮國府,賈寶玉送了她一個表字顰顰,看似只為了形容她的風採。後面也只有薛寶釵叫幾聲。其實,作者將這個顰顰與另一個人結合到一起,促成了兩次「效顰」,特別有意思。兩個毫不相干的人,一次偶然的一瞥,造成了難以置信的蝴蝶效應。這次相遇就是林黛玉和薛蟠的唯一一次見面。
  • 在紅樓夢中,香菱一個有三個名字,這三個名字分別有什麼含義
    在紅樓夢中,香菱一個有三個名字,這三個名字分別有什麼含義在紅樓夢中第一個出來的大觀園中的女子就是香菱,那時候她還不是一個丫鬟,不是一個小妾,她還是一個被父母疼愛並是視為掌上明珠的小女孩,那時候她還不叫香菱,她還是甄英蓮
  • 浙江省優質課一等獎:《香菱學詩》課堂實錄,特級教師吳丹青點評
    在作品中有寫到香菱向薛寶釵請求學詩,但是薛寶釵拒絕了她。生2:在第四段,有她和薛寶釵對話,這裡就看出薛寶釵不是很欣賞她去學詩。師:把對話讀一下。生2:何苦自尋煩惱,都是顰兒引得你。我找她算帳去,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
  • 紅樓夢中的女孩們,誰是中國好閨蜜?知心姐姐寶釵落榜
    水滸傳裡多英雄,紅樓夢中皆紅顏。都知道大觀園裡鶯鶯燕燕,那麼多的女孩子同在一處生活,那麼誰是比較好相處,可以當閨蜜的女孩呢?史湘雲這個人大大咧咧,卻又非常的有情懷,有她當閨蜜,想必是十分熱鬧的,寶釵的蘅蕪院如雪洞一般冷清,史湘雲住進來可是熱鬧了不少,成天嘰嘰喳喳的,就是冷美人的薛寶釵也都被她融化了。林黛玉的上榜估計讓很多人納悶,向來一知心姐姐著稱的寶釵,怎麼落榜了呢?
  • 《紅樓》人物花語奧秘:林黛玉與薛寶釵的不同命運
    這似乎正為80回後的故事是否為曹雪芹原著提供了一個佐證。潘先生的研究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發,《紅樓夢》中那麼多可愛的女子,她們是否都有自己的「花語」呢?當然,研究紅樓人物的花語,不能單憑主觀臆想,需以原著為基礎,研究紅樓花語的主要依據有三:一是原著中的一些詩詞及人物判詞;二是小說原著第63回「佔花名」的遊戲;三是原著中一些經典的故事情節。
  • 紅樓夢:薛寶釵端莊大方,為什麼脂硯齋說她「媚極,韻極」?
    她之情,唯有對賈寶玉而動。 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因二寶互看「金玉」,薛寶釵想也沒想就在賈寶玉面前解開外衣扣子,露出裡邊穿的大紅襖。此舉不可謂不大膽,也是薛家商人家庭禮教不周的瑕疵。 賈母第五十四回借「掰謊記」攻擊薛姨媽不知禮,並非沒有根據。從薛家住在賈家不走,到圖謀金玉良姻,呈現的就是她們無禮的一面。
  • 薛寶釵與賈寶玉成親之日,賈母去世,她在《菊花詩》裡有描述
    薛寶釵嫁給賈寶玉,之前分析過很多次。關於寶釵的結局也多有涉獵。君箋雅侃紅樓的觀點是,薛寶釵在林黛玉死後才嫁給賈寶玉。賈寶玉將她當成續弦娶進來的時機非常巧合。他們成親當天賈家發生了一件大事,致使薛寶釵的洞房花燭夜,成為她人生中最黯淡的開始。宋代詩人汪洙有《四喜》詩:久旱逢甘雨 ,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 元人詩法宗唐的基本內容分析
    元人詩法著作十分豐富。但向來為治批評史者所忽視,以為其「淺陋」,為「偽託」,頗不足觀,但元詩法論著無疑是元代頗為重要的詩歌批評方式·其博學觀念能較全面地反映元代詩學思潮。如許學夷《詩源辯體》就以《木天禁語》、《詩學禁臠為偽託,並指出:「當時虞、楊、範、揭俱有盛名,故淺陋者託之耳。」《四庫全書總目》錄元代詩法著作三種(即《木天禁語》、《詩學禁臠》、《詩法家數》》,也都一一指為坊賈偽撰。   上述著作是否出於偽作,尚難遽下結論。虞、楊、範、揭是元代最享盛名的詩人,稱為「元詩四大家」,他們都對詩法有相當的興趣。
  • 林黛玉對賈寶玉的真心付出,卻換來薛寶釵一個無情的笑聲
    許多讀者聲稱說薛寶釵虛偽的沒有看過紅樓夢,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講薛寶釵是大家所喜歡的一個人,但她的身上的確是存在著一些讓人理解不了的時候,尤其是一些關鍵的地方她總是愛出風頭。甚至有網友聲稱薛寶釵活得太理性,所以這也是大家不喜歡她的最重要原因。
  • 紅樓夢:都是表親,為什麼林黛玉是林姑娘,薛寶釵卻叫寶姑娘?
    林黛玉一進榮國府,賈家人對她的稱呼就是「林姑娘」,以後賈寶玉也一直稱呼她為「林妹妹」。從稱呼看,林妹妹算不得親近,古人「指名道姓」稱呼代表疏遠。古代對親疏關係的界定,很容易從稱呼體現出來。以姓稱之為敬,也代表疏遠。長輩稱呼晚輩以名呼之。以字稱呼的,多是關係親近之人。
  • 紅樓夢中史湘雲的「樂中悲」什麼意思?她的丈夫不是衛若蘭是誰?
    關於史湘雲最後嫁給了誰《紅樓夢》並沒有特別指明。由於紅學考證的功勞,都將對象指向了一個從沒有正式出場,只走了個名字過場的衛若蘭。我認為這是紅學考證最大的一個錯誤。史湘雲不可能嫁給一個毫無關係的衛若蘭。我堅信,史湘雲嫁給了馮紫英。
  • 賈母一句吩咐,當眾暗示薛寶釵一個缺點,而薛寶釵依然執迷不悟
    紅樓夢中,薛寶釵是一個近乎完美的人設,無論是對人、對事,都能做到面面俱到、事事和諧,沒有林黛玉的「使小性子」,沒有王熙鳳的「蠻橫霸道」,沒有賈探春的「不留情面」。那薛寶釵身上有沒有缺點呢?對於「缺點」一詞,很難有個統一的說法,反正相對於別人而言,不合別人的口味,在別人的眼裡,大概這個就是「缺點」。
  • 怡紅夜宴牡丹籤,昭示了薛寶釵「金釵雪裡埋」的悲慘命運
    以上,為甄寶玉高唐夢中事,而書上寫的是賈寶玉華胥夢中事,兩者互相映射。不明白的先看這裡:千古紅樓夢中夢之第三夢——甄寶玉的高唐夢以及這裡:千古紅樓夢中夢之第四夢——賈寶玉的華胥夢薛寶釵是華胥夢中人,這場夜宴決定了她的最後命運,但這其中的關係,到底要怎麼來理呢?
  • 史湘雲,天真無邪率真可愛?你那一派天真無邪都欺騙了誰?
    紅樓夢中,有的人喜歡林黛玉,有的人喜歡薛寶釵,相比肯定也有不少人喜歡史湘雲。因為紅樓夢中的史湘雲,給人一種天真無邪,率真可愛的感覺,仿佛有一種呆萌感。但事實上,你眼中的是相遇,或許並非如此,她雖然看起來呆萌,但卻是紅樓夢裡最傻的一位腹黑高手。史湘雲,天真無邪率真可愛?
  • 四讀紅樓:林黛玉怎麼就做不了賈家少奶奶了?
    第一次讀紅樓的時候,還是懵懂的年紀,那時候特別喜歡林黛玉,覺得她是真性情,而薛寶釵則太圓滑世故。再讀的時候,受到別人的影響,說黛玉這種性格只能活在書中,在現實中是不行的,更不能當少奶奶,薛寶釵才可以。於是便努力地去發現寶釵的好,去喜歡寶釵。如今又讀,發現黛玉完全可以做少奶奶。
  • 紅樓夢結局林黛玉被賈雨村出賣而死,賈寶玉為避禍拋棄薛寶釵
    寶黛愛情和金玉良姻是紅樓夢說不完的話題,為什麼賈寶玉喜歡林黛玉最後卻娶了薛寶釵?這事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只能說見仁見智。本人的理解是林黛玉先死,然後賈寶玉為了人倫大節才娶了薛寶釵。但林黛玉之所以會死,是因為林黛玉被嫁給了北靜王做側妃。寶黛愛情夭折在前,金玉良姻結果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