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對你說】兩岸和敬別為「一句話」傷和氣

2021-02-18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星雲大師對你說】兩岸和敬別為「一句話」傷和氣

聯合報╱星雲大師/南華大學創辦人(高雄市) 2014.10.02

現在兩岸和平來往,這樣的和平來往得來不易,我們珍惜這種和好、和諧、和平,甚至還要「和敬」。特別是兩岸來往,要從大體上去促進彼此的了解、友誼,不要斤斤計較於一句話、二句話、一個細節傷了和氣。

最近,適逢大學開學期間,政治大學大陸的學生和臺灣的學生在新一屆的陸生說明會,發生了一點糾紛,有一句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臺灣的學生對大陸的學生說「歡迎各位中國學生到臺灣來」。但大陸的學生一聽不能忍耐這一句話,為此而抗議。

其實不必,叫中國也沒錯,叫臺灣也沒錯,本來都是地名,沒有分別的意思,甚至現在兩地都在來往了,那有什麼不對呢?就好比一家人住在一個屋子裡,叫房間裡的人出來到客廳,那不是兩家,是一家;你從廚房到飯廳來吃飯,這也不是兩家,仍是一家人;從廚房到客廳、到飯廳,不管什麼說法,都是一家人。

講這話的人,他也沒有什麼分裂的意識,可能只是他的習慣用語,可能中國也包括臺灣,不過從北京到臺灣,這也是事實,就不要計較於「中國學生」這樣的名詞有什麼不好。就算是夫妻,也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見。容許一些說話用詞的不同,無關於宏旨,就不要疑神疑鬼太過敏感了。

我對佛光山的徒眾到大陸去,就告訴他們,在大陸,不可以說「你們大陸」,也不要說「我們臺灣」,這好像對立一樣。你可以說「我們大陸」,這樣,讓對方聽了會感到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就沒有什麼糾紛了。這就是講究說話的藝術。

因為第一句話的風波,政大一位大陸的學生投書大陸媒體,說了第二句引起爭執的話「臺灣對大陸有種『小女生心態』」。「小女生」這個名稱,是侮辱嗎?是不好嗎?是不敬嗎?也不見得。小女生也是可愛的意思,小女生將來也可以做貴夫人、做皇太后。臺灣和大陸比,是小,我們也無庸諱言,大陸很大,我們很小,做小女生不要緊,問題是大陸是大男生,如何追求到小女生,有條件娶小女生嗎?這才是重要的課題啊!

因此,這些是不值得計較的,本來就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看法,這都是個人一些的言語措詞,不要拿來影響大眾,甚至社會,兩岸的共識不要因此而損傷。

兩岸應該互相尊敬,假如一句話都不能容忍,那怎麼能和平友好呢?就是談判,你來我往,我往你來,舌戰唇槍,互相辯論,所謂「異中求同,同中存異」,這都可以,但不要做人身攻擊,傷了和氣。臺灣的同胞們應該學習講「我們的大陸」,這樣我們的心胸不是會擴大嗎?假如大陸的學生在臺灣講「我們的臺灣」,大家的感受又是什麼味道呢?所以不要執著,如佛教有二句話: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這才是重要。

像我們在臺灣,經常感受中華文化之優美,中國歷史上仁人聖者之多,我們同享前人聖賢留下來的豐富精神食糧;像甘肅敦煌石窟、山西雲崗石窟,湖南的張家界、黃龍的九寨溝、雲南的玉龍雪山、宜興的石洞竹海,我們也共賞這些令人驚嘆的藝術價值和美妙的自然風光……這許多許多,都是我們的。

所以,今後兩岸同胞往來,要注意修辭,不要那麼敏感,統統都是我們中國、我們大陸、我們臺灣,兩岸都是我們的,世界都是我們的,那還有什麼可計較、爭執的呢?


祈願三寶加被闔府平安吉祥

歡迎您關注,別忘了分享至朋友圈,內容上如有建議,也請不吝指導!謝謝有您真好!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網站!

http://www.fgsbmc.org.tw/index.php

相關焦點

  • 星雲大師生平
    2000年創辦佛教第一份日報《人間福報》,2001年將發行二十餘年的《普門》雜誌轉型為《普門學報》論文雙月刊;同時成立「法藏文庫」,收錄有關佛學之兩岸碩、博士論文及世界各地漢文論文,輯成《中國佛教學術論典》、《中國佛教文化論叢》各一百冊等。
  • 【星雲大師動態】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成立公益獎助文教活動
    人間社記者周雲攝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表示,星雲大師不僅創立了佛光山,還創立了佛光會,對於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恢弘氣魄,積極投身社會事業,弘法利生,開創星雲模式人間佛教。今天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的掛牌,正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在祖國大陸在佛光祖庭的集中體現。
  • 你一定知道星雲大師,但你不一定知道他為什麼叫星雲
    「我才12歲,哪知道什麼菩提,什麼般若」,只好胡亂回答。老師給了一個評語: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今覺一看,揚揚得意,以為老師讚美。師兄說:美啥?是說你「不知所云」。圓光寺比丘尼中,有位智道法師,想到認識星雲,也熟悉他經歷,便在住持妙果老和尚面前講了星雲許多好話,「說我在大陸主編過雜誌,當過校長……」妙果老和尚一見星雲,很是可心:「你安心地住下來,千萬不要離開。」
  • 【星雲大師對你說】圖利他人
    佛光山提供成就對方 逐漸完成自己我的弟子永有在倫敦留學期間,曾和我說:「一位南傳佛教法師上課時,曾經告訴大家,出家人不能對在家信徒布施。」我聽到這句話,覺得十分驚訝。反觀臺灣一些公務人員卻以磨人為樂,總不一次說明如何辦理,這一次也許怪你證件沒有帶齊,下一次又說你印章不合格,常常辦一件事情,總要奔走來回三、五次,像佛光山的一些別分院道場,辦個寺院登記,甚至要十年、八年才能拿到執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經歷世間諸多風霜磨難,我深以為警惕,經常提醒自己,教誡弟子要常常「圖利他人」,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 星雲大師開示勝敗兩俱舍,和靜住安樂
    「勝利生憎怨」,但是好勝心強,凡事都要贏,會為自己招來不好的後果。人家不歡喜你處處比他好、比他強,反而讓自己因此惹來嫉妒、怨恨,引來不必要的紛爭是非。「敗者住苦惱」,一旦爭不贏別人,失敗了呢?人生的成就不在勝與負,在於自己能為家庭、為事業、為社會、為國家、為大眾奉獻多少心力,能夠盡心奉獻的人,才是勝者。因此,我們要「勝敗兩俱舍」,勝敗心均能捨棄。況且,你比我高、比我好,有時是由於每個人的福德因緣不同。不過,若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只要努力精進,還怕將來不能成功嗎?
  • 【星雲大師對你說】被領導學
    泰皇蒲美蓬(右一)在皇宮宴請「中華民國佛教訪問團」。右二起為白聖、賢頓、大師、淨心等法師。1963.6.28一九六三年,我和白聖法師組織中國佛教會第一個訪問團到世界各國訪問[1]時,曾亟思扮演好助理的角色,無奈身為發言人的我卻不能發言。我有一種不被人尊重的感覺。
  • 佛光大學未來 校長請益星雲大師
    ,求教未來方針,大師一一解答,不只開示:「要進步,與時俱進的成長。」當天會面,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院院長許興家首先感謝星雲大師創辦了佛光大學,因此詢問:「學校應該用什麼方式回饋?」大師不假思索地表示:「我從不希望誰回饋於我,興學的目的是為了培育人才,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讀書。」當許興家分享素食在全世界蔚為流行的趨勢時,大師也欣然允諾,將來要親自為素食系師生講解素菜推廣的益處,並勉勵:「吃素的人應該吃出對的方法,才能將素菜的發展往前邁進。」
  • 知情人士稱星雲大師贈習近平《百年佛緣》(圖)
    兩岸各界人士座談會2月19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與會。   知情人士:星雲送習近平的書是《百年佛緣》   據中評社報導,兩岸各界人士座談會2月19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會中發言,針對「中國夢與人間佛教」,提出四點看法,包括1.發揚中華文化要加強軟實力的建設。2.兩岸和平要以五和為基礎。3.心靈富足要實踐三好四給。4.人間佛教有益於國家社會。
  • 星雲大師大學校長論壇專題演講 成就歸於百萬人
    星雲大師自敘年幼出身貧困,20歲以前沒見過學校,倒在12歲時進寺院出家做了和尚,在寺院裡不能閱讀佛教以外的書籍、不能看報紙雜誌,環境相當封閉,然而思想文化無遠弗屆,無法阻擋,時常有訊息裡外交通,所以對當時情勢稍有了解。星雲大師自青年時期即有連他自己都認為「不可能」的夢想:為佛教辦份報紙,讓大家了解佛教教義;辦大學供人讀書,提升大眾素養。
  • 功德主會議 星雲大師:唯有信仰永久恆常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大家要將信仰的層次晉升到碩士、博士,唯有信仰的力量才是永久恆常。」22016年北區功德主會議1月1-2日在佛光山登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2日在佛陀紀念館大覺堂為近二千名信眾接心開示,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同步臺語翻譯。
  • 【星雲大師對你說】人學的重要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在佛光山臺北道場舉行海峽兩岸學術會議,我應邀和學者們座談,席中一位教授說:目前中國大陸有一批學者專門研究「人學」,他就是其中之一。我聞言愣然,後來方知唯物主義已不足為共產社會所需,民眾們逐漸覺醒「物」以外還有「人」的存在,「人」才是世間最重要的學問。
  • 「不喝酒,你就不是男人」,李榮浩高情商回復,不傷和氣又能圓場
    相信我們都會遇到在酒桌上非常熱情的人來勸酒,那對於酒桌上的新人,我們該運用什麼方法去拒絕他說的:「酒都不喝,你是不是男人?」既不會傷了和氣和酒桌的氣氛,又可以不丟失自己的顏面呢?李榮浩在34歲生日當天向楊丞琳求婚成功,小兩口的喜訊一出,震驚兩岸粉絲,而他目前也受邀擔任《中國好聲音》最新一季的導師,可以說是愛情事業兩得意。
  • 星雲大師「力挺」蔡英文 背後另有深意實為警示
    核心提示:2015年9月14日,時事辯論會,辯題是星雲大師祝福蔡英文,藍營大勢已去了嗎?劉瀾昌先生說到,其實你可以看出,星雲大師真正的用意,就是勸你這個蔡英文,把你獨的那些念頭丟掉,老老實實,怎麼謀求這個兩岸和平發展。
  • 星雲大師:感念亦師亦友的合塵法師
    我把這種心情抒發在日記上,合塵法師看了以後,寫了一封信給我,他怪我這麼想是錯誤的,他說:「你的家人來此探訪,就是常住的客人,你不需要介意。」這一番話讓我很安心,覺得他是個很有人情味的老師,打從內心尊敬他。
  • 熱愛祖國的星雲大師
    外省人也好,總之也是中國人,但是我也因此不被承認是臺灣人,不禁為我們這個社會的是非善惡、社會公理的標準究竟是什麼而感到遺憾。因此,藉由這篇序文,我也述說自己在臺灣一甲子以上的過往辛酸,希望為選風的改善寄予一些期許,也期盼社會有所改進,也給趙無任這系列作品一些助緣。
  • 「持戒念佛」敬記:清公和尚於南林尼僧苑為大專生開示
    具足就是輕重等持,持戒要輕重等持,不要說我們現在末法時代了,我只持重戒,輕戒就隨便懈怠放逸。假如抱著這個態度, 你的重戒也就保不住啦;你連輕戒都小心謹慎防護,你的重戒決定犯不到,那就持得皎如冰霜、塵點不染,這個才叫作「具足持淨戒」。
  • 星雲大師 獲頒第20個名譽博士 屏東大學授證
    【記者羅智華大樹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輩子沒上過一天學校、沒領過一張畢業證書,卻在海內外創辦五所大學、十六所佛教學院、二十六所圖書館等文教機構,成就千萬個孩子教育路。為表彰大師對文化、教育的不遺餘力,國立屏東大學今天頒授星雲大師「名譽博士教育學位」,由校長古源光為大師頒授學位證書,並配戴學位帽及撥帽穗。這是星雲大師繼一九七八年首次獲得榮譽博士學位以來,獲頒的第二十個名譽博士學位。
  • 星雲大師智慧:明白了這4個道理,你的人生會越來越幸福
    名滿華夏的高僧星雲大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能吃虧可以獲得大便宜,能受苦可以獲得大安樂,能和氣可以獲得大力量,能散財可以獲得大聚集。」這句話中包含了4個道理,每一個都是高明的處世良言,在人生中行走時,謹記這4點,餘生會越來越幸福。
  • 星雲大師:吃素就吃素 不要做成素雞素鴨
    文/星雲大師 問:既然是吃素,就不吃雞鴨,可是素菜裡,卻有許多做成雞鴨的形狀,取的名稱當中,還帶有雞鴨,這樣合理嗎? 答: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 高情商的你看看日本人是如何「婉拒」的拒絕人而不傷和氣的
    (讓我稍微考慮一下)」很多日本人都習慣用這句話來拒絕對方,如果你向一個日本人提議或邀請的話,他這麼回答你,你絕不用等他考慮了。基本是涼了。但是對於認可你的提議的時候,日本人會表現得很積極。這時候他們會說「非常に興味あります(我非常感興趣)」。但如果對方僅僅只是說了句「ちょっと考えておき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