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後死亡!兒科醫生:如果發現醫生給你孩子開這幾種藥,一定要...

2020-12-18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兒科黃哥黃醫生 ,作者黃志恆

兒科黃哥黃醫生

黃志恆,兒科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消化科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青年委員,兒童進食障礙多學科組員,兒童炎症性腸病多學科組員,多家國際學術期刊審稿專家。

來源:兒科黃哥黃醫生(ID:hg-20141208)

本文專家:黃志恆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

12月8日,山西朔州應縣1歲男童在一家名為和諧醫院的私立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看到這樣的新聞實令人痛心疾首。孩子死亡具體原因是與輸液有關,還是自身疾病,應該按相關程序調查後才能確定。

我要強調的是基層醫生,尤其是兒科醫生需要合理用藥,因為視頻裡醫藥費用清單中的至少有兩個藥物是不應該使用的。

第1個不該用的藥:注射用賴氨匹林

注射用賴氨匹林的主要成份是賴氨匹林,批准的適應症是「不適用於口服給藥的發熱及中度疼痛的治療」。

該藥物說明書「兒童用藥」部分說明了16歲以下兒童慎用,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兒童用藥後可能引起瑞氏症候群。

「不良反應」部分說明了「16歲以下兒童使用本品可能發生瑞氏症候群。1~2 周內患有水痘或流感樣症狀的兒童和青少年不應使用本品。如該人群使用本品後突然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及煩躁不安等表現,應警惕瑞氏症候群。此種情況雖然少見,但神經系統症狀進展迅速,可危及生命。」

在這裡,我忠告各位家長朋友們,注射用賴氨匹林用於兒童風險大,不建議用於兒童退燒,安全的退燒藥首選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

提醒: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輸液時有賴氨匹林,一定要說不!

第2個不該用的藥:炎琥寧注射液

這個藥早在2009年就被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點名了。

炎琥寧、穿琥寧注射液和喜炎平的成分類似,炎琥寧/穿琥寧注射劑的主要成分均為穿心蓮內酯琥珀酸半酯單鉀鹽,多用於病毒性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

2009年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中,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明確建議:炎琥寧、穿琥寧注射液兒童慎用!

記得我當年做小醫生的時候,因為知識淺薄給一個患兒使用炎琥寧注射液,結果孩子過敏休克大搶救,我現在還記憶猶新,後悔不已。

中藥注射製劑是歷史遺留下的產物,中西醫都不認可。中藥注射製劑其原料來自於多種中藥材,而完全分離提純其中的每一種成分非常的困難。有些藥廠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不會去改進工藝,造成中藥注射劑雜質過高而增加了不良反應率。

為了孩子們的健康安全,我們醫院早幾年就不用中藥注射液了。

而下面的中藥注射液大多是國家藥監局明文兒童禁用或慎用的。

提醒: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輸液有以上中藥注射液時,一定要說不!

抗生素的濫用

對於抗生素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合理使用。例如,病毒性感冒不能使用抗生素,病毒性腸胃炎不能使用抗生素。

再看本案例中孩子12月6日竟然使用頭孢孟多酯和阿莫西林鈉這兩個抗生素。

頭孢孟多酯注射液,適用於敏感細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膽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感染以及敗血症、腹腔感染等。

阿莫西林鈉注射液,適用於敏感菌(不產β內醯胺酶菌株)所致下列感染中病情較重需要住院治療或不能口服的患者:

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中耳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或糞腸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溶血鏈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腸埃希菌所致的皮膚軟組織感染;

溶血鏈球菌、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等。

一個一歲大的孩子,呼吸道感染,到底感染能多嚴重,需要阿莫西林和頭孢孟多酯兩種抗生素合用?抗生素使用是否符合指徵?有沒有抗生素濫用?這些都需要思考。

孩子發熱、感冒,大多不需要抗生素,每年不知道多少孩子抗生素濫用。

提醒:對於孩子抗生素濫用,我們一定要說不!

過度輸液

靜脈輸液與口服藥物是兩種不同地治療方式。當患者出現口服藥物困難、嚴重脫水、酸中毒、低血糖、嚴重感染時,需要靜脈輸液治療。特別是在兒科患者的救治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國家也沒有一刀切禁止兒科輸液,但是一直在強調合理輸液。就是說,該輸液時一定要輸液,不該輸液時打死也不能輸。

回過頭來,這個1歲的孩子,是否需要靜脈輸液?輸液的量是否合理?輸液的種類是否合理?這些問題都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

兒科根據患兒情況決定是否輸液,下面這些情況可以考慮不用輸液: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內,體溫38℃以下,精神狀態好;

小兒腹瀉病:輕度脫水可以口服補液者;

毛細支氣管炎:輕度喘息者;

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峽炎:無發熱、精神狀態好,血象不高者。

家長不要過度迷信輸液的效果,兒科醫生也不要縱容過度輸液。

過度輸液有四大害處:

一是花錢多

二是孩子受罪

三是容易出現輸液反應

四是增加醫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提醒:對於孩子過度輸液,我們一定要說不!

天冷了,發熱、感冒、咳嗽、拉肚子的孩子多了起來,希望孩子們能夠合理用藥,寶爸寶媽和兒科醫生們都要學習、再學習!

文章來自:兒科黃哥黃醫生,ID:hg-20141208,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

小編:依依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兒科醫生:如果發現醫生給你孩子開這幾種藥,一定要說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兒科醫生:如果發現醫生給你孩子開這幾種藥...
    本文專家:黃志恆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12月8日,山西朔州應縣1歲男童在一家名為和諧醫院的私立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作為一名兒科醫生,看到這樣的新聞實令人痛心疾首。孩子死亡具體原因是與輸液有關,還是自身疾病,應該按相關程序調查後才能確定。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兒科醫生:這幾種藥,一定要說不!
    12月8日,山西朔州應縣1歲男童在一家名為和諧醫院的私立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看到這樣的新聞實令人痛心疾首。孩子死亡具體原因是與輸液有關,還是自身疾病,應該按相關程序調查後才能確定。 我要強調的是基層醫生,尤其是兒科醫生需要合理用藥,因為視頻裡醫藥費用清單中的至少有兩個藥物是不應該使用的。
  • 1歲孩子輸液後死亡?給全體醫生敲響警鐘!|醫生|輸液|死亡|孩子|...
    12月5日,家長帶孩子前往當地一醫院,醫生診斷為感冒引起的喉炎,給患兒打了一針,並做了霧化治療。但家長發現當天下午回家後孩子發熱反而更嚴重,高燒至40.5度。孩子父親立即帶到醫院,發現醫院關門。再趕到當地人民醫院時,孩子已經死亡。12月9日,記者從當地衛健委工作人員處獲悉,衛健委已經了解到此事,正在處理。12月9日下午14時,記者從樂樂父親王先生口中得知,12月8日晚上,孩子突然被應縣公安局警方強行帶走,理由是要把孩子送到太平間。
  • 山西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孩子母親:想要醫生給我一個說法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西安商報、三聯生活周刊、大律師網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2月8日,山西朔州,一篇「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的報導在網際網路上引發熱議。孩子母親孫女士稱,自己一歲多的兒子琦琦在應縣和諧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
  • 兒科醫生說--寶寶腹瀉後需要吃什麼藥呢?
    進入秋季,秋季腹瀉來襲,很多寶寶出現腹瀉,寶寶一出現腹瀉家長就異常緊張,很想寶寶腹瀉儘快好轉,有的家長就著急的買一些藥給寶寶吃,帶寶寶看門診醫生也會開一些藥,那寶寶腹瀉後需要吃什麼藥呢?歡迎參考:兒科醫生說-寶寶腹瀉的用藥指南
  • 孩子感冒發燒怎麼辦?——美國兒科醫生告訴你
    當寶寶生病的時候,你不能直接去醫院,必須先和兒科醫生預約。在狼寶發燒的當天,我跟他的兒科醫生預約了第二天過去看病。 第二天我們如約來到診所。診所人不多,但看上去很繁忙,要見到醫生需要等比較長的時間。
  • 網友評南京兒科醫生操守 家長痛恨醫生當推銷員
    大部分發帖日期是在去年,但今年4月份開始,又有家長發帖開始「蓋樓」,並呼籲不要把帖子沉下去,所以一年間差不多把南京市各大有兒科的醫院給評價了個遍。記者昨天瀏覽了這453條回帖後發現,大部分是家長之間分享就醫的經驗,也有「激情發帖」控訴某次不開心的就醫經歷。而這個若有似無的「榜單」差不多成為了孩子家長心中無形的「評價標準」。
  • 如果要給孩子打耳洞,先問兒科醫生
    如果要給孩子打耳洞,先問兒科醫生 澎湃新聞記者 楊洋 2017-05-05 08:09 來源:澎湃新聞
  • 孩子感冒醫生開錯糖尿病藥,媽媽討說法,醫院:不全都是醫生錯
    但是孩子吃了藥之後非但沒有好起來,反而病得更嚴重了,還出現了嘔吐的現象。李女士拿起醫生給孩子開的藥,仔細一看發現並不是感冒藥,而是治療糖尿病的藥,而且李女士也沒有找到有關兒童服用的有關描述。唯一慶幸的事情就是還好孩子只吃了一片,沒有多吃。李女士看著臉色蒼白的女兒就覺得非常的心疼,而且李女士覺得這都是醫院的責任,孩子感冒怎麼能開出糖尿病的藥呢?
  • 如果醫生給你的孩子開這些藥,請主動說不!
    這只不過是一次普通的發燒,用藥不當,便要以孩子的聽覺為代價。 看了這個數字,你還敢隨便給寶寶用藥嗎? 為此,我們特地總結了「兒童用藥慎用名單」, 如果醫生給孩子開這些藥,請主動說不! 1. 含有異丙嗪(非那根)的止咳藥 (代表產品:傷風止咳糖漿、複方桔梗枇杷糖漿) 2 歲以下禁用 副作用大,可能導致 2 歲以下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更曾提出警告:非那根(異丙嗪)禁止作為2 歲以下兒童的鎮咳藥物來使用。 3.
  • 兒科醫生想說:「你家孩子肚子裡不一定是「蟲「
    一般來說,生活條件、環境較差的地區,如果孩子不能常常做到飯前洗手,確實有的醫生也會選擇給孩子吃1-2次驅蟲藥,哪怕是心理安慰都可以(不作為常規選項),正規的建議是,如果生活衛生條件好,孩子又能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就沒有必要常規服用驅蟲藥。
  • 孩子看病難?寧波有了一份兒科醫生民間口碑調查單
    我是幾天前的晚上八點多帶女兒去了婦兒醫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水洩不通......你可以想得到的用來形容人多的成語,全部適用婦兒醫院的兒科大廳。  這是網友曬出來的婦兒醫院的掛號單,當時,孩子已經狂吐不止,而前面還有700多號.....  前幾天在我們的辣媽群裡聊了這個話題,一下子幾千條互動,看來大家對於孩子看病這件事,真是一肚子苦水。
  • ​兒科醫生緊缺,將來誰給你的孩子看病?|​兒科|流失率|工作量...
    「哇哇哇哇,我不看病我要回家」「醫生啊,我們掛的是急診,你先給我們看吧」「怎麼這麼長時間還不叫號啊,那麼多人插隊讓我們等到時候」「醫生啊你瞅瞅我家孩子體溫這麼高吃了藥怎麼還不退燒怎麼辦啊急死我了」「大夫啊前幾天開的這個藥吃了孩子還是咳嗽,要不要給我們換個藥啊」「樓上輸液室的孩子出疹子了
  • 懷疑醫生開多了藥,哪個姿勢拒絕最「優雅」?
    藥用得有點多了,真正管用的就一兩百塊錢根據你的描述,醫院的診斷結果,以及醫生開出的藥,基本可以確定是病毒性感冒合併了細菌感染,這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比較常見的病症。基於這樣的判斷,健哥讓兩位兒科醫生朋友對你孩子的處方做了次評估,我們一個個說。奧司他韋,抗病毒藥物,可以開。匹多莫德,主要功能是增強人體免疫力,理論上可以開。
  • 一個復旦兒科醫生與腹瀉病的不解之緣
    周圍人常說,兒科是啞科,「小孩又吵,掙錢又少」,連嘲笑別人幼稚單純,都說「你這太小兒科了吧」,這很難讓人對兒科產生興趣。 直到碰到一對憨厚的江西上饒夫婦後,我的想法才悄悄地發生改變。他們的女兒清清,2歲多,每天大便幾十次。
  • 「兒科神藥」蒲地藍走下神壇?醫生:本來非神藥
    家住將軍街的萬先生經常帶女兒到附近醫院看病,他告訴記者,幾乎每次出現上述症狀時,醫生都會為其開具蒲地藍口服液。  近日,蒲地藍說明書修訂一事在網絡引起熱議,萬先生轉發了人民日報微博標題為《注意!「蒲地藍」製劑孕婦、寶寶要慎用》的推文,他有些後悔地說:「已經吃了不少了……」他回憶,鋪地藍口服液有一定刺激性味道,女兒在服用該藥時,經常出現吞咽後乾嘔的反應,有時還導致嘔吐。
  • 孩子那麼小,為什麼醫生讓他打點滴?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主管藥師 吳瑋哲 醫務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總會碰到有患兒家屬有這種疑問:「我孩子那沒小,連血管都看不到,為什麼醫生要給他打開點滴?」
  • 圍城中的兒科醫生
    但兒科醫生往往又是最有耐心、最累的一群人。孩子們的配合度低、總愛用大哭來宣洩自己的情緒。這使得診治一名兒童要比一名成人要花費更多精力。他們不僅是兒科醫生,也是安撫孩子的幼師、從蛛絲馬跡中推理病情的偵探。他們面對的不僅是孩子,還有那些焦慮的孩子家長——很少有人能在自己親生骨肉患病的情況下保持理智。
  • 兩歲小孩發燒退熱後死亡!孩子發熱,這四種藥不要亂用,很危險!
    本文作者:黃志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孩子感冒發熱,尤其高熱不退,家長都會非常著急,很容易病急亂投醫!家長一聽說哪個醫院的哪個醫生有「快速退熱的妙招」,便會趨之若鶩。但如果孩子感冒發熱如果處理不當,後果很嚴重,甚至會致死!
  • 「頭孢」皮試陽性,醫生給開了頭孢衝劑,不正常吧?當事醫生:口服藥...
    「前幾天,杭州的餘女士帶兒子去打點滴,結果頭孢皮試呈陽性,醫生開了些藥,回家後兒子全身都出現了過敏反應。杭鋼醫院看病,醫生建議打點滴,因為要使用頭孢,就先做了皮試。餘女士拿出當時的照片,孩子全身都有淡紅色的疹子。她說發現紅疹後,她看了一下醫生給孩子開的藥,是一種頭孢衝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