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知字,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他看似簡單,其實寫的好看很難,它簡單的結構裡包含了很多書法的結構規律。
1、讓就原理
「知」左右兩部分互相相讓,左邊長橫和撇向左伸展,右邊則比較收斂,為了給「口」部留出足夠的空間。這個原理在左右結構的字裡面非常的常見。
2、鑲嵌原理
「矢」部的處理上窄下寬,而右邊的「口」部則上寬下窄,二者正好鑲嵌在一起。使二者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很多小學生把這一個字寫成了兩個字,就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3、錯位原理
左右兩個部分寫齊了是不好看的,漢字一般會做出一點高低的錯落來,在知字裡面,就體現了這個原理,口部稍微下落,在整個字的中上部,因為口部筆畫少,這樣處理使整個字保持了平衡。
4、主筆突出原理
這個很簡單,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知字的第二個長橫是主筆,這個筆畫突出整個字才有精神。
看似一個簡單的字,卻包含了很多的書法原理,而漢字正是通過這些原理製造平衡、矛盾、落差和變化,通過這些變化形成豐富的漢字結構。
這些變化還包含著中國的哲學理論,看似平淡無奇的字裡卻充滿了各種矛盾和變化,怪不得以漢字為載體的書法會成為藝術呢。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同意的朋友麻煩點個讚,關注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