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字的行書怎麼寫?一個字就體現了這麼多書法的規律

2020-12-13 不二齋孫賓旭

知道的知字,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他看似簡單,其實寫的好看很難,它簡單的結構裡包含了很多書法的結構規律。

1、讓就原理

「知」左右兩部分互相相讓,左邊長橫和撇向左伸展,右邊則比較收斂,為了給「口」部留出足夠的空間。這個原理在左右結構的字裡面非常的常見。

2、鑲嵌原理

「矢」部的處理上窄下寬,而右邊的「口」部則上寬下窄,二者正好鑲嵌在一起。使二者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很多小學生把這一個字寫成了兩個字,就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3、錯位原理

左右兩個部分寫齊了是不好看的,漢字一般會做出一點高低的錯落來,在知字裡面,就體現了這個原理,口部稍微下落,在整個字的中上部,因為口部筆畫少,這樣處理使整個字保持了平衡。

4、主筆突出原理

這個很簡單,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知字的第二個長橫是主筆,這個筆畫突出整個字才有精神。

看似一個簡單的字,卻包含了很多的書法原理,而漢字正是通過這些原理製造平衡、矛盾、落差和變化,通過這些變化形成豐富的漢字結構。

這些變化還包含著中國的哲學理論,看似平淡無奇的字裡卻充滿了各種矛盾和變化,怪不得以漢字為載體的書法會成為藝術呢。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同意的朋友麻煩點個讚,關注一下啦。

相關焦點

  • 在書法中,「我」字連筆字怎麼寫好看?
    導語:在書法中,「我」字連筆字怎麼寫好看?「我」字連筆字,應該稱之為草書和行書。篆書,隸書和楷書,是不連筆的,但是,行楷字有時候也會連筆。草書「我」字連筆字的書寫是有規則,並不是書者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特別是要把字上升到書法的層面時,那就更要遵循法度了。
  • 硬筆書法漂亮鋼筆字快寫規律技巧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硬筆書法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 書法作品欣賞
  • 這一結構變化是王羲之行書的典型特點,學王字書法必懂
    ,這個空白在整體章法的空間布白中同樣發揮著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章法布白,從每一個字的筆畫疏密已經開始了。王羲之在《集王聖教序》中,幾乎每一個字在結構上都有疏密變化,這就是王字行書結構的重要特色。學習王羲之行書不是亦步亦趨的臨摹他的每一個字,要仔細研究、揣摩,找出一般規律。疏密變化目的就是來調節字體空間布白關係。劉熙載《藝概·書概》云:「鍾繇書法曰:『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書法理論家已提出書法的空間概念。書寫書法就是在一個時空中造型,既有時間軸也有空間軸。
  • 這才是行書學習的密碼,看懂這五條規律,寫好行書不再是難事
    稍微有一些書法常識的朋友都知道,學書法之人都以王羲之為宗,王羲之之後所有的書法家皆是從王羲之筆下汲取影響,然後在此基礎上或繼承、或發展,所以書法在後世的一切「法」,皆不過是右軍之法,而最能體現王羲之行書的作品便是《集王聖教序》了。
  • 在書法界中,寫「國」字的籤名該怎麼寫呢?
    關於「國」字的籤名該怎麼寫,用草書或行書寫出來更出彩,更有韻味,更有性情。我在法帖上搜集了古今書法大家們寫的、風格不同的草書和行書「國」字,並精心製作成圖片,現展示各位喜歡書法的朋友們。上圖為草書「國」字,都是出自書法大家之手筆。用筆老辣,線條流暢,風格各異,甚是精彩!上圖亦為草書「國」字的不同風格的寫法,可參考之。上圖中的草書「國」字,有王羲之寫的,有王獻之寫的,有李世民寫的,有毛澤東寫的,還有皇象的章草。法度謹嚴,藝術性極強,供參考吧!
  • 行書的簡練法則依託於正確的筆順——「門」字行書技法
    行書的簡練法則依託於正確的筆順——「門」字行書技法【本文內容為田蘊章老師書法系列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038集「異體字與門字」文字版之三。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觀看講座視頻。】田蘊章:我們換一張紙,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門」字的行書寫法。
  • 怎樣掌握書法作品中字體大小規律?因字就形,淺談三點
    「同一書法作品中的字體大小有何規律?」 誠然,似乎除了篆書之外,其他的書體在同一篇書法作品中字的體積大小都是大小有別、參差錯落的,那麼這裡面有沒有規律呢?字的體積大小首先要看筆畫的多與少;其次要根據字形的美觀程度來決定字的大小;最後要看書法家表情達意的需要。
  • 如此瀟灑的四字行書書法真不多見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書法這個傳統文化,已經根深蒂固的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目中。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不管知識分子還是不識字的人,只要看到一副書法作品,對其都會能說上幾句話。  而書法中的行書書法作品,是比較接近我們生活,使用價值和收藏價值都比較高。
  • 在書法界中,寫「大道至簡」四個字怎樣書寫漂亮呢?
    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大道至簡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大道至簡的反面是博大精深,博大精深是廣博和高深,多用來指思想、學術理論、學識、作品等。
  • 在書法中,書法「高興」2個字怎麼寫?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關於書法「高興」2個字怎麼寫?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現在我談談自己的觀點,如有不妥,歡迎各位網友發表不同看法。我認為,書法「高興」兩個字具體怎麼寫,還是先學法帖上的字,如果把法帖上的字臨好了,就什麼問題都解決啦!
  • 472、一幅書法作品,每個字筆畫的粗細有規律嗎?
    與其說是規律,不如說是風格。【寫楷書的時候還可以說有一些規律,行書草書很難說有規律。規律換個詞每個書家的個人風格。】目前我們書法有五體: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篆書作品:筆畫粗細儘可能一樣。如果書法從第一個有名有姓的書法家,秦朝李斯開始算起。書法已經超過2000年的歷史。
  • 學行書,中國書法史上五大行書你總要選一個!
    第一天下聞,第二無人知 要是問你中華前五行書是什麼,蘭亭序肯定脫口而出。蘭亭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 作者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 書法作品中寫漏了字該怎麼補救?
    對於該現象的認識:漏字、錯字很正常不可否認的是,在歷代書法家的書法作品中,有很多書法作品,其實他們並沒有寫得非常嚴謹,而是出現了很多漏字,甚至錯字,然後塗改的痕跡也非常的嚴重。當然這些小疏漏不應該出現,但是它的出現並不會影響到整體的書法布局,所以我們對於這樣的錯誤還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既然會出現這樣的紕漏,那麼我們在出現這樣紕漏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理呢?我們去翻看一下古人的書法作品,就可以看到這樣的疏忽,大致上可以被分為以下的幾種情況,根據不同的書體分類,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 寫書法不要在乎筆順,王羲之很多字筆順都不對,但不妨礙他是書聖
    寫字很容易,寫書法很難,很多人不了解什麼是「法」,其實「法」就是寫字的方法,很多外行總以為古人寫字沒有想那麼多,只不過是隨便寫成的,今人都是在過分的解讀。其實有這種想法的原因是不懂筆法和字法的緣故,王羲之下筆的時候當然不會想這麼多,但是平時讀帖,臨池必定是經過了一番思考的,然後將這種思考轉換成了肌肉記憶,這就是後人為什麼解讀他的字的原因。
  • 中秋節到了,書法「花好月圓」四個字該怎麼寫?
    中秋節書法寫什麼?好像目前還沒有一個習慣和約定成俗。當然,如果為了給親朋好友祝福,寫一個「花好月圓」也不錯。美美的花,圓圓的月,這是寓意家庭幸福美滿的吉言嘉辭。所以,祝福結婚,也經常寫「花好月圓」,如果真有中秋節結婚的,寫個「花好月圓」的書法祝福,真的非常好了。如何寫出好的一幅「花好月圓」的書法作品呢?這就要看書體和章法怎麼安排了。
  • 在書法界中,「張」字怎麼寫比較好看?
    關於書法「張」字怎麼寫比較好看?我談一點個人的看法。張,弓長「張」。這個「張」字說好寫也不好寫。但是,只要認真臨帖,寫出來就好看,如果是自己隨性書寫,是很難寫得好看的。上圖為篆書「張」字的寫法,雖然風格不同,但都是比較好看的。
  • 行書書法:初學者如何練好行書?
    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醜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這些要領在寫行書是要儘量擺脫和忘記。
  • 在書法中,寫「生日快樂」四個字怎麼寫好看呢?
    在書法中,寫「生日快樂」四個字用隸書和行書寫出來好看!但是,用篆書、草書和行書寫出來也一樣好看。第一,用隸書集字「生日快樂」四個字:上圖為隸書「生」字,取法漢碑,很好看的!上圖為隸書「日」字,亦是取法漢碑上的字。好看!上圖為隸書「快」字。取法唐玄宗的隸書。這個字寫得很有特點。上圖為隸書「樂」字,取法漢碑,用的是繁體字。
  • 書法技巧:動圖教你寫楷書、行書、草書三大書法字體
    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瑰寶,也是文明的傳承。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書法的行列,而楷書、行書、草書是比較受人民追捧的三大字體。下面就通過動態圖和酸棗君一起來學習今天的漢字吧!「餐」字書寫時需注意:筆畫較多,書寫有一定難度。楷書三部分要相互配合,最後一筆寫成反捺;行書結構與楷書基本相同,注意筆畫連貫;草書變化較大,左側是兩點水,右邊是一個食字,注意辨識和練習。
  • 字寫得好看,就是書法嗎?如何避免自己書法變成印刷體、美術字
    侯吉諒老師在《如何看懂書法》藝術中,談到當代書壇上求新變異與醜書的區別,對那些把寫字弄成做字,求新而流於形式,其實是得形失意,忘記書法文字的內容,都不是書法!《如何看懂行書》三個草稿作品,為啥會被公認為寫得最好的三大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