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有沒有可能挑戰英文的地位?中文網絡如何走向世界?

2020-12-11 猴軍集

#漢字與英語誰能成為地球通用語#

文明是什麼?是國家?是人民?是建築?這些是文明的元素,但並非文明的內核。人會死亡,會被時間遺忘,建築無法訴說,不能講述文明的歷史,唯有文字能讓文明傳承不絕!人類歷史上無數沒有文字的文明,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哪怕曾經煊赫一時的瑪雅文明,也後繼無人,唯有殘垣斷壁在風雨裡默默無言。

所以文字是文明的「內核」,沒有文字的文明註定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終究煙消雲散。但有了文字,文明就能永恆不敗了嗎?非也!古埃及、古巴比倫都創造了文字,甚至中國歷史上的契丹和西夏也創造了文字,為何最終都成了過眼雲煙?

文字說到底只是工具,不用文字創造可以流傳的知識和文化作品,文字就沒有意義,文明就得不到傳承。所以文字有內核,文字的內核就是「知識」!

英語在這一百年間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有人說這是英美兩大超級大國用大炮和軍艦打下的「疆域」。其實這這只是表象,強大的軍事固然為英語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但真正讓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的是其背後的知識財富,是英美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哲學、文學、影視、音樂等領域所創造的成就,是由一位位科學家、一條條科學定理、一份份科學期刊、一本本文學作品、一部部影視作品、一個個影視明星……所築起的璀璨的知識海洋和文化星空!

古埃及、古巴比倫、西夏、契丹等文明雖然有文字,但沒有創造可普及,可流傳的「知識內容」!沒有「內容」的文字只是「死的符號」,一文不值!

傳統媒體為何競爭不過新媒體?因為傳統媒體在「內容」量上無法與新媒體相比!一份報紙才多少內容,讀者喜歡的內容又有多少?而新媒體的內容是無窮無盡的!

同理,為何英語被如此多的人學習,而中文沒有多少人學習?因為當今世界大多數的科學、影視、文學、文化、音樂、資訊內容都是用英文創作的,要想獲得這些內容,必須懂英文。而學中文能獲得的東西相對較少,自然學的人就少!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大多數的科學、影視、文學、文化、音樂、資訊內容都是以中文創作的,不需要孔子學院,外國人仍然會蜂擁而至!

為何越南人是最熱衷學習中文的?因為越南人自小就是看著中國電影、電視劇、小說,聽著中國流行音樂長大,中國文化已成為他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世界,學習中文比學習英文更令他們獲得滿足感。

所以讓中文走向世界最好的工具不是孔子學院,更不是坦克軍艦,而是不斷用中文創造出精彩的科學、影視、文學、文化、音樂、資訊內容,引領世界科技、文化發展!

最近很多外國網紅進駐頭條、抖音、b站、百度等中國app,他們雖然是外國人,但為了拉近與中國網友的距離,也都多多少少學起了中文。未來,這樣的外國網紅會越來越多,他們為什麼願意來?因為能賺到錢!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產業越來越大,影響力越來越大,會有更多外國網紅,更多精通中文的外國人,投身中國網絡世界,用中文創作被十幾億網友喜歡的作品!同時,豐富多彩的中文網絡作品,也會傳播到其它網絡世界,擴大中文的影響力。

「內容」和「利益」才是語言和文化傳播的利器,中文網絡世界經過十幾年發展,已經成長為僅次於英語網絡世界的第二大國際性網絡。假以時日,攜海量「內容」優勢的中文,必將對英語的國際地位發起挑戰!這是其它任何試圖挑戰英語地位的語言都不具備的優勢,俄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阿拉伯語等語言世界在「內容」和「利益」上都太小,不足以對英語世界形成挑戰,只有中文世界可以!

不過問題也有:1、中國網絡的封閉性大大限制了中文網絡影響力的發揮和外國人參與中文網絡的熱情;2、中文在學術上的影響力太小,缺乏有世界影響力的中文學術期刊和學術獎項;3、中國流行文化影響力太小,不論是影視、動漫、音樂、文學還是遊戲,與英語世界還有很大差距,就是與日韓相比也沒有優勢,必須儘快讓中國流行文化成為世界第二大流行勢力,培養數以億計的全球粉絲。

文明競爭,文字是核心,內容和利益為王!以此為指導,推動中文網絡走向世界!這背後蘊藏著大到難以想像的利益!

城市、經濟、科技、地理、人文,歡迎關注猴軍集!

相關焦點

  • 不用學英文了嗎?中文正挑戰英語的全球霸主地位!
    在我們印象中英語一直都是世界通用語言,可是你知道嗎,這個規則正在悄悄的改變。全球因手機、人工智慧、各種翻譯軟體和「混合語言」的出現,英文在國際中的地位已不像以前那麼重要了。現在英語還是全球最多人選擇的第二語言,同地「混合語」也一同出現。
  • 中文在亞洲地位如何?緬甸人表示:學中文和學英文一樣重要!
    緬甸的空氣很好,下面這個視頻是我在曼德勒市一座山上的寺廟,視頻裡有拍到山腳下的風景,進寺廟都需要光腳丫,你可能注意到了緬甸男人特色的「裙子。」這個叫隆基,是一塊布,很神奇的綁在了男人的腰間,而且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綁法。會在肚臍處有一個大球。
  • 2500萬人學中文,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文世界地位如何
    22日,教育部舉行發布會,會上透露: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而且「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中文水平考試和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
  • 當中文進入英文的世界,看老外們如何解釋?
    這個禮拜,有一個非常特別的中文詞被翻譯成了英文,這個詞就是讓中國人如雷貫耳的「習大大」。
  • 中文怎樣才能成為世界通用第二語言
    中文是世界的什麼公共產品?當前來看,中文很可能成為世界第二語言。中文在旅遊、購物等場域的標牌上處在醒目位置,這不是個別現象。國際上很多機場、旅遊場所和商貿中心的指示牌,都標寫有中文,中文一般列在第三行。第一行一般是本國語言;第二行一般是國際通用語的地位,多是英文;第三行一般就是中文,第三行應當是國際第二大語言的位置。比如泰國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法國戴高樂國際機場。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將中文專利譯為英文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於2016年10月31日在瑞士日內瓦表示,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預計兩年內將居全球次席,因此該組織推出的最新基於人工智慧的神經機器翻譯工具將首先用在中文專利文檔轉化為英文的服務上。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高銳表示:「中國在智慧財產權和科學技術上的實力不斷增強,2015年14%的國際專利申請來自中國,我們預計2016年的比例將達到17%或18%,甚至更高。
  • 為什麼有燦爛文化的中文沒有成為世界通用語?而是英文
    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中,中文、英文和西班牙文的使用人口佔了世界總人口的一半以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漢語,大約有14億人口,主要集中在東亞,東南亞及世界各地的華人聚集區。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使用人口大約有10億,主要包括英美加澳新及英國前殖民地區,但論在世界上的流通程度,英語則是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後備學習語之一。西班牙語使用人口大約有5億,主要集中在南美洲除巴西的國家裡。為什麼中文只集中在東亞,西班牙文只集中在南美,而英語則可以通行全世界?語言的誕生是文化與文明的傳承,漢語是目前世界上具有活力的語言中,歷史最為悠久的語種。
  • 中英文進化壓力對比:中文的壓力在英文,英文壓力在自己
    中文對周邊文字有巨大影響力,韓語和越語60%的詞彙來自於中文,日語大部分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以漢字書寫。近代以來,現代科學興起,外部世界才對中文有了較大影響:漢語拼音、科學詞彙、字母公式、數字符號、化學方程等的引入,都是中文受西方影響的體現。
  • 外國小夥英文翻唱中文歌走紅網絡
    他之所以會用英文翻唱中國歌曲,源自他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巴哥表示,自己唱中國歌曲完全是出於興趣,最後在中國走紅也完全出於意外。甚至自己的朋友都不相信自己已經在中國成名。一直到4月份自己受邀來到中國湖南參與錄製節目,大家才開始相信這以前「可能是真的」。
  •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推動中文學習走向世界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利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技術服務海內外中文學習者,旨在建成適應面廣、權威性強的全球中文學習第一門戶,自上線至今累計註冊用戶已超過190萬,應用覆蓋全球169個國家。接下來,青島市將連同科大訊飛共同建設全球中文學習平臺總部基地,打造「語言智能研發中心、學習資源中心、教研培訓中心、運營推廣中心」等四大中心,推動中文學習走向世界。
  • 外國小夥英文翻唱中文歌走紅網絡 粉絲上千萬
    外國小夥英文翻唱中文歌走紅網絡26歲美國歌手「巴哥」翻唱視頻走紅網絡,此前已有十年製作視頻經驗,擁有千萬粉絲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一位美國小夥子「巴哥」近日走上中國綜藝節目的舞臺,用英文翻唱中國歌曲讓很多觀眾印象深刻
  • 用英文介紹中國 用中文介紹世界
    中國日報網站的口號是雙語資訊通天下,中國日報網站的特色定位是用英文向世界介紹中國,用中文向中國介紹世界  網友:《中國日報》網站上的內容是哪來的,是自己寫的,還是從《中國日報》下載下來的?大家知道《中國日報》是一份英文報紙,它只有一種文字。我們網站在三年前,開設了中文國際新聞子網站,我們有一個最新的口號是雙語資訊通天下,我們用英文向世界介紹中國,用中文向中國介紹世界。我們講國際交流,原來只是英文單通道,向世界傳播中國的聲音。
  • 外國人問:學習中文是否值得?網友:不久後,中文超越英語的地位
    ——學習中文是否值得?小編逛外國論壇時關於老外學習中文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比如有的人會問學習中文的最佳途徑是什麼?中文難不難學?中文會超越英語成為世界最流行的語言嗎?等等問題。與英語不同,中文漢字的每一個字都有自己的意義。開玩笑,這些字都是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結晶,要問值不值得學,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 為什麼汽車上的按鍵都是英文,而沒有中文?
    如果說國外汽車品牌不用中文按鍵情有可原,但一些中國品牌汽車為何也不用中文按鍵呢?筆者經過一番思考,覺得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歷史遺留的根汽車最先誕生於西方國家,後來傳入中國,所以汽車按鍵最開始肯定是使用英文,而最先出現在中國的汽車幾乎都是中外合資,技術都由外國人提供,所以起初中國品牌的汽車按鍵是英文標識也不住為奇。
  • 無畏Dauntless有沒有中文?
    無畏Dauntless有沒有中文?相信不少人肯定還關心一點:無畏Dauntless有沒有中文?目前是沒有的,雖然Epic部分漢化,但漢化效果不好。那麼這款遊戲值不值得我們一玩呢,筆者結合遊戲介紹和搜集到的遊戲相關疑問為大家分享一下,可以了解完後再考慮要不要白嫖。
  • 中文、英文,哪個更重要?
    我們一直覺得瓜哥(小學二年級)中文差,起步晚沒下勁,可是他能跟上新聞聯播,個別詞解釋一下就行。母語和外語,不是一個量級,不能同日而語。 李光耀認為中英文雙母語是不可能的,只能有一種母語。李光耀和他的兒孫輩總共三代人,在中英文學習上用了最有效率的方法、幾乎最好的資源和技術,沒有一人實現了雙母語,工作交流、演講、寫作和思考還是靠英語。當然,對於勇於挑戰的人來說,李光耀家族三輩沒有完成的,並不代表不可能,但是在決定走雙母語的路之前,還是建議家長們慎重。
  • 李光耀:中文英文都要學,但人只能有一種主導語言
    在這裡,我們也許會感受到一種華人社會隱隱的無奈:要發達,就得學英文;要保留民族認同感,就得學中文。而中文和英文從文字到文化、到價值理念,都是那麼的不同,都要學精,談何容易?顯然,李光耀是務實主義的精英領袖。在長期推行英文第一的政策後,開始號召新加坡華人更加重視母語中文的學習上,這當然是和中國的國際經濟政治地位大幅度提高有直接關係的。
  • 英文世界的中文詞
    就像漢語裡吸收了如WiFi、卡拉OK等越來越多的外國詞語一樣,英語裡的外來詞同樣不少,其中有些還來自中文,比如typhoon(颱風)、tofu(
  • 26歲美國小夥英文翻唱中文歌走紅網絡
    對於他的迅速走紅,很多人質疑他翻唱中文歌曲是在炒作,對此,巴哥表示在美國的視頻平臺上也有1000萬的粉絲,沒必要來到中國炒作自己。起初在中國開通短視頻平臺的時候也沒有想太多,當一段翻唱視頻點讚超過100萬的時候,才覺得自己在中國可能開始有一定名氣了。
  • 美國主持人:中國的崛起並不可怕,但中文比英文複雜100倍
    對中國的孩子來說,英語已經成為一門必修課,特別是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無論出國旅遊還是工作,學習英語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然而對於家庭孩子來說,英語就像一場噩夢英語的時間越來越早,這個噩夢來得越來越早,所以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一種折磨,但英語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