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孝子馬約:割己肉餵病母 康熙賜匾「至性可風」

2021-01-15 大眾網

  萊蕪背影(27)萊蕪孝子馬約:割己肉餵病母 康熙賜匾「至性可風」

  編者按  

  萊蕪,古稱嬴、牟,自春秋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萊蕪位於山東中部,如同齊魯大地的一顆心臟,因地理位置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代有長勺之戰,金戈鐵馬,折戟沉沙;近代有萊蕪戰役,炮火連天,硝煙瀰漫。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萊蕪湧現出大批傑出人物:鎮國將軍劉瑀、徵朔將軍李果、墾荒知縣吳來朝、名醫朱包蒙、詩人何蘭華、畫家李半殘、歷史學家王毓銓、散文家吳伯簫、導演吳天明……人傑地靈,大家頻出。  

  萊蕪三面環山,北部山脈為泰山餘脈,南部為徂徠山脈,寄母山、葫蘆山、黃羊山、筆架山、三平山、蓮花山……峰巒疊秀,各有典故。除了山,萊蕪更有水,境內404條河流滋潤大地,浪花淘盡,是非成敗,古今多少蹊蹺事,都隨汶河水流中。  

  在這裡,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寫得了詩句,讀得下文章,更有暖溫帶半溼潤氣候的涵養,培育出樸實、厚道、聰明、靈透的萊蕪人民,在每個時代的每個季節裡,冬季溫暖,春季晴朗,夏季涼爽,秋季金黃。  

  萊蕪,這座走過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蘊藏著諸多熱情迸發或者默默無語的故事素材,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去對話、去整理,去提升,擔起媒體責任,以饗可愛網友。  

  即日起,大眾網萊蕪頻道推出人文地理類新聞欄目——《萊蕪背影》,旨在記錄歷史,傳播文化,服務當地,弘揚精神。同時,謹以此表達:有一幅白描叫做萊蕪印象,有一泓眷戀叫做萊蕪記憶,有一種胸懷叫做俺萊蕪有,有一個情結叫做大愛萊蕪。

康熙御賜孝子馬約的匾懸掛於馬緒平的家中(記者 亓秀寶 攝)

馬緒平的傳家寶康熙御賜匾(記者 亓秀寶 攝)

馬緒平家譜中記載著孝子馬約的孝行舉動(記者 亓秀寶 攝)

馬緒平和妻子查閱流傳了上百年的家譜(記者 亓秀寶 攝)

  文/片 大眾網記者 亓秀寶

  在萊蕪市山口村村民馬緒平家中,保存著一塊康熙五十七年三月份由康熙帝御賜的牌匾,上刻有四個大字「至性可風」,此匾是康熙帝御賜山口村民馬約,以頌揚其割小腿肉為病母煮羹食用之大孝舉動。孝子馬約的第九代嫡長孫馬緒平將此牌匾懸掛於正屋廳堂牆上,以謹遵先人孝親精神,並以此訓誡晚輩。

  20日,大眾網記者來到萊蕪市萊城區口鎮山口村村民馬緒平家中,66歲的馬緒平正在和愛人擦拭康熙帝御賜先人馬約的「至性可風」牌匾,之後將其懸掛於堂屋北牆的正中上方,馬緒平告訴記者,之前聽老人說祖先馬約因為割小腿肉為病母煮羹感動鄉裡,最終驚動康熙帝,為表彰孝子馬約的孝行特題「至性可風」御筆贈與馬約。馬緒平也聽家裡老人介紹說家裡有塊康熙皇帝賜給先人馬約的牌匾,但很久都沒有找到,這塊匾最早發現於老家房頂,「當時老房子接近坍塌,在清理屋頂的時候發現了這塊匾,當時被塵土都覆蓋了,要不是及早發現可能就被當成爛木頭毀了。」

  馬緒平告訴記者,找到匾之後全家人如獲至寶,立即將其擦拭乾淨,然後原封不動的保存起來。大眾網記者從匾的內容看到,匾正面刻有「至性可風」四個大字,寫於康熙五十七年三月,在匾的左下角寫著「孝子馬約」四字,為康熙賜予馬緒平的先人馬約割小腿肉為病母煮羹食用的孝善行為。馬緒平告訴記者,這塊匾現在懸掛於家中之後便不會再取下來,讓整個家族的族人只要踏進家門便能看到這塊帶有祖訓一樣意義的匾。馬緒平家族的人都一直牢記先人的孝行,「當時馬約雖然過得十分貧困,父親病逝,母親患病在身奄奄一息,母親想吃肉,身無分文的馬約萬般無奈之下忍痛割下小腿上的肉給母親煮羹食用,這是何等的至孝,雖然現在生活好了但是我們更注重贍養老人。」馬緒平告訴記者。

  馬緒平現在和妻子二人住在家中,孩子都在外工作,儘管工作都很忙但是每到逢年過節都會回來,平時也會經常電話聯繫詢問家中情況,家族裡的其他成員到家裡來也都會先看看匾,因為這塊匾整個家庭都很和睦,很多年沒有過爭吵之類的事情發生。「說起馬約的孝行,大家即便是有不愉快也會心平氣和的坐到一塊講開,老一輩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馬緒平說。

  去年馬緒平因為腰傷做了手術,並在腰部加了鋼板,起初擔心孩子影響工作未告訴孩子,之後手術時孩子們才得知此事,馬緒平清楚的記得當時孩子對他說的話,「老輩子人能夠割肉餵病母,現在你做手術怎麼能瞞著我們。」在馬緒平術後下床之前,孩子們始終守在床前,對馬緒平細緻的照料。現在馬緒平已經66歲,對於孩子有了更多的牽掛,但是一直不會主動要求他們回來,「逢年過節全家人在一起呆幾天,孫子、孫女們都會纏著我講孝子馬約的故事,一家人其樂融融,這是我們老兩口最高興的時候。」馬緒平告訴大眾網記者。

  《孝子馬約》原文:

  據《續修萊蕪縣誌》載:馬約,字性初,山口莊人。家故貧。擁力以養母。盡出操作,暮歸省親,雖疾風甚雨無司也。會母病,思食肉。孝子急切不能得,遂潛口股,和以進。母食之,甘,病以瘥。越日,謂孝子曰:「汝昨所市肉,味甚美,可為吾再買之」子倉猝,無以壓。母覺其有異,固詰之。約度不能隱,以實告。母視之,驚泣,孝子搶母曰:「母病癒,兒即創無苦也。娘勿悲。」裡中父老聞而往視,成嘖嘖稱嘆曰:「此孝子也。有關風化多矣!」為上其事於錢邑侯,額其門曰:「至性可風。」事在清康熙五十七年三月。

相關焦點

  • 臺灣孝子丁祖伋抱母求醫感動兩岸
    近日發生在臺南的「孝子抱母」就診事件,感動兩岸無數網友,故事的主角就是臺南市調查站退休專員丁祖伋———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他還曾經放棄升官機會留在家鄉陪伴雙親,甚至在5年前提前退休,只為早日陪年邁母親回大陸圓夢。
  • 新聊齋|孝子判官
    新聊齋|孝子判官古時,一書生滿腹才華,卻因為照顧家中病母,耽誤了科舉考試,成了一個貧窮農夫。
  • 山東萊蕪打「俺萊蕪有」宣傳語,音譯自I LOVE YOU
    山東省文博會萊蕪展館。澎湃新聞記者 張家然 實習生 柳光辰 供圖10月11日至15日,第七屆山東文博會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文博會由山東省政府主辦,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廳、濟南市政府共同承辦。
  • 臺孝子「花布包母」感動網絡 嬰兒背巾意外走紅
    臺孝子「花布包母」感動網絡 嬰兒背巾意外走紅 2012年03月06日 23: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揭開馬約拉納費米子神秘「真身」
    「這對構建穩定的、高容錯、可拓展的拓撲量子計算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稱。日前,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科學》雜誌在線發表。「在真實宇宙中證明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大概比找到暗物質的概率還要小。」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丁洪坦言。既然如此,緣何還要「執迷不悟」?丁洪說,如果馬約拉納費米子的存在一旦被證實,這將是繼發現「上帝粒子」之後,又一個諾貝爾獎級的重大發現。
  • 魏晉以孝治天下 連地痞都是孝子
    本期主題  《聞雷泣墓》  [魏]王裒,字偉元,事親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雷,即奔墓所,拜泣告曰:裒在此,母勿懼。隱居教授,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遂三複流涕,後門人至廢《蓼莪》之篇。  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臺。  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 「馬約拉納費米子」被發現?論文作者和凝聚態物理學家們沒這麼說
    UCLA團隊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製備了只有6納米厚的反常量子霍爾絕緣體薄膜,然後在表層沉積超導體後將樣品冷卻至接近絕對零度,通過外加電場和磁場的調控,測試樣品的量子電導,來證明了具有馬約拉納費米子激發的輸運態,並且世界上首次實現其粒子的量子化,因此此工作是世界上首次實驗證明這種粒子存在的最有力的證據。
  • 元代學者把民間流傳的孝子故事加以篩選,形成了《二十四孝》
    元代是我國歷史上極少數少數民族統治的朝代之一,在取代了宋王朝的統治入主中原之後,元蒙貴族逐漸脫離了遊牧民族的氈酪之風,開始了他們思想封建化的過程。這個過程的主要表現就是他們對漢族思想文化的推行和對儒學道統的接續。
  • 「天使粒子」——馬約拉那費米子
    最初,張首晟按常理做了一項推斷:既然馬約拉那費米子只有粒子、沒有反粒子,那麼它就相當於傳統粒子的一半。他很快意識到,「一半」的概念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早在2008年,張首晟理論就預言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預言在2013年被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領銜的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實驗團隊證實。
  • 《二十四孝》VS《弟子規》,魯迅也「害怕」了,做孝子太不易!
    起初覺得做「孝子」不難,但是入了學,課本上印著「黃香溫席」「臥冰求鯉」,老師都念給我們聽,還要發表感想。那時候,就覺得那些孩子好可憐,生命就這樣沒了。但是,大人們把這看作是「孝順」。等年紀大些,再聽到別人講這些故事,就可以理解魯迅口中的「做孝子之難」。
  • 兒子寫歌《病母晴天》唱給癱瘓母親
    前路或許是風和雨,有兒在天天都會是晴天……」昨日下午,成都某酒店禮賓員羅平,站在酒店門口唱起歌來。這首歌叫《病母晴天》,是羅平專門為他的母親而寫。羅平說,母親節快到了,他要把這首歌送給自己的母親,希望癱瘓在床的母親要堅強,「請你為了兒子,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羅平是內江人,他母親8年前因病癱瘓在床。當時,羅平還在廣東打工,「接到電話說母親癱瘓了,我的心都碎了。
  •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啥意思?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家敗有邪人」,總結得很經典,其實說的就是人生中的現實。如果從表面意思上去分析這句俗語,其實說的是如果父母生病的時間特別長,那麼就算是孝子也會離他而去;一個家庭即使過得特別興旺,但也很容易出現咬人的狗;如果一個家庭從富裕變得貧窮,那麼一定是有邪人出現。
  • 我們花好幾年時間,才知道馬約拉納費米子長什麼樣
    大家看到這個題目以後可能一大堆問題,首先什麼是馬約拉納費米子?  我就從這個問題開始講起,要了解馬約拉納費米子,首先我們得講一下什麼是費米子。講了什麼是費米子,大家還是不明白,大家理解到的子,可能最多的就是原子、分子,其實了解了原子、分子已經很好了,大家知道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就是由這些原子、分子組成的。
  • 犬發炎性腸病
    放射線檢查對於評估造成胃腸炎的腸道外疾病相當有幫助,腹腔超音波則可用於發炎性腸病或其它浸潤性疾病(如淋巴瘤)判定局部或瀰漫性、腸壁厚度及腸繫膜淋巴結病變,此外也可藉由超音波導引執行細針抽吸(fine needle aspiration)以提供樣本作細胞學分析。
  • 京滬高速公路萊蕪至臨沂段改擴建實現通車
    11 月 26 日上午,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的京滬高速公路萊蕪至臨沂(魯蘇界)段改擴建工程正式通車。它的通車,對於完善和優化我省高速路網布局,進一步強化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魯南經濟圈的產業和經濟聯繫,暢通經濟內循環都具有重要意義。
  • 農村俗語:「權貴聚小人,久病孝子離」,說的是啥意思?
    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權貴聚小人,久病孝子離」。這句俗語應該就是對人生百態的真實寫照。「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我疑惑地問。老農說:在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簡單給你解釋一下。
  • 康熙南巡中的書法活動
    二十五日抵達松江府,二十八日諭提督江南學院張廷樞:朕比臨幸松江,道經青浦,據該邑貢監生員孫鋐等奏稱,青浦之北地名孔宅,自漢時至聖苗裔避地至此,奉至聖衣冠,環璧葬焉,懇請頒賜匾額。朕念孔子乃萬世之師,既有遺蹟亟宜表彰,因於萬幾之暇,親書「聖跡遺徽」匾額以示尊崇先師之意。可選良工摹刻懸掛。
  • 濟南有塊後母活著為孝子立的碑
    文 | 張坤堂 圖 | 周和平在源遠流長的中華孝文化中,為做出非凡業績並且有影響的孝子樹碑立傳並不鮮見,可是作為長輩為後人,母為子立碑卻是是極為罕見的事情。在濟南高新區孫村新區西頓邱廣場就有這樣一塊百年前孝子碑。
  • 順治為何傳位三子康熙,而不是次子福全?加分項竟然是他有病!
    愛新覺羅·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皇帝,是順治的第三個兒子。 康熙的上面,其實還有個二哥,即皇次子福全。但順治死的時候仍然選擇了康熙,這裡面究竟有什麼門道呢?
  • 下周一起京滬高速公路萊蕪至臨沂段將交通管制
    27日,記者從省公安廳高速交警總隊了解到,因施工需要,4月1日(下周一)早上7點開始,對G2京滬高速公路萊蕪至臨沂(魯蘇界)段上跨主線橋梁進行拆除施工,施工期間實行交通管制。管制時間為30小時,到4月2日(下周二)中午1點恢復正常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