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裡不受待見的小孩,往往有幾個特點,爸媽要及時察覺正確引導

2020-10-03 維尼爸爸育兒

上學之後,每一個班級都幾個特別受歡迎的小孩,同樣的也總有幾個小孩,容易受到大家的排斥,班級其實也如同一個小社會一樣,孩子們之間地位的差異對孩子的成長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案例

跟表嫂聊天時,她說小侄子最近回家後沒什麼精神,以前上幼兒園時是一個特別活潑的孩子,如今上了小學,不知道怎麼的,性格就發生了變化。

嫂子覺得長時間這樣也不是辦法,於是在接侄子回來的路上和侄子談心,了解原因才知道兒子在自己的班級裡居然不受歡迎。

嫂子找到小侄子的班主任了解原因,小侄子看到誰違反原則什麼的,就愛跟老師打小報告,不知道怎麼的,這件事被其他同學知道了,於是大家都開始刻意排擠他。

大家一起玩什麼遊戲的時候,看到小侄子過來,也會刻意避開他,不知不覺小侄子在班級裡就成了不受待見的小孩。

每一個班級都是一個小集體,同樣也是一個小型社會的折射。在一個集體裡,每一個孩子所受歡迎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班級裡不受待見的小孩一般有這幾個特點

一:愛佔便宜、自私的孩子

每一個小孩與別人相處的模式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小孩喜歡與其他人分享,樂於幫助別人,自然受到讚譽的時候就多,同時也更受老師和同學喜歡。

當然還有一些小孩,不願意跟他人去分享,自己更在乎自己感受和利益,時間久了,自然其他同學對他就會有意見,同時這樣的孩子在班級裡會越發的不受待見。

二:好事、愛跟老師打小報告的孩子

有些孩子天生比較好事,喜歡靠著打小報告,得到老師的喜歡。

殊不知,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一些不經意的舉動,調皮搗蛋的惡作劇,在這些好事的小孩看來,告訴老師才是正確的。

但是這種做法卻遭到了班級同學的討厭,一般時候,大家也不願意與其做朋友、交心。

這樣的小孩,在班級裡自然屬於那種不受待見的類型。

三:不懂得拒絕的孩子

在班級裡,有些小孩天生就比較強勢,而有些小孩,性格比較懦弱,在別人提出一些要求的時候,自己也不會拒絕。

時間久了,這種個性的孩子,越發的不受別人的尊重,大家會覺得他比較弱,覺得他比較好欺負,雖然這種孩子沒有什麼功利性,但是也會因為自身的懦弱個性,影響孩子與其他人的正常交往。

如何引導孩子更好的融入集體?

一:學著分享

教會孩子在與其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學會分享,這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技能,如果一味的索取,自然也得不到其他人的付出和真心對待,時間久了,自然不能更好的融入集體。

二:尊重其他人的小隱私

告訴孩子,懂得做事的規律和準則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發現了同學的一些小秘密,不要刻意的散播,如果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事情,也不要事事告訴老師,要不然就會遭到其他人的反感。

三:教會孩子勇敢

孩子雖然小,但是要告訴孩子,一味的跟隨和討好是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以及喜歡的,要求學會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對一些不可理的要求要勇敢的拒絕。

每一個孩子在集體中想要更好的生存,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如果察覺到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一些解決方案,幫助孩子更好的融入集體,在集體中快樂的生活。

相關焦點

  • 班級裡「沒地位」的孩子,通常有三種特徵,父母正面引導或能改善
    每天除了家裡,那就屬於在學校待的時間最長了,而決定他們在校園生活的質量很大一部分原因則取決於在班級裡的人緣如何。其實不難發現,在一個班級裡,總有些孩子不受小夥伴的待見,往往存在著「地位」上的差別。這天孩子放學回家後,依舊是一副悶悶不樂的狀態,張女士再三追問後,俊俊這才告訴她,覺得自己在班級裡並不受同學的歡迎。張女士為了了解原因聯繫了俊俊的班主任,原來兒子經常向老師告同學的狀,一開始班級的同學還並不知道是俊俊,相處的還比較融洽,直到有一次俊俊在打小報告時被發現了。
  • 班級有3類「尖子生」,學習很好卻不受待見,老師:並非品行不佳
    但實際上卻有一些不一樣,其實自安裝班級裡有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但是老師真正欣賞的卻獨獨只有幾個學生,甚至有很多學生的學習成績明明很好,卻依舊不受老師待見,這就讓很多家長疑惑了
  • 美國科學家研究證實:喜歡三種顏色的孩子,在學校裡最受待見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就像24色、36色的水彩筆盒子裡總有一兩種顏色早早就用沒了;在商場裡買衣服的時候,不論款式多新穎,不是喜歡的顏色媽媽再推薦也不會穿;玩橡皮泥的時候
  • 有這3種特徵的孩子,班級裡通常"沒地位",父母要正確引導
    比如一個班級裡有的孩子"地位比較高"、人緣好,小夥伴們都喜歡和他們玩;而有的孩子則"沒地位",在班級裡就像是一個透明人,沒幾個朋友。而自私自利,小氣的孩子,在班級裡很容易沒有"地位"。因為他們只會索取,不會分享,沒禮貌還不懂得尊重別人,容易被其他小朋友嫌棄。
  • 班級群裡最不受待見的三種家長,讓人反感還不自知,老師更不喜歡
    工作的時候有工作群,家族親友有家人群,有孩子的人手機裡一定會多一種群,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如今群聊已經成為一種便捷的聯絡方式,老師也很喜歡通過組建家長群,及時與家長們溝通並傳達指令,和以往電話簡訊相比,便捷高效許多。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微信群聚集了幾十位甚至上百位家長,從各自的言行中,就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性格和素養。
  • 班級中這4類學生「不吃香」,更不受老師待見,但長大後會很優秀
    上學時期,班級裡總會有一些人緣特別好的同學,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會非常喜歡和他們相處,但是也有一些學生在班級中並不是很受待見。雖然老師們總是說對每個學生都是一視同仁的,但是其實內心當中還是有自己比較偏愛的學生,也有比較討厭的學生。
  • 這四種「鬼精靈」的孩子,長大容易栽跟頭,若不糾正難有大出息
    聰明的小孩,最受爸媽的待見。在爸媽的眼裡,那就是翻版的自己。只是,孩子若跟個鬼精靈一樣聰明過頭了,樂意玩手段。而爸媽明知道孩子錯了,卻不覺得事情嚴重,繼續鼓勵孩子一錯到底。那就相當於把孩子往火坑推,孩子遲早要吃虧。
  • 高中時期,這4類同學並不受老師「待見」,但畢業後會有出息
    雖然說老師對待每位同學都要一視同仁,但難免會遇到一些讓老師不喜歡的同學,他們可能是調皮的,也可能是極端的,但並不意味著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都沒有發展,這四類同學在高中時期並不受老師待見,但畢業後會有出息。
  • 為什麼一個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真相很戳心
    同時也會發現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在孩子比較多的家庭裡,往往最孝順的那個孩子過得最委屈,也最不受父母待見。為什麼一個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真相很戳心。而那些孝順的人愛幹實事,管的比較多,喜歡實話說話,老人們很不愛聽,所以孝順的孩子就不受老人們待見。孝順的孩子太老實欺軟怕硬是人的天性,連親爸媽也不例外。孝順的孩子都太老實,總是不爭不搶的,偶爾吃虧,也是不爭辯,不抱怨。
  • 女兒從小有這3大「毛病」, 爸媽最好別扼殺,長大往往更優秀
    但有的女孩子就有些「女漢子」了,和父母想的不一樣,於是就會讓父母有些看不慣。但如今卻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專家認為,不應該去刻意的引導孩子要往哪一方面去發展,不要抑制孩子的天性,而是讓孩子喜歡哪一方面就朝哪兒發展。
  • 班級群裡不受待見的五種家長,使人反感,老師也不喜歡
    現在的中小學,幾乎每個班級裡都有一個微信班級群,班級群裡「住著」許許多多的爸爸媽媽和各科教師。在班級群裡,老師們會發布學校的重要通知,布置各科作業。家長們呢,有問題會在微信群裡與老師溝通。特別是經過今年的疫情之後,老師與家長的溝通越來越離不開班級群了。
  • 為教育做了一輩子貢獻的老教師們,為何成了學校裡不受待見的人?
    其實在每個學校裡都有這樣的老教師。他們大都是年齡在50歲以上,在教育一線辛辛苦苦默默無聞地幹了幾十年,把大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教育事業,一度撐起教育的脊梁,為當地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一茬又一茬年輕教師的更替中,他們成了學校裡學歷最低,思想守舊教學方法落後的人。學校推行的各種活動及教學評比,他們雖有不甘,卻改變不了常常落後的事實。也許是他們實在難以勝任現在越來越嚴苛繁重的教學任務,也許是學校體恤他們年老體邁,對他們有些照顧,往往安排給他們的工作相對輕鬆(比如不再讓他們擔任班主任,或者相對於年輕教師課時量偏少些)。
  • 家長們別再亂教了,老師喜歡這樣的小孩,他們一般有這幾個特點
    因為王悅微老師在這本書中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真實的孩子,書中那個小女孩是那麼受老師喜歡,那麼被老師待見,那麼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小夢對瀟瀟這個小女孩的特點做了一下概括。在她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瀟瀟在老師面前不會太過靦腆,但也能夠保持應有的禮貌。
  • 有幾類孩子,在班級裡往往地位高、人緣好,父母看看有沒有你家娃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在一個班級裡,就像是一個小社會似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然而家長不知道的是,每個班裡都有些「地位高」的學生,大家都希望他們成為自己的同桌,父母快來對比一下你家孩子是受人歡迎的同桌嗎
  • 你的寶寶有這4個特點嗎?這樣的寶寶大都是高情商,要及時培養
    結果樂樂一點都不像普通的孩子,而是特別懂事,很有禮貌的一直道謝不肯要。下午做練習題時,一道題做不出,也不會很受打擊的發脾氣,而是很有自信的給自己打氣,很樂觀的覺得自己一定可以。我特別震驚,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像這樣呢?
  • 提醒成年人:你不受人「待見」,可能源於這三點,要引以為戒
    可實際上,只要人與人之間端正自己的品行,相互扶持,這種感覺會像是春風一般,不強烈,但舒服。哪怕並非遠親,並非近鄰,也能積攢出一份真情。擁有幾個能真心相處的人,未來也會走得更開闊。 可往往,有些人心思不正,從一開始就割斷了彼此的情分。有些人本身不夠成熟,又令朋友避之不及。如此,他們也就難以感受到真正的友情。
  • 孩子虛榮心過強,多半受這些影響,父母要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孩子沒有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能分清是非對錯,而且很容易受到周圍的人和事的影響,所以在孩子上學以後,班裡的小孩各種攀比,誰的衣服好看,大家都有好看的書包,就誰誰誰沒有等等,讓孩子逐漸沾染上攀比的惡習。
  • 生活中,這些行為是近視的「元兇」,爸媽們早點引導孩子改正
    生活中,這些行為是近視的「元兇」,爸媽們早點引導孩子改正 近視裡的高度近視,有40%為遺傳,父母是高度近視的 頻繁眨眼揉眼:當孩子看不清時,就會以揉眼,眨眼的方式,來企圖增加視力的清晰度,父母發現要重視。 眯眼:眯眼可以遮擋部分瞳孔,減少散光,暫時提高視能力,孩子對要看的東西看不清時,往往就會以眯眼的方式來彌補。
  • 關注:高中最不受老師「待見」的幾種學生,卻能年年考重點大學!
    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學生,往往是以後最有出息的!今天,我們來聊聊那些高中老師,不太「待見」的同學,而他們卻年年能考上重點大學!我們這裡的「不待見」說的是學習的學生,而不是逃課厭學的那種!不給老師留面子實話實說,很多人都以為老師會喜歡學習好的學生,其實,在學習好的學生裡,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喜歡在課上找老師的錯誤,更喜歡研究一些比較難得題,不會就去問老師!
  • 情商低的人,往往有3個說話習慣,怪不得不受人待見
    雖然都是一個意思,都是要別人來幫自己的忙,而且末尾還表達了謝意,但是相信更多的人願意聽後面那句話吧。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僅從語言上來感覺,顯然後者更加有禮貌,更容易讓人產生好感。因為無論是誰,都希望自己被他人尊重,得到他人的認可。情商低的人,往往有3個說話習慣,怪不得不受人待見。一、不耐煩的語氣,表裡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