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擔心,正在一步步毀了孩子!總擔心孩子的父母,都要好好看看

2020-10-14 MiMi盧卡斯寶貝

午休時間,隔壁桌的同事小劉連聲嘆氣,問其原因,她做出頭疼的表情說道:"唉,我是擔心孩子,才會如此苦惱。"我有些不解,小劉的兒子今年都7歲了,有什麼可擔心的。小劉的回答使我贈予她"操心王"的稱號。她說:"兒子有些內向,不喜歡和別人交流。我擔心他在課堂上不敢提問、回答問題,也沒有同學願意和他相處。他這樣的性格,將來上大學,找工作該怎麼辦呀?"

我笑著安慰她說:"你家兒子還小,你想得太多了,長大就會改變的。"看著她滿目愁容,我反倒更加疑惑:為什麼她對孩子如此擔心呢?

隨著生活和工作節奏的不斷提速,"焦慮"一詞也出現在大眾視野,孩子為了學習成績而焦慮;成年人因為工作、生活壓力而產生焦慮情緒,這些都是常有之事。而有些家長卻對"教育焦慮"情有獨鍾,他們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始終抱以消極態度。擔心自己沒有給孩子過多的關愛;擔心孩子的學習被同齡人所趕超。

甚至連孩子將來可能出現的消極情況,都會讓家長感到憂愁。有些過於焦慮的家長,也會因此茶飯不思,仿佛已經看到了孩子長大後的失敗人生。

家長產生教育焦慮的原因。

以前大多數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比較"佛系隨緣",只要孩子乖巧聽話,按時完成學習任務,便不會對其過多管教。為什麼如今很多家長會產生教育焦慮呢?主要有這兩個原因。

客觀原因是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以及逐漸緊缺的教育資源。工作生活快節奏的今天,家長擔心孩子稍有懈怠,學習成績便會落於下風。成績差的結果便是上普通學校,接觸普通的教育資源,今後孩子可能也會成為普通的一員。

主觀原因是家長對孩子沒有全面清楚的了解,產生"我孩子很差勁"的錯覺。有些孩子不喜歡將學習進度和心事告訴父母,回到家中也不願意過多交談。父母無法客觀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只能憑藉主觀猜測做出相應的對策。

看到孩子情緒不佳,他們會誤以為是學習成績過差,或是被老師責罵所導致。便會習慣性地為其前途而擔憂,其實這只是家長過於"杞人憂天"。

家長要如何緩解對孩子產生的教育焦慮呢?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接受孩子失敗。

詩人惠特曼曾說:當失敗不可避免時,失敗也是偉大的。

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是小孩子,學習成績始終會像海浪一般起起伏伏。無法接受孩子失敗的父母,完美主義會使他們的焦慮情緒不斷被放大。我們要接受失敗,鼓勵孩子正確面對錯誤和失敗,並將其當作成功的經驗總結和墊腳石。

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和前途報以順其自然的心態,家長的情緒才不會過度焦慮。同時,孩子也不會間接產生過多的學習壓力。

第二個方法:"忘記孩子",給他們自由選擇的權利。

作家加繆曾說:自由應是一個能使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管教過於嚴格,從生活瑣事、學習娛樂,甚至工作的選擇,都為其定製了詳細的"劇本"和"人設"。假如孩子無法達到期望中的狀態,父母便會產生教育焦慮。我們不妨適當放鬆,給孩子自由支配業餘時間,選擇個人生活和學習的權利。

孩子都是嚮往獨立自由的個體,家長要尊重他們的意願和選擇,適當扮演"觀眾"的角色。孩子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家長自然不會產生教育焦慮。


寄語:電視劇《小歡喜》中,英子的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無法接受女兒的失敗。即便英子考得年紀第二的成績,在媽媽眼中也是"不合格"。她為英子選擇好了畢業之後的路,對其過度擔憂,最終導致女兒產生焦慮症,想要逃離母親。我們不妨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也給自己適當放鬆的空間。

你的擔心,正在一步步毀了孩子!總擔心孩子的父母,都要好好看看

相關焦點

  • 「別擔心,爸媽幫你」,直升機父母的大包大攬,才是毀了娃的關鍵
    在如今的家庭中,無論是獨生子女也好,兩個孩子也罷,無一例外的都是父母眼中的小王子、小公主。從他們出生開始,父母就致力於做孩子一輩子的保姆和人生規劃師。小時候穿衣吃飯,大一點了學習陪伴,再大點擔心早戀,害怕學壞,上大學了也要全家總動員,甚至找工作都是父母大包大攬。這不禁讓人想到最近流行的一個名詞「直升機父母」。
  • 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只會阻礙孩子前行,要學會做淡定的父母
    在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父母對孩子總有各種各樣的擔心。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父母會擔心孩子會受傷,這點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過,孩子受傷,父母會比孩子更加難受,恨不得能夠代替孩子受傷,由於父母擔心孩子會受傷,他們會對孩子過度保護,甚至把孩子圈養起來,不讓孩子接觸外界,只為了減少孩子受傷的機率。
  • 父母的「毒舌」,正在毀了孩子的好心態
    「毒舌」,正在毀了孩子的好心態為什麼有的孩子可以在一次次的困難中站起來,而有的孩子遇到一點點挫折就灰心喪氣?其實,原因在於父母,很多父母的「毒舌」行為,讓孩子慢慢喪失了好心態。當孩子考試考砸了,父母的一句你怎麼這麼笨;當孩子摔跤了,父母大吼著走路不長眼;當孩子滿懷期待希望父母表揚時,你的一句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 自以為是的關心,實則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專注力
    很多父母的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一直強調讓孩子順其自然發展,甚至也自以為是這樣執行的。但是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大人們都比較自作主張,把自己認為好的帶給孩子,卻往往成為了讓孩子發揮自我成長的絕佳機會。一、自以為是的關心,實則正在一步步毀掉孩子專注力
  • 閱聽|父母越愛擔心,孩子反而越差勁
    ·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越愛擔心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反而越差勁。 於是,父母對孩子的擔心,就演變成一種焦慮,深深影響著父母教育孩子時的情緒和狀態。 「擔心是一種詛咒,會把孩子的福氣都擔心掉了。」 這話聽起來嚇人,但不無道理。
  • 有多少父母正在被孩子道德綁架:你的內疚心,遲早毀了孩子
    在那之後,每每說到這個事情,伊能靜都十分內疚,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沒有照顧好孩子。現實也有很多如伊能靜一樣的媽媽,對於自己在帶孩子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意外不能原諒自己,甚至有的媽媽覺得,孩子沒帶好,自己就不配好好生活。
  • 有多少父母正在被孩子道德綁架:你的內疚心,遲早毀了孩子
    : 由於感到內疚,我們常常很難對孩子說「不」 我們常常覺得自己不是個完美父母,所以自責不已 看到別人家父母,就覺得自己很不稱職 常常花很長時間反思自己在為人父母上所犯的錯誤 害怕自己的某些做法會毀了孩子一生
  • 孩子的每一聲咳嗽,父母心裡都很擔心
    人很奇怪,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父母親說我們,我們心裡有時候很不舒服。因為我們認為我們知道了很多,不需要父母給我們知道了,我估計很多人心裡都有這種想法!可是當我們有了孩子,我們的心裡就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孩子的每一聲咳嗽,在我們心裡都是擔心、擔心、還是擔心!
  • 「我就知道你做不好!」父母的錯誤預言,正在一步步地毀掉孩子!
    昨天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家長接學生,在等公交的時候,家長不停的跟孩子說「我很久之前就說了你就是不適合學畫畫,你自己看看你都畫的一些什麼,別人都能素描獲獎了,你還連簡筆畫都畫不好,我都說了你沒有畫畫的天賦,還花了這麼多錢。」
  • 你的擔憂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孩子
    總覺得孩子還沒長大,在一些父母的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結果呢?也得償這些父母的所願了,一些長期在父母庇佑下成長的孩子,心智不成熟,有些性格很偏激,有些思想很單純,有些表現得很自我,這些都是父母永遠把自己的孩子當孩子看的後果。 我們都知道,孩子從一出生就會不斷地從外界接受信息,並加以編輯、判斷、學習、運用。從學講話到學走路,到學會自己吃飯、穿衣等,這些都是必經階段。
  • 孩子總為考試而擔心焦慮?聰明家長不用擔心,捷徑在身邊!
    看看吧,看看吧,又雪都由對考試的厭惡變成了擔心,繼而到了胡思亂想的地步了,整個兒一個「考試焦慮症候群」啊。「神啊,救救我吧。」又雪心裡嘀咕著。一不小心,她看到了好朋友媛媛的曰記。其實又雪不是有意的,是媛嬡把日記寫完了就往桌上一擱,忘記收拾了——好像是衝到操場上背英語課文去了。
  • 現實生活中,為什麼父母越愛擔心,我們的孩子反而越差勁呢?
    我們父母帶孩子啊,時時刻刻都在擔心的狀態裡。其實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越愛擔心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會越差勁。其實你越是害怕一件東西或事情的發生,它就會控制你。有時父母對於孩子的擔心就變成了一種焦慮,而這種焦慮將會深深的影響著我們孩子的情緒和狀態。貪心的是一種詛咒,他會把我們孩子的幸福全部都擔心掉。其實這句話是挺有道理的,就是因為父母每天處在一種焦慮當中,所以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就不夠冷靜,也不夠那麼理性。
  • 還擔心孩子學習效率低下?好好利用「費曼學習法」
    文章小璐母親養育孩子(文章原文,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與分享)孩子們學習了很長時間,努力了很長時間,但一點進步都沒有,我想家長們很擔心。為什麼有些孩子學習效率高,而有些孩子看不到進步?兒童學習效率低,也許在學習方法上有錯誤,嘗試「費曼學習法」讓父母看到他們孩子的進步。
  • 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
    一定有人跟你說過:「千萬別讓老人進行隔代教育,矛盾多不說,還會毀了孩子」,但事實真的是如此麼?隔代教育真的不可以麼?在我看來,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建議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卻讓大家大跌眼鏡,教育出這樣的孩子,竟然是一位年老的奶奶,自家父母只是普通打工族。
  • 孩子興趣單一影響大腦發育?父母不必擔心,看看育兒專家怎麼說
    和二寶同學得媽媽聊天時,聽她講了這樣一件事,她說她家孩子總喜歡玩汽車類的玩具,對於其他玩具根本不感興趣,即使你給他買來放在家裡,他看都不看一眼,但一旦發現有關於汽車的任何玩具他都會著迷,甚至小小年紀就能說出各種車的標誌。這位媽媽很是擔心,甚至覺得孩子興趣單一會影響大腦發育方面的問題,其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長反映自家孩子玩玩具的小怪癖。
  • 父母越擔心什麼,越容易出麻煩:做個佛系父母,只需要相信孩子
    所以,作為父母不要過度擔心孩子。有一個二胎媽媽,總擔心二寶之間相處不好,做什麼事兒都力爭一碗水端平:給弟弟買新衣服,一定會為姐姐準備一套;姐弟倆吵架,&34;;就連哄睡,爸爸媽媽都輪番上場,輪換著一人陪一天。
  • 中國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正在讓孩子一步步走向自卑
    導讀:中國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正在讓孩子一步步走向自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正在讓孩子一步步走向自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都喜歡「望子成龍」,看看廈門父母如何,讓他們的孩子「成龍」
    隨著現在就業難度越來越大,不少父母們都開始擔心孩子們在未來的社會裡立足。因此,成績就讓父母們非常重視,只要一個孩子能夠上一所好的大學,那麼將來會有好的工作。儘管的這樣的說法有些以偏概全,但是父母還是堅信這樣的說法沒有錯。總而言之,寶爸寶媽們想要孩子學習好該怎麼辦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分享這些好習慣。
  • 孩子進入青春期,懵懂的少年互生情愫,父母總是擔心孩子早戀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很多家長都開始擔心各種各樣的問題發生。特別是早戀的這種問題,尤其是家裡有女孩子的,父母更是每天都過得提心弔膽,生怕因為這樣的事情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成績,李先生最近就這樣的煩惱。她是父母眼中的驕傲,同學們眼中最羨慕的人。在家中,孩子也很是乖巧,每次考試又都是名列前茅,讓父母覺得特別省心。
  • 「新型鴉片」正慢慢侵蝕孩子健康,家長再不幹預,孩子一生就毀了
    ,甚至廢寢忘食、鬥志消沉,看到孩子一天天的低頭看手機,無心其他,很多父母都感到很擔心,一是長時間的低頭,視力和大腦都會受到傷害,而是整天埋在手機裡,孩子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甚至對身邊的生活也不在關注,看到孩子淪落成這樣,很多父母既生氣有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