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上墳祭祖。每年的除夕下午,我都會和伯父、父親、叔叔們一起去上墳,陵地在村子的東南,那裡長眠著我的爺爺奶奶等已故的祖先們。
燒紙、放鞭炮、依次磕頭,把祖先的在天之靈請回家去一起過年。家裡的老堂屋的正中會懸掛起一幅族譜,上面書寫有所有已故祖先的名字,相當於舊時的牌位。
之後燒上香、擺上供品,再次跪拜。意思是在春節闔家團圓之際,不敢忘記已故的先人,所以在除夕這天請回來一起過年。
小的時候,我一直相信真的有在天之靈一說,雖然不可能看到,但以為和已故的人真的可以通過某一種方式得以交流。後來我意識到,人死如燈滅,是沒有魂靈的。千百年的傳承,時至今日,這種行為似乎應該有更深的初衷。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鬼也是有知覺的,所以有餓鬼、窮鬼、凍死鬼、孤魂野鬼等說法,沒有人希望自己死後就被兒孫後代遺忘,燒紙錢可以在陰間有錢花,祭祀可以填飽肚子。
人們逢年過節祭祀祖先,其實不僅是表達對先人的哀思,更多的是給自己的後代做個表率,或者看作是文化的傳承。讓自己的後代也能像自己一樣,在自己百年之後感恩不忘。
除了我的爺爺奶奶,墳冢旁邊還長眠著父親的爺爺奶奶、爺爺的爺爺奶奶,我與他們的人生並無交集,族譜上更有幾百年來祖先的名字,我並不能一一知曉。但我仍然在這個節日裡滿懷感恩之心、緬懷之意。百年之後,我們終歸會成為泉下之客、化為族譜上面的名字,屆時我們的後輩能都向我們懷念先輩一樣來懷念我們呢?
追求長生不老是中國文化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內容,但是後來人們不得不接受生老病死這殘酷的自然規律。但是這種觀念被演化到了家族的傳承上,誰都希望自己「子子孫孫無窮盡也」,誰都希望自己能「永享祭祀」被後代銘記。
所以祭祀祖先同時也是告誡後代,這也是春節為什麼是中國最大的節日,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凝聚力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