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磕頭、燒紙、上香,除夕祭祀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2021-01-19 坐井觀天文

除夕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上墳祭祖。每年的除夕下午,我都會和伯父、父親、叔叔們一起去上墳,陵地在村子的東南,那裡長眠著我的爺爺奶奶等已故的祖先們。

燒紙、放鞭炮、依次磕頭,把祖先的在天之靈請回家去一起過年。家裡的老堂屋的正中會懸掛起一幅族譜,上面書寫有所有已故祖先的名字,相當於舊時的牌位。

之後燒上香、擺上供品,再次跪拜。意思是在春節闔家團圓之際,不敢忘記已故的先人,所以在除夕這天請回來一起過年。

小的時候,我一直相信真的有在天之靈一說,雖然不可能看到,但以為和已故的人真的可以通過某一種方式得以交流。後來我意識到,人死如燈滅,是沒有魂靈的。千百年的傳承,時至今日,這種行為似乎應該有更深的初衷。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裡,鬼也是有知覺的,所以有餓鬼、窮鬼、凍死鬼、孤魂野鬼等說法,沒有人希望自己死後就被兒孫後代遺忘,燒紙錢可以在陰間有錢花,祭祀可以填飽肚子。

人們逢年過節祭祀祖先,其實不僅是表達對先人的哀思,更多的是給自己的後代做個表率,或者看作是文化的傳承。讓自己的後代也能像自己一樣,在自己百年之後感恩不忘。

除了我的爺爺奶奶,墳冢旁邊還長眠著父親的爺爺奶奶、爺爺的爺爺奶奶,我與他們的人生並無交集,族譜上更有幾百年來祖先的名字,我並不能一一知曉。但我仍然在這個節日裡滿懷感恩之心、緬懷之意。百年之後,我們終歸會成為泉下之客、化為族譜上面的名字,屆時我們的後輩能都向我們懷念先輩一樣來懷念我們呢?

追求長生不老是中國文化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內容,但是後來人們不得不接受生老病死這殘酷的自然規律。但是這種觀念被演化到了家族的傳承上,誰都希望自己「子子孫孫無窮盡也」,誰都希望自己能「永享祭祀」被後代銘記。

所以祭祀祖先同時也是告誡後代,這也是春節為什麼是中國最大的節日,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凝聚力的原因之一吧。

相關焦點

  • 除夕祭祖燒紙錢,為什麼要先在地上畫個圈
    除夕祭祖是中國人的傳統年俗,在祭祖儀式上,子孫們除了要給先祖上香磕頭外,還要給先祖燒些紙錢。燒紙錢也是有講究的,通常大人們要先在地上畫個圈,同時還要留個缺口,讓黃燒紙在圈內充分燃燒,認為這樣先祖們才能收到子孫們送的錢。
  • 有關除夕的由來和傳說,你知道了嗎?
    導讀:除夕的習俗有哪些?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在這熱鬧的節日裡,人們都在忙碌地進行各種習俗活動,那麼,除夕的習俗有哪些?下面小編為你介紹。1、除夕的習俗之年夜飯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 中元節可以提前燒紙嗎 關於燒紙必須知道的規矩
    今天是中元節,也是中國的傳統鬼節,這一天鬼門大開,因此也是人間祭祀祖先的時候。祭祀最主要的就是燒紙,很多網友可能不知道具體時間,其實各地都有所不同。   中元節是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這一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讓他們重返陽間與親人相聚,所以民間在這一天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上墳、燒香、燒紙。
  • 中元節祭祀燒紙錢和燒香有什麼禁忌?中元節如何燒紙錢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民間的中元節,中元節的一個重要習俗就是祭祀先祖,如今全民注重環保,不少人會選用清潔的鮮花來祭拜先人,但傳統上中元節祭祀,尤其是農村地區中元節的上墳祭祀,往往還是要燒紙錢和燒香的,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中元節祭祀燒紙錢和燒香的講究。
  • 燒紙錢:中國提倡文明祭祀、禁燒紙錢,老外卻出高價搶購中國紙錢
    在時間上,規定清明節、中元節、十月初一、除夕、正月十五這些固定日子;在種類上規定金、銀元寶、紙幣、銀票等仿真樣式;在燒紙方法上,又受時間、地點、人物的影響而各不相同。例如,清明節、中元節、十月初一這些傳統冥節,要去墳前祭祀,除夕、正月十五就在村口和家中祭祀。燒紙錢之前,要先擺好貢品,雙膝跪地,邊燒邊與逝者默叨,喊出逝者稱謂,召請他們過來享受貢品、帶走紙錢。
  • 蘇北豐縣農村過年習俗:除夕上墳燒紙祭祖
    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候,人們仍念念不忘的是根、是源、是我們的先人,除夕這天,豐縣家鄉有個亙古不變的習俗,在家的所有男丁,只要能走動的都要上林磕頭祭祖燒紙。祭祖少不了祭品,一般準備水果供品,蘋果、桔子、香蕉等時令水果,還要拿上成支的香和祭酒,燒的紙那是必不可少的,有錫箔的,用手疊成尖筒形,也有用兩張紙疊成元寶形,還有火紙,也叫草紙,現在是機器壓製成字錢圖案,不用疊直接用來燒,鞭炮更要帶上,鳴炮燒紙磕頭,在墳前與先人對話,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和懷念,更多的是感恩和感情的寄託。
  • 農村上墳燒紙的風俗是否應該摒棄?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上墳祭祀?
    那種紙錢別說了,多大數額的都有,甚至有一張就幾十個億的鬼票,還有各種各樣用紙做的衣服、鞋子、手機、汽車……等等,都是在上墳的時候燒的,後來一直在查環保和用火的問題,但人們還是偷偷地將紙錢燒掉,還有賣家會把這些紙錢類的東西放在暗處等你去買。該不該摒棄這種上墳燒紙的風俗?
  • 清明節你祭掃了嗎?知道為什麼要燒紙錢嗎?燒紙錢並非迷信
    從古到今,我們在清明、祭日去燒點紙錢,表示我們還惦記著過去的親人,這實際上是中國人對家庭關係的維繫。不同地方燒的紙錢也不一樣,比如河北蔚縣有一種紙錢叫『常錢』,這是一種貼在牆上的裝飾,給隱形的守護神使用的,當地人相信,這些守護神守護著房屋的安全。在南方的江浙地區呢,錫箔才是比較通行的一種紙錢。
  • 文明祭祀還得加把勁兒 寒衣節太原街頭燒紙有減少
    她一邊燒紙一邊念念有詞,嗆人的氣味令過往行人紛紛躲避。在不遠處,有一個擺攤賣紙錢的小販。  等這位女士燒完紙錢,山西晚報記者上前搭話。這位女士說,她的父母已經去世多年,葬在外地。按照老家的風俗,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到墳前祭拜的。往年,她都會送些紙錢到弟弟家,讓弟弟弟媳幫忙焚燒,盡點心意。今年寒衣節,她由於工作忙沒能回家,於是便想到在路邊祭祀。
  • 放河燈、祭祖,看看中元節這些古老的祭祀活動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與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三大傳統祭祀節日。中元節這天有哪些祭祀活動呢?因各地各省各民族不同,祭祀活動也不同。先整理幾個比較常見的祭祀活動,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的寓意和內涵。
  • 有人說現在應該取消上墳燒紙了,您認同這種說法嗎?
    可是,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卻有人說現在的上墳燒紙已經過時了,甚至還有人說沒這個必要了,應該取消上墳燒紙這種行為了,究竟要如何看待這種說法呢?您認同嗎?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風習俗,上墳燒紙已經過了幾千年的傳承,其實早就在人們的心目之中,形成了一個傳統文化。
  • 庚子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祭祖祭祀方法簡述
    老祖宗的傳統,到了你這裡是否還可以繼續傳承?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祭祀祖宗、延續香火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清明節、中元節、冬至時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三大節日。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
  • 春節山村祭祖上年墳,40多名男性燒紙錢跪地為祖先磕頭
    上過年墳時,一般是外出的人都回家了,然後由長輩帶領男性子孫,一起到祖先墳地祭祀,女性在上年墳時不能參加。上年墳的主要目的就是給已經去世的祖先,報平安吉祥,並告知一年之中的收穫等等。在上年墳時,都會燒紙錢、擺放祭祀用的貢品和菸酒、水果等,意思是和離去的親人一起過年。這種方式也是寄託哀思,告訴他們子孫後代都生活得很好,沒有將他們忘記,以安慰逝者。
  • 網上掃墓流行,燒紙、上香都消失之後,清明節還是「清明節」嗎?
    小販一般都會把祭祀用品放在墓園錢賣,特別是趕上清明節一帶日子,價格故意要往上提一些,但這種一年一次的活動,又是面對已逝之人,大多數掃墓者都不會計較。花可能是絹花或鮮花,多見白色黃色,還是以菊花為主;上香用的香已經成了一個長得像玩具般的電子香,製作看上去很簡易粗糙,價格也比較便宜,就在墓園前賣,但畢竟是這種場合使用的,有些嚴肅的意味在裡面。
  • 除夕祭祖受重視,傳統習俗代代傳
    祭祖,是中國自古以來非常重要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除了為人熟知的清明節會祭祖之外,還有在除夕、重陽節、中元節這三大節日也會舉行祭祀活動,尤其是除夕,在這個喜慶祥和的節日裡,各地都會以不同的形式來舉行祭祀儀式,不僅表達了對祖先的崇敬與懷念之情,而且更是傳承優秀民俗文化的體現。
  • 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燒紙,到底是民俗還是迷信
    那麼在這一天祭祀燒紙,是屬於民俗還是迷信呢?我個人覺得在7月半這一天,祭祀先人燒紙,可能確實是在現今不太妥當,有更文明、更安全的方法。但要講祭祀先人,是迷信就有些過了,應該是屬於民俗才對。這其實就涉及到農村的民俗文化了,大家為何要都選擇在這一節日去祭祀。主要是在傳統的文化當中,對於這個節目有神話的故事,雖然這些神話故事是封建迷信的。但之所以讓廣大農民們接受,不正因為那些故事是有好的意寓在裡面。
  • 掃墓祭祖的正確方法 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
    中元節中元節(農曆7月15)俗稱鬼節、七月半,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民間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中元節祭祖時,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重陽節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 應該知道的清明節祭祀禁忌,不要惹你的祖先不高興
    馬上就到清明節了,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中,清明是掃墓祭祀祖先的日子。在林正英的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與鬼神「交流」存在很多規矩,破壞了這些規矩可能就會惹逝去的人不高興,那麼清明節祭祀的過程中有通常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
  • 中元節怎麼祭祀 這幾種東西需要全部備齊
    在中元節開展祭祀活動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現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大家要明白中元節要如何祭祀,該準備的東西一定準備齊全。   祭祀祖先   一、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 農村過年祭祖,磕頭有講究,只怕你不知道
    如果哪個人家不祭祖,就是對祖宗不敬,不知道感恩,忘了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也就是忘本。這樣的人家會被村裡人說閒話、瞧不起。祭祖是為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敬重之情,也是為了讓先人保佑自己的子孫後代繁衍生息、順順利利、富貴發達。祭祖是有規矩的,要用木棍或者石塊繞著祖墳畫一個圈,在圈內擺上各種各樣的祭品,焚燒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