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應該取消上墳燒紙了,您認同這種說法嗎?

2021-01-15 我來說人文

從古到今,上墳祭拜祖先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美德,作為一種對祖先或逝者表示敬重、緬懷和追思的具體表達方式,已經在我國傳承延續了幾千年了。可是,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卻有人說現在的上墳燒紙已經過時了,甚至還有人說沒這個必要了,應該取消上墳燒紙這種行為了,究竟要如何看待這種說法呢?您認同嗎?

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風習俗,上墳燒紙已經過了幾千年的傳承,其實早就在人們的心目之中,形成了一個傳統文化。因此,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周年祭日,也或者是掃墓燒紙,還是祭祀跪拜等等的一些活動,都是人們用來表示對先人的尊敬和思念之情的,比如緬懷父母,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和他們說一說自己的現狀,讓他們放心安息,並祈禱他們繼續庇佑後人的安康等等。至於燒紙,因為是祭祀中最重要的關鍵形式之一,是後人為了表達心意而燒給先人的所謂「紙錢」,希望他們能夠「過上好日子」。

上墳燒紙這一項活動,除了特殊情況外,大多是在全年當中的幾個主要日子裡進行的,比如清明節、中元節、冬至和春節等。作為後人,到墓地去上墳燒紙,祭拜禱告一下,是希望逝去的親人們能收到後人的報答心意,也祝願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人們在去上墳燒紙時,還往往會兄弟姐妹幾個人一起同去,有時還帶上大一些的孩子,還常常是邊燒紙錢,邊喊著逝者的稱呼,說一些感恩戴德的話語,這樣一來,既聯絡了親情,又教給了後一代的孝道禮儀道德。

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變化,特別是公墓的設置,重要的還有為了保護環境防止汙染,嚴防火災保障安全等等因素,近年來許多地方已經禁止了燒紙、上香、放鞭炮等上墳祭祀時的活動了。當然,這也是非常正確和必要的,我們不僅要嚴格執行,還可以改為獻花、種樹等方式,來傳承上墳這一古老的文明習俗的。即使是暫時還允許燒紙或放鞭炮的地方,也要千萬注意,一定不能由此而引起火災的,尤其是在草地和森林等容易引起火災的地方,就更要特別小心才是,最好是只祭掃,就不要再焚燒紙錢了。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上墳燒紙的風俗是否應該摒棄?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上墳祭祀?
    上墳燒紙這種習俗在農村也不知道具體流傳了多少年,唐代張籍的《北邙行》裡有「寒食家家送紙錢」的詩句,說明燒紙錢的習俗少說也有上千年了,這是後輩們為了寄託對逝去親人的哀思而採取的一種祭祀方式,逐漸形成咱們農民在心裡根深蒂固的一種風俗,不管這種風俗該不該摒棄,我覺得要突然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因為掃墓燒紙也算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了,這是我們全國共同的一個習俗,
  • 農村過年上墳有何習俗?為何現在農村上墳不讓燒紙放炮?你知道嗎
    所以,在我國農村裡面過大年的時候上墳祭祖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是由於農村地區天高地遠,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各個地區的祭祖的風俗習慣有所不同。你們那邊在大年三十上墳有什麼樣的習俗呢?在我們老家皖西南地區,農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三十過大年。在小年和大年這兩個重要的節日,都要給祖宗上墳。
  • 在農村上墳不讓燒紙?這是為什麼?
    馬上清明節,有些農村卻倡導上墳禁止燒紙這就好比抽菸不讓點火,還有必要嗎?清明時間雨紛紛馬上清明節了可是村裡喇叭廣播裡再喊「上墳杜絕燒紙」!這是什麼口號,上墳不燒紙燒什麼呀?是出什麼事了嗎?清明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 既然清明上墳燒紙會引發山火,那麼中國能不能禁止燒紙呢?
    難道你要做一個漂浮在空氣中的孤魂野鬼嗎?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紙錢的主要成分就是紙,而粗糙的黃紙錢只不過是稻草或蘆葦做成的,燃燒紙錢也只不過是給環境增加了一些二氧化碳,這跟汽車尾氣相比可以忽略不計",這個說法不認同,其實主要汙染不再燒紙時,不讓燒紙主要防止火災,汙染主要在造紙階段。
  • 冬至來臨,農村有「燒紙」上墳的習俗,未燒完的能帶回家嗎?
    冬至來臨,農村有「燒紙」上墳的習俗,未燒完的能帶回家嗎?12月22日今年冬至即將來臨,在農村冬至又被稱為「冬節」,也是「數九」節氣的開始,冬至太陽直射到南回歸線,對於我們北方來說,冬至以後白晝開始增長,而黑夜開始縮短,因此,農村也有「一陽生」的說法,預示著新的循環的開始!在古代,冬至也是一年中祭祀先祖的重要節日,這也是傳統的「冬祭」大禮,因此,在如何很多地方的農村都還有冬至燒紙上墳的習俗!
  • 你怎樣看待農村禁止過年上墳燒紙的事情?
    上墳燒紙放炮竹是中國一個很古老的風俗習慣,它寄託了後人對先人的思戀之情。至於現在為什麼禁止這項活動,政府還是為了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考慮。幾年前,我們這邊一個60幾歲的老人清明節去給祖先掃墓,燒了紙,放了炮竹,但是那天風很大,一不注意,火勢蔓延起來了,結果就將祖墳周圍三畝多地的杉樹全都燒完了,幸運的是老人人沒事。
  • 清明節上墳習俗知多少: 女的不能在清明節上墳 是真的嗎(1)
    2、出嫁女兒不能上墳  有些地方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是別人家的人,若家裡有兒子,娘家的人不願意女兒回娘家上墳,怕別人說娘屋裡沒有人,只有娘家無兒子的人家,姑娘才能回娘家上墳。有些是覺得女兒出嫁後,不能掃娘家祖墳的,否則會把娘家風水帶走。傳統的說法,說的簡單點,嫁出去的女,是老公家的人了,不會也不能去掃別人家的墓吧,百年後不可能葬入娘家的地吧。
  • 今年清明節是三月初一,有人說初一不宜上墳,這說法靠譜嗎
    清明小長假馬上就來到,也不知道怎麼了,一逢遇到一些節日,就有人拋出來一些這不行、哪不宜的說法,像去年過年的時候,就有流傳說大年三十不能貼對聯的說法,而且這種說法還滲透相當廣泛,造成很多人還真的不在大年三十貼對聯,這個大年三十不能貼對聯,據說是什麼絕日,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泛濫起來,造成了這樣那樣的說法,現在快到了清明節,這不又有人說清明節是三月初一,
  • 為什麼有的地方,清明節的頭一天不能上墳?你那裡有這種說法嗎?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段子,為什麼有的地方,清明節的頭一天不能上墳?你那裡有這種說法嗎?我先來說一下我的觀點。沒有這種說法,至少在我的家鄉,更多的人都是選擇清明節的頭一天祭祖掃墓。清明節祭拜祖宗,為其掃墓上墳,傳統的習俗已列為國家法定假日,人們紛紛為祖宗掃墓上墳,懷念祖宗。清明節上墳各地時間上有所不同,有前三後四的,有前十後十的講究,而我們這裡時興的是前十後十,可提前十天上墳,所謂後十是沒人過了清明上墳的,都是提前上墳。
  • 農村俗語「要想富,敬祖宗」,如今上墳不允許燒紙,祭拜有用嗎?
    這句俗語應該是不存在的,因為自始至終沒有這麼說法,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總結出來的經驗是「要想富,先修路」。其實說這句話只是說人不能忘本,即便是你要富裕了,也不能夠忘了自己的老祖宗也不能夠忘了自己生在何方,來自何方。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現象,比如說北大、清華的才華的大學生,他們在北大、清華學有所成以後,就開始到異國深造。
  • 九哥快評(第15期):上墳燒紙,是最落後的祭祀形式?
    關於「上墳燒紙」的話題,近年來,有一種論調,總是時不時響起:這是最落後的一種民俗祭祀形式,純屬迷信。進入臘月,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意味著一年中,除了清明節和七月半外,最後一次給祖先上墳燒紙的事宜,俗稱「送亮」,也將提上日程。
  • 風水學知識:上墳燒紙的大忌
    1、買燒紙時,不要買那種成摞的印刷品,一張就好幾億,那錢不實,都不如舊盧布、越南盾值錢。一摞下在下面連根冰棍兒都買不了。太毛了。不過在燒大錢的同時,多少燒點兒這樣的也未嘗不可,下面有不少討債鬼,死皮賴臉地跟你要錢,不給就磨你,那就得這種小錢兒應對他們。
  • 清明節,您願上祖墳燒紙錢祭祖麼?您還是隨大流跟風上墳祭祖?
    請點下右上「關注」,咱們今天來聊下清明節上墳祭祖這件事。希望各位能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老農先來說自己對清明節上墳祭祖的真實想法:我個人對清明節包括十月一上祖墳,真的沒有感覺,只是隨大流跟風而已。比如周邊的人清明節前,都回老家上祖墳去燒紙錢祭祖,而自己不去就被人笑話,要不這個我就不去上墳祭祖了。
  • 在清明節,農村不準女孩子去上墳,只讓男孩子去上墳?
    清明節到了,很多人都回老家給家裡的老人們上墳、燒紙、敬孝心,不過也有的地方不準女孩子去上墳,只準男孩子去上墳,這件事情是真實存在的,這是因為在古時候有一個謠言,家裡如果有女孩子上墳的話對家裡不好,而且也沒有這項傳統,所以久而久之這些東西就流傳了下來。
  • 農村很多人習慣清明上墳燒紙祭祀,卻有火災隱患,該怎麼解決
    各地的清明節習俗應該都有所區別,相對來說在城市裡基本上都是掃墓鮮花而農村很多地區都有上墳燒紙祭祀的習俗。最近是火災爆發的高峰期,天氣乾燥安全隱患比較多。而上墳燒紙祭祀就是在農村非常大的一個隱患。但對於大多數的農民來說,給祖先上墳燒紙已經是幾代人流傳下來的一個習俗了,現在不讓他們燒紙上墳,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但是又有非常大的火災安全隱患,究竟該怎麼解決才好呢?
  •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今天是4月1日了,離著清明節越來越近了。這不在農村已經有人陸陸續續前去祖先的墳上去上墳添土了,有些年輕人不解,不是都是在清明節當日祭掃嘛,為何有一些人都提前去呢?
  • 清明節可以提前上墳幾天?清明節上墳 時間
    清明節上墳 時間。 清明節上墳可以提前嗎?清明節哪天上墳好呢? 清明節是在4月5日     原標題:清明節可以提前上墳幾天?清明節上墳 時間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的節日,每年清明節都有很多人趕回老家拜祭先人,這個時候就會遇上出行小高峰。那麼清明節可以提前幾天掃墓呢?
  • 今年清明節是三月初一,有人說初一不能上墳,這個說法有道理麼?
    清明節掃上墳的儀式由來已久,上墳一般是北方的稱呼,在南方人們一般稱為掃墓。上墳也好,掃墓也罷,都是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儀式,多年以來人們所倡導的儒家文化思想教導人們應該返本追宗,不忘先人的養育之恩, 也是中華「孝」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 回家給老娘上墳,卻遇陌生女孩墳前燒紙,才知老娘生前為何大手筆
    故事:回家給老娘上墳,卻遇陌生女孩墳前燒紙,才知老娘生前為何大手筆在小樓村的一塊地裡,一群人抬著一口棺材,前邊還有一人抱著一個一個老太太的遺像,這是村東頭的李老太太,抱著他遺像的正是她的兒子李北。「你這一說也是哈,不過算了,咱娘都走了,願意花哪就花哪吧,我倒是想讓她再繼續跟我要錢花呢,可惜啊,以後沒娘給我要錢花了。」李北並沒有在意,等著這次母親的喪事完了之後就回了城裡的家。過了幾個月,清明節到了,李北要回家給母親燒紙去了。這天,李北起的很早,但是從城裡開車回家依然還是要不短的一段時間,特別是進村以後,路就更難走了。
  • 清明節上墳燒紙的禁忌你都了解嗎?2018年清明節祭祀有哪些注意的
    尤其是在傳統觀念裡,如果不參加祭祖,常常被視為不孝,那麼2018年清明節祭祀上墳燒紙有哪些禁忌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呢?清明節2、上墳祭祀的時間上墳祭祀的時間根據各地不同的習俗,時間也不一樣,大致都是集中在清明節前後幾天,一般認為過了春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