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您願上祖墳燒紙錢祭祖麼?您還是隨大流跟風上墳祭祖?

2020-12-11 回村歇歇

親!請點下右上「關注」,咱們今天來聊下清明節上墳祭祖這件事。希望各位能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老農先來說自己對清明節上墳祭祖的真實想法:我個人對清明節包括十月一上祖墳,真的沒有感覺,只是隨大流跟風而已。比如周邊的人清明節前,都回老家上祖墳去燒紙錢祭祖,而自己不去就被人笑話,要不這個我就不去上墳祭祖了。

因此在上墳前購買冥幣的時候,我不像其他人那樣,認真挑選冥幣金額大小,是冥幣面值越大就越喜歡。對於冥幣銷售者來說,只要紙張大小品質一樣,一沓冥幣不管是一元面值還是一萬元面值,實際售價都是一元錢。

老農對有些人專門購買大面值的冥幣,認為是沾了便宜,覺得非常滑稽。這到祖墳上燒紙錢本來就是自己安慰自己,紙錢燒成灰,在陰曹地府真能流通麼?肯定不能,因為陰曹地府就不存在,人死如燈滅,啥也沒用啥了。

記得父親在世時,跟著父親去上墳,父親買冥幣的時候,一定要多買一些一元面值的,少買100元,一千元面值的。我不解,問父親,反正都是一元錢買一沓,咋不都買成大面值的?

父親笑道:這給祖上送錢,如果都只送一百元一千元面值的,那麼祖上在那邊要是買一把小蔥韭菜,拿100元,怎麼找零?聽了父親這麼說,我撲哧笑了。我給父親說,那是不是陰間的韭菜小蔥一把就要一百元呢?

父親嚴肅起來,道:陰間的韭菜小蔥也不能這麼貴,你想,像很多人家裡沒有子女,在陰間也是孤寡老人,都是窮人,要韭菜小蔥那麼貴?咋吃得起?還有朝上數五輩的祖宗連墳頭也沒有了,每年清明沒人送錢了,難道就不過日子了麼?

我覺得父親說得非常在理,相信了陰間的物價也不會太貴,一把小蔥韭菜也不過一兩塊錢。看起來陰間是缺少零錢呀!遵循父親生前的教導,每逢清明上墳一定是多買零錢。

可惜父親去世早,那時候,還沒有網絡支付。若陰間也有網絡支付多好?做子女的就不要每年清明節上墳燒紙錢了,直接掃碼向在陰間的祖上支付一筆錢,不就得了?網上支付一分錢都可以花出。

其實,這是個好主意,哪位程式設計師小哥直接開發一個軟體,就叫「清明節」,上面有冥衣冥幣,支付現金就可以購買。購買後通過百度地圖,確定了老家的祖墳地點,然後點擊發送,冥幣冥衣等就會到墳頭顯示點燃,看見火苗,並且配有哀樂。這又環保又節約,還不會發生火災,實在是個好創意。

話歸正傳,關於清明節上墳,這其實是上給活人看,已經逝去的親人肯定沒用感知。但作為一個人,「我從哪裡來?」追問,讓我們總要找到根基。

因此個人覺得,作為一個人,清明,十月一,過年過節,來祖墳上追思一下,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沒必要年年上祖墳,更沒必要遇到鬼節就上祖墳。我相信,若祖上在天有靈,也不願意讓子孫年年來折騰。您說呢?

對祖上懷有敬畏之心,就行了,不一定要年年上墳祭祖。我是這麼認為的。

相關焦點

  • 農村清明節上墳祭祖,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其中有何講究?
    文/千尋   農村清明節上墳祭祖,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其中有何講究?   清明節馬上就到了,作為上班族肯定會期盼著享受清明節的小長假。在清明節假期中,有些人會選擇去踏青郊遊,有些人則會選擇回到老家去掃墓祭祖。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的一些「規矩」我們年輕人需要知曉。比如在清明節掃墓祭祖時,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裡面有何講究?
  • 清明節上墳祭祖是先修墳還是先燒紙錢,有何講究嗎?
    我們的生活現在可謂是日新月異,每天都在忙活生活中的各種事情,雖然科技為我們帶來了方便,同樣的也為是我們淡化了許多傳統習俗,比如說過年放鞭炮這件事情,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一到過年期間,那村子一定是燈火通明,家家就像都比著賽一樣,競相的放著鞭炮,好不熱鬧,但是現在城市中已經不再讓放鞭炮了,這就是其中一個我們要丟失的習俗,還有幾天時間就到清明節
  • 清明節修墳掃墓時,先祭祖還是先燒紙錢?老祖宗的講究滿是智慧
    清明節修墳掃墓時,先祭祖還是先燒紙錢?老祖宗的講究滿是智慧我們國家有著全世界最為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這幾乎是所有人都認可的。每到清明節人們都會去祭祖,這是幾千年來都不曾改變過的傳統。這個習俗一直以來也很受人們重視,因為在人們看來,清明節祭祖是緬懷祖先、懷念逝去的人一個很好的時機,而且一家人一起掃墓祭祖有助於增強家族凝聚力,使家族成員之間更加團結。
  • 清明節祭祖!祭祖有多靈?
    每當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下元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用道教的觀點看,在生命的天道輪轉裡,我們每個人都是靈魂的寄主。
  • 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節日,有一些風俗和新規定,您知道嗎?
    就算在外打工確實不能回家的人,也會打電話給老家的親人幫忙到墳頭壓上或曬一些紙錢,以此表示對先祖的思念。中國人自古以來對尋根祭祖的儀式非常重視,每年的清明時節是我們祭拜祖先,祈求平安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邊行人慾斷魂」這首古詩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記得。可見我們對清明節的重視程度。
  • 又是清明掃墓時,農村燒紙祭祖墳隱患大,你說該不該無煙祭祖呢?
    清明節掃墓用鮮花代替燒紙錢,無煙祭祖在農村地區可行嗎?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給先輩掃墓活動流傳普遍的是燒紙錢,就是在祖墳墓碑前燒紙錢、紙制物品等。這樣大範圍集中時間來用這種方式掃墓,勢必會造成空氣汙染和火災隱患。
  • 清明節你上墳祭祖的順序對嗎,正確方法鮮為人知
    自古以來清明節就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會在這天進行匹馬代銷修理組分,並且對祖先進行一系列的跪拜,以用來祭奠祖先,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只是一個自然節日,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我們這個傳統的劇組已經繼承了上千年,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一個傳統,也是我們古人用來表達自己孝心的一個方式
  • 清明節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祭祖需要注意什麼?
    清明節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祭祖需要注意什麼?時間:2018-04-05 09:54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祭祖需要注意什麼?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
  • 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1、忌穿大紅大紫 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最好不要穿得     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
  • 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時間:2020-04-03 06: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有2500年的歷史,古時候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鬼節,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10月1日的寒衣節並稱為三大 節日,而在我國的農村,清明節前後三日之內以祭祖掃     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
  • 清明節上墳祭祖,這些上墳的禁忌要知曉
    清明將至,清明也是緬懷祖先要去上墳祭祀的節日,過完之後空空蕩蕩的農村,在清明節的到來之際,鄉村的道路又開始變得擁擠起來,甚至有一些過年都不回來的,反而會在清明回來祭祖,鄉鎮的交通要道和一些主要路口,早早的就開始了堵車,要想順利的早點回到農村的老家,在清明這一天可不能睡懶覺,要早起早出發,避開大隊人馬的高發期,也就避開了堵車,清明作為一個去掃墓祭祀的節日
  • 春節上墳祭祖禁忌大全
    很多地方都有春節祭祖(過年上墳)的習俗,有些地方稱之為「拜祖先」。春節,出門在外的親人都回來了,去上墳是為了給已經去世的家人報平安。告訴他們活著的人生活的很好,沒有將他們忘記,以安慰逝者。同時也是為了寄託哀思,燒點紙錢撒點黃酒之類的,和離去的親人一起過節。上墳祭祖有著很多講究。若是違反禁忌,容易影響到自己的運勢。
  • 清明祭祖,女兒卻不能上墳
    每逢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等傳統祭祀日子,家裡的堂兄弟都去祖墳祭祖,唯獨小程守在家中。原來,按照老家的習俗,未出嫁的女兒不能到故人墓地祭掃。  本報見習記者 周國芳本報記者 宋立山  不許女兒去上墳,讓侄子代勞  與小程遭遇一樣,在魯中南山區某縣的農村地區,女子不上墳也是難以撼動的習俗,甚至是不可違逆的族規。
  • 祭祖可以改變自己的運氣!(中元節祭祖必讀)
    每當清明、中元兩節的時候,我們就要到祖墳前燒紙,給逝去的親人送錢,這是中國的習俗,是孝順子女悼念親人的方法。但有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卻不多,給親人上墳燒紙錢,以孝舉來寄託哀思的同時,自己的運氣也會改變!每到清明、中元節、寒衣節,我們給他們燒紙錢,讓他們也有準備過節的錢財和時間,能夠過上快樂的節日,我們活著的人運氣也自然會好起來,做事也會更順。
  • 清明節上墳有哪些講究呢?是先修墳還是先燒紙?為何這樣做呢?
    清明節即將到來,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人們會在這一天裡面去踏青祭祖,這個習俗已經傳承了上千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人們也會用這種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孝心。人們往往會通過掃墓祭祀來緬懷自己的祖先,這樣不僅能夠喚起家族的記憶,還有利於增強家族人與人之間的凝聚力。
  • 清明節上墳燒紙的禁忌你都了解嗎?2018年清明節祭祀有哪些注意的
    2018年的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作為一年一度的祭祖,很多人還都是非常看重的,很多人都是攜全家好小,長途跋涉的回老家祭祖,中國人都非常重視清明節祭祖。尤其是在傳統觀念裡,如果不參加祭祖,常常被視為不孝,那麼2018年清明節祭祀上墳燒紙有哪些禁忌和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 清明節為什麼要祭祖?有哪些科學道理?看完你明白古人智慧不一般
    再過幾天,清明節就要到了,很多人回老家要祭祀祖先,上墳燒紙告慰先祖。這段時間網上也要人說,清明節雖然被我們定為「國家假期」,但他是個迷信的節日。燒紙鮮花、上供祭品只是給活人看的,招不招財,家族能不能興旺完全取決於一個人後天的努力。
  • 春節祭祖,清明踩青,中元節燒錢有什麼不同?
    下午五點之前,要去商店買好紙錢鞭炮,香和蠟燭以及花燈,準備好之後,一般都是祖孫三代去給祖墳上墳。這個主要是祭祖,同一個家族的人一般都會上墳,還是比較熱鬧的。總的來說,春節祭祖,燒香燒紙錢,主要就是兩件事,一是祭拜菩薩,其次是祭拜祖先,保佑一家人平安!
  • 為什麼祭祖要燒紙錢?
    宗廟,祠堂、墳墓都要在一定的時間祭祀,祭祖可不只是燒冥紙那麼簡單,還要點燭,燒香、上酒、供果菜等,在家庭中祠堂裡,面向神位或遺像,子孫門到了元旦,清明、七月望日、八月中秋等叩拜,希望祖先保佑家族昌盛。中國祭祖在商周就已經開始了,喪葬、祭祀便成為重要的禮儀系統。從古代典籍《禮記》《周禮》所記載的內容來看,祭祖禮在先秦時代已經相當完備了。
  • 「祭祖」「插柳」「踏青」 這些清明節習俗你都知道嗎?
    因此,無論多麼窮困的家人,這天都要到祖墳上去壓一張黃表紙,以盡緬懷思念之意。  清明是掃墓祭祖的日子,所以,民間也稱清明節為「鬼節」「冥節」。舊時,百姓均有上墳之風俗。當天,一般是後輩人帶著供品、燒紙、香等,扛著鐵鍁,到自己的祖墳林地,先將祭品供上,然後焚紙燃香,叩拜祭奠,最後,給墳墓上添新土,並在每座墓頂壓上一張黃表紙,叫「壓墳頭紙」,表示子孫曾來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