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清明上墳燒紙會引發山火,那麼中國能不能禁止燒紙呢?

2020-12-20 小虎有話說

名為燒紙,實安己心。非是陋習,祭祀傳承,不應否定。加強安全教育,加強安全管理即可。

難道說因為燒紙天就不藍了,水就不綠了,就成了陋習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傳統就成陋習了。如果沒有這種陋習,這麼傳承。你來自何方,魂歸哪裡呢?難道你要做一個漂浮在空氣中的孤魂野鬼嗎?

從環保的角度來看,紙錢的主要成分就是紙,而粗糙的黃紙錢只不過是稻草或蘆葦做成的,燃燒紙錢也只不過是給環境增加了一些二氧化碳,這跟汽車尾氣相比可以忽略不計",這個說法不認同,其實主要汙染不再燒紙時,不讓燒紙主要防止火災,汙染主要在造紙階段。人他將稻草、麥秸加工成紙,然後再一把火燒了,從頭到尾都在汙染,還有引起火災的危險,燒紙主要是紀典先祖,更主要的是化解活人的心靈,可否轉換成另一種紀念的方式,值得探討。

給先輩燒紙錢這是一種對祖先的孝、敬和懷念的表達方式!中國是禮儀之邦,燒紙錢也屬於一種禮儀文化!應該傳承下去!只是在數量和燒的方法上可以引導和控制,不是越多越好!開汽車會出交通事故,開飛機會有空難發生!難道就要禁止這些交通工具嗎!上墳燒紙有可能會引發山火,但要的是管理不是禁止,搞得城市裡的公墓都不給燒紙,是不是有點因噎廢食啊!在國外華人街和香港等好多華人聚集區,人家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得很好,燒紙錢那不是陋習,那是對祖先的追思和敬仰,是中國人的基本道德之一。

燒紙錢也是對先輩們的一種懷念,沒什麼不妥,關鍵是墳墓不該在樹林裡建,對先輩們的懷念之情是先輩們留下的,為什麼有些人這麼排斥呢?防火認識是對的但不可以想想其它辦法嗎?比如墳墓在樹林裡時用鐵槽或水泥槽之類的東西防火。祭祖是對已逝先人懷念,不叫陋習,關鍵做好防火,等燒完再走人,有什麼不行,中華幾幹年的文明習俗。當然不能引發山火,天幹先除雜草,每年清明前都下雨,上天安排。外國人不祭祖是因為他們——特別是西方一些殖民地發展起來的國家——沒有多少祖先的概念。但凡有一定歷史深度的國家多少是會懂得「祖」這方面的文化的。中國作為幾千年的文化古國,是難免有一些糟粕的東西,但是連祭祖都說成陋習,只能說明這個人對自己是中國人感到很自卑,建議這類人移民。

最後一個管理有點難,因為現在燒紙錢多是在農村,農村的墓不像城市是聚集的,什麼水泥大理石燒個紙錢不容易大面積引火,農村很多墓是在山裡面,每年掃墓先是自己把周圍草木劈了再祭拜,有時候燒的紙錢鞭炮本來以為滅了,結果還有火星引燃周圍草木,這時候掃墓的人早都走了,等被發現早就燒起一片了。

上墳燒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前都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我覺得恰恰是這種祖先文化,尋根溯源的信仰將我們中華民族每一個人緊緊地捆綁在一起,這是我們的文化,不能丟,每個人從古至今都想做到光宗耀祖,教育後世。

話說回來,如果祖先的信仰要靠燒紙來表達,那麼這信仰未免太脆弱了。在古代奴隸社會,人們以奴隸殉葬,後來廢除了,我們對祖先的信仰變了嗎,要知道時代是進步的,不說燒紙會不會造成火災,單單是對資源的浪費就很嚴重,而每年消耗用的鞭炮也非常多,造成的汙染也非常大。終有一天,人們會像捨棄殉葬一樣捨棄燒紙,放鞭炮。當然也用不著必須向西方學習放花,當科技發達時,人們就在網上祭奠也無不可。

而有一天後輩會像我們嘲笑殉葬的制度是愚昧一樣,來嘲笑我們的。因為燒紙錢,引發大大小小森林火災,在滅火過程中犧牲了我們多少可愛又可敬的消防戰士,他們太可憐了太讓人心疼了,就因為你的那點祭祖方式和一點感情寄託,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多大的損失,醒醒吧,不要執迷不悟了。曾經有一個祭祖的人,手裡拿著鮮花,貼身藏著紙錢,偷偷進祖墳去燒,結果引發森林大火,最後動用了五臺消防車,五臺水車,100多救火人員才把大火撲滅,而且燒掉了100多畝成長十多年的松樹,經濟損失巨大。可悲、可嘆呀。

相關焦點

  • 上墳燒紙,半小時引發兩起山火 兩人被拘留,其中一人涉嫌失火罪
    上墳燒紙引發山火,一名嫌疑人在接受訊問。  4月5日清明小長假第一天,濟南市中區興隆街道 村和王家窩坡村發生兩起山火,火災均系上墳燒紙導致。  其間,民警針對引發 村火災的嫌疑人,持續開展調查取證工作,在走訪村幹部時了解到, 村村民陳某豔(女,45歲)當日下午有上墳燒紙引起火災的重大嫌疑。  隨後,民警立即趕往其家中調查核實,在民警的反覆工作下,其迫於壓力最終承認下午上山上墳燒紙引燃山火。  據陳某豔稱,燒紙引發火災後她曾試圖撲滅,但並未成功,在通知村幹部後離開了現場。
  • 掃墓引發山火嫌疑人被控制,清明祭祀燒紙錢會被禁止嗎?
    4月7日,清明節假期最後一天,四川省宜賓市珙縣恆豐鄉農群村,村民掃墓引發山火,火勢迅猛,燒了幾個山頭。此山火是村民掃墓引發山火,火勢迅猛,燒了幾個山頭。經過村組幹部和民警、輔警的共同努力,山火已基本撲滅,為了防止死灰復燃,已經人工挖出隔離帶,後續火心掃除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此次山火未造成人員傷亡和房屋受損。
  • 在農村上墳不讓燒紙?這是為什麼?
    馬上清明節,有些農村卻倡導上墳禁止燒紙這就好比抽菸不讓點火,還有必要嗎?清明時間雨紛紛馬上清明節了可是村裡喇叭廣播裡再喊「上墳杜絕燒紙」!這是什麼口號,上墳不燒紙燒什麼呀?是出什麼事了嗎?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
  • 農村上墳燒紙的風俗是否應該摒棄?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上墳祭祀?
    那種紙錢別說了,多大數額的都有,甚至有一張就幾十個億的鬼票,還有各種各樣用紙做的衣服、鞋子、手機、汽車……等等,都是在上墳的時候燒的,後來一直在查環保和用火的問題,但人們還是偷偷地將紙錢燒掉,還有賣家會把這些紙錢類的東西放在暗處等你去買。該不該摒棄這種上墳燒紙的風俗?
  • 涿鹿3人因上墳燒紙引發山火……被罰17萬多……
    涿鹿3人因上墳燒紙引發山火……被罰17萬多……
  • 你怎樣看待農村禁止過年上墳燒紙的事情?
    上墳燒紙放炮竹是中國一個很古老的風俗習慣,它寄託了後人對先人的思戀之情。至於現在為什麼禁止這項活動,政府還是為了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考慮。幾年前,我們這邊一個60幾歲的老人清明節去給祖先掃墓,燒了紙,放了炮竹,但是那天風很大,一不注意,火勢蔓延起來了,結果就將祖墳周圍三畝多地的杉樹全都燒完了,幸運的是老人人沒事。
  • 風水學知識:上墳燒紙的大忌
    3、疊好燒紙,一刀燒紙分成七八份,分別以對角線折兩次,不然一摞紙想要它燃燒起來是很費事的。疊起來燒會很方便。  4、準備去燒紙前,你最好預備好火機(最好是防風的,清明、七月十五陰氣重,風大)和一根小棍。這樣方便你在燒紙的時候拔起壓在一起的燒紙,讓空氣流通,方便燃燒,家裡用廢的拖布杆就是不錯的選擇,但注意,用完之後就不要再拿回來,直接扔掉好了。
  • 農村很多人習慣清明上墳燒紙祭祀,卻有火災隱患,該怎麼解決
    農村很多人習慣清明上墳燒紙祭祀,卻有火災隱患,該怎麼解決文/農村曉劉轉眼間就要到清明節了,對於上班族來說馬上就有三天的小長假是非常happy的一件事情。各地的清明節習俗應該都有所區別,相對來說在城市裡基本上都是掃墓鮮花而農村很多地區都有上墳燒紙祭祀的習俗。最近是火災爆發的高峰期,天氣乾燥安全隱患比較多。而上墳燒紙祭祀就是在農村非常大的一個隱患。但對於大多數的農民來說,給祖先上墳燒紙已經是幾代人流傳下來的一個習俗了,現在不讓他們燒紙上墳,一時之間難以接受,但是又有非常大的火災安全隱患,究竟該怎麼解決才好呢?
  • 嚴禁帶火進山,杜絕上墳燒紙,確保涿鹿森林安全
    涿鹿縣全力保障「清明」期間森林防火安全電視報導為切實保障清明期間林區安全,杜絕森林火災的發生,增強群眾防火安全和應急意識,營造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縣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中心多措並舉,全力打好清明森林防火攻堅戰。
  • 清明上墳祭祖與保護綠色家園
    每年清明前後因為上墳引發森林大火的新聞時有報導。又到清明上墳時,上墳燒紙、放炮應該完全禁止。改用鮮花祭奠,或者假火假炮,免得引起火災。在生不奉養,死後空燒紙!上墳的目的是祭奠、追思先人,不是為了燒紙放炮,燒紙放炮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 清明上墳有什麼講究?回不去家的人怎麼給故人燒紙才算是對的?
    那麼如何祭拜祖才能獲得祖先的福報呢?不能回家當面祭拜祖先的人難道就沒有辦法祭拜祖先了嗎?下面,就大家的一些問題,給大家做出解答!回不去家的人怎麼辦?回不回得去不重要,祭拜祖先首先要有心!但是燒紙的時候,千萬注意安全!清明走路的時候避開燒紙的紙灰,尤其注意不能從人家燒過紙灰的地方跨過去,這樣不太禮貌,建議儘量繞著走,不燒紙的人建議早些回家,不要在外逗留過久。出嫁的女人是否能夠給爺爺奶奶上墳?
  • 農村清明祭祀掃墓,禁止燒紙放炮,千年流傳的習俗該不該堅持?
    一直以來,祭祀祖先燒香燒紙有著近千年的傳統,相傳蔡倫造紙的年代,人們就開始了又上墳祭祖燒紙的習俗,傳說是蔡倫造紙生意興隆,同時自家的嫂子也在效法學習製紙,但是由於技術不成熟,生產出紙非常粗糙,銷售不出去。於是兩口子就演了一齣戲。
  • 一個人去世後,如果沒有人上墳燒紙會怎麼樣?原來並非迷信!
    大家都知道,一到清明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去給自己的祖先或者親人去上墳燒紙,對於這件事,有的人認為是迷信,也有的人認為這是對祖先的一種緬懷方式,那麼一個人去世後,如果沒有人為他上墳燒紙會怎麼樣呢?其實對於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來說,並不知道人死後為何要燒紙?只是隨波逐流,祖先們都這麼幹,自然也就跟著這麼幹了,但對於為何要給死去的人燒紙,他們並不清楚到底是何原因。
  • 5人不聽勸告執意上墳燒紙,結果這個清明要在裡面過了;大眾和比亞迪...
    赤峰5人不聽勸告執意上墳燒紙,結果這個清明要在裡面過了引發明火4月1日,克什克騰旗萬合永鎮廣義村砬根組鄭瑞傑、萬合永鎮柳林村村民組四隊李書義家族、李景坡不聽鎮、村防火人員勸告,執意上墳燒紙,並引發明火。
  • 清明節上墳有哪些講究呢?是先修墳還是先燒紙?為何這樣做呢?
    在這個莊重的節日裡,祭祖到底先修墳還是先燒紙呢?這其中又是為何?為什麼要這樣做?要想弄明白這三個問題,我們就要了解這傳統節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回答。清明節上墳是對長輩背的敬意和懷念,在農村的很多地方反正都是在山野間,一年一次修墳也就是在清明這時,所以墳前肯定是雜草叢生,而且這一年周邊的肯定是經歷了不少風霜,土地肯定會有鬆動和流失,甚至還會遭受老鼠的破壞,局部地方肯定會有塌陷的情況。
  • 上墳燒紙引發火災 青島城陽太和山2護林防火隊員殉職
    起火原因系上墳燒紙引起,2名嫌疑人已被公安部門控制。  1日上午9時許,青島市城陽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青島城陽發布」消息:太和山山林火情,2名護林防火隊員殉職。「青島城陽發布」通報:3月31日下午14時許,夏莊街道太和社區南山發生山林火情,至16時已全部撲滅。起火原因系上墳燒紙引起,2名嫌疑人已被公安部門控制。
  • 農村清明節掃墓時,燒紙錢易致大火燒山,那我們還要燒紙錢嗎?
    就是搬進成立的農民,這一天也會特意趕回來掃墓、上墳。清明節的內涵,就是祖先信仰和祭拜文化,這也是中華文明綿延千年而不絕的重要傳承,它已經溶於炎黃子孫血脈中,成為中國獨有文化符號。清明節越來越得到人民重視,很多人去鄉下祭祀燒紙錢,其實當今是個文明社會,不是說不繼承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有的地方可以燒紙錢,但是你要知道燒完了可以採取用水撲滅,萬一起火了是很嚴重的,尤其在山上如果一旦發生火災,那是很嚴重的問題。清明節前後,雨水稀少,氣候乾燥。
  • 甘肅一市民清明掃墓引發火災,燒紙引燃60座墳頭,濃煙四起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關注並點讚小編,小編會為大家創作出更好的優質作品。甘肅一市民清明掃墓引發火災,燒紙引燃60座墳頭,濃煙四起清明節是祭祀掃墓,緬懷故人的日子。然而,在以往清明期間,燒香燭紙錢等不文明掃墓現象,不僅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甚至可能引發火災,造成經濟損失,而這,都背離了清明祭奠本來的意義。4月5日,甘肅慶陽西峰區後官寨鎮,一公墓園裡,有市民在祭祀親人燒紙時,不慎引燃墓區的野草和墳前柏樹,在風的助力下引起火災,波及近近60個墳頭。附近市民持各種農具扑打火苗,後火苗漸小,火勢得到控制。
  • 有人說現在應該取消上墳燒紙了,您認同這種說法嗎?
    從古到今,上墳祭拜祖先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美德,作為一種對祖先或逝者表示敬重、緬懷和追思的具體表達方式,已經在我國傳承延續了幾千年了。可是,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卻有人說現在的上墳燒紙已經過時了,甚至還有人說沒這個必要了,應該取消上墳燒紙這種行為了,究竟要如何看待這種說法呢?您認同嗎?
  • 農村清明節上墳祭祖,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其中有何講究?
    清明節馬上就到了,作為上班族肯定會期盼著享受清明節的小長假。在清明節假期中,有些人會選擇去踏青郊遊,有些人則會選擇回到老家去掃墓祭祖。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的一些「規矩」我們年輕人需要知曉。比如在清明節掃墓祭祖時,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裡面有何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