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墳祭祖與保護綠色家園

2020-12-20 仲景我師

森林大火猛於虎,驚聞四川涼山州又發森林大火!

去年涼山州救火犧牲的31個年輕消防員屍骨未寒,這次救火又犧牲19個,實在令人痛心!

防火勝於救火。森林火災大都和人為因素有關。

每年清明前後因為上墳引發森林大火的新聞時有報導。

又到清明上墳時,上墳燒紙、放炮應該完全禁止。改用鮮花祭奠,或者假火假炮,免得引起火災。

在生不奉養,死後空燒紙!

上墳的目的是祭奠、追思先人,不是為了燒紙放炮,燒紙放炮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人去墳前,回憶先人的美德和慈愛,目的是將先人的美德以及未完成的美好事業傳承下去,這才是上墳的目的。

凡是上墳求先人保佑升官發財的,都是本末倒置的。因為他們連為什麼上墳都沒搞清楚。

先人活著的時候盡孝才是真孝順。活著的時候被武逆、虐待,死後年年上墳,不是孝順,是動機不純、心術不正,是想求先人保佑他這樣那樣。其實先人躺在地下,哪裡管得了子孫後代。人活著都管不住,更別說人死後。

這和燒香拜佛是一個道理,本來去拜佛是為了懺悔,為了向佛學習修行,儘早覺悟,獲得大智慧。結果變成燒幾根香,就向菩薩、佛祖提出保佑他升官發財、全家平安等七七八八一大堆要求。這些人把菩薩、佛祖看成勢利小人了。收你幾根香,菩薩佛祖就得為你服務。是不是太廉價、太可笑了。

祭奠、懷念、追思是為了傳承先人的美德,上墳掃墓是為了寄託哀思。既然如此,上墳的時候燒紙放炮的真假實在不重要,獻花最好,又拉動消費,又表達了心意,還不會造成環境汙染,更不會引發森林大火!

愛護綠色家園,預防森林火災,從清明上墳做起。提倡文明上墳、環保上墳、安全上墳!

相關焦點

  • 清明祭祖,女兒卻不能上墳
    清明祭祖
  • 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1、忌穿大紅大紫 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最好不要穿得     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
  • 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墳」,也可以「不上墳」
    又是一年清明節,又有一些媒體圍繞著「是該回家上墳還是外出旅行」,吵起來了。有人說,中國人以孝為天,清明節祭祖掃墓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不回家上墳而跑出去旅遊,既不尊重傳統也不孝敬祖先,根本就是大逆不道。2.中國人自古就上墳嗎?上墳,是一種祭祀祖先的禮儀活動。既然是祭祀活動,理論上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事實上,古代的祭祖可以「上墳」,也可以「不上墳」。不上墳的祭祀稱為「廟祭」或「家祭」,就是在遠離墳墓的祖廟和家裡進行;上墳的祭祀稱為「墓祭」,就是親自跑到墳墓所在的位置進行祭祀。
  • 清明放假通知已經下達,今年還能像往年一樣上墳祭祖嗎?
    清明放假通知已經下達,今年還能像往年一樣上墳祭祖嗎?新冠疫情嚴控下,好多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一些省份的中小學也正醞釀開學複課。今天是3月16日,距離4月4日還有不足二十天的時間,屆時還能不能像往年一樣上墳祭祖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 武陵源區雙文村:倡導文明祭祖 讓清明更「清明」
    護林員唐承元沿著柏楊灣公路沿線開展防火值勤工作,並勸阻群眾文明祭祖。紅網時刻張家界4月2日訊(通訊員 屈澤清)「現在是疫情防控期和森林防火期,如果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物品,不能帶進山。祭祖上墳的請到村部領取鮮花。」
  • 清明節上墳祭祖,這些上墳的禁忌要知曉
    清明將至,清明也是緬懷祖先要去上墳祭祀的節日,過完之後空空蕩蕩的農村,在清明節的到來之際,鄉村的道路又開始變得擁擠起來,甚至有一些過年都不回來的,反而會在清明回來祭祖,鄉鎮的交通要道和一些主要路口,早早的就開始了堵車,要想順利的早點回到農村的老家,在清明這一天可不能睡懶覺,要早起早出發,避開大隊人馬的高發期,也就避開了堵車,清明作為一個去掃墓祭祀的節日
  • 清明節,怎樣進行祭祖?祭祖一定要上墳嗎?祭祖方式有哪幾種?
    清明祭祖,歷來備受中華傳統的重視。大家都會在這些日子祭拜先人,給先人送去另一個世界生活的物資錢財,讓祖先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吃好喝好,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時間來到今天,很多家庭的祭祖工作,是老一輩來承擔的。
  • 清明祭祖安全第一
    本報訊 (記者 雲川 特約記者黃培嶽)海口警方4月1日發布一周警情通報,提醒廣大民眾:清明節即將來臨,按照往年的情況,車輛外出多,車禍也頻頻發生,同時,清明時節野外生產、生活和掃墓祭祖用火活動明顯增多,火災事故也頻頻發生,因此,清明前後要注意防交通事故和防火。
  • 清明節,您願上祖墳燒紙錢祭祖麼?您還是隨大流跟風上墳祭祖?
    請點下右上「關注」,咱們今天來聊下清明節上墳祭祖這件事。希望各位能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老農先來說自己對清明節上墳祭祖的真實想法:我個人對清明節包括十月一上祖墳,真的沒有感覺,只是隨大流跟風而已。比如周邊的人清明節前,都回老家上祖墳去燒紙錢祭祖,而自己不去就被人笑話,要不這個我就不去上墳祭祖了。
  • 冬至上墳祭祖的由來是什麼 冬至掃墓的講究與禁忌
    冬至上墳祭祖的由來是什麼  據《周禮春官·神仕》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看來,從周代起就有冬至祭祀活動。漢代的《四民月令》記載,冬至之日要用黍糕做供品,祭祀神靈和祖宗,大家一起進酒餚,還要向師長和老人祝福,習俗與大年初一相同。
  • 農村清明節上墳祭祖,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其中有何講究?
    在清明節假期中,有些人會選擇去踏青郊遊,有些人則會選擇回到老家去掃墓祭祖。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祭祀節日,清明節的一些「規矩」我們年輕人需要知曉。比如在清明節掃墓祭祖時,究竟是先燒紙還是先修墳?這裡面有何講究?
  •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清明祭祖有什麼講究 清明詩歌賞析
    清明時節雨紛紛,祭祖踏青兩不誤。清明既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也有歡樂賞春的喜慶氣氛。清明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造就了清明豐富多樣的節俗。讓Maigoo節氣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清明節氣的習俗、美食還有清明詩句,感受清明「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
  • 武義「無煙上墳」 清明期間全縣林區「零火災」
    今天(4月5日)上午,筆者從武義縣人民政府森林消防指揮部辦公室獲悉,今年清明期間,該縣實現了森林防火「零火災(情)」目標。據了解,武義縣森林面積廣闊複雜,墓區為「散落式」分布,而且民間上墳祭祖有燃放鞭炮、焚燒紙錢的習俗,不利於森林消防工作開展。
  • 清明將至,清明節上墳是上午,還是全天都行?看完心裡有數了!
    時間過得真快,後天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清明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也同樣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之一,每年在清明節到來時,人們都會回到家鄉上墳掃墓來祭奠先人。清明節上墳的講究比較多,比如上墳的時間,那麼清明節什麼時候上墳呢?是上午上墳還是全天都可以呢?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的五個風水禁忌和避諱
    很快又迎來了一年的清明節,這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一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祭祀節日,大多數人都會在這幾天上墳祭祖和掃墓,以此來抒發自己對先人的懷念之情,同時也能為在世的家人親友祈福旺運。在清明祭祖期間,有很多人因為不知道需要注意哪些風水禁忌和避諱,因此而不小心冒犯了祖先,或者損害了自己的健康和運勢,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違背了祭祖的本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清明祭祖掃墓的六條風水禁忌和避諱,當心不要犯了!
  • 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時間:2020-04-03 06: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原來不止是祭祖上墳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有2500年的歷史,古時候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鬼節,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10月1日的寒衣節並稱為三大 節日,而在我國的農村,清明節前後三日之內以祭祖掃     原標題:在我國農村清明節的主要習俗有哪些?
  • 在農村,清明上墳講究「兩不去」,孕婦不去,孩子不去?為啥
    眼看著清明節的假期沒幾天就到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因此很多人已經開始了清明節的計劃,有人計劃出去旅遊踏青,而有人計劃回鄉祭祖。
  • 今天是初一寒衣節,是上墳祭祖給祖先換棉衣的日子,怎麼樣換棉衣
    今天是農曆十月初一,也叫寒衣節,無論上班的還是種地的男人們,都要在今天早晨去上墳祭祖。之所以是今天上墳,老人們說是天越來越冷了,要給已故的祖先們換棉衣了。為了給祖先們送去換季衣服的冥幣,很多在外上班的男人,就像清明節一樣,都會趕回來上墳祭祖。
  • 清明節你上墳祭祖的順序對嗎,正確方法鮮為人知
    自古以來清明節就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會在這天進行匹馬代銷修理組分,並且對祖先進行一系列的跪拜,以用來祭奠祖先,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只是一個自然節日,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我們這個傳統的劇組已經繼承了上千年,這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一個傳統,也是我們古人用來表達自己孝心的一個方式
  • 今年清明假期已送達,還能祭祖添墳嗎?多地已下達通知
    掃墓祭祖是中華文明的傳統習俗,國家對於百姓們的祭祀上墳並不反對,反而還專門在清明節時,放3天假期,讓全國人都能有足夠的時間回到家裡,來到先人的墓前,緬懷和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這幾年裡,國家對掃墓上也有了新的指示,要求各地文明祭祖,注意好環境保護問題。畢竟4月份天氣比較乾燥,此時很容易就會因祭品的燃燒問題引發山火,從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說放鞭炮就是一種不文明的祭祀習慣,汙染了空氣,也容易釀造出火災,目前不少地方已經叫停了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