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寰)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收治了一名危重病患者:一名年僅半歲的嬰兒,因為膽道閉鎖,導致多個器官衰竭,必須進行肝臟移植手術才能保住生命。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肝移植團隊連夜組織會診,楊家印教授、向波教授、靳曙光副教授、李可為博士用七個小時的時間,從死神的手裡把孩子搶了回來!,目前,這名患兒已經度過了危險期,據醫生介紹,患者今後只要長期服用抗排異的藥物,能夠與普通人生活無異。
這名年僅半歲的患兒只有6公斤重,他被診斷為膽道閉鎖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晚期、門靜脈高壓。入院的時候已是全身高度水腫,重度黃疸,嚴重肺部感染等,只能依賴呼吸機維持通氣,依靠血液透析排出體內水分和黃疸,病情非常危重。做肝臟移植是挽救患兒唯一的辦法,但是患兒存在血管、膽道細,吻合難度大,年齡小,抵抗力弱,肺部感染嚴重,等高危因素,任何不慎都有可能前功盡棄,所以說,10多名醫護人員是在與死神賽跑。
據主刀醫生之一的靳曙光教授介紹,膽道閉鎖在中國的發病率較高,幾乎每10000名新生兒中會有一名患者者,在其母親通過產檢是無法檢測到膽道閉鎖的,而絕大部分的患兒都需要進行肝移植手術。
所幸的是,醫院為這名患兒找到了合適的供體,從一名腦死亡患者的身上取出了五分之一的肝臟移植到這名孩子身上。
小兒外科、肝移植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和ICU的醫生們密切合作,鑑於患兒的心、腎功能不全,為他採取了簡易體外循環;麻醉醫生嚴格監測患兒生命體徵、凝血功能等,為其他醫生進行移植肝臟提供了條件。經過長達7個小時的奮戰,一顆鮮活的肝臟植入患兒的體內,經過多次彩超確認移植的肝臟血運良好後,宣布手術順利完成。10多名醫護人員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對他們來說,這又是一次極危重手術的成功挑戰。
據靳曙光介紹,兒童肝移植是兒童終末期肝病的標準治療方法,也是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最終的、唯一的治療方法。目前,全國每年有近3000名患兒需要做肝移植手術,但由於老百姓知曉度有限、手術費用較高、能夠開展肝移植手術的醫院稀缺,真正能得到有效救治的卻不足三分之一。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自2009年兒童肝移植手術開展以來,至今已逾百例。在華西醫院接受肝移植的患兒當中,年齡最小的僅三個月,體重最輕的僅4.5公斤,長期成活率達80%,在國內處於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