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共同主辦、中國經濟網和21世紀韓中交流協會聯合承辦的「第七屆中韓媒體高層對話」在北京舉行。圖為韓民族日報總編鄭錫九出席論壇並發言。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0日訊(記者 勾雅文)11月10日,韓民族日報總編鄭錫九在第七屆中韓媒體高層對話上發表演講時表示,希望中韓媒體能在合作中能更好地交換準確的數據和文字翻譯,這樣才能更加客觀地報導與對方國家有關的新聞。>>>點擊進入專題
隨著中韓兩國在經濟領域的合作愈發密切,兩國媒體對彼此經濟情況的報導也更加頻繁。鄭錫九稱,韓國媒體在對中國經濟進行正面、肯定、客觀報導的時候,常常受困於缺乏統計數據。他說:「韓國媒體報導中國經濟發展情況的時候,信息來源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這些數據能不能被信任,在韓國國內也有一些憂慮。」
在這種背景下,鄭錫九強調,希望中韓兩國媒體能在經濟新聞的數據交換上進行更多合作。他認為,不僅僅是韓國需要中國的經濟數據,韓國也希望中國媒體能通過更加準確的數據來對韓國經濟進行客觀報導。
除了經濟數據方面的合作,鄭錫九還表示,希望中韓兩國媒體將本國的新聞更好地翻譯給對方國家的讀者——更多中國媒體能推出韓文版本,同時,韓國媒體也能將中文版本推向中國。如果這些互通的語言版本能得到良好發展,韓國人民就可以通過韓文版的媒體了解中國的情況,而中國的民眾也可以通過中文版的報導了解韓國。
以《韓民族日報》為例,鄭錫九表示,《韓民族日報》就對中文翻譯人才有著很大需求,他們不僅需要簡單的文字翻譯,還需要判斷哪些內容是中國讀者真正關注的。
同時,鄭錫九還強調,中韓兩國的經濟合作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中韓兩國的經濟報導不能單從某一個國家的利益出發,而是應該考慮到兩個國家的共同利益,新聞報導不能有損兩國國家的關係。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第七屆中韓媒體高層對話於11月10日在北京舉行,該活動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共同主辦,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網和21世紀韓中交流協會聯合承辦。中韓媒體高層對話自2009年起在兩國輪流舉辦並實現機制化,對話形式和主題不斷創新,對話氛圍不斷改善,對話參與者涵蓋兩國通訊社、報紙、電視、廣播、新聞網站等所有主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