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需求寶寶,後來怎麼樣了?

2020-08-27 可可媽王榮



最近「高需求寶寶」這個詞又頻繁的出現在了我的生活裡。很多熱門視頻下大家紛紛留言說自己的寶寶也是高需求寶寶。

有位媽媽告訴我她的寶寶被某些專業人士判定為「高需求寶寶」,說建議她讓寶寶隨便吃隨便睡。

我想以我的切身經驗來聊聊「高需求寶寶」,如果非要給我家二妞扣頂帽子的話,她也曾經是個「高需求寶寶」。

4個月之前的問題

二妞是38周時按照醫生的建議剖宮產出生的。也許就離預產期早了那麼兩周吧,二妞身體的各項發育似乎都差了一點點,雖然她是個很健康的寶寶。

小月齡寶寶的腸脹氣,胃食管反流,黑白顛倒她一個沒落下全有。

大便多

月子裡是最痛苦的,她的大便非常多,每天都要用掉20多個紙尿褲。姐姐小時候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在她這裡是壓根不存在的。她經常是剛睡著不久,就被屎或者屁弄醒了。

月子裡月嫂帶她睡覺,月嫂不知道如何抓睡眠信號,導致她白天睡得很少(那時候我還在身體恢復階段,也沒有力氣管,只能讓月嫂來)。奇怪的是,她不睡也不哭哭啼啼的。

這裡我必須特別說明一下,有很多的寶寶睡不夠也不哭不鬧的,家長以為寶寶是睡夠了,其實不然。這種情況下還是要參考睡眠量的建議。(睡眠量建議到我公眾號輸入「作息規律」)

胃食管反流和脹氣

因為胃食管反流和脹氣的原因,她後半夜睡得很不好,經常被反流弄醒,醒來就哇哇大哭。 好像月嫂後半夜經常把她放在自己的肚皮上睡。(給大家提個醒,這樣做是非常不安全的。我也是月嫂走了之後才知道的)

黑白顛倒

黑白顛倒問題她也是有的。出了月子還會在半夜吃完奶睜著大眼玩起來。為了儘快糾正她的黑白顛倒問題,我練就了一套不開燈摸黑餵奶的本事。

半夜哭鬧

出了月子她又開始半夜哭鬧。原因是這樣子的,出了月子我身體恢復了,奶水變得格外好,然後半夜奶的流速比較急。然而她的吮吸能力卻沒有跟上,導致吃奶經常被嗆到。

其實她姐姐小時候也碰到過類似的問題,她姐姐就吃那個流速稍微慢一點的乳房。而二妞被嗆一下,兩個乳房都不肯吃,嚎啕大哭。半夜不餵她又餓,繼續嚎啕大哭。

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我都嘗試了一遍,似乎都無解。還好我知道這個問題是暫時的,半夜就餵一下停停,斷斷續續的喂,她就哭哭鬧鬧,然後吃兩口,一頓奶餵很久。這樣大概折騰了一個星期,她的吮吸能力強了,終於好了。

那時候半夜抱著哇哇大哭的老二,我深刻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和姐姐性格完全不同的寶寶,需要我更多的耐心和時間。

過度刺激問題

她是個很怕刺激的寶寶。大妞出了月子就會被我帶去商場,每次都在嬰兒車上睡很久,睡得非常香。二妞出了月子被我帶去商場,不僅不怎麼睡,回到家後嚎啕大哭,怎麼都哄不住。最後我用襁褓裹上才不鬧了。

3個月大時,她傍晚去了姐姐幼兒園,就被幼兒園花花綠綠的燈光刺激到了,回來也是鬧了很久。

睡眠問題

上述的一切身體情況其實對她的睡眠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夜間睡眠。而2個月的一場感冒更讓她的夜間睡眠雪上加霜。

月子裡月嫂幾乎都是抱睡她的,也不同意裹襁褓,我根本無力改變,你懂的。出了月子,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再抱睡她,抓睡眠信號,裹上襁褓,嘗試白噪音哄睡。哭鬧時拍拍或者給個安撫奶嘴。

花了一天時間,她就可以在床上睡而不是大人懷裡睡了。大概糾正月齡7周之前,她的睡眠都是不穩定的,不一定能睡得著,睡著了也不一定能睡長。

天氣好的時候我就會帶她去樓下曬太陽睡,在嬰兒車裡她也睡得不是那麼安穩,似乎總是處於淺睡眠狀態。和她姐姐小時候真的有天壤之別。

真正的改變是從糾正月齡7周,她突然就會自主入睡了,不再需要安撫奶嘴或者我們幹預就能自主入睡了。從這時開始,她每次小睡就都在小床裡了。

按照正常的標準,夜醒還是多,有3次。2個月時被姐姐傳染了感冒,半夜醒來無數次,還好這樣的夜晚只有兩天。

她夜醒的好轉是在3個月左右,腸脹氣和胃食管反流突然好了,夜醒就突然減少到了兩次。4個月之後又減少到了一次,直至6個月以後自己斷了夜奶。

二妞自己能斷夜奶主要的原因是白天的餵養非常規律。規律餵養是斷夜奶的基礎。建議小月齡寶寶儘早做到規律餵養。

腸脹氣胃食管反流的寶寶的夜醒開始是生理性的,如果幹預過多,幹預太頻繁,即使脹氣反流好了也很容易變成習慣性夜醒。

白天的睡眠她一直非常好,因為比較早就自主入睡了,她差不多2個半月作息就規律起來了,非常好帶。

4個月~1歲半

對聲音敏感

老二一直對聲音非常敏感。她7個月以前,我們住的房子臥室門總是咯吱咯吱的響,11點左右我進去睡覺,一推門總會吵醒她。被吵醒了她會非常生氣,怎麼哄都哄不住。

後來為了不吵醒她,我都會在10點或者晚於11點的時間進去。11點對很多寶寶來說,是個特別容易醒的時間,如果這個時間發出響聲,就很容易吵醒寶寶。

她7個月時我們搬到了隔音非常好的新家,這時候我發現她的睡眠突然就上了一個臺階,睡得比以前踏實多了。8個月以後我推門進去,她可能會被我吵醒,但是她會醒來看我一眼,翻個身繼續睡。

但是我們給她的睡眠環境保持安靜,一直到她3歲多。從3歲開始,她睡覺就突然不怕吵了。午睡開著門,我們在廳裡說話她也完全可以睡著。

如果你的寶寶也很怕吵,小時候一定要保持安靜的睡眠環境,讓他睡好睡規律。到了三四歲,他很可能就不再怕吵了。

對環境敏感

老二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喜歡變化,尤其是睡覺。

她8個月大時帶她去郊區玩,到酒店後定好的嬰兒床壞了,我把她放在大床上睡,她死活不肯睡,結果午睡勉強睡了半個小時就不睡了。

後來我和酒店協調半天,送了一個新的嬰兒床來。她進去後立馬睡了,和平時一樣,睡了整夜覺。

其實嬰兒床讓她覺得是沒有變化的,而睡大床這個變化對她來說太大了,無法接受。

很多寶寶都是喜歡一致性的,不喜歡變化。不要覺得寶寶不接受變化就是「高需求寶寶」,其實他們只是喜歡一致性而已。

1歲半以後

各種怕

二妞很早就會說「怕」這個字眼了,隨著她長大,我的確發現她膽子比姐姐要小一些。沒有十足把握的事情,她是不會去做的。要花很大力氣去鼓勵。

而且,她經常會被各種事情嚇哭。比如孫悟空的面具,芝麻街裡的大鴨子。

一次她半夜醒來大哭,我衝進去房間發現她吐了,我給她換了床單後她拒絕上床,說怕。我當下就明白了她是怕那種黏糊糊的嘔吐物,我就抱著她說:媽媽給你換了床單,你摸摸看。

她摸完就同意去小床睡覺了。

對於高敏感的孩子來說,膽小也是他們的特徵。我們能接納他們的害怕,共情他們的害怕,遠比鍛鍊他們的膽量更重要一些。

可怕的兩歲(T2)

大概對兩個孩子的長大比較接納吧,兩個孩子都沒有出現過很明顯的T2現象。我自己的理解:T2是我們成人對孩子長大,開始要求獨立的不解。如果我們接納了孩子的長大,自然沒有什麼T2了。

現在

現在二妞已經四歲了。睡眠依然很規律,每天依然有11.5~12個小時的睡眠。過去這幾年,我經常感慨:幸虧我是她媽媽,不然她就是個十足的大睡渣。

剛才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大概早晨5點半,她突然醒了,到我房間來說她的安撫巾兔子找不到了,我進去幫她找到了,她抱著兔子繼續睡過去了。這可能會讓很多早醒的寶寶媽媽羨慕不已吧。

這幾年,我也看到她的性格一點一點在開花,從6個月見到陌生人就目光躲閃,到2歲需要一頓飯的時間和陌生人變熟,到現在能和陌生人第一面就能聊幾句。上了幼兒園之後,就可以獨立到小朋友家串門,也不需要我一直陪著。

我覺得她的變化,離不開睡眠的幫助。長期的睡眠充足對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影響非常大。 另外,不給她扣帽子,接納她本來的樣子,順應她本來的樣子去養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世界上沒有什麼「高需求寶寶」,只是有的寶寶比較敏感,需要我們給他們更多的理解和接納而已。

最後,我想說一句我養育二妞的一個深刻體會:基因是天生的,但是我們的養育卻可以改變基因表達。

相關焦點

  • 育兒|你的寶寶是「高需求寶寶」嗎?高需求寶寶都是潛力股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所有寶寶都是「高需求寶寶」,大多數寶寶至少在他們生命的某個方面是有著較高需求的,比如在「抱」和「撫慰」方面要求的都會很高,只是有些寶寶高需求的方面比別人多,表達需求的情緒也更為強烈。所有的寶寶都需要親密的撫育,只是高需求寶寶不放棄表達他們的意見。那麼高需求寶寶的基本特徵有哪些呢?你的孩子是高需求寶寶嗎?
  • 你的寶寶是「高需求」寶寶嗎?
    「為什麼我們的寶寶如此不同?別的寶寶都能睡整覺了,也可以讓任何人抱,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累人?」 「我的孩子放不下,必須抱著才開心,放下就大哭。」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耳熟?那麼這時候你的寶寶有可能就是「高需求寶寶」,尤其對新手爸媽們絕對是個挑戰。
  • 越來越多的高需求寶寶
    什麼是高需求的寶寶? 「高需求寶寶"這個詞是著名的西爾斯醫生發明的。 當他和太太在生了第四個寶寶後,他們發現對之前三個孩子起作用的方法對這個寶寶完全沒用。
  • 那些學電氣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學電氣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像電氣這樣的工科專業,一般就讀的女生很少。對多數女生來說,哪怕學習很好,但在就業方面,都不如男生有優勢。那些學電氣的女生,後來都怎麼樣了?但是,實話說,女生學電氣又怎樣,至少在青春年華中,也同樣有過迷茫、有過無措,並有著對此的堅韌努力和不屈奮鬥的苦和累,有著如今回想起來的翻翻感慨和那些已經銘刻的韶華記憶。。。截圖來源:知乎,部分內容來源網絡,證才通整理編輯。
  • 我的孩子是高需求寶寶嗎?
    因為孩子口欲期又很愛抱抱,所以朋友有點焦慮,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中了標籤王,難道自己的寶寶是個高需求寶寶。我讓她再觀察一陣子,起碼要到四個月大後才能判定,因為寶寶的個性在四~六個月大的時候才會更明顯。我也是一直堅持到豔寶四個月大,才願意接受豔寶是高需求寶寶,進而轉變所有的照顧模式。高需求寶寶的特性有很多,分享豔寶最明顯的特性。
  • 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就是一個高需求寶寶的典型特徵之一,所有適用於普通寶寶的育兒方法在他這裡都有可能失效。西爾斯曾這樣描述一個高需求寶寶:「高需求寶寶的哭不只是請求,而是急促的要求。很多寶寶可以在安撫奶嘴或者某些安撫玩具或者音樂的幫助下自己入睡,可高需求寶寶可不吃這一套。他們不需要物品,而是與人交流。西爾斯說:大多數高需求寶寶需要別人幫忙入睡,睡覺時抱著寶寶搖晃、抖動、走路或跳舞的父母,才能讓寶寶吸收掉白天所受刺激和挫折。
  • 那些經常被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也許家長們會認為,高分貝聲音可以震懾孩子,讓他們記得錯誤,但其實只靠大聲吼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憤怒不僅解決不了問題,憤怒還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今天本導就用思維導圖告訴大家,那些總是被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有些孩子天生就對聲響比較敏感,性格也會比較內向。
  • 夜醒、戀奶、哭鬧、敏感,你的寶寶是「高需求」寶寶嗎?
    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所有寶寶都是「高需求寶寶」,大多數寶寶至少在他們生命的某個方面是有著較高需求的,比如在「抱」和「撫慰」方面要求的都會很高,只是有些寶寶高需求的方面比別人多,表達需求的情緒也更為強烈。所有的寶寶都需要親密的撫育,只是高需求寶寶不放棄表達他們的意見。你的孩子是高需求寶寶嗎?感情強烈時時刻刻精力旺盛,停不下來的節奏。
  • 身邊那些辭職考研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她說後悔了
    因此,有不少人體會過職場的不易後,便選擇了辭職考研這條路,那麼這些人後來怎麼樣了呢?職場上總有人喜歡把學歷拿來跟能力做比較,並作出學歷不重要的論斷,但是我覺得還是說得過於片面了,因為學歷何嘗不是一種能力的證明呢?
  • 孩子愛哭、敏感、特別粘人……家長如何應對「高需求」寶寶?
    ,也有一些家長不理解: 「哪有什麼高需求寶寶,還不都是家長給慣的?」每個寶寶其實都是高需求的,只是有些寶寶高需求的方面比別人多。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種寶寶又叫做「高反應寶寶」。這是心理學裡挺有名的寶寶,又叫19號寶寶。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傑羅姆•卡根教授在對很多孩子的實驗研究中發現的。
  • 那些用偏方預防近視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那些用偏方預防近視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後來那些讀書無用論的人怎麼樣了
    有人高考失利,有人荒廢高考,後來有人去了清北,有人去了本科,有人去了專科,原來的我們還可以平等坐在一起學習,後來我們變成了漸行漸遠的平行線。 後來,你身邊那些讀書無用論的人都怎麼樣了。
  • 面對高需求型寶寶 我們可以怎麼做
    ,當我讀到西爾斯的書之後,我了解到原來還有這樣一種類型的寶寶——高需求型。「高需求型」,比如對於寶寶出生後的前三個月,在「抱」和「吃」方面的需求會很高,頻繁的要吃、頻繁的要抱抱。只是高需求型寶寶要的方面比別人更多,表達需求的情緒也更為強烈。所有的寶寶都需要親密的撫育,性格溫順的寶寶可能在父母沒有注意到信號時會轉而用其它的方式安撫自己,而高需求寶寶則不放棄表達他們的意見,直到父母滿足為止。
  • 面對高需求型寶寶 我們可以怎麼做
    正是因為寶寶的難帶,連原本的二胎念想都給嚇退了。我和家人經常反思:是不是我們平時太「縱容」她了,以至於她如此的「需求無度」,甚至是「無理取鬧」?後來,當我讀到西爾斯的書之後,我了解到原來還有這樣一種類型的寶寶——高需求型。她們什麼都要的多,尤其是擁抱和吃奶,只有睡覺恰恰相反。
  • 詳解幼兒心理與高需求寶寶,正確認識孩子需求,樹立正確養育觀念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也接觸過很多的孩子,我想我應該可以大概地聊一聊高需求孩子各個時期的特點和應對高需求孩子的方式。偏偏我媽不肯承認她是高需求,總是說她「天使寶寶」,這讓我產生巨大的落差,這是天使?,也終於在六年後的今夜,躺在床上告訴所有人,高需求的發展會怎麼樣。
  • 那些大學不上進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那些大學不上進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後來,他們怎麼樣了呢?因為積欠學分太多,他們都被學校退學了。玩遊戲那位,退學後選擇參軍。可能是意識到之前荒廢太多時間,他開始主動學習,參加部隊裡的考試,後來成功考上國防科技大學。據說,一畢業就可以任軍官。而沉迷小說那位,是個單親家庭,退學後回到老家。做為普通人家的孩子,家境一般,大學沒畢業。
  • 生了個高需求寶寶,每天都在渡劫,鬼知道我都經歷了什麼
    養過娃的父母都知道,「高需求寶寶」,這個詞兒的殺傷力有多大。高需求寶寶在哄睡、吃奶、吃飯等等所有的事情上,都有著持久的、近乎苛刻的要求。下面就來看看我家這位高需求寶寶。記得碩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不一般,左一腳右一腳,天天在肚子裡練跆拳道。
  • 寶寶哭鬧嚴重安撫困難?爸爸媽媽要注意了!這是高需求寶寶的表現
    有時候一家人圍繞著寶寶團團轉都忙不過來,身心都累,這時候就要考慮你們的寶寶是否是高需求寶寶了。到底怎麼樣的寶寶才算是高需求寶寶呢?01 性格敏感,反應較大高需求寶寶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很敏感,當寶寶熟悉的人離開或環境發生改變時,又或者沒有抱寶寶,他們一般都會做出劇烈的反應,甚至一直在哭鬧。
  • 那些在言趣教育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怎麼樣了?
    很多同學想要知道,那些在言趣學習日語的同學後來都學習得怎麼樣啦?通過學習日語,他們的人生有沒有什麼改變,有沒有收穫更多意料之外的驚喜等等,那麼老師今天就來給大家揭曉答案。四.日語兼職本來是出於興趣學習日語充實自己,後來通過日語來提升自己的收入,早就把用來投資自己的學費掙回來了。
  • 高需求特質是?家中有難搞的高需求寶寶該如何應對?
    若能選擇的話,相信沒多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寶寶是難搞的高需求寶寶。所謂的高需求主要特質在於對基本需求的高標準並且難以滿足,頻繁餵奶加上片刻不離身,上山下海也得緊緊抱著。面對高需求寶寶,主要照顧者自身已經疲憊不堪,再加上易遭到親友或他人批評質疑而挫敗感不斷,這時候若能多個角度端詳,或許當下嬰兒的哭鬧聲會讓你崩潰的程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