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也是中國老年節。登高賞秋的同時,老年人的健康也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如今,人們的期望壽命已經比前幾代人更長,壽命年數的增加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愛的人在一起,也讓我們有機會從事更多新的活動,比如進一步求學、開啟新職業,或者從事之前被忽視的愛好等。
老年人同樣也可以用多種方式對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然而這些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一個因素:健康。
我們的居住、工作與生活的環境,以及長期積累的生活習慣,其中有不少對健康不利的因素,久而久之它們對健康的不利影響到了老年階段可能會顯示出來。其中心理健康的的作用也越來越凸顯出來。
重要事實
全球人口正在快速老齡化。在2015至2050年間,全球超過60歲人口比例將從現在的12%上升至22%,達到現在的近兩倍。
老年階段的精神衛生和福祉與生命的任何其它階段同等重要。年長者精神和神經障礙佔到這一年齡組殘疾總量(殘疾調整生命年)的6.6%。約有15%的6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患有精神障礙。
年齡在60歲或者60歲以上的年長成人作為家庭成員、志願者和勞動大軍的積極參與者,對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
儘管大多數人有良好的精神健康狀況,但是許多老年人仍有發生精神疾患、神經障礙、物質使用問題的風險,或面臨糖尿病、聽力損失和關節炎等健康問題的風險。
另外,隨著年齡的增加,人更有可能同時面臨多個健康問題。
問題
世界人口正在快速老化。在2015和2050年之間,估計全世界的年長成人比例將會翻番,從大約12%增加到22%。從絕對數量看,預計超過60歲的人數將從6.05億增加到20億。老年人面臨著身體和精神衛生方面的特定挑戰,這一點需要得到認識。
超過20%的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患有精神或者神經障礙(不包括頭痛疾病),60歲以上人員中出現的所有殘疾(殘疾調整生命年)中,有6.6%歸咎於神經和精神障礙。
這些老年人健康障礙導致了17.4%的傷殘損失健康生命年。這一年齡組出現的最常見神經精神障礙為痴呆症和抑鬱症。
焦慮症會影響到3.8%的老年人口,物質使用問題會影響到約1%的人,約有四分之一因自我傷害而造成的死亡屬於60歲或者60歲以上的人員。老年人中的物質濫用問題往往會遭到忽視或者出現誤診。
衛生保健專業人員和老年人本身對精神衛生問題的辨別存有不足。對精神疾患存有恥辱感,這使人們不願求助。
老年人精神衛生問題的危險因素
社會、心理和生物學方面的多元因素決定著人們在任何時間節點的精神衛生狀況。同所有人遇到的典型生活壓力一樣,許多年長成人因活動受限、慢性疼痛、體弱或者其它精神或者軀體問題而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需要獲得某種形式的長期護理。
此外,老年人更有可能遇到諸如喪親之痛、因退休或者出現殘疾而使社會經濟地位下降等事件。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使老年人出現孤立、失去獨立性、孤獨和心理困擾。
精神衛生對身體健康帶來影響,反之亦然。例如,存在諸如心臟病等軀體健康疾病的年長成人罹患抑鬱症的比率比醫學狀況良好的人更高。
相反,對伴有心臟病老年人的抑鬱症不做出治療,就可能對軀體性疾病的結局帶來負面影響。
老年人更易受到虐待的傷害,包括身體、性、心理、情感、財物和物質虐待;遺棄;忽視;嚴重損失尊嚴和尊重等。
現有證據證明每6名老年人中就有1名有被虐待的經歷。虐待老人不僅可導致軀體損傷,也可導致嚴重的,有時會長期存在的心理後果,包括抑鬱症和焦慮症。
老年人中的痴呆症和抑鬱症屬於公共衛生問題
痴呆症
痴呆症是一種症候群,體現為記憶、思考、行為和日常活動能力衰退。雖然不屬於因年老出現的正常情況,但它主要影響到老年人。
估計全世界有4750萬人患有痴呆症。據測算,患有痴呆症的總人數到2030年將增加至7560萬,到2050年增加至1.355億,多數患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在與痴呆症相關的醫學、社會和非正式護理的直接費用方面,存有顯著的社會和經濟問題。此外,身體、情感和經濟壓力會對家庭帶來巨大壓力。衛生、社會、財務和法律系統都需要為痴呆症患者及其照護者提供支持。
抑鬱症
抑鬱症可造成很大痛苦,並會影響到日常活動。有7%的一般老年人口會出現單相抑鬱症,該病佔到60歲以上人員殘疾總量(殘疾調整生命年)的5.7%。在初級保健情境中,抑鬱症既存在診斷不足,又存在治療不夠情況。年長成人中所出現的抑鬱症症狀往往遭到忽視,且沒有做出治療,因為這些症狀與老年人的其它問題並存。
與諸如肺部疾病、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醫學病症患者相比,伴有抑鬱症狀的年長成人的身體狀況更差。抑鬱症還會加劇人們對不良健康的感受,加大對衛生服務的利用並且抬高衛生保健費用。
治療和關護戰略
重要的是衛生保健提供者和社會要做出準備,滿足老年人口的特定需求,包括:
對衛生專業人員開展老年人保健培訓;
預防和管理年齡相關慢性病,包括精神、神經和物質使用障礙;
制定可持續的長期姑息治療政策;
開發關愛老人的服務和環境。
健康促進
通過促進「積極健康老齡化」可使年長成人的精神衛生得到改善。針對年長成年人的精神衛生健康促進活動,涉及到創造對其安康提供支持並使人們過上健康並可融入的生活條件和環境。促進精神衛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那些確保老年人具備必要資源,用以滿足基本需求的戰略。比如:
提供安全與自由;
通過支持性住房政策使其具有十足的住房;
對老年人口及其照護者提供社會支持;
以脆弱人群為目標的衛生和社會規劃,比如獨居者,農村人口或者患有慢性或者反覆發作性精神或者身體疾病的人員;
預防和應對虐待老人的規劃;
社區發展規劃。
幹預
至關重要的是及時認識到年長成人中存在的精神、神經和物質使用障礙並做出及時治療。推薦使用心理社會幹預和藥物療法。
目前尚沒有用來治癒痴呆症的藥物,但是可以做很多工作來支持並且改善痴呆症患者、其照護者和家庭的生活,比如:
早診斷,以利於較早進行適當處置;
優化身體和心理健康以及安康程度;
識別並治療相伴隨的身體疾病;
發現並處理具有挑戰性的行為和心理症狀;
對照護者提供信息和長期支持。
社區精神衛生保健
一般性衛生和社會保健的良好狀態對於促進老年人健康、預防疾病並處理慢性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重要的是對從事老齡問題和疾病工作的所有衛生提供者開展培訓。在社區層面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初級精神衛生保健至關重要。同等重要的是把重點放在患有精神障礙的年長成人的長期保健方面,並向照護者施以教育、提供培訓和支持。
需要根據國際公認的人權標準創造一種適當、支持性立法環境,確保向精神疾病患者及其照護者提供優質服務。
世衛組織的應對
世衛組織「積極健康老齡化」規劃創立了一個國家層面全球行動框架。
世衛組織支持各國政府將加強並促進年長成人精神衛生作為工作目標,並將有效戰略納入政策和計劃。
世衛組織認為痴呆是一項公共衛生挑戰並發布了報告《痴呆:一個公共衛生重點》,倡導在國際和國家層面採取行動。
痴呆症與抑鬱症和其它重點精神疾患一道被納入到了世衛組織精神衛生差距行動規劃(mhGAP)之中。該規劃旨在通過提供指導和工具,在資源匱乏地區發展衛生服務,以增進對精神、神經和物質使用障礙的治療。
世衛組織於2015年3月組織召開了首屆抗痴呆症全球部長級會議,促進提高關於痴呆症造成的公共衛生和經濟挑戰的認識,幫助會員國和利益攸關方深入了解各自的角色和責任,並在與會者支持下發出《行動倡議》。
朋橙心理主筆團|檸檬、蟠桃
本文責任編輯|蟠桃
文章版權所有|朋橙心理官方網站 想了解更多心理學專業知識?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