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2020-12-22 央廣網

  

  金風送爽,丹桂飄香,

  清秋絢爛,五穀豐登。

  

  九月初九,重陽佳節,

  願普天下的老人健康久久、幸福久久!

  

  

  重陽節,

  早在戰國已然形成,

  至唐代走入民間,

  並固定在農曆九月初九。

  根據《周易》的理論,

  「六」為陰數,「九」為陽數,

  所以九月九,就是九又重九、陽數相重的日子,

  這才有了「重陽節」的名稱由來,

  也稱「重九節」。

  重陽節·主題

  

  

  祭祖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中元,

  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因此,重陽節的第一個主題,

  就是祭祖,

  這是一個遊子風塵歸來、後人祭奠先人的節日。

  

  敬老

  九,為陽數的極數,

  九,是久長久遠的諧音,

  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陽,

  有著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

  祝福老人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這是重陽節的第二個主題。

  

  登高

  望遠,是為了觀賞美景,

  而登高,傳說是為了避災祈福。

  在秋高氣爽之時登山「辭青」,健身祛病,

  這是重陽節的第三個主題。

  

  賞菊

  重陽時節,落木蕭蕭,百花凋零,

  此時只有菊花盛放傲人驕姿,獨攬天地秋意。

  重陽,是一個賞菊的節日,

  菊花,是屬於重陽的主角,

  因此重陽節的第四個主題,

  就是賞菊。

  重陽節·詩詞

  

  採桑子·重陽

  現代·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裡霜。

  

  每到重陽,很多人就會想起毛澤東這首耳熟能詳的《採桑子·重陽》,馬上湧上心頭的便是「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精彩詩句。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悲秋」歷來是一個傳統主題。而毛澤東的這首《採桑子·重陽》則氣勢磅礴,胸襟開闊,意象萬千,曠達情懷呼之而出。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

  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

  白頭翁入少年場。

  

  白居易這首詩寫得新穎而別致,詞約而意豐。全詩表達了詩人雖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饒有情趣。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代·岑參

  九日黃花酒,

  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

  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徵雁,

  嬌歌落塞雲。

  邊頭幸無事,

  醉舞荷吾君。

  

  重陽佳節,邊境安寧,眾將士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歡樂,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重陽為一年節令之晚,因為菊花綻放為百花開盡之後,於是,重陽惟有菊可賞。所以正如詩人所說,不是我毫無理由地偏愛菊花,而是因為,它是大自然的最後一叢收官之作啊,菊花是最後一捧盛放的芬芳。

  看少數民族如何尊老敬老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重陽節的真正意義是「尊老敬孝」。因此,1988年我國將農曆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年節」。

  事實上,我國各少數民族中也都有不同的敬老習俗,積極倡導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布依族

  祭祀「老人房」

  

  在雲南省羅平縣多依河兩岸,布依族聚居的每一個村寨的最高地點,都有一幢獨特建築——老人房。相傳遠古時,布依山寨中有一家母子倆,兒子不孝順、折磨母親,一隻豹子便吃了逆子,並把老人送到寨子最高的地方安置。這一天正是農曆二月第一個屬兔日,於是,寨主召集寨民在這裡蓋起「老人房」,從此年年祭祀。祭「老人房」是布依族最隆重的祭祀節日:祭祀時,請兩名德高望重的老人(象徵寨神)坐在老人房內,全寨成年男女要沐浴、更衣、殺豬宰雞祭獻,以此祈求五穀豐登,人畜平安。

  

   朝鮮族

  為老人量身定製節日

  

  尊重長者,關愛老人,朝鮮族身體力行。「花甲宴」「回婚節」「老人節」等,都是為老人量身定製的節日。

  朝鮮族「老人節」主要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等朝鮮族聚居區。1984年,延邊州將每年的8月15日定為「老人節」。節日當天,身著盛裝的年輕人敲起長鼓,跳起象帽舞,以祝福老人健康長壽、生活幸福。

  

  彝族

  《讓路詞》流傳

  

  在金沙江、瀾滄江流域的彝族村寨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首《讓路詞》:「窄處相遇,讓路有律;老重我重,應我避讓;我輕老重,熱心幫忙;老輕我重,亦應我讓;學會讓道,心地賢良;跟老人搶道,性如豺狼」。受《讓路詞》的薰陶,當地彝族村寨都具有尊老敬老的美好風尚。

  

  壯族

  給老人「補糧缸」

  

  壯族認為九九重陽,天高氣爽,是個吉利日子。這天,出嫁的女兒要帶上兒女回家為父母祝壽,並提三五斤新米回來「補糧缸」,寓意「補糧添壽」。

  

  苗族

  好酒先敬長者

  

  在苗族的各種宴會中,總是老年人、長輩入正席落座後,青年人方可入席;在婚嫁喜慶飲酒場合,要由長者先開杯。好酒必先敬長者,佳餚必先讓老人。

  

  藏族

  禮待所有老人

  

  藏族傳統中,不論是對待自己家裡還是素不相識的老人,都要有禮貌。老人一般都被安排在光線充足、溫暖舒適的房間住;家中添置衣服,要先考慮老人。老人因事外出,家裡要派人一道前往。老人騎馬,陪同的人牽馬步行。

  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晚上,藏族同胞全家吃古突(用糧食、蔬菜等九種食物做的九寶飯)辭舊迎新的時候,總是先請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媳婦總是搶先背回第一桶水,調製成酥油茶敬獻給老人,以此表示晚輩對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侗族

  老人們約會春天

  

  貴州南部地區侗族的老人節定在春天。節日當天,各村寨的老人們相約到坡上,談論往昔友情,傾訴當家後的苦衷,並且集體進餐,盡興唱歌。

  

  白族

  老人坐「花轎」

  

  雲南大理白族的耆老節定在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節日裡,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披紅帶彩,被請進花轎,由村裡青年人抬著,遊村一周後,全村設宴,晚輩們都來向老人們祝福。

  

  哈尼族

  栽下松樹祝福老人

  

  每年農曆臘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節。清早,老人梳洗後換上新衣,準備歡度自己的節日。成年人在家殺雞宰鴨,籌備美餐。小夥子要將小松樹栽在過節的坪場周圍,姑娘們挑來清水給小松樹澆下定根水,象徵青年人祝願老人們像青松一樣健康長壽,永葆青春。

  

  錫伯族

  見了老人要「打千」

  

  錫伯族見了老人和長輩要「打千」,就是把左腳向前邁半步,雙腿下屈,雙手按在左膝蓋上問好。每逢過年,兒女們要給父母叩頭拜年,然後再給其他長輩拜年。

  

  景頗族

  舉辦隆重「敬老會」

  

  每年初秋時節,景頗族會舉辦隆重的「敬老會」。青年們打響火槍,放爆竹,爭著請村寨老人到自家竹樓做客接受敬酒。黃昏時分,人們集體跳起「敬老舞」,以示對老人的祝福。

  

  

  來源:綜合光明網、人民網、中國新聞網、古詩詞網等相關資料

  監製/孫雅莉 統籌/周芳 製作/彭鳳平

  來源:國家民委微信

相關焦點

  • 「今日重陽」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我們迎來重陽節祝老人健康長壽願家人幸福安康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又稱重九、上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九首經典重陽古詩詞!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佳節來臨之際,最美不過登高望遠,出遊賞秋,吟詩作賦。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作者流浪異鄉,與兄弟親人離散,由於正逢重陽佳節,因此格外的思念他的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流落異鄉的遊子,不能與家人相聚,心情寂寞惆悵又無奈。2、《重陽舟中》宋·戴復古扁舟何寂寞,絕不見人家。無處沽村酒,何從問菊花。
  • 「詩詞鑑賞」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古詩詞裡的重陽節!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佩茱萸、飲菊花酒。天朗氣清的日子裡,探訪秋的神韻,綻放美麗的心情,平淡的生活因之而多姿多彩。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
  • 詩詞丨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趁著重陽佳節,就讓我們伴著秋風菊香,行走在詩詞的山峰裡,品味不一樣的重陽。重陽佳節,每逢佳節倍思親。可有一陣長風,將滿腔的思念捎上,回到故鄉。重陽佳節,賞花飲酒。觥籌交錯間,儼然是一副老少賓客盡歡的景象。就算走到人生下半場又何如,心若不老,生活依然還是一片繁花盛開的芬芳。重陽,良人不在身旁,眼前越是繁華,內心越是孤寂悽寒。
  • 重陽節·詩節丨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在這傳承千年的重陽佳節,人們登高、賞菊、吃糕、插茱萸,歷代文人吟詩賦詞,留下了不少妙語華章。今天,讓我們一起在詩詞裡品味「重陽」! 賞析: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 今又重陽,願歲月伴你安康
    今又重陽,願歲月伴你安康 2020-10-25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那些孩子們不得不知的重陽節英語小知識
    go hiking 登高 fly kite 放風箏 eat Double Ninth cake 吃重陽糕
  • 採桑子重陽
    採桑子重陽 2017年10月26日 15:59:01  來源:古詩文網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原來古人對生活更有儀式感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吃重陽糕「糕」與「高」諧音,有吉祥,祝福之意。農家辛苦苦了一年,過了農忙秋收時節,終於可以休息一下。弄點小面兒,做些重陽糕,孩童們看著熱氣騰騰的重陽糕,眼裡冒著綠光,嘴裡流著口水,好不幸福!
  • 又見,重陽
    又見,重陽。深秋最美是重陽每年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因此民間有重陽登高的風俗,家人朋友一起登臨暢遊,能夠避災解厄。立於山巔,把酒臨風,百般滋味也湧上心頭,定會有感而發。杜牧在《九日齊山登高》中感嘆: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菊花有著清淡高雅,凌霜不屈的花格,自古就被認為是君子象徵。重陽之日菊花遍開,人們賞菊、戴菊、飲菊、食菊,可以說「無菊不重陽」。
  • 又見,葭沚重陽糕
    重陽節靜賞秋日芳華相伴登高望遠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古人認為重陽節這一天糕上插各種小旗代表茱萸可避難消災很多傳統習俗已逐漸淡出人們視線,但在重陽節為長輩孝敬的重陽糕,你們知道嗎?在葭沚有一個延續百年的習俗,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斤重陽糕,至今仍然活在葭沚老街人的生活中。▲延續在葭沚百年的習俗在椒江葭沚老街橋頭路有一家百年糕點,這家人祖祖輩輩都做糕點。今年63歲的婁美蓮,18歲開始跟爺爺、父親做重陽糕。提起重陽糕,她說,除了美好寓意之外,你可知道它製作的講究嗎?
  •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詩詞賞析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賞析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宛如一山飛峙,起勢突兀。在這兩句中,從近處看,前句是虛,後句是實;前句泛論人生天道,後句帶出重陽入題。
  • 再會九九,又見重陽
    ,是一個賞菊的節日;菊花,是屬於重陽的主角。,還來就菊花」與友人把盞對菊、共話重陽又比如李清照輕吟著「東籬把酒黃昏後。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在獨屬於菊瓣長長的重陽深秋菊花與重陽活動形影不離重陽與菊香飄搖融為一體最後,以一首最為樂觀豁達的詩詞收尾重陽《採桑子·重陽》毛澤東
  • 「重陽關愛」貼心關懷 暖心重陽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10月25日,花溝中心衛生院的工作人員來到花溝鎮博愛敬老院,為老人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帶去了水果等生活用品,並為老人們測量血壓、血糖,宣講健康生活常識,陪老人拉呱聊天,讓敬老院的老人們感受到了節日的快樂和溫馨。
  • 詩情畫意說重陽|登高賞菊 遍插茱萸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秋風蕭瑟起思念心底留九九重陽佳節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是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 歲歲重陽 溫情暖暖——連江縣溫泉幼兒園重陽節活動報導
    菊花香,桂花香,歲歲又重陽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我園於10月23日開展了「歲歲重陽原來是要做美味的重陽糕。稚嫩的小手將超輕黏土捏一捏,揉一揉,做得有模有樣。爺爺奶奶來接小朋友啦!把親手製作的重陽糕送給他/她,小朋友們的心裡也樂開了花。
  • 九九重陽 • 今又重陽
    無詩詞,不重陽!古往今來,人們對此節有著特殊的感情,賦詩一首幾乎是此節的必備曲目。你知道和你不知道的詩人都曾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我們就來領略詩詞裡的最美重陽!王維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個人在外奔波,最遺憾的莫過於不能和親人朋友一起共度佳節。鄉愁,像那秋日寒意,縈繞心頭。
  • 重陽節習俗及演變——烏蘭察布新聞網
    民間習俗讚美這個「日月並應」的九月九日(重陽),認為適宜於長久(求長壽),並設宴慶賀。  三國時魏國建都洛陽,也就是說,曹丕所記述的九月九日風俗就在今河南洛陽一帶。不過後人說到重陽節的起源地,一般流行的說法是今河南省的上蔡縣(上蔡在洛陽的東南方,兩者相距近千裡),因為據說當年恆景登山避禍所登的山就在上蔡縣。  上文說過了,費長房的故事只是一個民間傳說,其荒誕性足已證明它不是史實。
  • 深秋重陽,緬懷先輩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這首出自一代偉人毛澤東的《釆桑子.重陽》,向我們講述了這樣的畫面與心境:「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蒼天卻不老,重陽節年年都會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樣明媚。卻比春天的光景更為壯美,如宇宙般廣闊的江面天空泛著白霜。
  • 馬壠中學組織召開離退休教職工重陽節茶話會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浠水縣馬壠中學黨支部、工會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於9月29日上午,為全體離退休教師舉辦了一場別具風味的節日活動。學校行政領導和全校40多位離退休教師歡聚一堂,共慶重陽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