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原來古人對生活更有儀式感

2020-12-15 喵喵嘚吧嘚

又是九月九,重陽夜,難聚首,思鄉的人兒,漂流在外頭......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憂,回家的打算,始終在心頭......

陳少華的一首《九月九的酒》唱出了多少遊子的思鄉之情。今天快節奏的生活,傳統的重陽節逐漸的淡出了中國人的生活。生活有時也需要儀式感,會讓我們感覺到生活的美好願景。那麼古人是怎樣對待生活的呢,我們穿越千年,來看看古人的今天都幹些什麼.......

重陽節的由來

重陽節是農曆九月初九,《易經》中「九」為陽數,九月九為雙九,故稱重陽,起源於戰國時期,正式興起在魏晉時期,鼎盛於唐代。「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古稱帝王有「九五之尊」之說,與「久」字又諧音,有長長久久,健康長壽的寓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們長久長壽的祝福。古人喜歡登高祈福,祭祀先祖,故重陽節又稱登高節,祈福節。

重陽節的活動

賞菊花

菊花開在九月份,又稱長久之花,其淡淡的菊香,與眾不同的氣節,讓古代人們對它欣賞有加,二三結伴,三五成群,走在布滿菊花的集市上,聞一下這個,嗅一下那個,好不熱鬧!

喝菊酒

有節日的地方哪能少得了酒,重陽節那天,喊上三二好友,到集市的小酒館,喝著菊花酒,賞著菊花,看著下面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推杯換盞,觥籌交錯,怎一個鬧字了得!

吃重陽糕

「糕」與「高」諧音,有吉祥,祝福之意。農家辛苦苦了一年,過了農忙秋收時節,終於可以休息一下。弄點小面兒,做些重陽糕,孩童們看著熱氣騰騰的重陽糕,眼裡冒著綠光,嘴裡流著口水,好不幸福!

登高祈福

風和日麗,秋高氣爽,重陽節到了,約幾個朋友登高望遠,去感受清風拂面的涼爽,山河壯闊的美麗。還可以擺一方貢品,雙手合十,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父母安康長壽!

詩詞歌賦

重陽節氣,怎能沒有文人弄墨,遠在他鄉的遊子,看到熱鬧的景象,怎能不引生感嘆,你看,摩詰居士來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不出所料,王子安也來了

《蜀中九日》

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香山居士也耐不住寂寞來了

《重陽席上賦菊花》

唐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從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千載沉浮,世事變遷,現在忙碌的人們早已對生活的儀式感少了些許,但是無論節日與否,不變的是家中父母對我們的牽腸掛肚,殷殷期盼。

當歲月斑白了父母雙鬢,

當皺紋爬上了父母臉龐,

當老繭布滿了父母雙手,

那個曾經的青衣少年已經長大了,父母是真的老了,「父母在不遠行,遊必有方」。拿起電話,向家中殷殷期盼的父母給予你的問候,畢竟

........

家中才有九月九

親人和朋友

舉起杯,倒滿酒

飲盡這鄉愁

醉倒在家門口

.........

相關焦點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採桑子·重陽  現代·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每到重陽,很多人就會想起毛澤東這首耳熟能詳的《採桑子·重陽》,馬上湧上心頭的便是「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的精彩詩句。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九首經典重陽古詩詞!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佳節來臨之際,最美不過登高望遠,出遊賞秋,吟詩作賦。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此也就沒有地方去買酒,更談不上向誰打聽菊花了。3、《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今日重陽」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我們迎來重陽節祝老人健康長壽願家人幸福安康>於是有了長久的含意是個很受重視的日子金秋九月,天高氣爽許多人會和家人一起外出「踏秋」出遊賞景,登高遠眺已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活動
  • 「詩詞鑑賞」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古詩詞裡的重陽節!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佩茱萸、飲菊花酒。天朗氣清的日子裡,探訪秋的神韻,綻放美麗的心情,平淡的生活因之而多姿多彩。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漢族傳統節日。
  • 詩詞丨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幸福就是,有瓜果,有花草,有孩童,有親友,而這一切你都在。今天是十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重陽節,不妨放下俗務,約上三五好友,遠離塵囂,登高望遠,去聽那作物成熟收穫的聲音,去感受生活的悠然自得,好一派閒適的風光。
  • 又見,重陽
    因月、日兩九相重,九為陽數,故稱「重陽」,也叫重九節、踏秋節、曬秋節。又因「九九」與「久久」重音,古人認為這是值得慶祝的日子,取親情、友情、健康、長久之意。重陽節是一年中天氣最好,最飄逸的日子,此時秋陽燦爛柔和,涼風習習,甚是清爽。重陽節沒有特別的儀式,沒有束縛,而是走出桎梏,走出喧囂,和大自然盡情擁抱,讓心情得到釋放,得到怡樂。
  • 今又重陽,願歲月伴你安康
    今又重陽,願歲月伴你安康 2020-10-25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見,葭沚重陽糕
    重陽節靜賞秋日芳華相伴登高望遠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古人認為重陽節這一天糕上插各種小旗代表茱萸可避難消災很多傳統習俗已逐漸淡出人們視線,但在重陽節為長輩孝敬的重陽糕,你們知道嗎?在葭沚有一個延續百年的習俗,子女們總會在這一天給老人買上幾斤重陽糕,至今仍然活在葭沚老街人的生活中。▲延續在葭沚百年的習俗在椒江葭沚老街橋頭路有一家百年糕點,這家人祖祖輩輩都做糕點。今年63歲的婁美蓮,18歲開始跟爺爺、父親做重陽糕。提起重陽糕,她說,除了美好寓意之外,你可知道它製作的講究嗎?
  •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詩詞賞析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賞析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宛如一山飛峙,起勢突兀。在這兩句中,從近處看,前句是虛,後句是實;前句泛論人生天道,後句帶出重陽入題。
  • 重陽節·詩節丨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在這傳承千年的重陽佳節,人們登高、賞菊、吃糕、插茱萸,歷代文人吟詩賦詞,留下了不少妙語華章。今天,讓我們一起在詩詞裡品味「重陽」! 賞析: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 陳茂君|重陽:九九時節當敬老
    也有人認為重陽節俗的原型之一是遠古時祭祀「大火」的儀式。「大火」即大火星,是古人判斷季節變換的重要標誌。大火星是在季秋九月隱退,這不僅使一向以它為季節生產與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也使將大火星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了莫名的恐懼。所以,這時就要舉行與大火星出現時的「迎火」儀式一樣的「送火」儀式。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那些孩子們不得不知的重陽節英語小知識
    民俗活動有哪些? 據文獻記載,早在戰國時代重陽節時民間就有登高、飲菊花酒的風俗,作為節日,當在西漢時期。重陽節這一天的活動豐富多彩,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 重陽說「九」 古人眼中的神奇數字
    古人對「一」的崇拜,很可能是出於原始混一的觀念,與「一」有關的神話,往往都與「開創」之地位有關。例如宋代以前,皇家祭祀的最高神被稱為「東皇太一」,宋之後才被玉皇大帝取代。相較而言,古人對「九」的偏愛,則是執其另一端,充滿了對遠方的幻想,有更豐富的精神投射。在古人看來,「九」既是「終」,又是「無限」之始,所以李白詩曰:「疑是銀河落九天」,王涯《漢苑行》也有詩句「二月春風遍柳條,九天仙樂奏雲韶」。
  • 重陽節丨暑往寒來太匆忙,未覺人間又重陽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故鄉不是一個地方,而是幾個人。」所以當我們 提及重陽時便會想起一句詩詞「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至重陽時節愈加思念親人重陽的由來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節期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
  • 採桑子重陽
    採桑子重陽 2017年10月26日 15:59:01  來源:古詩文網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 閒話重陽:詩詞中的重陽節關鍵詞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也許是沒有法定假期的緣故,今人對於重陽節的重視程度要遠遜於清明、端午,更不要說中秋、春節了。其實歷史上的重陽節是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並列的中華民族傳統四大祭祖節日。重陽節的命名特別有學問。
  • 「重陽關愛」貼心關懷 暖心重陽
    健康山東宣傳號有高度 有深度 有溫度關注— —「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10月25日,花溝中心衛生院的工作人員來到花溝鎮博愛敬老院,為老人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帶去了水果等生活用品,並為老人們測量血壓、血糖,宣講健康生活常識,陪老人拉呱聊天,讓敬老院的老人們感受到了節日的快樂和溫馨。
  • 歲歲重陽 溫情暖暖——連江縣溫泉幼兒園重陽節活動報導
    菊花香,桂花香,歲歲又重陽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我園於10月23日開展了「歲歲重陽原來是小一班正在唱《爺爺奶奶我來為你捶捶背》,小朋友們一邊拍手一邊唱歌,表演得可起勁啦!接下來,大家一起動起小手製作愛心賀卡,爺爺奶奶收到一定很開心。
  • 重陽登高,祈福健康長壽
    「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 風一動,寒一重,重陽之日,思念亦重重
    一早上手機顯示今天重陽節壁紙畫面,望著樹上飄飛的落葉,蕭蕭的寒氣預示著年關將近。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日月如梭的時光,讓思緒飄到了好遠好遠。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古人認為重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節日,所以衍生了很多紀念活動,比如登高、賞菊、插茱萸等。歷代文人墨客,對於重陽節,多有吟詠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