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教師的教案,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每篇課時教案後都有「教學後記」,亦或幾課時後有一個教學後記。教學後記樣式基本類示「本節課進行得較順利,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式的唱讚歌,也可能是類似「本節課學生接受新知識不理想,學生課堂不夠活躍……」式的說不足,講真話。這樣的後記都是流於形式,是為應付學校檢查教案而寫,和不寫沒有多少區別。即浪費了時間,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教師對寫教學反思不夠重視,沒把寫教學後記當回事,只為完成學校對教案的書寫要求而寫。沒有真正體會到寫教學反思對提高自己教學水平有多大的幫助。
寫教學後記(教學反思),千萬不要抱著應付了事的態度,它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延續和總結。寫教學後記十分重要,它是課堂教學的自我評價和思考,評價本節課的成敗得失,總結成功經驗和存在不足,尤其是思考改進不足的具體措施,更應記錄下通過完成一節課堂教學讓你悟到了什麼。它是教師自我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
每篇教學後記不必面面俱到,把最主要的問題用心思考並記錄下來即可。教學反思,最好是在上完課後就寫,這樣能及時將課後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一次次的思考和感悟,一層層的認識和研究就是對自我課堂教學的改進、創新、提高。所以說,教學後記非同小可,作用非凡。反之,不善於總結課堂教學的教師,就不會有大的提高與發展,即便自我感覺良好,也只能是能力一般。因為每一節課必有不能令自己滿意的地方,不去思考為什麼、怎麼辦,課堂教學就不會得到發展和提高。所以,教師如果能夠堅持經常寫教學反思,你的課堂教學水平才會不斷的提升。
寫教學反思積累的多了,悟道了,就為我們今後寫教學論文提供了素材。那麼,寫出真知琢見的論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有些教師一寫淪為就收腸刮肚的冥思苦想,好長時間也沒有靈感,找不到思路,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去「借鑑」點網上的東西。其原因就是平時積累的不夠,腦子裡空空如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平時不堅持認真寫教學反思,不去積澱素材,即使通過其它途徑找到了素材,由於不是自己悟出來的,對素材理解認識膚淺,往往是立意不新,論述也不深刻,很難寫出高質量的教學論文!
教師必須重視寫教學反思,它是你理性認識課堂教學,有目的地創造性教學的有效途徑。作為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要養成認真寫教學反思的習慣,它會讓你的課堂教學水平不斷快速提升。
您對教師寫教學反思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關注「崔老師談教育」,歡迎您留言、評論、點讚、收藏、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