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的成長路上的3個叛逆期,處理方法個個不一樣

2020-12-14 騰訊網

孩子發生叛逆是成長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事情:原先乖巧懂事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間就像中了邪似的和家長對著幹,直氣的很多家長火冒三丈。如果說年齡較小的孩子發生叛逆,還可以歸結為是孩子不懂事,可有很多孩子發生叛逆的時候已經10多歲了,這就很難讓家長們心平氣和的說服自己。

可實際上孩子發生叛逆,其本質都是快速發展的認知和現狀發生衝突所導致的,只要孩子的認知發生劇烈增長,那麼什麼時候發生叛逆都極有可能。我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對於青少年兒童的心理成長有著豐富的研究,她認為:孩子的叛逆期在成長路上主要有三個,而每一個叛逆期的處理方法也都不一樣。

一、2-3歲,自我叛逆期

孩子第一次發生叛逆,其原因是自我意識覺醒,我們將其稱之為自我叛逆期。在孩子的2~3歲,孩子的大腦發育逐漸成熟,漸漸認識到了自身的獨立性,自己是獨立的人而不是別人的附屬物,不一定所有事情都要聽從別人的指示。

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於孩子的成長雖然是好事,但對於家長的感官就沒那麼舒適了:孩子原先雖然自我意識模糊,但卻對家長言聽計從,可現在自我意識一覺醒,不再聽從家長而遵循本心,尚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孩子們就會做出很多讓家長頭疼的事情。

因此李玫瑾教授建議孩子在這一階段發生叛逆,主要應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應當對孩子更多的以引導的方式來進行教育,而不能指望孩子像原先一樣對家長的命令言聽計從。我在這裡向各位家長推薦這套《幼兒情商、行為管理親子繪本》,全套繪本共計10冊,從孩子的最基本生活習慣入手,講述了生活中可能需要的每一個值得注意的小小習慣。

而由於本書主要針對的是0~6歲的學齡前兒童,所以考慮到這些孩子們可能不愛看書的情況,書中含有相當多的插圖,畫風溫暖柔和適合孩子進行閱讀。

而這樣的習慣培養繪本除了這一套的10本之外,還有另外兩套的同一系列繪本也是這一主題的。只不過相比於第一套,其所培養的行為習慣更加的高級,也算是第1套的進階版本。

因此如果家長們想全方位地培養好孩子,建議可以將三套繪本共同使用,來為孩子培養出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叛逆期時就會在習慣的作用下自己管理好自己,不需要家長過分地參與孩子的生活,與家長發生衝突,產生更嚴重的叛逆。

二、7-9歲,認知叛逆期

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之後,接下來會進入到一個認知緩慢增長的時間段,而孩子的下一次認知快速增加則是在7~9歲左右,也就是孩子上小學之後的年齡。在這一階段,孩子發生叛逆主要原因是:上了小學之後所接觸的人和事物以及知識都在快速增加,孩子的認知與原先每天都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在孩子眼中非常強大、智慧甚至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家長,面對孩子層出不窮的小問題,也逐漸顯得力不從心;所以孩子簡單的小腦瓜裡就會從「家長什麼都會」這個極端迅速地滑向「家長什麼都不行的」另一個極端裡。

而家長對於孩子的這一次叛逆除了增強自身,讓孩子別那麼快地「瞧不起」自己之外,也要給孩子樹立一些優秀而正能量的榜樣來替代只是普通人的自己。這種榜樣可以是古代可以是現代,可以是虛擬,可以是現實,不過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最好還是以近現代的商業和科學界人物為最好。

一方面是因為古代的人物思想與現代不一致,孩子很難有代入感;而商業和科學對於我們現代生活的影響也比較大,孩子對於這些榜樣的理解可以更加的直觀具體,在這裡我向各位家長推薦這套《小學生必讀的名人傳記》,這套名人傳記共計7冊,分別講述了愛迪生,貝多芬,居裡夫人,達·文西,比爾·蓋茨,賈伯斯和霍金的人生經歷。

書中主要選取了這些名人們可以作為孩子優秀榜樣的一些正面的光輝事跡,可以讓孩子們從名人的親身經歷中汲取力量。

同時,傳記為了保證名人們的事跡真實,因此在書的末尾也寫出了名人們的人生經歷年譜,真實客觀地記錄了名人們的一生。

而在書的每一章節結尾處也有一些名人名言,一方面可以激勵孩子成長,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收集這些名人名言作為寫作的素材,提升孩子在語文方面的文化修養。

三、青春期,自由叛逆期

孩子的最後一次叛逆期發生在青春期,也就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叛逆期。這次叛逆期的發生時間沒有上兩次那樣集中,從孩子12歲一直到18歲都有可能,持續時間也隨著孩子性格和情況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

孩子在這一階段發生叛逆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身體的快速成長導致的荷爾蒙旺盛,讓孩子的情緒極不穩定;另一方面孩子日益增長的對自由的渴望,也和在這一階段繁重的中學學習任務形成了嚴重的矛盾。

孩子在這個階段發生叛逆,家長一定要嚴密注意,因為孩子在這一階段身體已經有了所處的成長,所產生的叛逆行為造成的危害要比前兩次嚴重的多;但同時家長也不必過分的恐慌,因為孩子在這個階段已經懂得了一些基本的道理,只要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和關心足夠,孩子也會自然的控制住自身的叛逆行為。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一生會經歷3個叛逆期,與其硬碰硬,不如以退為進
    很多家長會發現,平時乖巧懂事的孩子,到了某一個階段,突然變得脾氣暴躁,甚至打人、罵人,其實這是孩子進入了叛逆期。有的家長會感到疑惑,沒到青春期,哪裡來的叛逆期呢?事實上經過相關實驗調查,孩子一生會經歷3個叛逆階段,分別是2歲、7歲與12到18歲。
  • 孩子人生必經歷的3個叛逆期,父母重視和不重視,結局大不一樣
    導讀:孩子人生必經歷的3個叛逆期,父母重視和不重視,結局大不一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人生必經歷的3個叛逆期,父母重視和不重視,結局大不一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面對叛逆期的「問題孩子」,父母掌握3種方式,正確引導孩子成長
    案例:張麗的女兒晴晴現在上初二,在學校是出了名的叛逆問題少女,逃課、打架、早戀幾乎所有老師和父母不讓做的事情都做了,老師三天兩頭的讓張麗過來解決問題並且也下了通知如果晴晴再不做出改變就只能退學處理了。分析: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經歷的一個成長階段,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時家長最忌諱進行打罵教育這樣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的更加叛逆,如果在叛逆期時沒有正確的引導和糾正孩子的行為後果將不堪設想。方法:父母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引導呢?
  • 面對孩子3個叛逆期,高智商父母教養孩子,從不說一個「不」字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只有年齡大的孩子才會有。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就發生在孩子兩歲半到三歲的時候。
  • 叛逆不止是青春期,孩子成長路上的3次叛逆,應對方法不一樣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有時候會突然地叛逆,從原來的乖寶寶變成了讓家長頭疼的混世魔王,之前養好的習慣和性格好像沒有學過一樣,一下子又顯示出了孩子的頑劣本性,你罵他他不聽,你打他也只能得到孩子暫時的屈服,而如果不打不罵只是說教,同樣也很難讓孩子聽從家長的指示。
  • 孩子三個叛逆期,你家經歷到第幾個?
    孩子的成長之路上,一共會經歷三個叛逆期,你知道嗎?媽媽:「仔哦,過來穿衣服,天氣冷了。」孩子:「我不!」媽媽:「冷死個人哦,快過來穿衣服!」孩子:「我就不!」什麼?一個三歲的孩子就這麼逆反了?以後長大了哪還管得住?不行,必須得收拾一頓!這樣類似的場景,你是否熟悉?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會經常對你說「不」呢?其實,這是孩子進入了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寶寶叛逆期」(2-3歲)。這個時期正是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爆棚時期,他們強調自己的想法。
  • 李玫瑾:孩子愛頂嘴?大多是父母不合格,這3招讓孩子不再頂嘴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 李玫瑾:當孩子會頂嘴了,家長懂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肯定優秀
    有家長疑惑了,叛逆期不是指的青春期嗎?怎麼小孩子也有叛逆期?是的,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叛逆期有三個,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有不同的叛逆表現。1、寶寶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的自主意識更強,不想要受父母的控制,逆反心理很強,不想起床、不想寫作業、不想吃飯等現象。3、青春叛逆期。我們所最熟悉的青春叛逆期發生在孩子12~18歲左右,因為荷爾蒙的影響,孩子此時的情緒起伏比較大,性格也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不聽話、自我中心等等壞毛病都出來了。
  • 李玫瑾:優秀的父母,要給孩子過這3個生日,會指引方向
    不過,有些父母因為工作的緣故,孩子的生日沒有辦法陪在身邊,導致孩子內心會出現一些波動和不滿。我國的公安大學專家李玫瑾擁有自己獨有的育兒觀念,她認為,就算父母再忙,這3個生日也要給孩子過,不僅會給孩子未來指引方向,還會幫助孩子成長。
  • 孩子的成長:竟然有三個叛逆期?
    從個體心理發展來看,孩子從幼年到成年,會經歷3個特別的時期,期間都會表現得很逆反——父母可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特點區別對待。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孩子的行為,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健康成長。01第一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兩歲半到三歲左右,自我意識萌發孩子的第一個逆反期出現在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一般是在2.5歲到3歲左右。
  • 孩子成長的3個叛逆期,家長要提前警惕,教育影響不容忽視
    學齡前叛逆期 學齡前可以說處於孩子身體各方面萌發期,可能一些家長會把孩子不聽話等行為,歸結為她們還小認知差上,實際上並非如此,畢竟娃娃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怎麼別人家的娃帶起來就沒那麼麻煩,然而到了你家卻是哭天喊地,這只能說與家庭環境還有父母引導有關。
  • 2歲的孩子不聽話,其實是進入叛逆期,三個方法幫孩子順利度過
    其實孩子此時已經進入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孩子會變得特別叛逆,家長需要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進入叛逆期的孩子,特別喜歡和家長「對著幹」,就像是在挑戰家長的權威一樣,此時的孩子非常叛逆,不想受家長的約束,想要自己做主,如果家長總是打罵孩子,或者是用了錯誤的方法教育孩子,會讓孩子的心理受到傷害。
  • 李玫瑾:性格軟弱的孩子,在學校容易受欺負,家長要注意3個方法
    李玫瑾:性格軟弱的孩子,在學校容易受欺負,家長要注意3個方法孩子們到了上學的年紀之後,父母們最關心的除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之外,基本上就是孩子在學校有沒有被別人欺負了。李玫瑾:性格軟弱的孩子,在學校容易受欺負,家長要注意3個方法
  • 孩子一生必經的3個叛逆期:家長與其「硬碰硬」,不如以退為進
    孩子一生會經歷3個叛逆期,家長在這3個叛逆期裡「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是個非常重要的命題。  一、2歲左右——寶寶叛逆期   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1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寶寶越來越明白「自我」是怎麼回事,他們開始慢慢行使自己的自主能力,此階段被無數家長戲稱為「可怕的兩歲」:  不管是吃飯、穿衣還是洗臉刷牙,兩歲寶寶們不配合度高達90%,稍不滿意就撒潑打滾、又哭又鬧,每天都在說著各種不要
  • 孩子三個叛逆期,你家經歷到第幾個?第二個叛逆期:兒童叛逆期
    昨天,小編跟家長們聊到了孩子三個叛逆期中的第一個——可怕的兩周歲。今天小編將繼續邀請南京天佑兒童醫院兒童發育行為及心理健康門診的南方副主任醫師跟家長們聊聊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兒童叛逆期。很多孩子開始步入小學,新的環境、新的圈子、新的知識,讓孩子大腦、身體開始了新一輪成長。孩子們總覺得自己長大了,很多事情想自己做主,於是經常跟爸媽們發生衝突。
  •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三個方法,讓你與孩子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
    作為家長,我覺得能夠做的就是換位思考,放在當下的這個時代,如果你回到孩子的那個年齡,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和判斷。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你會怎麼想。你也就會覺得打罵,懲罰對於一個處於叛逆期的未成年人來說,絲毫不起作用。
  • 什麼情況下可以打孩子?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該打就得打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近幾年,她的育兒講座火遍全網,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同和讚揚,前一段時間,李玫瑾表示,教育孩子一定要先重視性格和習慣,後重視學習成績。現在有很多的家長,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
  • 為什麼有的孩子叛逆期很短?原來是父母的這「3個做法」在起作用
    但是,孩子的叛逆期是長還是短,卻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孩子從十來歲開始,一直要「叛逆」到上大學,而有的孩子呢,甚至壓根就沒有叛逆期。固然和孩子的個性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有些孩子之所以叛逆期很短,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已經早就在做這3件事了:1.
  • 為什麼有的孩子叛逆期很短?原來是父母的這「3個做法」在起作用
    但是,孩子的叛逆期是長還是短,卻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孩子從十來歲開始,一直要「叛逆」到上大學,而有的孩子呢,甚至壓根就沒有叛逆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呢?固然和孩子的個性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有些孩子之所以叛逆期很短,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已經早就在做這3件事了:1.
  • 李玫瑾:孩子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就難改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孩子今天的行為,家長應該認識到了孩子的不當行為,但是卻選擇放縱孩子不去管教。這讓我想起了育兒專家李玫瑾曾說過的一段話。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了才是保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