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近日,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樂器改革製作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民族樂器十大改革家」榜單中,新鄉姑娘魯璐因對箜篌改革的突出貢獻,榜上有名。
△魯璐
魯璐的箜篌演奏家的身份被人熟知,她是中國音樂學院箜篌專業老師、中國音樂家協會箜篌研究會秘書長,曾在2019年國慶彩車上彈奏箜篌,而熟悉魯璐的人還知道,她在幕後還熱衷於箜篌的製作改革。
△2019年國慶群眾遊行彩車上,魯璐彈奏箜篌
20世紀以來,根據古書記載和古代壁畫,結合西洋豎琴的結構原理,國內一直在探索箜篌製作的方法。由於小眾的箜篌製作投入大、市場小,現實面前箜篌製作的改進緩慢,不滿足的魯璐,最後以藝術總監的身份參與了新鄉久鼎箜篌廠的創建。
新鄉經開區的久鼎箜篌文化創意產業園,有一家中國箜篌博物館。博物館裡有一間展廳,是由過去擺放試驗品的倉庫改造而成的。
△魯璐研發的箜篌試驗品
大河報記者曾在展廳內看到,200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數十件掛著時間標籤的箜篌試驗品,勾勒出一條箜篌製作的漫漫艱辛路。「那些成功研發的箜篌,都是在這些的基礎上誕生的。」魯璐說。與此對應的,是展廳內震撼的專利證書牆。
沉睡千年的寶藏,在今人的手中被逐漸喚醒,它們身上延續著歷史的基因,也流淌著今人創新探索的血脈。談到不斷探索現代箜篌的初衷,魯璐說:「如果不和今天發生聯繫,就很難說做到了『讓文物活起來』,古箜篌從壁畫上走下來,不能成為家具擺設,而是要發聲。」
△魯璐團隊研發的箜篌
「真心感到榮譽太重,心中感慨萬千,也更多地感受到樂改屆對新人的鼓勵與鞭策,還願繼續不驕不躁,化榮譽為擔當,化榮譽為動力。」得知入選榜單後,魯璐記起了在高中時,經常冒出諸多箜篌樂器研發的想法,一度執拗的纏著家裡長輩用不太專業手藝去實現自己的圖紙和思路。
她說,現代箜篌經歷了從民國前至今一代代樂器製作家和演奏家的改革和打磨。「可以說,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讓箜篌樂器更上一層樓。如今,一晃十幾年過去,眾人拾柴火焰高,在當代多位嘔心瀝血為箜篌樂器進步作出傑出貢獻的製作家、演奏家的共同努力下,箜篌的改革研發之路已略有成效。」
△魯璐團隊設計製作的「小日月」箜篌,受到箜篌愛好者喜愛
據了解,今年是中國民管會樂改委連續第七年向海內外發布「中國民族樂器生產企業30強、10大企業家、10大製作師、十大改革家」榜單。多年來,中國民管會樂改委 一直把大力宣傳表彰民族樂器生產企業的好企業,好企業家,好製作師,好改革家作為工作的重點,通過中國民樂榮譽榜的發布,不斷努力創新民樂,改革民樂,推出新的民族樂器製作技師,改革能人,總結民樂改革的新經驗,把中國民樂不斷推向新的高度。
十大改革家榜單,繼續體現「分期分批補齊老前輩,不斷推出新人」原則,不斷地推出新人,並充分考慮到社會樂器改革的積極性和音樂家們的創新精神,把那些對樂器改革充滿活力且又取得顯著成果的改革家們展示在眾人面前。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劉惠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