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逆襲上清華,學霸劉倚帆父母分享育兒秘訣:從小學開始,就要培養能力

2021-02-23 庭爸談家庭教育

2020年的高考中,以705分考入清華的學霸劉倚帆,實際上在初中時的成績只屬中等,甚至還有成績排名靠後的單科。

最終孩子能夠逆襲,既來源於高中階段的穩紮穩打,也來自於從小就培養與練就的好品質,讓劉倚帆能夠經歷初中時的低谷而不氣餒。

說到對兒子的培養,劉倚帆的父母分享了培養孩子的育兒經驗,這些經驗對於我們家長來說,也提供了很好的啟發與思考。

一、要有自信,從小開始培養,小學前後找到優勢

古希臘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金頂上,刻著這樣的一句話:「認識你自己」,這就是自信。

自信貫穿了孩子教育的始終,在不斷的日積月累中沉澱,成為孩子的品質。

在劉倚帆還不滿一歲時,父母就買來許多識字掛圖和卡片,有意無意的教他認字、閱讀。到了三歲,劉倚帆已經能認很多常用字,並且會自主閱讀。有一天,他自豪地向父母展示一份幼兒園的小報,告訴他們,「這是發給會識字的小朋友的。」

讀小學時,班裡舉辦「做最好的自己」的活動,對父母啟發很大,他們發現,孩子需要的,只是自己與自己比,只要在自己能力和專長範圍內努力並做到最好,就沒有糾結和遺憾。

小學四年級時,劉倚帆嘗試學習五年級的奧數,結果發現他的表現非常好,從此以後,孩子就不再懼怕比他年齡大的孩子競爭。

當劉倚帆初中成績不理想時,父母選擇了相信孩子的能力,並且鼓勵他加強自信,分析原因,加以調整。

最終,孩子不負所望,成功實現自己考上清華的夢想。

要獲得自信,父母一定要對孩子有信心。

同時,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最好的一面,引導孩子拿自己與過去的自己比。

自信的孩子,是從小由點滴自信的表現所累積起來的。

更重要的是,自信會產生自律、專注等好習慣,因為相信自己,因此也相信能夠自我控制,能夠認真專注,這些都能促使孩子孵化更多好的品質。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呢?小學階段,我們如何面對孩子學習與成長中的焦慮呢?

二、自律與專註:「專注產生自律 ,自律給你自由」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發現其特點和優勢,並加以強化。

正如名家所說:

「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是知識的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

父母發現,劉倚帆自小就做事專注,他們開始引導他把這個優點用到學習上,要保持專注並不容易,父母經常告訴劉倚帆,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有問題儘量獨立解決。

實際上,專注來自於科學的家庭教育,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利用親子共讀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通過專注來提升學習效率,也讓孩子學會自律。

由此,「專注產生自律,自律給你自由」就成為了一對好習慣。

劉倚帆的父母引導孩子,做人做事要有度、懂克制,並且能夠分配好學和玩的時間。就這樣,從小學開始的這些習慣,讓孩子基本沒上過輔導班,學習完全按學校和老師的節奏來完成。

哪怕是高考,也會在每晚9點半就基本完成一天的學習任務和計劃,10點準時睡覺,為第二天的學習,提供了高質量的休息品質。

那麼,我們懂得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嗎?會引導孩子建立時間管理能力嗎?

三、閱讀打下基礎,知與行相結合,小學開始持續進行

對劉倚帆的閱讀,他的父母非常重視,不僅從小就親子共讀與識字,並且清楚的知道,就算孩子當時不理解記不住,但總有一天會量變產生質變。

閱讀不僅給孩子帶來更多自信,也給孩子打開了一扇奇妙的門,給想像插上翅膀,讓孩子愛上閱讀。

因此,閱讀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任何想像,一定是建立在眼界、知識與實踐的基礎之上。

每到假期,劉倚帆的父母總會帶上他,出門旅遊,或下地體驗,或參加學校的社會實踐,千方百計的讓孩子獲得接觸身邊世界的機會。

可以這麼說,平常的學習之外,假期也要利用起來,學與行共同進行,這就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實踐。

與孩子親子共讀,請越早進行越好,直到孩子形成自主閱讀,成為習慣。

四、信任並非放任,自信更非盲信,小學起就要學方法講技巧

對孩子的方方面面了解得越全面越具體,父母越明白孩子的成長規律,也就越能把握信任的尺度和該褒該貶的方向。

在學習上信任孩子,源於這些方面:

1、有自己的學習思路與方法,劉倚帆在學習中形成了自己的策略:均勻發力,保持節奏,正是這樣自信的表現。

2、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態,與老師配合了解孩子的情況,隨時溝通。

3、針對問題不要泛泛的指責批評,而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問題所在,進行具體的落實。

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方法,最佳的時機是小學階段,因為到了初中,我們往往對孩子的學習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小學時最容易塑造孩子的學習習慣,不要忽視。

五、尊重是溝通的基礎,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溝通成功

不受尊重的人,難以有自信,家中長輩的教誨,大人有大人的臉面,小孩有小孩的臉面,唯有顧及孩子面子的交流,才能被他接受。

但是,如果孩子不跟你溝通呢?

首先要找孩子可接受的話題去交談,去聆聽,感知孩子的心理狀態,在共情中獲得共鳴。

其次,發自內心尊重孩子,一句「我都是為了你好」並不能真正說通孩子,要慎用。

最後,孩子如若已經思考清楚,明白選擇,我們給予尊重與支持,他也會為此而努力,證明自己所做選擇是正確的。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最難的往往在起步階段,今天的成功一定來自於昨天的努力。孩子的成長,更是如此。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庭教育上同樣如此,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孩子的成長,父母責任重大,壓力與焦慮都讓我們無法從全局來看待孩子的學習。

從劉倚帆的成長經歷中,我們發現,一個優秀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

劉倚帆的父母的做法,是一個全局式的布局:

用親子共讀來培養自主閱讀能力,用發現優勢來建立自信,用信任與放手來強化孩子責任心,用溝通與尊重來奠定互動的基礎。

所以,一定要懂孩子,並且抓大放小,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之路。

只要教育有章法,成長就可期,努力不一定成學霸,但不努力肯定與學霸無緣。

我們不誤孩子,孩子必然不負我們,祝願家長們都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們!


相關焦點

  • 逆襲上清華的學霸劉倚帆,父母分享育兒秘訣:從小學開始培養能力
    2020年的高考中,以705分考入清華的學霸劉倚帆,實際上在初中時的成績只屬中等,甚至還有成績排名靠後的單科。 最終孩子能夠逆襲,既來源於高中階段的穩紮穩打,也來自於從小就培養與練就的好品質,讓劉倚帆能夠經歷初中時的低谷而不氣餒。
  • 從學霸到北大清華,父母主抓家庭教育「核心三點」,小學時就開始
    一、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小學前後就要培養成形 閱讀不僅僅只是看書。 重慶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從小沒上補習班,父母為培養她的閱讀興趣,一歲多時家裡就訂了很多幼兒畫報和繪本。
  • 清華學霸姐妹花:學霸爸媽的助力,從孩子小學階段就開始了
    由此可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學霸也不是一天能煉就的。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馬冬晗說:這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父母在小學階段對姐妹倆的培養。小學階段,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毅力媽媽:「她們從小就很有毅力,只要定下了目標,就堅定不移地去努力。」馬冬晗和馬冬昕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堅持寫日記,從不間斷。從最開始只能寫幾句話,到初中時,她們的每篇日記都是一篇獨立的文章。
  • 衡水中學狀元袁嘉瑋:高考706分被清華搶走,自述學習沒有秘訣
    文 | 小蔣談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提到學習的話題,家長總是希望自家孩子也能成為學霸,有朝一日進入優秀的學府選擇一個好的專業。,他小學是在農村念的,初中到了縣城的中學,所以礙於教學水平的影響,剛開始到衡水中學時袁嘉瑋的成績並不太好。
  • 來自貧窮山村年級倒數第五,兩年逆襲考上清華,他是怎麼做到的?
    對於差生能考上清華,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天真地相信,畢竟能考上清華的同學,一般都是學校中學霸中的學霸,差生再逆襲,也不可能考上清華。其實只要人人願意學習,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是可以創造奇蹟的,今天分享學習方法的學霸叫高揚,高考以702分的高分考上清華,其實他原本成績並不好。
  • 有種「育兒」叫散養法,學渣兒子逆襲哈佛學霸,父親:小學要狠抓
    而孩子未來是否出色,很大程度是要看父母是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有這樣一位父親,他愣是把學渣兒子培養成哈佛學霸,使兒子完美逆襲~ 有種「育兒」叫散養法,逆襲先從鍛鍊身體開始 父親王建軍開始思考並選擇適合兒子的教育方式,「精心散養法」慢慢在他的腦海中成型。
  • 衡水中學狀元袁嘉瑋:高考706分被清華搶走,自述學習沒有秘訣
    我想這種被清華搶走的經歷,應該是很多學生和家長夢寐以求的事情的,不過,袁嘉瑋並非從小就是個學霸,他小學是在農村念的,初中到了縣城的中學,所以礙於教學水平的影響,剛開始到衡水中學時袁嘉瑋的成績並不太好。而被問到他學習的秘訣時,袁嘉瑋只提到了自己的目標卻說學習沒有秘訣。
  • 杭州學霸陳逸賢豪取清華特等獎學金:小學階段,父母就注重培養
    這麼優秀的學霸,自然和父母的教育培養脫不開關係。事實上,陳逸賢能有今天的種種成就,除了自身的天賦之外,其他的也確實要歸功於父母。其父母都是杭師大的英語老師,在之前陳爸爸曾分享過他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幾點心得,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參考。
  • 河北衡中學霸袁嘉瑋:高考706分被清華北大瘋搶,學習沒有秘訣
    清華和北大是我國的頂級學府,也是無數莘莘學子夢想的地方,能夠考上清華或北大,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極為榮耀的事情。然而對真正的學霸來說,清華、北大卻並不遙遠,甚至成為兩座頂級學府爭搶的目標,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位學霸——袁嘉瑋。
  • 學霸爸爸教你:培養孩子把握好10點就能成學霸|20年育兒寶典
    近日,有很多家長看到各省高考都出現了令人羨慕的學霸信息,便有了自己也要培養學霸的強烈願望,紛紛私信寶叔,請教學霸培養的秘笈。其實,這不僅僅是想培養學霸的問題,而是一個一般家長比較困惑、無助,一旦錯過卻可能在孩子教育上滿盤皆輸的重要問題:自小培養孩子,需要抓好哪些關鍵點,才能讓孩子成為學霸級優秀的孩子?
  • 「寶叔育兒」開號了:分享學霸兒子培養日記+寶叔解讀+寶叔回信
    ►點擊右上角【關注】「寶叔育兒」頭條號,每周都有寶叔把兒子成功培養成學霸的秘笈分享給您,陪您一起思考孩子的正確培養方法~我已經親歷了兩個孩子的高考,對兩個孩子的教育過程至今仍歷歷在目,深刻體驗到了培養孩子的艱辛,以及教育成功後的愉悅之情
  • 學霸從小學開始,3位學霸媽媽的家庭教育分享,抓住了一項原則
    三是向成功者學習,學習別的媽媽的成功經驗,讓我們可以避開家庭教育和培養中的暗流和陷阱。今天,我們重點來講講三位學霸媽媽的培養經驗,在她們的悉心栽培之下,一位學霸進入日本排名第一的商學院就讀,一位是全國奧數冠軍,另一位是清華碩士畢業留美。而她們,在孩子讀小學時,就開始做一件事情,正是這樣的做法,讓孩子在十幾年之後成長成為了學霸。
  • 從倒數第一到北大學霸,760分狀元鄭恩伯:邏輯思維能力讓我逆襲
    我看過很多高考學霸故事,也研究了很多高考狀元,發現大家眼中的「學霸」,其實都是普通人。案例:從倒數第一到北大學霸,760分狀元鄭恩伯:是邏輯思維能力讓我逆襲被稱為「史上最勵志高考狀元」的鄭恩柏,從小學開始學習就很差,在高中的時候甚至還當過全班倒數第一,但憑藉高效的學習方法和後天培養起來的邏輯思維能力,硬生生從「學渣」逆襲成了760分(總分810
  • 宜賓學霸葉恆志:16歲高考,702分被清華北大瘋搶,重在小學教育
    宜賓學霸葉恆志:16歲高考,702分被清華北大瘋搶,重在小學教育2020年,宜賓市東辰學校16歲的葉恆志,語文124分,數學147分,外語140分,綜合291分,以702分的成績,奪得宜賓市理科裸分第一,被清華和北大爭搶!
  • 高考語文想考140分以上,至少具備3個學習特質,小學階段就要培養
    每當高考公布成績,那些語文都能考出140多分的學霸們,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學習目標。學霸們學習語文的過程大致相同,從小學就打好了基礎,做好了積累,中學培養了大量閱讀的習慣,到了高中,又重新對語文學習進行了復盤,優化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每個學霸都有一套獨特的「攻堅秘籍」「作文素材經驗本」,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一點點運氣,成就學霸們高考語文的高分成績。
  • 「黑馬」頻出,看惠州綜合高中的「學霸」培養秘訣
    2013年開始創辦高中,至今也不過歷經五屆高考。論培養能力,惠州綜合高中遠近聞名。短短五屆高考,「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育人能力,「連續三年培養能力全市第一」等榮譽背後,是一個個在高考中逆襲的學子成為「黑馬」考取理想大學的成長故事。高分進入學校的學生,最後以更加優秀的成績畢業,這能理解。但每年都有一大批曾經的「學渣」華麗轉身為「學霸」,這其中有什麼訣竅?
  • 清華學霸周晨:考狀元全靠3個學習秘訣,不熬夜也不補課
    清華學霸周晨:考狀元全靠3個學習秘訣,不熬夜也不補課在這個學業競爭激烈的時代下,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面,報興趣班、補課班等教育投資基本上已經成為了每一個家庭的必要開支,但是清華大學的學霸周晨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學習生涯裡面卻從來都沒有補過課,上過輔導班,她的父母也沒有給她請過任何家教。
  • 心理學家揭秘,極少人知道的學霸養成秘訣,關鍵培養孩子這種能力
    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十幾年來,向我諮詢的來訪者曾提出過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家庭教育問題,我發現小學及以上的家長,普遍最關心的還是孩子的學業。許多心理問題,都是從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開始發現的。但可以理解,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學霸,今天,我就來講講能讓孩子成為學霸的一個重要能力——自我調節技能。
  • 清華「學霸」作息表曝光,普通人這樣安排,同樣可以逆襲上名校
    清華作為我國一所頂尖學府,實力強勁,能考上的都屬於「超級學霸」,高考成績排在全省前幾名,或者在某一學科領域有優異的成就。很多人都非常羨慕,考上清華,無疑就是擁有了光明的前途,未來不用愁。很多人覺得,清華的學生都比較聰明,有天賦,其實他們同樣非常用功努力,進入大學後,同樣如此。
  • 60個高考學霸背後的殘酷真相: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
    換句話說,清華大學裡家境中等/偏上的學生,相對於全國更多,並且這一現象多年來一直持續。「努力就可以上清華北大嗎?」這些學霸的用切身成長經驗告訴你:一個人能不能上清華,不僅取決於自身的努力程度,可能還取決於父母。澎湃新聞在2017年對全國31個省份的60餘名高考狀元進行過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5%的狀元是城鎮戶口,只有15%的是農村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