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泰曼·詹森曾說:失敗的家教培養失敗的孩子,而成功的家教培養成功的孩子。
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從小就成績優異,將來能夠有出息,成為棟梁之材,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像父母所希望那樣。
而孩子未來是否出色,很大程度是要看父母是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有這樣一位父親,他愣是把學渣兒子培養成哈佛學霸,使兒子完美逆襲~
學渣兒子,成為了父親的一塊「心病」
這位父親名叫王建軍,一共有三個孩子,大兒子不管是成績還是生活上,都很出類拔萃,所以基本上不需要王建軍操心,但二兒子卻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早年王建軍忙於工作,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很少,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二兒子王遠的性格。
二兒子從小的性格就很孤僻、自卑,體格小小一隻,經常被別人欺負,而且成績也總是倒數,妥妥的學渣一枚。
但王建軍從未想過放棄兒子,而是將重心轉移到家庭方面,開始著重培養二兒子王遠。
有種「育兒」叫散養法,逆襲先從鍛鍊身體開始
父親王建軍開始思考並選擇適合兒子的教育方式,「精心散養法」慢慢在他的腦海中成型。
而讓學渣兒子逆襲的第一步,就是開始鍛鍊王遠的身體。王建軍的大兒子是摔跤運動員,他就把王遠送去了摔跤隊中。
一年的時間裡,王遠在隊中就像個小螞蟻一樣,任人揉來揉去,但王遠卻覺得很正常,每天嘻嘻哈哈。
一次校級比賽,王遠和哥哥一共參賽,哥哥輕鬆拿下冠軍,而王遠被人秒摔倒,這讓哥哥很生氣,非常嚴厲地責罵了王遠。
而王遠也被罵醒,開始認真對待摔跤,過程中多次放棄,都在家人的鼓勵下堅持了下來。
漸漸地,王遠開始取得名次,身體素質逐漸強壯,整個人也變得有自信多了。
有種「育兒」叫散養法,學渣兒子逆襲哈佛學霸
王建軍看到兒子內心越來越強大,覺得是時候開始抓學習了。他讓兒子每天都將課上所學的知識再教給他,平時家裡出去遊玩的攻略也都讓王遠去完成。
而王遠則需要查閱各種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就讓他學以致用。
在平時王建軍也讓他養成做事的好習慣,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將事做到底,比如做完飯後,要將廚房打掃乾淨。
王遠的專注力和行為習慣,就這樣一點點地被養成,此時學渣兒子已經漸漸變成了學霸。
此時的王遠馬上就要畢業申請大學了,摔跤上也小有成績的他,令很多高校對他出現好感,其中就有哈佛大學,而學渣兒子最終逆襲成了哈佛學霸!
王建軍的「精心散養法」值得廣大父母借鑑
精心散養法是指父母精心去培養和引導孩子,散養是讓孩子成長在一個非常自由的環境中。
但王建軍教育孩子的「散養」並非由著孩子的性子胡鬧,而是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從而給出適當的寵溺和自由,目的就是讓孩子有規律的朝著正確方向而發展。
1)孩子身體素質要注重
調查顯示:國內92%的青少年沒有校外體育運動。
近年來,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呈現出了下降的趨勢,體質越來越弱。
而王建軍認為擁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才能保障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讓孩子更有自信、更好的面對挫折。
所以父母們關注孩子的學習時,也不要忘了身體素質的教育,同樣也很重要哦!
2)孩子小學教育要狠抓
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們打基礎、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階段,所以在這個時期,王建軍的心得是一定要狠抓。
每過一段時間,就要總結孩子的各種問題,從而正確引導。
而父母們也要明白,抓住孩子的小學階段,並非只是家長們的口頭監督,而是要付出實際行動,全方位的教育孩子,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