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位學霸的TED演講,這位學霸叫做王遠。
在演講中王遠回顧了自己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之路,曾經的他性格內向、成績差、身體瘦弱。
身為學渣的他自卑的質問自己,為什麼這麼笨?是不是未來也會像現在這樣永遠不會成功?
但是在家長的支持下,他最終成功逆襲了。
不僅被哈佛大學錄取,而且逐漸向自己的優秀的哥哥靠攏,變得同樣優秀。
而這一切的改變都離不開他的爸爸王建軍的堅持與教育,王遠因為逆襲成為了當地名人,而他的爸爸也被很多家長爭相討教。
面對家長們的羨慕,王建軍直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玩。
玩讓孩子逆襲:
李玫瑾教授曾說:6歲前家長的教育是黃金,12歲後的是垃圾。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掌握好教育精髓,吸取多方經驗輔助孩子逆襲。
而王建軍就吸取了這個經驗,在王遠小學時就開始施展了自己的教育大法。
他首先分析了歷年的高考狀元,發現這些天才的出世都離不開父母的努力託舉。而且這些學霸們往往都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很少有死讀書的。
所以他認為要想讓孩子優秀,必須玩著學,不要把弦繃得太緊。
而這個玩不止意味著玩耍,還代表著輕鬆與鬆弛。
他自稱是佛系爸爸,讓孩子玩著學,其實這個玩包含了很多規劃,無孔不入的鍛鍊孩子的各項能力。
如何玩著學?
1、到9點就停止學習
《開學第一課》中的張文宏醫生曾表示,小學生必須保持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王建軍也認為孩子只有睡飽了,才能有精力學習。
所以他要求孩子9點必須入睡,無論學習進展到了哪裡。
但是他也不會被作業難倒,他規定孩子8點之前必須完成,完不成就會有所懲罰。
而9點孩子不願意入睡的話,他就會提高孩子的運動量,確保一到9點孩子就困,家長們可以借鑑。
2、多運動
王建軍認為,運動會增強孩子的身體健康,讓孩子變得自信。
所以面對孩子成績的下滑,他採用的突破手段不是報補習班,而是讓孩子們快樂的運動玩耍。
他的大兒子小時候是摔跤冠軍,小女兒每天要走40圈的山路。
而二兒子王遠則表示:玩樂般的運動影響了我的人生,以前認為運動沒用的我,目光太短淺了。
運動會磨練孩子的意志,讓孩子變得堅強,收穫自信,並且在學習中受到打擊的時候,會快速恢復。
3、「不認真」的學習
教育是什麼?簡單的一句話概括,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 葉聖陶
在真正的學習方面,王建軍採取了一種方法,叫做「不認真的學」。
他要求孩子上課只集中注意力聽25分鐘的課,並著重聽取疑問點。
下課後找老師對不明白的問題進行提問。
而寫作業前,要與同學們先討論想法,再進行答題。
這種「不認真」的學習,其實就是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而思維強大的孩子遲早逆襲。
4、隨時演講
為了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王建軍要求王遠必須把上課的知識點濃縮成最少十句話複述給他。
剛開始王遠覺得很難,但是王建軍沒有逼迫他,所以慢慢王遠的口才與寫作能力越來越棒。
只有在家中像玩耍一般提前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孩子才能勇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提高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
很多家長掌握不好讓孩子玩耍與學習的度,所以我根據自家孩子的使用感,列了一個書單,希望可以幫助到家長們。
1、《閱讀力決定學習力》
作者:聶震寧
出版社:現代教育出版社
適宜年齡:幼兒園及中小學學生家長
主題:學習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
上榜理由:
本書將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分為了5個階段,分別是起步階段、過渡階段、基礎階段、成熟階段、思辨階段,並且根據這5個階段提供了針對性的方法,為家長們用心解決孩子的閱讀能力的難題。
2、 《玩出來的教養》
主題:育兒方法,玩中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孩子好性格、自控力、好習慣等
入選理由:
本書由著名育兒專家付小平博士結合自身經驗與科學的知識儲備,以「如何在玩中學」為主題幫互助家長們解決孩子厭學的難題,給出了非常實際的建議(親子閱讀、親子遊戲、親子觀影)
3、《培養兒童自控力》
作者:付小平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適宜年齡:幼兒園及小學生的父母
主題:兒童自控力
上榜理由:
本書也是付小平博士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育兒經驗與知識相結合,提供給了家長10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