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假期的到來,很多人都回老家探親訪友,有孩子的家長聚到一起必聊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說的最多的肯定是孩子的成績,如果孩子是個學霸,門門成績優異家長提起來都會滿臉驕傲,但是假如孩子是個「學渣」,做家長的往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考大學,上名校,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不惜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孩子的課外班報的滿滿當當,每晚陪讀到半夜,一刻不肯懈怠。就算這樣,很多時候家長還是會感到力不從心,該做的都做了,但是孩子的成績還是沒有明顯的改善。
有這樣一位家長,他自詡自己是一位「懶爸爸」,從不給孩子報陪輔導班,每晚九點之前必須上床睡覺,在這樣「懶爸爸」的教育下,他的二兒子從一個成績不及格,身體虛弱,性格自卑孤僻的孩子,奇蹟般轉化成,高中各科成績全優,紐約州摔跤冠軍,被多所常春藤名校提前錄取的學霸。
這位「懶爸爸」就是抖音上擁有六十萬粉絲的哈佛爸爸——王建軍。
把「學渣」培養成「學霸」,王建軍究竟是怎麼做的呢?
【1】
運動——強大內心
王建軍有三個孩子,大兒子自小多項全能,成為摔跤運動員,小女兒不是運動員,但是每天早上要到家前面的小山坡上跑35個來回:
王建軍說「 體育運動能讓孩子充滿陽光、身體強壯、更有氣質。 更重要的是,體育運動能讓孩子內心強大,有自信、具有極好的專注度,同時還能幫助孩子大腦發育,緩解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受的壓力,學會面對挫折。 」
收益最大的是二兒子王遠。王遠從小性格內向,不自信,各項成績都很差,王建軍沒有像其他家長一樣,給孩子準備補習班,提高成績,他首先做的就是提高他的自信心。而提高自信心的方法也是從運動上突破。
他鼓勵兒子參加摔跤比賽,一開始總是受挫,王建軍為此還和家人一起導演了一場「家庭劇」,讓王遠擺脫了活在哥哥陰影下的苦惱。一次王遠和哥哥一起去比賽,哥哥打的很好,但是兒子王遠剛上場就受挫了,非常沮喪。王遠回到家,垂頭喪氣,這時王建軍帶著家人一起迎接他,為他鼓掌。
兒子聽到掌聲很詫異,還以為大家把他認成了哥哥,但是王建軍說:「我們就是為你鼓掌,你還不知道嗎?你得了第六名你知道嗎?你比你哥當時還厲害!你一定能超過你哥的!」王遠聽到後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不到三年就真的超過了哥哥。
【2】
「我上來了,我能行!」——自我暗示開啟一天的自信
不僅對兒子們會重視體育,對女兒也是如此。
女兒每天早上要到自己家後面的小山坡爬35圈,爬上去之後還會喊:「我上來了,我能行,肯定行!」
王建軍說:心理暗示能讓孩子增強自信,讓孩子通過大聲喊出來會增強他們的信心。
【3】
手機不許帶到臥室,九點之前必須睡覺
很多家長認為,學霸一定是需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和辛苦,但是在王建軍看來,沒有充足的睡眠根本談不上好的學習效果。
在王建軍家裡,九點之前全家必須上床睡覺,當問到孩子睡不著怎麼辦,王建軍說:「在我家不可能睡不著,睡不著覺就是你運動量不夠,明天加大運動量。」孩子們基本上都是沾枕頭就睡著。
那也有家長反應,自己的孩子躺在床上玩手機,根本停不下來,這在王建軍家裡也是不存在的,他們規定手機是不準帶到臥室的,不僅孩子要遵守,大人也要遵守!
做一個以身作則的「懶父母」,才能成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