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父母反而能培養出優秀孩子,老師提醒家長注意這4點

2020-09-14 張健家庭教育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家長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不動聲色地讓孩子從勞動和摔打中鍛鍊出自主能力,這樣的「懶」媽媽、「懶」爸爸勝過大包大攬的"好「媽媽、「好」爸爸!


希望這位媽媽的做法可以讓你有啟發。也許做一個「懶」父母會讓你收穫一個面目一新的孩子。


兒子背上書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責任。似乎父母養育他到7周歲,就等著他背上書包這一天。心也隨之不輕鬆起來,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來。


早上催促他起床,幫他整理書包,晚上陪他讀書,檢查作業,輔導功課。為他忙前顧後,然而孩子卻不領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績並沒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績與自己付出的勞動不能成正比。


究其原因,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於父母太勤勞,反而養成了他的惰性,由於太關注他的學習,他反而變得沒有責任感和自覺性,學習目標不明確,以為是為大人學的,對大人產生依賴性。


長此下去,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而好的習慣是保證優秀成績的關鍵,是支付將來成材的前提,是培養健全、獨立人格的保證。


看著這麼多父母為「小皇帝」、「小公主」們鞠躬盡瘁,我卻反其道而行之。勤和懶是一對矛盾體,是互相牽制、相輔相成的。


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大人「懶」了,孩子就勤了。我是這麼做的:


01

懶於接送

獨自走路去上學


雖然很多孩子上下學都是父母接送的,雖然他爸剛開學時送過他幾次,但我從不接送,因為兒子從家到學校最多只有一公裡的路程,只需穿過一條馬路,來往的車輛也不多。在給他講了安全知識後,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練輕功」。


有一晚,他沒按時睡覺,次日起來遲了,要我騎車送,我故意說,我自己上班要遲到,來不及送。他氣得一邊跺腳一邊小跑去學校,結果因遲到被罰掃地。


我知道他最怕老師罰了,所以只有讓他遲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訓,改正晚睡的毛病。果然,以後總是一到8點半就上床,準時睡覺,保證第二天早起。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恐怕良好的作息習慣難以形成。


讓孩子自己走路上學,既能鍛鍊身體,又能養成不依賴他人的好習慣。



02

懶於陪讀

獨立完成自己的功課


我只提醒兒子,什麼時間該做功課了,做完了向我報告一聲。遇到要檢查的作業,我一律叫他自己檢查,我只負責籤字。他極不高興地說:「別人的媽媽都給檢查,你怎麼這麼懶?」


我給他講道理:「不是媽媽懶,你想,如果我幫你檢查了,你還會檢查嗎?考試的時候錯了,誰又幫你檢查?平時出小錯,考試出大錯啊。」


並告訴他學習是自己的事,遇到不會做的題我叫他自己開動腦筋,實在不會做了告訴他該到哪裡去查找資料。


如某個生詞不知道什麼意思,他為了圖省事,來問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為了完成作業,他不得不一個筆劃一個筆劃地查。過後,我在思考他不愛查字典的緣由,原來是對部首查字典不夠熟練,往往查一個字要費老半天時間,要查的生字多了,別說孩子,大人也覺枯燥。


於是我想了個辦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賽,列出生字,看誰查得快,我故意輸給他,贏了的他興趣盎然。玩了幾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認為是麻煩事了。現在,他還主動幫同學查字典呢。


在輔導孩子的學習上,不要太勤於指導,而要學會發現哪些是孩子能做的和有助於獨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哪些是他能力達不到而需要幫助的。



03

懶於嘮叨

多做少說培養自覺性


有的父母為督促孩子學習,一天到晚象麻雀一樣嘮叨個沒完沒了。殊不知,重複的話孩子聽多了耳朵也會起繭的,他反而不當回事。


周末,他打遊戲打了很久,作業也沒做,我問:「你準備打到幾點?」他看看鐘,說:「再打十分鐘。」「好,說話算數。」十分鐘過去了,我返回來一看,他還在打,我強忍怒氣,臉上平靜地說:「你平常不是說,說話要算數嗎?」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馬上關掉電腦。


在此之前,因我給他灌輸過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識,所以這次他才能愉快地接受。試想,如果我來個火冒三丈,一陣嘮叨:「別打了,還不趕快做功課去,這樣打下去,成績怎麼會好?以後考不上大學……」恐怕他口服心不服的,做作業時還會「身在曹營心在漢」。以後他打遊戲,我要他自己規定時間,時間一到,必須馬上關機。


開始,他還要我監督,以後我偷偷觀察,發現他自覺了,時間一到就不打了。都說打遊戲不好,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變不利為有利,他從中學會了控制自己,克制欲望,培養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等。而這些,正是重要的學習品質。


勤教育不見得有效,要看在什麼方面勤。如果勤於嘮叨、大擺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於尋找方法和對策,並能有效實施才是值得借鑑的。



04

懶於動手

不包辦培養做事獨立性


凡是兒子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不幫忙。如他的房間亂的時候,我就提醒他該收拾整齊了,自己卻在一旁樂得看他整理。


孩子上科技課經常要回家準備各種材料,我叫他自己準備;要買什麼給他錢讓他自己去店鋪買,以鍛鍊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要收集標本,我帶他去野外,看著他動手做。


剛開學,老師要求給新書包上書皮,他不會包,我卻叫他跟我學包。第一個封皮包好後(當然非常蹩腳),便放手,叫他自己包。他嫌麻煩,露出不耐煩的神色,我不理睬,只顧在旁邊「指手劃腳」地指導一番,看我如君子般「動口不動手」,他不得不耐著性子包。如果我為了圖快省事,幫他包完,那麼他永遠也包不出第二個更好的書皮。


勤於幫孩子做事,甚至包辦,孩子就會有依賴和被動性,而責任心也無從培養。要讓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由於我的種種「懶」,促成了他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學習上,改掉了粗枝大葉、丟三拉四的毛病,遇到困難,能獨立思考鑽研,主動尋求解決辦法;生活上,獨立性強,樣樣能自理。


可見,父母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該狠心的時候要狠心,該懶的時候不妨懶,把操心、關注默默地放在心裡。


移開呵護的羽翼,讓他自己去飛翔,唯有這樣,雉燕才能煉就一雙堅強的翅膀,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的獨立能力。

相關焦點

  • 「懶」父母反而能培養出優秀孩子!老師提醒家長注意這4點
    家長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不動聲色地讓孩子從勞動和摔打中鍛鍊出自主能力,這樣的「懶」媽媽、「懶」爸爸勝過大包大攬的"好「媽媽、「好」爸爸!希望這位媽媽的做法可以讓你有啟發。也許做一個「懶」父母會讓你收穫一個面目一新的孩子。兒子背上書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責任。似乎父母養育他到7周歲,就等著他背上書包這一天。
  • 「懶」父母反而能培養出優秀孩子!老師提醒家長注意這4點!
    家長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不動聲色地讓孩子從勞動和摔打中鍛鍊出自主能力,這樣的「懶」媽媽、「懶」爸爸勝過大包大攬的'好「媽媽、「好」爸爸!希望這位媽媽的做法可以讓你有啟發。也許做一個「懶」父母會讓你收穫一個面目一新的孩子。兒子背上書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責任。似乎父母養育他到7周歲,就等著他背上書包這一天。心也隨之不輕鬆起來,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來。
  • 什麼樣的「懶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娃」,「懶」字最重要
    現實生活中的父母呢應該「懶」一點,不要讓自己的那麼勤快。其實從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處於溺愛孩子的一個狀態,根本就不是在幫他,反而是在害了他,在孩子開始學習的過程中,各位爸爸媽媽的要逐漸的減少,孩子對孩子的一些幫助。讓他們學會替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或者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們父母呢,也要學會做一個「懶父母」,或許「懶父母」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
  • 媽媽在這4點越懶,孩子未來越成功!
    為他忙前顧後,然而孩子卻不領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績並沒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績與自己付出的勞動不能成正比。究其原因,我認為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於父母太勤勞,反而養成了孩子的惰性,由於太關注他的學習,他反而變得沒有責任感和自覺性,學習目標不明確,以為是為大人學的,對大人產生依賴性。
  • 「懶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娃」,但問題是,怎麼「懶」才是關鍵
    導讀:「懶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娃」,但問題是,怎麼「懶」才是關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懶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娃」,但問題是,怎麼「懶」才是關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在這4點越懶,孩子未來越成功
    由於父母太勤勞,反而養成了他的惰性。長此下去,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看著這麼多父母為「小皇帝」、「小公主」們鞠躬盡瘁,我卻反其道而行之。勤和懶是一對矛盾體,是互相牽制、相輔相成的。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大人「懶」了,孩子就勤了。
  • 父母懶一點孩子更優秀,問題的關鍵是:父母該怎麼「懶」?
    教育一直是一件大事,很多父母們都在尋找著一種正確的教育方法,怎麼樣才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健康的人。為此許多父母盡心竭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但最後孩子卻沒能達到父母的期望。可是有許多父母會問,到底怎麼樣才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的孩子?同事經常跟我抱怨他們家的寶寶,一天到晚都只知道玩遊戲。學習成績也不好,也不努力,更加不會幫父母做事情。
  • 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
    如果我問你們,做家長,累嗎?很多家長眉毛輕皺,抿嘴微微一笑,想了想,會給出這樣的答案:累,但是累並快樂吧!畢竟愛自己孩子這件事不累!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我認識一位媽媽育兒真相:這三件小事,父母越「懶」,孩子越容易變優秀
  • 媽媽在這4件事上越「懶」,養出的孩子越優秀,可別太勤快
    ,基本上都是姐夫在做飯,有時候做家務都懶得做,但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懶媽媽能夠養出一個勤快的孩子呢?,所以媽媽們別太勤快了媽媽在這4件事上越「懶」,養出的孩子越優秀,孩子反而更加勤快什麼都會,所以說家長有必要在一些時候偷懶。
  • 在這4個方面,寶媽別太勤快,越「懶」越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如果真是想要培養出來優秀的孩子的話,寶媽們最好在這4方面「懶惰」一些。在這4個方面,寶媽別太勤快,越「懶」越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1.等到家長都老了,孩子還不會做家務,需要等家長來做的話,那時候你就會覺得孩子不懂事。但其實這些不過都是因為你沒有教給孩子,沒有讓孩子接受鍛鍊罷了。所以說,如果不想在以後有這種情況出現,媽媽們最好別太勤快,在孩子小的時候,能做些事情的時候,就教他們分擔家務。
  • 如何培養出自信的孩子?家長注意4點,孩子自信值蹭蹭漲起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信心的培養尤其重要。自信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它能幫助人在困難時勇敢面對、迎難而上,在順境中也能相信自己,抓住機遇。有自信的孩子,將來會更優秀,也更容易成功。很多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總是很膽小,性格有點內向,不怎麼自信。那該怎麼辦呢?下面就來說一說如何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 育兒專家付小平:優秀的孩子,通常都贏在他們有個「懶媽媽」
    正如高爾基所說,教育孩子、教育好孩子已經成為了大部分家長的新難題,有時候一個不注意的細節就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而在全世界的家長中,中國式父母不說是最優秀的,也無疑是最努力的那一個。 可從中國如今的孩子們身上就可以看出,越勤快、用心的家長,他們的孩子不僅不領情,沒有進步,還總是躲避與家長的接觸。
  • 孩子培養!在這3件事上偷不得懶!(轉給家長)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  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成長。但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
  • 「懶家長」能培養出勤快孩子嗎?
    父母把孩子生下來就要把他養大成人,把他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待小孩不能因為他是聰明可愛而對他過分寵溺;也不能因為他調皮頑劣過於厭棄。同樣,父母老了孩子就要贍養父母,夫妻結為連理就要彼此為一生的幸福負責,這就是責任。
  • 不優秀的父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
    不優秀的父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在開始論述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說說為什麼在教育孩子這個事情上,會有截然相悖的兩種觀點,一方認為家長必須要做好自己,提升自己,才有資格教好孩子;另一方則認為應該尊重孩子的個體獨立性,不過多幹涉孩子的天性。
  • 媽媽越懶,孩子越優秀?信你個鬼
    ,並且自覺主動地學習,從而變成一個優秀的孩子。的情況下才起作用,而且這個時候,孩子的成長速度很可能已經大大地超過了父母成長的速度,父母只能更勤快,更上心,才能滿足孩子旺盛的學習需求。而且懶媽媽真的就一定能培養不出勤快自立的孩子嗎?不太可能!
  • 父母千萬別錯過孩子成長關鍵期,這8點建議幫你培養優秀孩子!
    除了孩子,其實父母也需要教育和成長。為了把孩子培養得越來越優秀,這8條建議,每一位家長都該了解。給家長的 8 條建議1. (說給父親)下班的路應該是回家的路孩子上學之後,更需要父親的關懷。作為父親,必須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責任,與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更優秀。
  • 思維導圖丨越焦慮的父母,越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這些現象相信很多家庭中都曾經出現過,看似普通,實則是父母焦慮的表現,雖然每個家長出發點都是關心孩子,但是北大心理學教授指出:這樣的焦慮行為對孩子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越是這樣焦慮的家長,越是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 「懶」父母和「勤快」父母有啥區別?不用理論,看看孩子就知道了
    但也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唯有獨立才能成才,由此衍生出了兩波具有鮮明區別點的家長。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便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倒垃圾,掃地,洗衣服等等,久而久之,孩子掌握了許多的生活技能,甚至還能夠自己做幾個簡單的菜。正是浩浩父母的「懶」,讓浩浩變得更加優秀,他並沒有因為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成績退步,反而當上了班長,還變得越來越成熟穩重。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這些懶!(轉給家長)
    但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甚至有老師反映,孩子經常在課堂上開小差,不認真聽講,總是東望望西看看的。慢慢地,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這樣的結果,是任何父母都不想看到的。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讀書時偷的懶 ,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這個社會,誰都信奉努力是走向人生巔峰的標配。事實上,誰都清楚,當下不努力到底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