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這些懶!(轉給家長)

2020-09-20 桃李創天下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

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成長。

但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

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

1

有遠見的父母

從不讓孩子偷讀書的懶

在生活中,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

「媽媽,我不想上學。」

「媽媽,我不想寫作業。」

即使父母苦口婆心地開導,但孩子依舊對學習毫無興趣。

甚至有老師反映,孩子經常在課堂上開小差,不認真聽講,總是東望望西看看的。

慢慢地,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這樣的結果,是任何父母都不想看到的。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讀書時偷的懶 ,換來的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層。

這個社會,誰都信奉努力是走向人生巔峰的標配。

事實上,誰都清楚,當下不努力到底有多爽。

幹嘛要上學,每天看電視劇多好。

幹嘛非要在周末學習,打打遊戲多好。

幹嘛非要熬夜寫作業,早早躺下休息多好。

幹嘛非要認真聽講,和同學打打鬧鬧多好。

任何年齡的人,都會在偷懶以及放縱中找到歡愉,小孩子也不例外。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小時候越是省心、越是偷懶,成年後都要彌補回來,都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曾看過一篇文章,裡面寫了一則小故事:

有位媽媽在朋友圈發了一張意味深長的圖:一隻小鳥歇在樹枝上,遠方還有一群鳥兒飛入雲中。

這位媽媽配了這樣一句話:孩子,我也知道你很累,但別人都在飛。

讓自己的孩子可以輕輕鬆鬆成長,父母不是不想,只是不能。

有哪個父母能夠真正做到超然,敢於用孩子的未來叫板現實呢?

每個父母都知道這樣一個道理:讀書,是普通人逆襲的最佳途徑,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機會。

對於普通人來說,考試仍是最公平的一次競賽。

學習成績好,才能上好的大學,以後才能有更多選擇權。

所以,不要讓孩子偷讀書的懶,那些曾為讀書吃過的苦,會變成一條寬闊平坦的道路,帶孩子走到他想去的地方。

歲月永遠都不會辜負,每一個認真努力的孩子!

2

有遠見的父母

從不讓孩子偷試錯的懶

大多數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是習慣一手包辦。

當孩子和小朋友有了衝突,父母衝上去替他解決。

當孩子想要自己吃飯的時候,父母跟他說「寶貝你還小,媽媽來幫你,等以後你長大了,再自己來」。

其實父母之所以這樣做,是出於對孩子的不信任。

不相信孩子有解決和朋友之間衝突的能力,不相信孩子有自己吃飯的能力。

其實這是錯誤的,如果不讓孩子試錯,他又怎麼可能長大呢?

白巖松曾說:「如果成長永遠是一個模式,順理成章、潔白無瑕,陽光燦爛,那不是成長。成長應該是立體的,真實的,雖然不斷犯錯誤,但只要不出格,守住底線就行。」

成長,就是要在不斷的試錯中完成的。

如果父母不給孩子試錯的機會,無疑是親手斬斷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沒自信,沒主見,甚至害怕犯錯。

愛孩子,就要給他試錯的機會,因為每一次失敗都是成功的伏筆,這樣才能讓孩子慢慢成熟。

著名家庭教育家蔡笑晚的6個孩子中,有5位博士1位碩士,因此他被譽為人才魔術師。

他講了一個讓孩子試錯的故事。

他的第四個孩子,曾受到武俠片的影響想要去少林寺學武。

蔡笑晚怎麼勸他都不聽,最後他決定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去試試。

他跟孩子說:「如果你真的要學武術,那就給我寫一個決心書吧。」

孩子寫完決心書後,他就把孩子送到了武術學校。

學武術其實是很苦的,於是學了兩個月後,孩子堅持不住了,就想回家。

蔡笑晚說:「你不能回來,你必須要堅持下去,否則你就是對自己人生選擇的不負責任,會對你以後的成長非常不利。」

在他的要求下,孩子堅持了一個學期。

一個學期後,蔡笑晚再問他:「你是想繼續學武術還是想再讀書?」

孩子說:「我想讀書。」

於是蔡笑晚說:「學武術要有基礎,學武術的孩子一般都出身在武術世家,幾歲的時候就要注意這方面的培養,不是說你想學武術你就能成為武林高手。」

在父親說完後,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選擇是錯的,有了這次教訓後,他很快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考上了重點大學,畢業後順利被美國著名大學錄取為博士生。

讓孩子不斷地試錯,這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父母不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和時間,那麼就等於扼殺了孩子最美好的前程。

試錯,是孩子成長的土壤。

有遠見的父母,從來不讓孩子偷試錯的懶,而是懂得放手,讓孩子去試錯。

3

有遠見的父母

從不讓孩子偷做家務的懶

很多家長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只管好好學習就行了。

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怕他累著。

用不著讓孩子做家務,浪費時間。

然而,不讓孩子做家務的結果,往往不是培養出一個優秀上進的孩子,而是讓「巨嬰」頻頻出現。

曾經轟動一時,被譽為「神童」的魏永康,4歲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13歲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但是沒過多久,他就被中科院勸退,原因是高分低能。

中科院的老師說:

這個20歲的年輕人,在生活自理方面還不如一個小孩子,天冷不知道加衣服,天熱不知道脫衣,房間從來不打掃,髒衣服髒襪子到處亂扔。

他很愛愛書,經常窩在寢室裡埋頭看書,忘了還要參加考試,寫畢業論文。

一門功課被記零分、沒提交畢業論文,讓他失去了繼續攻讀博士的資格。

為什麼魏永康完全沒有一點生存技能呢?

從小洗衣做飯、洗臉洗澡甚至是擠牙膏這樣的小事,都是由媽媽一手包辦;

高中時,媽媽為了讓他吃飯也能安心看書,給他餵飯;

……

導致成年後的魏永康,看似已經脫離了父母,卻絲毫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父母事事包辦的保護,恰好剝奪了孩子在生活中學會成長的好機會。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前者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做家務的懶,而是從小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

少年說》中,有位男生抱怨媽媽總是讓他做家務,他向媽媽提出一個要求,就是不做家務。

但是他媽媽堅定地說:不可以!

她是這樣告誡自己的孩子的:

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要承擔。

家務勞動可以鍛鍊你的動手能力,它會讓你變得有耐心有愛心,你會更有責任感。

讓孩子從小做家務,他才會懂得更好地承擔責任。

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不會再來。

所以各位家長們,請珍惜孩子的每一次成長,正確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相關焦點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3個懶,關係孩子一生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成長。但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在這3件事上偷懶!(轉給家長)
    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1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讀書的懶從不讓孩子偷試錯的懶大多數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是習慣一手包辦。從不讓孩子偷做家務的懶很多家長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只管好好學習就行了。
  • 孩子培養!在這3件事上偷不得懶!(轉給家長)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  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成長。但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偷這些懶!(轉給家長)
    古語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愛孩子,不是看眼下一時一刻的關愛與保護,而是讓孩子擁有在將來勇敢闖蕩人生的能力。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幾種懶。從小讓孩子自理生活有人說:「焦慮是現在父母的普遍標配。」確實,現在的父母要為孩子操心太多,想給他安排好一切,有時候恨不得替他生活。父母的過度保護,有可能害了孩子一輩子。之前看節目《媽媽是超人》,就對馬雅舒的教育方式印象深刻。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讓孩子在這3件事上偷懶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 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成長。但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
  • 父母不要讓孩子偷這3個懶,對孩子一生有益
    父母愛孩子,本是最美好的感情。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恨不得為孩子鋪好一生的道路,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成長。但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代替不了的。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絕不會讓孩子偷以下這些懶。
  • 有遠見的父母,不要給孩子偷這3種懶,現在知道還不晚
    只是,很多時候,父母愛得太深,想為孩子創造一生的道路,讓孩子開心成長。但是,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是無法替代的。有遠見的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偷懶,都帶有一些絕情。一、不讓孩子偷讀書的懶有遠見的父母不讓孩子偷讀書的懶
  •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炫耀孩子
    ,暗自較量的卻是家長彼此的面子。有遠見的父母懂得「三緘其口」,因為他們明白:當孩子處在嫩芽成長期,做一個不多說的父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呵護…… 不炫耀 當紅主持人撒貝寧 他們從不把孩子的優秀當作炫耀的談資,因為他們明白:一味炫耀孩子,要麼讓孩子陷入「被優秀」的迷霧中,無法認清自己;要麼孩子無力承受沉重的期待,壓力成阻力,反而離優秀背道而馳。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他們會用默默的肯定與讚許的目光讓孩子明白:不留戀路上的掌聲,以寵辱不驚的心態繼續向前奔跑,才是最好的成長。
  • 負責任的父母,絕不會讓孩子偷這4種懶
    導讀:負責任的父母,絕不會讓孩子偷這4種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負責任的父母,絕不會讓孩子偷這4種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有句老話:「父母愛兒子,他們有深遠的計劃。」
  • 有遠見的父母,在疫情期間都會要求孩子這樣做
    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要不要以為孩子小,特別是處於低年級的孩子,還沒認識幾個大字就覺得沒必要,實踐證明往往越是懂得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父母,越有遠見,孩子思維能力越靈活。有遠見的父母還多做了這一點,在孩子學習之餘,適當帶孩子一起鍛鍊,多幫忙做家務活,還可以鍛鍊孩子的廚藝。
  • 有遠見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孩子的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我們只能協助,不能代替。家長的代替會在孩子心中埋下憤怒的種子。因為潛意識裡孩子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獨立的人。家長的代替也會影響孩子能力的發展。有的家長不放心孩子,孩子往往就會在無形中接受父母投給孩子的這種擔心和不信任,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真的認為:我不行,有問題我得請教爸爸媽媽。
  • 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愛的能力
    從不懂事的孩子,到已畢業工作的成年人,現實生活中,確實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只知道索取,從不懂得為別人付出,情感淡漠,逐漸變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我們談論教育孩子,不只是幫助孩子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將來獲得很好的工作,還有一項很重要的責任,就是培養孩子愛的能力。
  • 暑假過半:在家混日子的孩子,請讀讀老師這些話!(轉給家長)
    暑假已經過去一半,自律的孩子能夠充分利用暑假充實自己,而不自律的孩子則會白白浪費暑假充實自己的時光。這個長假之後,必然會出現許多黑馬,也會有很多墜落的星星。你的孩子會是橫空出世的黑馬,還是中途墜落的星星呢?
  • 別指望孩子「自覺」,有遠見的父母,總是捨得對孩子「狠心」
    現在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和提高了,當孩子有什麼需求的時候,家長多會選擇滿足孩子,特別是對於一些經濟水平比較好的家庭來說,不願意讓孩子吃苦,但是這從孩子的長遠發展來說,其實是不利的,將來孩子的生活走向可能會是先甜後苦。
  • 父母「四有」,孩子優秀:有修養,有原則,有格局,有遠見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語,列夫·託爾斯泰也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首先父母也應做到有修養。無數事例告訴我們:有教養的孩子背後站著有修養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後往往站著不合格的家長。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懶,都會變成最深的遺憾
    班主任老師是位熱心腸,對家長們語重心長地說:近兩個月的暑假,希望各位家長,儘量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哪怕是陪他說說話,他的心也會和你靠近一步。孩子的想法,你們都知道嗎?他們有心裡話和你說嗎?你們總是羨慕人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多少分,可你知道人家的爸媽付出了多少嗎?請各位放下手機,關掉電腦、電視,拿一本書,哪怕是裝樣子,也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 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
    孩子的起跑線,不是興趣班、不是學區房、不是進名校,而是父母的遠見。因為,父母的遠見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你的修煉、你的眼界、你的格局、你的婚姻都藏在孩子的性格裡。對於孩子起跑線的問題,讓父母內心的糾結與恐慌與日俱增:怕孩子太晚學,會來不及;怕別人跑得太快,自己孩子趕不上;怕現在起點低了,就永遠是低起點,不允許孩子落後,時刻盯著自己的孩子,也盯著別人。
  • 「懶」父母和「勤快」父母有啥區別?不用理論,看看孩子就知道了
    1)一部分家長十分「勤快」,為孩子忙東忙西,努力付出2)另一部分家長卻很「懶惰」,放養孩子成長,很少關注兩類家長究竟孰優孰劣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便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倒垃圾,掃地,洗衣服等等,久而久之,孩子掌握了許多的生活技能,甚至還能夠自己做幾個簡單的菜。正是浩浩父母的「懶」,讓浩浩變得更加優秀,他並沒有因為這些生活中的小事成績退步,反而當上了班長,還變得越來越成熟穩重。
  • 有遠見的父母,從小就知道教會孩子這些事,長大格局才不會小
    導讀:有遠見的父母,從小就知道教會孩子這些事,長大格局才不會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遠見的父母,從小就知道教會孩子這些事,長大格局才不會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6個技巧,超實用!(轉給家長)
    都知道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很重要,可是,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篇實用指南,老師們快轉給家長吧,值得家長一讀再讀!個人的經驗,常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他的閱讀量會達到平時的3倍以上。沉浸在書的海洋,周圍的孩子都在認真看書,這些積極外部因素會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所以,家長在周末時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和參加閱讀活動,讓孩子多多浸漬好的影響。當然,家裡還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