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丨越焦慮的父母,越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2020-09-10 魔扣思維空間

每一步,與世界同步

家庭教育是孩子養成習慣、形成性格的主要陣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越來越多的父母已經意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開始注重對孩子的教育,這是好事,但是北大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存在育兒焦慮的現象。

什麼是家庭教育中的育兒焦慮呢?比如孩子早晨睡了個懶覺上學遲到了,父母就以為孩子故意不上學,有厭學情緒,從而大發雷霆;比如孩子哪天回到家不愛說話,父母就以為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感到心虛,在旁邊絮絮叨叨問個不停;比如孩子某一次考試成績稍微下降一點點,父母就以為孩子不認真學習,急著給孩子報輔導班、請家教……

這些現象相信很多家庭中都曾經出現過,看似普通,實則是父母焦慮的表現,雖然每個家長出發點都是關心孩子,但是北大心理學教授指出:這樣的焦慮行為對孩子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越是這樣焦慮的家長,越是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反而會阻礙孩子的發展。

家長的育兒焦慮對孩子的到底會有怎樣的負面影響呢?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北大心理學教授總結的這三點,值得所有家長引起重視:

首先,育兒教育的情緒會影響孩子,讓孩子也跟著焦慮。

由於父母在生活細節中表現出來的焦慮,會無形中給孩子造成壓力,比如我們前面講到的孩子成績下降了一點點,父母就小題大做,孩子就會對成績產生恐懼,以後每次考試都會害怕父母失望,於是產生了很大的壓力。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也會變得焦慮,在生活和學習中每日憂心忡忡,無法拿出最好的狀態。

其次,育兒焦慮的家庭,往往容易培養出不自信的孩子。

家長常常焦慮,患得患失,進而去控制孩子的一切,強制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來發展,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沒有主見,自然也就缺乏自信,在學校與老師同學交往時,也不敢去表達自己的觀點,長此以往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甚至會產生自卑的心理。

最後,育兒焦慮的父母,會限制孩子的人際關係發展。

焦慮的父母給孩子另一個直接的影響是,讓孩子不敢與外人接觸,因為經常受到父母的批評或者懲罰,孩子們過于謹小慎微,不願意與人講話,時間久了孩子的人際關係就會受阻,慢慢變得過於內向,不善交際,對孩子長遠的發展非常不利。

剛剛我們說的這三點,都是家庭教育中父母過於焦慮會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北大心理學教授也正是基於以上分析提醒各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做到平心靜氣,因為家庭教育中身教重於言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孩子。與其因為孩子的一點點錯誤和退步就去指責,不如先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孩子也會向你看齊的!

相關焦點

  • 母親越焦慮、孩子就越抑鬱,什麼樣的父母,就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孩子就會感到焦慮。,孩子就越抑鬱。如果母親的情緒總是焦慮、煩躁,對撫養孩子缺乏耐心,疏於和孩子溝通交流,遇到棘手的教育問題動輒大吼大叫,甚至抄起棍棒對孩子打罵責罰。在這種家庭環境和焦慮母親教育下的孩子,往往會自卑怯懦、不善交流或抑鬱脆弱。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 《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的思維導圖,幫助父母更好培養孩子
    自律對孩子至關重要,毫不客氣的說,一個人的優秀程度就基本等同於自律能力的大小。《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專欄的主要內容基本已經更新完了,後期我還會添加一些細枝末節進行補充。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本專欄內容,我本章將做一個總結,幫大家梳理一下脈絡。
  • 她是怎麼把兒子培養得這麼優秀?閱讀,思維導圖,英文溝通樣樣行
    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中國孩子學習英語,就是死記硬背,她們家孩子是用「英語語境」來學習。你以為只有英語這麼好?她家兒子的邏輯思路能力也超強。小小年紀,就開始畫思維導圖,並且拿著思維導圖在班會的時候,給小朋友們去講。講了一次不過癮,還給班主任申請了第二次,第三次。下面這張圖,是小朋友給班級同學們做故事演講的《三國演義》中小故事的思維導圖。全部是自己畫的。
  • 認真陪孩子玩的父母,會讓孩子「越玩越優秀」
    因此,當我們長大、為人父母之後,或許是潛意識裡那份童年的缺失,讓大多數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共識:陪著孩子一起玩很重要。但是,究竟應該陪孩子玩些什麼遊戲呢?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玩對了」遊戲,還可以讓你的孩子「越玩越優秀」?
  • 父母越捨得給孩子花錢,孩子就越優秀嗎?
    現在的家長們,都很捨得在教育孩子上下血本。買昂貴的學區房、報各類興趣班、送孩子上精英輔導課等等,只要是對孩子教育有幫助的事情,父母們砸鍋賣鐵也要做。但這些,大多是外在形式的捨得。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
  • 蔣佩蓉:父母越焦慮 孩子越學不好
    蔣佩蓉:父母越焦慮 孩子越學不好 2020-05-04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拽得過緊,風箏就飛不起來,放得過松,風箏也飛不起來。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李嘉誠說:父母事業再大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子女教育上的失敗。教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絕對是我們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作為父母,最可貴的就是時常反思,不以錯誤的方式埋沒了孩子的成長成才。
  • 這4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父母若強勢衝動,孩子就容易膽小自卑;父母若耐心寬容,孩子就會更加陽光快樂……而以下4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忍住不越界,才會有界限心理學大師海靈格說:「好的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看似不長的21天,最後僅有一對雙胞胎和父母挑戰成功。據程老師統計,本次挑戰家長生氣的比例要比孩子高25%左右。也就是說,生活中看似更穩重成熟的大人,其實比調皮不懂事的孩子更多也更容易生氣。而一個愛發火,不能控制情緒的家長,很難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 讓孩子自在的成長吧!父母越焦慮,孩子越痛苦
    越擔心越焦慮,越焦慮越恐慌,就這樣陷入了一個死循環。要說父母不焦慮,的確不容易。然而,過度的焦慮常常讓我們以愛之名,行綁架之實,做出很多傷害孩子的事情,結果就是父母越焦慮,孩子越痛苦。她不明白,自己24小時撲在孩子身上,怎麼換來了孩子的疏遠與厭惡。其實原因很簡單,她的過度焦慮變成了過度養育,大到孩子的學習,小到孩子的交友,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 孩子上小學,擔心輸在起跑線,焦慮父母解決方案(內含思維導圖)
    文中有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有人說,自從生了娃,就開始了「九九八十一難」的打怪升級之路,沒一樣是讓人省心的。這話一點也不假。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眾多父母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擠破頭去上各類興趣班,一口氣上3到5個興趣班是常見之事。大人和小孩不是在去上培訓班的路上,就是在下培訓班回家的路上,忙得不可開交。
  • 為什麼大家都在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好處是什麼?
    自己家的孩子學的苦哈哈的,成績卻不見長進?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學霸們究竟和我們家孩子的學習有哪裡的不同呢?  平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不談學習相親相愛,一談學習相愛相殺。一提到輔導孩子學習,多少柔情似水的媽媽秒變張牙舞爪的母老虎!以下這些孩子學習吃力又低效問題,有沒有困擾你和你的孩子呢?
  • 《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以「思維導圖法」培養孩子終生學習理念
    引言《給孩子的思維導圖課》是由著名思維導圖法專家王玉印、楊澤共同撰寫的的優秀作品。他們針對中國孩子的特點,將提升閱讀能力這一目標分解成了一個闖關閱讀訓練,可謂好玩有趣。《給孩子的思維導讀課》是一本關於親子家教類的四色印刷手繪導圖類書籍,講述了學生周小白因為成績不理想被爸爸怒罵想逃離有考試、作業的世界,後來進入所謂的「桃花源」後發現需要自食其力,終於改過自新,通過12道的重重關卡終於「回到」現實世界的溫暖懷抱。
  • 怎樣讓孩子利用思維導圖並訓練發散性思維?
    如果你的孩子存在這方面的困擾,不妨引導孩子使用思維導圖來做筆記。與傳統的做筆記方式相比,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做筆記有一下幾大好處。1、省時省力思維導圖式筆記不需要吧一句話完完整整地寫下來,只需要寫出關鍵詞即可。
  • 小學數學思維導圖知識點匯總,父母帶著孩子一起成長
    在有限的時間內,必須讓兒童掌握數學的思想與方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及想像力,讓這些思想和方法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小學階段,兒童的注意力只能集中15~20分鐘,與其刻板、教條的對待孩子的學習,不如利用色彩的衝擊,完美的想像,故事的引導,把孩子帶入一個數學王國。
  • 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寶寶?
    優秀的孩子什麼樣?有人總結出優秀的孩子身上有以下幾個共同點:善於調控情緒、懂得自律、很少焦慮或抑鬱、愛運動卻不訴諸暴力、有很多友誼深厚的朋友。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好孩子,也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追究其根,便藏在家庭教育當中。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教育方式和處世方式,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 思維導圖 | 孩子不愛寫作業?10個小絕招,一治一個準
    然而,對於不少孩子來說,寫作業是令人頭疼的事,不僅寫作業沒興趣,拖拉,還字跡潦草,這一現象,也令不少爸爸媽媽操碎了心,孩子不愛寫作業怎麼辦呢?今天小編整理出了10條小絕招,一起說說孩子寫作業的那些事!不會管理時間,作業多時,孩子會產生壓力,然後牴觸越不想寫。(2)學習基礎差,缺乏興趣如果孩子的學習基礎比較差,那麼在寫作業時就會遇到壓力,一寫作業就頭疼,於是乾脆不寫了,越不寫作業,基礎越差,成績越差,陷入死循環。同時,各種補習班也增添了不少額外作業壓力。
  • 寫作文用思維導圖,究竟幫孩子解決了什麼問題
    思維導圖對作文的最大作用,就是提醒孩子,在寫作的時候,按照既定的思路寫下去,不要跑偏。但思維導圖本身的內容,是否完整,是否優秀,就取決於孩子的思維內容,而不取決於你的思維導圖造型有多漂亮,顏色多鮮豔。04 思維導圖解決不了的問題即使一個孩子,在作文前,列舉了很完備的思維導圖,開頭、中間、結尾、甚至把每部分的大致字數都事先規劃出來,更甚者把每個部分的細節再規劃
  • 「思維導圖」有多強?老師自製思維導圖記憶,班上33個人考了滿分
    關於思維導圖,網上是這麼定義的: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地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主要應用於記憶、學習、思考。它最初是用來幫助「學習困難生」克服學習障礙,後來逐融合了結構化思考、邏輯思考、辯證思考、追問意識等思維方式,逐步轉化成了「學科思維導圖。」
  • 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其實家長捨得在教育孩子上下血本,甚至為了把孩子送去名校砸鍋賣鐵,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成績一定會好。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以下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都做到了嗎?
  • 父母越會「說話」,培養出的孩子越優秀,溝通方式和技巧很重要
    好的父母嘴上應該有一個拉鏈,不對孩子隨心所欲的說話。以下的說話方式或者說溝通方式是不是很熟悉。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很霸道的,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有和自己不相同的做法或者是看法。在這樣長期的溝通方式下,就會收穫一個同樣霸道或者專制的孩子,或者是有一個性格軟弱,內向社交能力很差的孩子。「我說不行就不行」,「現在就去睡覺,趕緊去不可以做別的」,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的父母,就是控制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