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是「學霸」,上了初中變「學渣」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共同點

2020-12-19 小柳育兒指南

能翻到這篇文章的家長,一定是平時就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且相信科學育兒的正確理念

很多小朋友在上小學的時候,是妥妥的「學霸」一枚,學習認真,作業不用管,家長也省心,感覺真是上天的恩賜,有個學習不用操心的寶寶,可是上初中以後,打破了家長的美好幻想。「別人家的孩子」逆襲成學霸,可是自己家本來的「學霸」倒退成「學渣」了

誰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孩子依然努力刻苦,認真聽課,認真寫作業,成績能勉強維持在中等。這讓家長和學生都很苦惱

這些年從事教育工作,遇到的孩子越來越多,總結了三點共同點,希望對家長有幫助,並且希望您家的寶貝不在其中。

「學霸」變「學渣」的孩子的共同點

1.只學習課本知識,沒有閱讀習慣

尹建莉說:「如果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覺得力不從心。」

學習認真的小朋友,能做到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熟記書上的例題,古詩等等,書都快倒背如流了,但是由於自己的觀點,或者父母教育觀念,認為教科書以外的書都是閒書,耽誤時間沒有用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還沒到初中,從三年級數學應用題出現的時候,就已經力不從心了,成績已經開始下滑。

2.習慣死記硬背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在13歲以前。

死記硬背是刻苦勤奮的方法,我們一直提倡笨鳥先飛,但是死記硬背適用於語文,英語單詞,和小學時候的單一的數學題型。

而且人最佳的記憶力黃金期是13歲之前,13歲之後抽象思維迅速發展,記憶力呈現停滯或者倒退的趨勢。

並且初中以後,學科增加,題型複雜,死記硬背已經不管用了,自然成績下滑了,所以很多老師說小學成績優異,有可能是「假象」。

3.題海戰術,沒有真正「吃透」題目

「數學帝」葛軍:所有現代科技的進步,如果追根溯源,我們會發現其中都存在著數學基礎。數學不是簡單的加減乘除,數學更多的是對感知和非感知空間、甚至更龐大範圍的邏輯結構化。學好數學的「秘訣」是把一道題真正的「吃透」練會,比做上百道題卻不知其原理要更重要。

這個跟死記硬背差不多,有不一樣,這種刻苦的方法,也是只適用於小學,那點簡單題型,十套二十套的也就夠了,但是到了初中,數學分代數和幾何,物理化學都是理科性質很強的

刷題如果不會舉一反三,練再多題目也是白費,因為對抽象性思維,邏輯思維,空間構造力都有要求了。函數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學科,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

後勁足的「學霸」共同經驗:狠抓小學教育

1.從小培養閱讀能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閱讀可不僅僅是為了提升語文成績,閱讀能夠抍孩子的理解、認知、想像、知識面和邏輯思維。

現在小學都要求孩子的閱讀量,就是要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在朋友圈都規定了孩子每天閱讀打卡,所以大量閱讀是對孩子有非常大的益處的。

有的家長擔心兒童起步晚,美國查爾教授卻用他的研究打了不少家長的臉,想要發展兒童的閱讀能力,第一個關鍵階段其實是在9歲以前。

所以家長要抓住孩子的閱讀啟蒙關鍵期,在很小的時候就有幼兒的繪本,遊戲書等等,可以從繪本開始,讓孩子對書有印象,等到哈子上幼兒園,可以有功能性繪本,進行親子共讀。每天打卡,給孩子養成好習慣。

我個人在哈子認識拼音能夠拼讀的時候用的就是幼兒園大班老師推薦的《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繪本》全套8冊,適合4-6歲的孩子親子共讀,7-9歲獨立拼讀。2.專注力的培養

杜比克大學的調查研究表明:童年時期專注力出現問題的孩子,將來高中的畢業率要比普通孩子低40%。

很多心理學專家教育家都認為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智商都差不多,哪個孩子都不笨,但是為什麼在一個課堂上,有的孩子一節就聽個皮毛或者沒有記住老師講啥,但是有的學生,知識記得非常紮實,清楚,並且吸收的很好。

德國人的專注力嚴謹程度,是世界公認的強大,這就是為什麼德國人口不多,但是1/3的諾貝爾獎都被德國人拿走了。德國人的孩子禁止提前學習文化課,但是提前訓練了孩子的專注力。

3.邏輯思維能力

美國天才兒童協會對「神童」特徵描述(如下圖),邏輯思維能力和專注力的非常重要,並且想成為學霸,學習數理化都不費勁,邏輯思維能力必不可少,孩子在6歲以後開始抽象思維發展佔上風,所以階段抽象思維發展如何是關鍵。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影響。

比如玩一些益智類遊戲,和看一些益智的書籍,西洋棋,迷宮,魔方,七巧板探案推理等。

如果您想幫助孩子鍛鍊邏輯思維能力,又不知道選什麼書,我建議你選擇《IQ益智遊戲大百科》,非常經典的益智類遊戲書,包含中外經典益智遊戲,由日本的秋山人博士編著。

書中不僅有遊戲,還有遊戲的起源,遊戲原理等。我家孩子會製作七巧板,魯班鎖等。

相關焦點

  • 班主任直言,有這三類特徵的小學學霸,初中可能就是學渣了
    對於學生而言,學習成績很重要,這是衡量一個學生是否努力的重要指標,而要想取得好的成績除了努力學習方法也很重要。小學、初中是不同的階段,階段不同學習方法自然也就不同,有的學習方法在小學很實用,但在初中卻一點也不實用。
  • 資深小學老師直言:到了初中逆襲成學霸的孩子,都有這些共同點
    有的孩子一開始學習成績平平,但後來卻追上去了,還有的本來成績很好,也有可能變成學渣。對此,資深小學老師說,孩子成績好不好跟學習知識本身的內容和難度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因為大多數學生都不會拉開太大的差距。重要的在於孩子學習的方式,態度,這些人本身的因素,而這些主觀因素在小學就已經在孩子身上顯露出了。所以,老師直言:到了初中逆襲成學霸的孩子,都有這些共同點。
  • 班主任直言:初中是學霸、高中變學渣的孩子,多半是因為這3點
    文/涵涵對於家長和考生而言,初中升高中都是一件特別值得注意的事情。首先,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可以說是一考定終生,沒有哪個家長和學生不緊張。再加上從初中到高中的這個階段,孩子也正處於青春期,周圍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容易產生影響。初中就學習好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就會有更多的期待,認為這孩子上了高中之後,學習也不會差。
  • 初中學霸,高中變學渣,是智商跟不上?老師:死學硬逼出的偽學霸
    這種現象,多數發生在「偽學霸」身上!孩子成了學渣,家長很失敗,但是把孩子培養成「偽學霸」,家長甚至更失敗,因為這類學生,沒有學渣那麼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什麼樣的學霸屬於「偽學霸」?這類學生小學和成績都很優秀,但是到了初中後期或者高中,成績就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 小學時期是「學霸」,初中就變成「學渣」的孩子,都有相同之處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過,孩子上小學時的同學,他們有的成績優異,但上中學後就慢慢變成了「差等生」。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小學的課程與初中不同,小學多以死記硬背為主,而初中的知識更多需要理解與分析。這其中的差距是導致了孩子從「學霸」變成「學渣」的原因,到了中學後,孩子即使很努力,但是成績始終不上不下。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家長,其實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分析了孩子的這種狀況,並總結出了小學時期是「學霸」,初中就變成「學渣」孩子的三個共同特徵。
  • 小學初中成績很好,高中卻斷崖式下滑?「偽學霸」的孩子不如學渣
    最近這段時間,「偽學霸」這個詞在高中老師的辦公室火了,老師們都在討論自己班上的「偽學霸」們。一、什麼是「偽學霸」?偽學霸,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就是假的學霸,但是這裡的假不是說假裝,而是真假中的「假」。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小欣不僅完成了父母、老師的期待和要求,在小學、初中的每一次考試裡幾乎都名列前茅。但是到了高中,這套方法就幾乎失效了。二、「偽學霸」的原因是什麼?
  • 小學初中學霸,為何會成為高中學渣?
    從客觀因素看,初中的知識簡單,量小;高中的知識難,並且量大。從主觀因素看,高中要想成為學霸,必須具備3個能力。一是邏輯思維能力,二是辯證思維能力,三是統籌規劃能力。再往前看,小學階段更加注重記憶。所以,在小學階段,只要聽話寫作業,多重複,考100分很正常。我們看到,小學階段的學霸,大部分都是很聽話的類型。這也啟發我們,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欺騙性,大家不要被迷惑,更不要逼孩子考前三名,花大量時間去補課,沒必要。考大學,真正的較量在高中。
  • 初中是學霸,高中變學渣,老師指出這3類學生最危險,你中槍了嗎
    很多學生在初中是別人眼中的學霸,但是到了高中成績卻一路下降,無論怎麼努力都學不好,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人認為,高中就是拼「智商」,盲目的學習而不講究方法是沒有用的。而且很多老師指出,以下3類學生非常危險,很有可能在初中是學霸,高中卻秒變學渣,看看你中槍了沒有?
  • 初中男生「最喜愛」的3個座位,特別第2個,學霸學渣都會搶
    文/天意媽媽談教育要說什麼能引起學霸和學渣的共同的注意力,那一定是換座位。因為很有可能換到自己的「心儀的位置」,這個位置搶到了做夢都會笑醒。初中的男孩子,大多都兩極分化。學霸和學霸玩,學渣看學霸不順眼、看學著更不順眼。
  • 初中學霸高中變學渣:與你探析其中不可忽略的幾個因素
    初中學霸到了高中變為學渣,只是個例,但並不是不存在。例一、初三某同學是我班第一名,學習十分刻苦努力。當時老師勸他報中師,被他堅拒。每當周未家長去學校看望學生時,大多家長開著豪車送來許多名貴的吃的用的,而他爸卻騎著一輛破舊二八式」扶而挾」來看他,也不會給他帶什麼好吃的,讓孩子感到自已在同學面前太沒面子,太丟人,因此倍受打擊。年度統考班級倒數第一,因交不起學費就學校趕了出來。幾經折騰,最後上了個大專。
  • 初中生「絕不能安」的3個手機APP,尤其最後1個,學霸也能變學渣
    因為現在學生的課本是越來越深奧,在校期間還好,有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但是回到家長,很多家長是沒辦法輔導孩子學習的,所以做作業也就成為了很困難的一件事。這個時候,同學們都會選擇使用手機查詢資料或者是跟老師同學請教。但是手機中也有非常多的軟體APP 是會影響學習的,這也是很多家長不願意給孩子用手機的原因。
  • ​班主任直言:學霸大多有這3個特徵,你被說中了嗎?
    雖然現在很多學校為了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只會發放考試成績,並不進行排名,但是很多家長還是能根據成績大概了解自家孩子在班級中的「段位」。特別是孩子上了初中後,家長對教育越發重視,除了經常和老師保持聯繫外,更是對班級裡的「學霸」名字了如指掌。用一句玩笑話形容:家長做夢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學霸。
  • 初中滿分物理:聲、光、熱學七大考點專練!吃透了,學渣變學霸!
    初中滿分物理:聲、光、熱學七大考點專練!吃透了,學渣變學霸!聲學、光學、熱學在初中物理的地位還是比較重的,經常出現在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簡答題、綜合題、計算題等七大題型中。初中物理想要取得一個好成績,每一個單元和每一個章節的內容都應該要吃透,這樣才能保證在考試中不會因為遺漏知識點而導致出錯。物理是一門以自然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也就是說明初中物理的知識點也涉及了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需要同學們活躍自己的大腦思維,更深層次的思考問題,這樣才能在答題的時候更加地輕鬆。
  • 班主任:初中的「學霸」,為何進入高中成為學渣?只因為這兩點
    也就是知識的難度和廣度都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光靠聰明就能取得好的成績,更需要同學們腳踏實地,牢牢掌握課本之上的知識點的基礎上,通過大量有針對性的專題練習來鞏固和內化這些知識點的應用。班主任:初中的「學霸」,為何進入高中成為學渣?只因為這兩點!
  • 曾經小學一路領先的學霸,初中後成績反而下降,謹防「偽學霸」
    小學時的學霸,初中後反被「學渣」超越莎莎和李強是同班同學,兩個人還坐同桌。莎莎是老師公認的好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很聽老師的話;而李強則是每天上課睡大覺,也常常因為打架被老師批評,是所有學生眼裡的「學渣」。
  • 老師:這3點才是讓學生由初中學霸,變為高中「學渣」的主要原因
    我家的孩子,在初中的時候明明是屬於學霸類型的學生,但是上到高中後,卻慢慢變成了「學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為什麼,曾經的初中的學霸,會變成高中的「學渣」?為什麼,初中學習成績優秀,一進入高中成績就直線下降?其實讓學生,由初中學霸,變為高中「學渣」,主要的原因有三個,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 哈佛教授透露:能成為學霸的孩子,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智商高
    作為家長,一聽說誰家出了個學霸孩子,內心就羨慕不已。認為能成為學霸的孩子,一定是高智商,沒那種腦子的爹媽,自然不敢奢望養出那樣的孩子。但成為學霸和智商之間真有必然關係嗎?哈佛商學院的柯偉林(W.C.Kirby)教授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這位哈佛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他拿學遊泳這件事進行舉例,他說普通學校是如何教學生遊泳的?
  • 班上最舒服的「3個VIP座位」,學渣的專屬位置,學霸:無福消受
    老師當然會考慮學生們的學習成績、還會考慮到學霸和學渣之間既要互幫互助,又要互不影響,還要做到相互牽制,那真是煞費苦心,所以經過一番調整,很多學生黨都不能和自己喜歡的同學坐在一起,非常的不高興。班級裡還有3個最舒服的「YIP座位」,也很受學生的矚目,到底花落誰家,學霸表示:無福消受。
  • 初中學渣的三個專屬「小聰明」,網友:英語不好,就靠最後一個
    學渣這詞通常出現在初中,因為小學時期,不管是學渣和學霸只是暫時的,小學學渣上了初中逆襲成學霸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初中的知識量和難度會比小學大很多,所以初中的學渣才是名副其實的。雖然學渣們學習不好,但頭腦可不差,尤其是耍小聰明這一點,讓很多學霸都望塵莫及。所以,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初中學渣的三個專屬「小聰明」,網友:英語不好,就靠最後一個!
  • 有家長炫耀孩子小學是學渣,一到中學就逆襲成學霸,你敢相信嗎
    不論是小學還是初中,每次期中考或期末這樣的大型測試之後,網上曬成績的家長大把。當然也有不少吐槽孩子,不認真,成績很渣的。這樣的文章下面都會引來不少網友評論,其中回復家有同款神獸的還不少。甚至說比他們還慘的都有。還有人說,小學階段的分數不重要,等到初中了,內容不一樣,再者孩子也大了,這一切就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