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這3點才是讓學生由初中學霸,變為高中「學渣」的主要原因

2020-09-05 小微說教育

我家的孩子,在初中的時候明明是屬於學霸類型的學生,但是上到高中後,卻慢慢變成了「學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類似這樣的疑問,曾經不止一個家長問過我,每當看到家長們那種焦慮的表情時,我都很理解家長的心情。畢竟在初中時自己的孩子,是那麼的優秀,是學校裡面的學霸,但一到高中後,就變成了別人眼中的「學渣」。這種落差不但學生本身受不了,家長也同樣接受不了,因此我很理解這些家長的心理感受。

那麼,為什麼這些學生,在初中時是學霸,到了高中後便由學霸,變為「學渣」了呢?這裡可能很多家長,甚至是學生本人都不太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為什麼,曾經的初中的學霸,會變成高中的「學渣」?
  • 為什麼,初中學習成績優秀,一進入高中成績就直線下降?

其實讓學生,由初中學霸,變為高中「學渣」,主要的原因有三個,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


第一:學習節奏沒有把握好

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很好,但一到高中後,成績便直線下降,這裡首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習節奏沒有把把握好。

主要體現在下面這二點:

  1. 課程節奏沒把握好,在初中階段,一般來說一周也學不到兩個章節的課程。但是這種寬鬆的課程節奏,在高中階段就會完全改變。因為在高中各科的課程都會安排得比較緊密,差不多每天都會上新的課程,這種快節奏的課程安排,便會讓一些原本習慣了初中慢節奏課程的學生,一時很難去適應,於是便會出現學生成績下降的這種現象。
  2. 學習時間節奏沒把握好,在初中階段,由於學習的內容不多,學生在上完課後,可能利用一段時間來溫習一下老師課間所講的內容,便能將各種知識點消化了。但上到高中階段後,學習的內容比初中階段增加了很多,如果這個時候還是習慣了初中階段那種學習時間節奏,便很難利用短時間來消化老師所講的課程知識點,從而造成學習成績不斷下降。

對策:首先,要從心態上來調整自己,讓自己從初中的那種寬鬆的學習節奏上脫離出來,然後進入到高中那種比較快的學習節奏上來。其次,要依據個人的學習特點與成績,在高中階段重新打造自己的學習節奏。

第二:老師的授課方式不同

在初中階段,由於學習時間比較充足,老師在授課時,往往會採用比較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會對於一些關鍵知識點反覆講解,並且會用比較多的時間來具體輔導學生,這樣學生便能很容易加深對於知識點的理解。

但是,到高中階段後,由於學習內容的增加,老師的課程安排便會比初中緊密很多。這個時候,老師在授課時就會更加注重知識點的深入分析,並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能力,這個時候反覆講解的授課方式便減少了。

因此,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習慣了老師的授課方式,但到了高中後,老師的授課方式一下子完全不同了。這個時候便會很容易造成學生,在課堂上難以跟上老師的授課節奏,在課後難以消化老師所講到的知識點,從而造成成績不斷下降,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初中學霸,變成了高中的「學渣」。

對策:在進入高中階段後,最好的做法,就是讓自己儘快地去適應新老師的授課方式,因為只有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才能促進自己的學習腳步,才能讓自己在高中這一個學習新階段中,不落後於他人。

第三: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初中階段,可能你只需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認真背熟好各個知識點,認真默記好一些課本重要內容,就能考出一個不錯的成績。但是如果上了高中後,你還是用這套學習方法去對付,那麼你的成績,就有可能會由初中的學霸,變成為高中的「學渣」了。

因為在高中階段,知識的學習總量很大,比如,初中英語單詞量才一千多個,但到了高中後就上升到了三千多個;比如,高中的數學知識量,就要比初中的高很多,難很多。如果這個時候,學生還只是簡單地依靠硬背知識點的學習方式,來對付高中課程,自然便會有一種「撞牆」的感覺。

對策:由於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總量加大,知識難度加大,那麼在自主學習能力這塊,學生便要克服初中階段那種單純的死記硬背、重記憶輕理解的學習方式。這個時候,學生更應當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獨立學習,學會獨立分析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學習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了後,自然便能快速跟上老師的授課節奏,成績也會相應的不斷提高。

上面所說的這三點,便是造成很多學生由初中學霸,變為高中「學渣」的主要原因。

最後小微想說的是:

不管在初中階段,曾經是學霸,還是學渣,當上到高中後,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學習心態。

  • 如果學生在初中時是學霸,但讀高中後成績卻直線下降,這個時候在心態上就不能有太多的失落感,我們要做的事是擺正自己的心態,然後分析自己成績下降的原因有哪些,最後去克服這些困難,成績自然便會提上來。
  • 如果學生在初中時是學渣,上到高中後也不要灰心,先調整好自己的學習心態,然後認真努力學習。畢竟高中還有三年的時間讓你去學習,如果你夠努力的話,成績一樣能大幅度提高,將來考上名校大學都有可能。

所以,在學習上,最重要的是擺正自己的學習心態,才能讓自己的學習成績穩步提高,才能讓自己的將來能考上理想中的大學,才能讓自己的夢想不僅僅是夢,而是可實現的理想。

相關焦點

  • 初中學霸,高中變學渣,是智商跟不上?老師:死學硬逼出的偽學霸
    這種現象,多數發生在「偽學霸」身上!孩子成了學渣,家長很失敗,但是把孩子培養成「偽學霸」,家長甚至更失敗,因為這類學生,沒有學渣那麼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什麼樣的學霸屬於「偽學霸」?這類學生小學和成績都很優秀,但是到了初中後期或者高中,成績就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 班主任直言:初中是學霸、高中變學渣的孩子,多半是因為這3點
    文/涵涵對於家長和考生而言,初中升高中都是一件特別值得注意的事情。首先,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可以說是一考定終生,沒有哪個家長和學生不緊張。再加上從初中到高中的這個階段,孩子也正處於青春期,周圍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容易產生影響。初中就學習好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就會有更多的期待,認為這孩子上了高中之後,學習也不會差。
  • 為何初中的學霸到了高中變成了學渣?這些原因,最好早關注
    我是「贏在高三」,是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見過太多初中「學霸」變成「學渣」的例子了,而且有些結果,誰也無能為力!高一期末考試後,一個女生考了班級倒數第一,家長接受不了,非常焦慮的給我打電話問原因,因為孩子初中在一所私立初中,是班裡的第二名,到了高中,成了倒數第一名,家長實在接受不了,即便我給她解釋,她也是半信半疑,其實,這是重點高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老師習以為常,家長卻擔心焦慮。
  • 初中是學霸,高中變學渣,老師指出這3類學生最危險,你中槍了嗎
    很多學生在初中是別人眼中的學霸,但是到了高中成績卻一路下降,無論怎麼努力都學不好,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人認為,高中就是拼「智商」,盲目的學習而不講究方法是沒有用的。而且很多老師指出,以下3類學生非常危險,很有可能在初中是學霸,高中卻秒變學渣,看看你中槍了沒有?
  • 班主任:初中的「學霸」,為何進入高中成為學渣?只因為這兩點
    班主任:初中的「學霸」,為何進入高中成為學渣?只因為這兩點!這點務必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初中是學霸,高中是學渣?只是因為一個習慣。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學生真的很聰明,他們的理解能力很強。在課堂上,就能迅速掌握老師傳授的知識點,甚至在解決難題時,他們也會顯得心應手。
  • 初中學霸高中變學渣:與你探析其中不可忽略的幾個因素
    作為一個從事教育多年的一線老師來對這個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初中學霸到了高中變為學渣,只是個例,但並不是不存在。中學霸到高中變為學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初中知識相對淺顯,屬於基礎性知識,學生較易理解與接受。
  • 初中「學霸」,高中竟成了「學渣」?4招教你如何避免
    其實原因主要就下面幾點1、初高中知識難易程度存在很大差距初中知識相較於高中知識點,都是比較簡單比較基礎的,而到了高中後,知識的難易程度則上升了一大截。學生在理解上很容易犯糊塗。而在知識體系的難易程度上升一個臺階後,知識的門類也變得增多。在一些沒有新高考改革的省份。高一學生需要在一年時間內,學習九門功課。直到高二才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分文理科。所以,知識的門類增多,難度加深,是很多初中「學霸」淪為高中學渣的根本原因。
  • 初中的「學霸」為何在高中會成為「學渣」?
    有些孩子初中時的學習成績還不錯,遙遙領先,可是到了高中成績就慢慢下降,以致越來越跟不上。阿玲老師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圖片來源於網絡一、知識方面的原因2、初中高中之間存在知識斷層由於各初中的教學水平和教授知識難度不一樣,有些重點初中在學生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在講課時會帶入一些較簡單的高中知識。高中老師講課時自然以為簡單的知識已經講過,就不會再講解,可是有些孩子卻不知道,這樣下來就形成了知識斷層。孩子一步沒跟上就步步跟不上。
  • 初中學霸考上高中後為何容易淪為學渣?家長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嗎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一個疑惑,自己的孩子初中的時候在班裡都是前幾名,這樣一個學霸進入高中也應該保持下去,可不知為何孩子進入高中以後成績直線下降,淪為學渣。那麼這背後的都有哪些原因呢?今天小編就要和各位家長探討一下。   初中學霸考上高中後為何容易淪為學渣?
  • 小學初中學霸,為何會成為高中學渣?
    從客觀因素看,初中的知識簡單,量小;高中的知識難,並且量大。從主觀因素看,高中要想成為學霸,必須具備3個能力。一是邏輯思維能力,二是辯證思維能力,三是統籌規劃能力。我們看到,小學階段的學霸,大部分都是很聽話的類型。這也啟發我們,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欺騙性,大家不要被迷惑,更不要逼孩子考前三名,花大量時間去補課,沒必要。考大學,真正的較量在高中。到了初中,由於知識開始抽象化,所以只靠聽話是成不了學霸的。如何學習抽象化的知識呢?要靠邏輯思維。
  • 初中是學霸,高中成「學渣」,補課也無用,為啥?聽聽老師怎麼說
    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如果能多督促孩子,「要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不會差;如果孩子是「我要學」類型的,基本就能成為學霸了,但是到了高中,僅僅「要我學」、「我要學」是遠遠不夠的,「我會學」才是關鍵。所以,經過多年觀察,我得出一個結論:有些學生,是成績很好的學渣;有些學生,是成績不太好的學霸。在高中,決定學生發展的不是以前的考試成績,而是學生的學習能力!
  • 老師:學霸和學霸比語文,學霸和學渣比數學,學渣和學渣比英語
    在高中,如果你問學生:語數外哪一科最難?不同的學生給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這是由學生的層次決定的! 一、學霸和學渣之間,比拼的是數學! 對於多數學生而言,數學都是邁不過去的一道坎,但是作為一門主科,數學又不得不學,所以數學就成了學生的一個「分水嶺」。
  • 小學初中成績很好,高中卻斷崖式下滑?「偽學霸」的孩子不如學渣
    最近這段時間,「偽學霸」這個詞在高中老師的辦公室火了,老師們都在討論自己班上的「偽學霸」們。一、什麼是「偽學霸」?偽學霸,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就是假的學霸,但是這裡的假不是說假裝,而是真假中的「假」。偽學霸指的是小學、初中成績門門拔尖,但是到了高中就慢慢跟不上進度,成績「斷崖式下滑」,一落千丈,和真學霸呈現了兩種不同狀態的一部分學生。小欣就是典型的「偽學霸」,因為從小生活在書香門第,父母都是老師,管理比較嚴格,在學校又特別受老師重視,而她自己也非常認真聽話,成績想不好都難。
  • 「學渣」和「學霸」的真實差距,不在於智商,老師:家長別不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渣」和「學霸」這兩個詞成了我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而學霸作為尖子生的代名詞,自然是全身充滿了主角光環,但學渣作為差生的代名詞,難免會被作為負面教材,例如:你可別跟某家的學渣天天在一起玩,要多和學霸交朋友。在一些人的眼中,學渣不但會帶壞自家孩子,也根本不是學習這塊料,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學渣智商不如學霸高。
  • 初中學霸到了高中也容易變學渣,是這樣嗎?
    作為一名高中老師,帶過不少學生。其中有不少學生在初中學習成績很優異,一直都保持著班級前幾名的名次,但是到了高中成績卻變得很一般。大部分考試排名都是位於班級中等,自己也很著急,家長也受不了孩子出現如此巨大的學習落差。家長越急,給孩子施加的壓力越大。越著急越學不好,所以到了高中學習成績一直都沒有多大的改觀。
  • 初中學霸高中學渣,原來這類學生成績下滑,早在初中就註定了
    雖然中考成績好可以讓你上一個好高中,但是卻不見得能讓你上一個好大學,有時候成績並不是一路高歌猛進的,而是起伏不定,初中學霸高中學渣的故事多得是,於是很多家長都納悶:我家孩子初中也是年級前100名的,怎麼到了高中連年級前500都進不了呢?高中知識點多且深,有大部分同學不會適應得很好,所以出現落後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其中有一個類型的學生,成績下滑嚴重可以說是早有徵兆!
  • 高中班主任:中考後忽略這3點,進入高中很可能秒變成「學渣」
    ​今年的暑假與往年格外不同,中考高考推遲一個月,假期嚴重縮水,7月中旬結束的中考直至8月中旬,約一半考生以優異成績成功晉升到高中這事才剛剛塵埃落定,好不容易可以放下焦慮鬆一口氣時卻發現假期餘額嚴重不足。
  • 學霸為什麼不願意給學渣講題,並不是冷漠,主要還是因為這3點!
    在學生時期,提升成績是每一個學生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老師會讓我們互相幫助,一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但實際上,在學生之間,卻很少會有學霸願意幫學渣講題,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以為是學霸冷漠,但其實更主要的還是因為這3個原因,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學霸不願意給學渣講題的原因吧!一、基礎不足學習需要循序漸進,對於學渣來說,他們在學習上,更多的還是缺乏足夠的基礎,導致他們難以跟上正常的上課進度,自然就很難有效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 這4類學生貴為初中學霸,但是到了高中如果不做出改變,會變學渣
    任何結果的形成都有一定原因,資深班主任來告訴你,這4類學生,即便初中成績再優秀,到了高中也會掉隊。這部分學生進入高中後,面臨龐雜的學習,沒有了父母的幫助,很快成績就會掉下來。初中的知識學習相對比較簡單,而且側重於知識識記。相對於高中學習的靈活變化,一些學生甚至靠死記硬背就可以獲得好的成績,但是死記硬背,在高中是行不通的。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的機械式學習方法,勢必會在高中掉隊。
  • 初中學霸淪為高中學渣,跟智力無關,其實是因為這些
    很多學生和家長都逐漸發現了初升高的一個常見現象:不少在初中成績還算不錯的孩子,初升高後,卻成為了高中的「學渣」。為什麼初中成績還算不錯的學生,到了高中就「一蹶不振」,成為了普通生甚至是差等生呢?難道是因為學生的智力腦力跟不上他人嗎?其實並不是,近段時間網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話非常適用於學生和家長們對於自己或孩子智商的質疑:「你努力的程度,還沒有到拼智商」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