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中成績還不錯,怎麼到了高中就不行呢了?
這可能是很多家長的疑惑,自己的孩子,在初中時,一直在班裡能排在前進名,有的甚至在年級裡都排在前幾名。怎麼一上高中就不行了呢?
其實原因主要就下面幾點
初中知識相較於高中知識點,都是比較簡單比較基礎的,而到了高中後,知識的難易程度則上升了一大截。
尤其是理科方面,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都不再是簡單方程式的講解,而是引入了更深層次的原理。學生在理解上很容易犯糊塗。
而在知識體系的難易程度上升一個臺階後,知識的門類也變得增多。在一些沒有新高考改革的省份。高一學生需要在一年時間內,學習九門功課。直到高二才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分文理科。
所以,知識的門類增多,難度加深,是很多初中「學霸」淪為高中學渣的根本原因。
初中生中,學霸大部分都是女生,因為在這一階段,學習的重點還是計算能力。比如數理化這些科目,考的東西通常都是有固定的內容。只要上課注意聽講,基本都能聽懂。所以這一階段,女生更乖巧一點,成績也就更好一點。
但是到了高中階段,學習知識及考察的內容就不再是計算能力,而是思維能力,它是你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這一階段的理科題目,大部分都會數學的相關知識,是讓你運用數學的相關知識,去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然後再解決問題。
同樣的,高考中,語文試卷中,考察的內容也不再僅僅停留在死記硬背上面,而是分析與理解上面。大篇幅的各類閱讀,詩歌鑑賞,語言文字運用,都在考察學生在分析問題,理解問題方面的能力。甚至與默寫題都不再是中考式的給上半句讓你填下半句,而是理解性默寫。
經歷了九年的義務教育洗禮的學生,在上到高中,遇到多門較難理解的科目的時,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尤其是之前初中的學霸,在初中階段,知識相對簡單,學習有信心,而一旦在高中階段受到打擊,而又短時間收效甚微後,就很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
正好高一階段的學生,又處於叛逆期,對父母與老師的說教不以為然,這也就導致了學習成績的不斷下滑。
同時,在這種叛逆情緒的影響下,不少高中生對學習不再投入百分百的熱情,而對手機,遊戲,小說,戀愛等產生興趣,這也是導致其成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所以,初中學得好,並不一定高中階段就能學到前面去。那怎麼做才能避免初中的學霸到高中成了學渣呢?
不得不說,很多初中小學的學霸,都是在家長的嚴厲強壓的結果。這一類孩子,在上了高中後,如果家長還不能適時放手,還採取一味的強壓手段,那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進而影響學習成績。
要知道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還沒有成年,但是他們極度渴望得到一些成年人的權利,尤其是被尊重的權利。
所以這一階段的學生,更適合用鼓勵與陪伴的方式讓其學習,而不是再用強壓的手段。
很多家長很少與老師溝通,孩子到底學得怎麼樣,也僅僅是聽孩子自己再說。往往等到成績下滑時已經為時已晚。
所以家長在平時,儘量多與老師去溝通,尤其是班主任,了解一下孩子在學校或是某一門科目上的表現。爭取與老師在學校的管理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孩子成績的提升。
想要讓孩子的成績一直保持優勢,除了必要的鼓勵,還要嘗試與孩子做朋友。家長不要總是高高在上地等著孩子來找你溝通,或者總是抱著說教的方式與孩子去溝通,這樣的方式。其實都是無效溝通。
我們在平時可以多與孩子參與一點親子活動,比如一起做做家務,一起出去運動一下,娛樂一下,通過這種輕鬆的方式,了解一下孩子最近的情緒有沒有出現波動,在學習上有沒有什麼問題,尤其是在情感上,有沒有出現早戀的傾向。
通過多種方式,與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至於孩子不想說的事,也可以給孩子一點建議,讓其自行處理,有時候,信任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很多學生在剛開始上高中時,都會出現不適應的狀態。畢竟高中的學科多,知識難,如果還沿用初中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方法,那肯定是事倍功半,收不到好的學習效果,同時對自己的自信心打擊也很大。
所以,在孩子才上高中時,家長就要及時地給孩子進行心理幹預,讓其調整好心態,既不能自卑,也不宜太過自信。同時也要給孩子做好個別他不擅長科目成績不起色的心理預期。儘量讓其以平常心對待每門科目。
家長還要與各任課老師積極溝通,幫助孩子找到適合於他自己的各科目的學習方式。讓其能夠順利地度過初中升高中後的特殊時期。
育人育己,共同成長,關注我@班主任如是說,了解更多教育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