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期是「學霸」,初中就變成「學渣」的孩子,都有相同之處

2020-12-23 小青育兒世界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注意過,孩子上小學時的同學,他們有的成績優異,但上中學後就慢慢變成了「差等生」。

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小學的課程與初中不同,小學多以死記硬背為主,而初中的知識更多需要理解與分析。這其中的差距是導致了孩子從「學霸」變成「學渣」的原因,到了中學後,孩子即使很努力,但是成績始終不上不下。

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家長,其實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分析了孩子的這種狀況,並總結出了小學時期是「學霸」,初中就變成「學渣」孩子的三個共同特徵。

一、只靠死記硬背,缺少理解

其實小學一二年級的考試成績有著很大的迷惑性,有時候孩子考了雙百,家長會認為自家孩子是個「天才」。然而到了三年級之後,孩子的分數突然轉折直線下滑。

其中的原因在於小學多是以死記硬背為主,多數考驗的是孩子的記憶力,而非孩子的學習理解能力。這種記憶力優勢僅體現在語文詩詞和英文單詞上,並不適用於數學問題。而數學又是能快速拉開差距的科目。

而且不光是數學,語文和英語從三年級往後,死記硬背將不再成為得分關鍵,這兩科都需要出色的理解能力才能得高分。

二、閱讀積累不夠,閱讀面窄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尹建莉,在育兒領域不遜色李玫瑾教授,她曾在對孩子的成績進行過分析:沒有一個好的閱讀積累,等孩子年級越高越難提升

現在教材上的知識面不夠全面,家長也會給孩子灌輸一些「別看閒書,只看教材就夠了」的思想。教材會束縛孩子的閱讀面,閱讀面過窄也會讓孩子的理解能力產生影響。

三、缺乏邏輯思維,不會變通

曾為全國高考數學卷出題的葛軍,人送外號「數學帝」。

他對數學有著自己的理解:所有科學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數學基礎。在數學問題上,往往是抓住其中一種關鍵便能解決一類問題。

作為高考數學編卷人,葛軍的分析同樣適用於孩子們的小升初,理科成績的提升並非一味的題海戰術,而是掌握一道題內含的思路與解題方法。如果無法做到舉一反三,那麼再多的題海戰術對成績來說也是收效甚微。

把握小學階段,讓孩子成為「真學霸」

1、拓展孩子的閱讀面

不閱讀的孩子,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蘇霍姆林斯基

小學課程對於孩子來說並不算多,家長要注重孩子課外時間的閱讀量積累,例如為孩子準備一些科普、數學、作文、文學名著等書籍,讓孩子多看多想,做到觸類旁通。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為孩子制定閱讀計劃,讓孩子每天都進行一段時間的閱讀,養成他們的閱讀習慣。

根據美國教授查爾的研究證明,9歲之前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關鍵期。

閱讀面的擴大會影響孩子看待事物的方式,涉獵廣泛也能夠讓孩子對教材上的內容理解更深刻。在閱讀上,我推薦兒童文學作品,三觀正、文化素養高,比如這套《魔法拼音名家經典》

匯集了沈石溪、張秋生、湯素蘭、任溶溶、管家琪、王一梅、周銳、湯湯8位兒童文學家的名篇作品。

2、鍛鍊孩子的抗壓能力

英國心理學家德波諾提出過一個「鄉村維納斯效應」,即在偏僻的村落中,最好看的女人會成為村子裡的維納斯。

這也體現出了孩子小升初後,成績迅速滑落後對自身的認識不夠,或是自視甚高。中學的整體人數要比小學多,並且競爭力也遠超小學,當孩子從小學班級的一二名到中學年段排名中下遊,這個過程是對孩子的一種打擊。

家長要提前預防這種狀況的發生,在小學鍛鍊孩子「勝不驕,敗不餒」的性格。

在孩子六年級時可以做一些挫折教育,例如:帶他去中學看一看,搜集一些其他身邊優秀孩子的成績,給孩子一點壓力,防止孩子過度自大,導致上中學時無法接受現實。

三、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數學需要的是邏輯思維能力,這種能力並非是題海戰術就能培養出來的。

家長要科學選材,在課餘時間為孩子準備一些益智書籍或遊戲,讓孩子在玩耍中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這種方法不僅有趣還能讓孩子感受到思維方式的薰陶。

在3-6歲綜合數學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就可以初步建立數學思維,這個階段讓孩子多玩數學遊戲,能幫助孩子理解數學,培養數學興趣。所以,我推薦《德國好奇狗 數學啟蒙遊戲》。

這套遊戲書的主要目的就是從數學原理的解析建立孩子的數學思維。比如用遊戲教孩子學加減法時,會解釋背後的原理,而不是讓孩子背口訣。

從基礎上教孩子分析、總結規律、歸納等能力。

相關焦點

  • 初中男生「暗暗」做過的5件事,沒做過的是學霸,都做過的是學渣
    導讀許多成年人都開始回憶以前上學的美好時光。最好的學生記憶應該就是中學時期了,中學比小學懂得社交,又沒有高中的學習壓力,對未來又擁有美好的憧憬。可能,現在的我們是以過來人的視角來看的,其實,初中的學生也肯定會有屬於自己的顧慮,只是不相同而已。
  • 小學是「學霸」,上了初中變「學渣」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共同點
    能翻到這篇文章的家長,一定是平時就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且相信科學育兒的正確理念很多小朋友在上小學的時候,是妥妥的「學霸」一枚,學習認真,作業不用管,家長也省心,感覺真是上天的恩賜,有個學習不用操心的寶寶,可是上初中以後,打破了家長的美好幻想。
  • 班主任直言,有這三類特徵的小學學霸,初中可能就是學渣了
    小學、初中是不同的階段,階段不同學習方法自然也就不同,有的學習方法在小學很實用,但在初中卻一點也不實用。班主任教過許多學生,看人眼光也很準,班主任聲稱,在學習上有這三類特徵的學生小學是學霸,但初中很大可能性是學渣。
  • 小學初中成績很好,高中卻斷崖式下滑?「偽學霸」的孩子不如學渣
    偽學霸指的是小學、初中成績門門拔尖,但是到了高中就慢慢跟不上進度,成績「斷崖式下滑」,一落千丈,和真學霸呈現了兩種不同狀態的一部分學生。小欣就是典型的「偽學霸」,因為從小生活在書香門第,父母都是老師,管理比較嚴格,在學校又特別受老師重視,而她自己也非常認真聽話,成績想不好都難。
  • 為何初中的學霸到了高中變成了學渣?這些原因,最好早關注
    我是「贏在高三」,是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見過太多初中「學霸」變成「學渣」的例子了,而且有些結果,誰也無能為力!高一期末考試後,一個女生考了班級倒數第一,家長接受不了,非常焦慮的給我打電話問原因,因為孩子初中在一所私立初中,是班裡的第二名,到了高中,成了倒數第一名,家長實在接受不了,即便我給她解釋,她也是半信半疑,其實,這是重點高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老師習以為常,家長卻擔心焦慮。
  • 小學初中學霸,為何會成為高中學渣?
    凡事都是主觀與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從客觀因素看,初中的知識簡單,量小;高中的知識難,並且量大。從主觀因素看,高中要想成為學霸,必須具備3個能力。一是邏輯思維能力,二是辯證思維能力,三是統籌規劃能力。再往前看,小學階段更加注重記憶。所以,在小學階段,只要聽話寫作業,多重複,考100分很正常。我們看到,小學階段的學霸,大部分都是很聽話的類型。這也啟發我們,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欺騙性,大家不要被迷惑,更不要逼孩子考前三名,花大量時間去補課,沒必要。考大學,真正的較量在高中。
  • 資深小學老師直言:到了初中逆襲成學霸的孩子,都有這些共同點
    有的孩子一開始學習成績平平,但後來卻追上去了,還有的本來成績很好,也有可能變成學渣。對此,資深小學老師說,孩子成績好不好跟學習知識本身的內容和難度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因為大多數學生都不會拉開太大的差距。重要的在於孩子學習的方式,態度,這些人本身的因素,而這些主觀因素在小學就已經在孩子身上顯露出了。所以,老師直言:到了初中逆襲成學霸的孩子,都有這些共同點。
  • 有家長炫耀孩子小學是學渣,一到中學就逆襲成學霸,你敢相信嗎
    不論是小學還是初中,每次期中考或期末這樣的大型測試之後,網上曬成績的家長大把。當然也有不少吐槽孩子,不認真,成績很渣的。這樣的文章下面都會引來不少網友評論,其中回復家有同款神獸的還不少。甚至說比他們還慘的都有。還有人說,小學階段的分數不重要,等到初中了,內容不一樣,再者孩子也大了,這一切就不是問題了。
  • 「寫字姿勢」與學習成績有關,學渣學霸大不相同,看看你是哪種?
    文/阿荃聊教育小學是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學習方法的一個積累,所以大多數孩子成績是拉不開差距的,學習好的孩子可能每次都考雙百,普通一點的孩子都在90分左右,稍微差一點的孩子也在七八十分左右,這個學習成績對今後影響並不是很大
  • 初中生公認「外語好」的同學,都有4點相同處,老師:學渣裝不出
    文/赫媽育兒日記現在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培養英語的基礎,因為從小學到高中所學的外語都是英語。而英語作為國際的通用語言,也是全世界使用作為廣泛的一門語言。現在的學科中,英語的重要程度已經可以克數學、語文齊頭並進了,而且分數佔比也是很高的,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很多理科好的學生,英語成績往往不是很高。所以他們常常想盡一切辦法去提高英語成績,而在很多初中生眼中,「英語成績好」的同學,往往都有4點相同之處,特別是第3個,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老師表示:學渣是裝不出來的。
  • 初中學霸,高中變學渣,是智商跟不上?老師:死學硬逼出的偽學霸
    這種現象,多數發生在「偽學霸」身上!孩子成了學渣,家長很失敗,但是把孩子培養成「偽學霸」,家長甚至更失敗,因為這類學生,沒有學渣那麼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什麼樣的學霸屬於「偽學霸」?這類學生小學和成績都很優秀,但是到了初中後期或者高中,成績就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 曾經小學一路領先的學霸,初中後成績反而下降,謹防「偽學霸」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真是操碎了心,但依舊有些孩子在學習上名次靠後,甚至都淪為「學渣」的地步。但有時,在班級裡考倒數第一的孩子也並非都是學渣。小學時的學霸,初中後反被「學渣」超越莎莎和李強是同班同學,兩個人還坐同桌。莎莎是老師公認的好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很聽老師的話;而李強則是每天上課睡大覺,也常常因為打架被老師批評,是所有學生眼裡的「學渣」。
  • 有種「育兒」叫散養法,學渣兒子逆襲哈佛學霸,父親:小學要狠抓
    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從小就成績優異,將來能夠有出息,成為棟梁之材,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像父母所希望那樣。 而孩子未來是否出色,很大程度是要看父母是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有這樣一位父親,他愣是把學渣兒子培養成哈佛學霸,使兒子完美逆襲~
  • 初中生公認「最不喜歡」的4門學科,喜歡的都是學霸,學渣:想哭
    初中生們寫作業到凌晨那是「家常便飯」,初中開始就要學7門課程了,對於一些學霸還比較輕鬆,但是對於學渣們來說,簡直是「災難」,小學的內容還學得不精,結果就上了初中,所以初中生公認的這4門學科是最難的,也是最不喜歡的,喜歡的全是學霸,學渣只想大哭。
  • 由學渣變成學霸,她只經歷了一件事,刻骨銘心!
    她本來是一個很乖的女孩兒,小學時成績中上,上了初中後,在班裡是前幾名,直到初二時遇到了那個男孩兒......那是一所很差勁的中學,裡面的學生要麼是外地生,要麼就是別的學校不收的學生,一般的家庭都不願意把孩子往那裡送,她爸媽覺得離家近,就讓她在那裡上學。
  • 班主任:初中的「學霸」,為何進入高中成為學渣?只因為這兩點
    比如在小學階段甚至初中,學習內容的難度相對不高,對於一些聰明伶俐的孩子來說,他們只要認真把握好上課時間,也能在考試之中輕鬆考出理想的成績。然而,同學們一旦進入高中階段後,大家就應該能感覺到,學習生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為什麼高中階段的學霸到大學就變成了學渣?
    學霸和學渣一直就是兩個極端,並不是說誰更差,而是兩種不同的學習狀態而已。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平時成績很好,高考成績也優秀,但是到了大學成績就下來了,曾經的高考狀元,到了大學反而成了學渣一枚,則到底什麼原因導致了學霸變學渣的結果呢?
  • 學霸為什麼不喜歡給學渣講題?學霸很想助人為樂,但學渣啥也不會
    學霸為什麼不喜歡跟學渣講題?要明白這個問題,必須要知道成為學霸的原因是什麼,以及促使孩子成為學渣的因素又是什麼,只要清楚這些問題,上面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聰明的學霸對所有的事物都存有好奇心,腦袋裡有很多問題,所以迫使他們積極地去探索。這種好奇心反映在學習上就是,主動去學習,解決問題,這樣學到的東西就屬於自己了,進而在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了。
  • 老師:這3點才是讓學生由初中學霸,變為高中「學渣」的主要原因
    我家的孩子,在初中的時候明明是屬於學霸類型的學生,但是上到高中後,卻慢慢變成了「學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畢竟在初中時自己的孩子,是那麼的優秀,是學校裡面的學霸,但一到高中後,就變成了別人眼中的「學渣」。這種落差不但學生本身受不了,家長也同樣接受不了,因此我很理解這些家長的心理感受。那麼,為什麼這些學生,在初中時是學霸,到了高中後便由學霸,變為「學渣」了呢?這裡可能很多家長,甚至是學生本人都不太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初中的「學霸」為何在高中會成為「學渣」?
    有些孩子初中時的學習成績還不錯,遙遙領先,可是到了高中成績就慢慢下降,以致越來越跟不上。但高考有吳文、數學、英語、還有理綜|文綜,除此之外還要準備各科會考。高考會考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報考,孩子和家長都不敢掉以輕心。不同科目的會考安排在不同的時間,孩子複習的科目更多,可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