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真的是「填鴨式」教學嗎?

2020-12-14 教育成就您的孩子

中國式教育

古往今來,中國的教育似乎一直是千篇一律,公平公正之外卻也少了一份自由和創新,大多數中國學生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甚至是之後更高學府的求學,都被灌輸著「應試教育」的思想,而且秉著分數至上的理念接受著學校的教育。所以不免在很多人心中慢慢地對中國的教育蒙上了一層偏見的面紗,並且更加推崇和提倡西方那種更加自由、隨性的學習。

但是我們中國的教育果真是那麼不值得被看好嗎?對於這個問題應該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為什麼會有偏見存在?

隨著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綜合實力的增強,現在社會很多家庭早已不滿足於基礎的溫飽和物質上的單純享受,而是更關注自己的下一代是否能夠贏在「起跑線」上,所以便在教育上更加重視,甚至是有些畸形的追求。

學區房、補習班、雙語環境、各種比賽……這些在很多小康家庭中是很普遍的存在,孩子從一出生就被安排得滿滿當當,生怕一個興趣班沒報,就會讓孩子在起跑線上輸給其他同齡孩子。

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如今學歷、知識很重要,但是這也不能忽視了孩子本身的自我發展,很多家長認為成績很重要,便一直加重孩子的學業負擔,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比較叛逆,這樣的做法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心理。

所以,我們也可以想到,在教育越來越偏激發展的情況下,不免湧現出越來越多的質疑聲和反對。孩子的作業越來越多,不光是學生的負擔加重,對於父母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父母需要輔導作業,還要和孩子一起完成手工作業和科學調查。學習不單單是孩子自己的事,逐漸成為一個家庭的任務。

西方教育為什麼受歡迎?

西方教育更重視興趣的培養。例如,在德國人心中興趣是最重要的,他們認為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找到樂趣,才能取得成功。能歌善舞、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會做家務、會外語和電腦等等,這其中的任何一項都可成為學生驕傲的資本。

西方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樣能讓學生更早地適應工作,減少企業對他們培養的時間。而中國的教育主要是理論教育,實踐很少,造成了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不高。

中國教育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從隋朝的科舉制度開始,中國選取人才的方式就有了一個裡程碑式的進步,讓這一系列的制度法規更加地完善,更使得很多寒門弟子有了改變人生的一條光明大道,官宦之權不再僅僅把握在那些富人手裡。

再看現今的中國教育,在很多知識內容和教學形式上都有很多改革,不再單單滿足於基礎的課本內容,「死學硬記」慢慢消失在很多的學校課堂中,還增添了很多新穎的內容,比如研學旅行。知識更簡單地融入學生的生活中,也增加了很多實踐的機會,讓課堂多了很多趣味性。

所以,中國的父母們應該以更加客觀和積極的態度來看待現在的中國教育,每一枚硬幣都有正反面,國內教育的缺點固然存在,但也不可一概否定。反之,更應該關注自身的教育方法,與孩子的溝通是尤為重要的。儘量做到與孩子一同快樂成長,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上。

對於孩子的「投資」不是看錢花得多少,而是真心的陪伴。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填鴨式教學」裡原來蘊含著4點智慧,背誦是填鴨式教學嗎?
    大家對「填鴨式教學」持鄙視和否定態度,因為我們認為這樣培養出的學生缺乏創造力,尤其和西方靈活的啟發式教育方式相比。「背誦」不等於「填鴨式教學」,但背誦也是「填鴨式」教學的一種方式,通過否定「填鴨式教育」來否定背誦的重要性非常狹隘。
  • 填鴨式教學
    所以在以分數為主要驗證手段的現狀下,啟發式教學明顯沒有立足之地,填鴨式教學的優勢凸顯。於是人們覺得這都是應試教育的鍋,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才害得我們的人生如此悲劇。MC Hotdog在他年輕的時候就對這一點嗤之以鼻,無數次在他的作品裡罵過這個事情,因此圈了海量的粉絲。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抱有類似這樣的想法,隨著有文化的人越來越多,啟發式教學一定會有大行其道的一天。
  • 張桂梅:「填鴨式教學」,是我創造高考的奇蹟的秘訣。
    就在很多人為張桂梅老師的人格魅力感動,為她的辦學能力敬佩的時候,聽到有人質疑了,認為張桂梅的教學方法是「填鴨式教學」,言外之意就是張桂梅不懂教育規律,說這話有幾個味道,羨慕但是張桂梅面對質疑,所謂填鴨式教學,就是注入式教學的一個俗名,這種教育方法,是原蘇聯教育家伊·安·凱洛夫發明,顧名思義,就是把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不給學生留思考的空間。很多人覺得這樣的教育影響了學生的創造力,所以反對這樣的教學方法。
  • 「填鴨式」教育不可行,把「填鴨式」變成「個體式」才是明智選擇
    中國許多傳統教育多半都實行填鴨式教育,只一味的灌輸知識、注入知識,不要求反饋,不要求合作交流,這大大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也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也貫徹此類教育方式並執迷不悟。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調整戰略,並使孩子健康成長呢?張小北是個成績一般的學生,平時即使再努力他也頂多混個中上遊罷了。
  • 「填鴨式」教育孩子的方式,危害有多大你真的知道嗎?
    那麼什麼是填鴨式教育呢?填鴨式教育其實就是灌輸式的教育,把知識一下子灌輸給自己的孩子,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讓孩子死記硬背課本上的知識,而且記住的東西並不是理解了解了這個知識,這樣下去只會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沒有思想的機器人。
  • 張校長令人敬重的「填鴨式」教育
    很多人,特別是教育界業內人士都很熟悉"填鴨式"教育教學。說到"填鴨式"教育教學,很多人多會嗤之以鼻,視之為過街之鼠。作為全國知名楷模、知名教育專家、知名校長,張校長能不知道"填鴨式"教育教學在理論層面和人們心目中的壞名聲嗎?
  • 澳專家:中國「填鴨式教學法」教育孩子更成功
    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導 外媒稱,來自英國的70名教師被送往上海學習教學方法,以便弄清楚為什麼中國學生成績這麼好。這些教師回國後表示,中國的成功教學主要是因為中國採取了西方在過去40年裡逐漸放棄的教學方法。
  • 「填鴨式」教學應向「牧羊式」轉變
    高臺一中副校長王民:課改與高考並不矛盾  高臺一中副校長王民介紹說,課改與高考並不是天生一對矛盾,一味搞應試教育是不對的,但將高考應試教學完全排斥在課改之外也是片面的。新課改不僅不應取代高考,而且應更有利地促進高考,從某種角度看,高考能力教育也是一種素質教育。
  • 7歲男孩一睡不醒,「填鴨式」教育的背後,是中國家長的焦慮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比拼,從衣食住行到孩子,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落後於他人,便會一股腦的給孩子報很多課程,這樣真的是正確的嗎?周末也會上「英語班、作文班、奧數班」,像個連軸轉的陀螺一樣,在她的生活裡,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放鬆的心態,長此以往這樣下去,孩子能不累嗎?這種情況就是填鴨式教育,填鴨式教育是一味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在中國運用相當廣泛,但也無法改變。那麼填鴨式教育究竟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 中國給西方上了一課:為什麼西方放棄「填鴨式」教學是不明智的
    來自英國的70名教師被送往上海學習教學方法,以便弄清楚為什麼中國學生成績這麼好。這些教師回國後表示,中國的成功教學主要是因為中國採取了西方在過去40年裡逐漸放棄的教學方法。 中國人喜歡以板書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法,而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已經逐漸放棄這種直接的教學方式,轉而採用更具協作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自主性。 鑑於中國在國際測試中所取得的成功,西方放棄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似乎是不明智的。
  • 【教育】英報:中國努力改變「填鴨式」教學方式
    英國《衛報》12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化革命   西方國家一直認為,中國的學校倡導集體主義精神,沉迷於考試,推行填鴨式教育,不願與外界溝通。但如今中國的一些重點學校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重點學校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完成了教育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
  • 究竟怎麼看待「填鴨式」教育
    中國中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生寫作時,把引用名人名言及正著說、反著說視為論證,根本沒有教學生如何通過證據與推理確立有效論證,訓練的方式方向都是錯的。  日前,BBC三集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學校》,引發了中英國民對教育模式的反思與討論。5名中國老師赴英國Bohunt公立學校試行「中式教育」,受試的為九年級50人大班,為期4周。
  • 「填鴨式」教育扼殺創新?錯
    日前,BBC三集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學校》,引發了中英國民對教育模式的反思與討論。5名中國老師赴英國Bohunt公立學校試行「中式教育」,受試的為九年級50人大班,為期4周。期末考試該班的數學、中文與科學成績均超過了同年級其他學生。結論似乎是「中式教育」優於「英式公立教育」。
  • 從填鴨式教學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思考
    山東省茌平縣第二中學楊建軍    從教十年來,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學方式的巨大改變,帶來的顯著成績與效果。結束了幾十年來的填鴨式教學,傳統不變的滿堂灌。實現了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歷史性轉折。下面我就教學中的幾點感悟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 無窮盡的高考填鴨式教育 促中國學生留學美國
    美聯社8月13日報導,原題:被中國填鴨式教育拒絕後的高中生前往美國在窺見本校高中學長們緊張激烈、無窮盡的高考填鴨式教育後,16歲的張凱勝(音)決定走一條不同的路。與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少年一樣,張計劃今秋去一所美國私立高中讀書。
  • 小學「填鴨式」教學越來越普遍
    港媒:內地小學「填鴨式」教學越來越普遍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 港媒稱,一個全國教育協會說,中國內地家長每年花在孩子課外輔導上的費用平均為12萬元人民幣,有些家長花費多達30萬元人民幣。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4日報導,隸屬於中國教育部的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說:「與傳統的學校教育相比,課外班越來越受歡迎。」  他說:「父母每周送孩子去上6個小時的課外班,平均每年花費12萬元,最高可達30萬元。家長們也感到很無奈。」  據說,在中國內地,學業壓力的頂峰是在學生們為高中最後一年的高考做準備時。
  • 面對填鴨式教育質疑,張老師回應:這樣才能走出去
    然而社會上卻有很多人質疑張桂梅的教學方式,這所女子高中採取的是填鴨式教育模式,張桂梅在學校制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晚上到24點才熄燈睡覺,為的就是能有更多的時間複習,學生經常在走廊裡背書背得很晚,張老師就在走廊上一層樓一層樓地巡邏檢查,如今張桂梅62歲,疾病纏身,但依然堅守在教學崗位,但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模式被很多人所反對,他們認為這樣會扼殺孩子的潛能和興趣愛好,希望孩子接受的是素質教育
  • 陝西省教育廳:杜絕教師「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
    記者獲悉,為做好複課後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效做好線上線下的教學銜接,省教育廳就做好春季學期教學管理髮出通知,明確應杜絕學校和教師「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不隨意佔用學生課後時間、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省教育廳要求,各區縣教育部門應指導學校根據國家規定,統籌考 慮課程標準和學生線上學習進度、學習效果等因素,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線上線下教學工作銜接方案。
  • 素質教育一定好嗎?應試教育真的一無是處嗎?
    最近,南京一中校長因推行素質教育,導致學生高考成績慘澹,被眾多家長要求下課一事被鬧得沸沸揚揚。針對此事,今天跟大家聊一個話題:應試教育真的無一是處嗎?推翻應試教育,推行素質教育似乎一直是很多教育專家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他們鼓吹素質教育,鄙視毫無人性的填鴨式教學。
  • 中國式教育真的來了 英國孩子足夠堅強嗎?
    去年,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引起了中西教育方式大討論。片中幾名中國老師被安排在一所英國中學中用中式教育方法授課,學校也根據中國學生的作息時間給孩子們安排了課程表。  推廣方法  中國式教學取代因材施教  在8000所小學推廣採用中國傳統數學教學方法,這一數字佔到英國小學總數的一半。不僅如此,英國還建立了35所專業數學教學中心,作為普及「中式教育」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