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填鴨式教學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思考

2020-12-14 齊魯晚報網

    山東省茌平縣第二中學楊建軍

    從教十年來,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學方式的巨大改變,帶來的顯著成績與效果。結束了幾十年來的填鴨式教學,傳統不變的滿堂灌。實現了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歷史性轉折。下面我就教學中的幾點感悟說出來與大家共享。

    —、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快樂,在課堂中愉悅自我。老師要在課堂上下功夫,要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課堂的多樣性。例如在一堂化學課上,老師可用「擊鼓傳花」的遊戲,在誰那裡停下,誰就講一個化學題,這樣全班同學在愉悅中學得了化學知識。

    二、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傳統的課堂是老師講,學生聽,無形中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禁錮了學生的思想。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活躍課堂氣氛,老師把自己當成學生的朋友,給學生發揮的自由空間。如化學課上,讓學生手拉手做遊戲,從遊戲中理解分子結構。

    三、創設情境,發揮學生自主性o

    葉聖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課堂上如果老師一味地去講評,學生未必精力集中,效果也不佳。而如果老師創設一特殊情景,讓學生去感受,去思考,去發揮。那效果將會截然不同。

    四、多鼓勵,課堂評價性語言要因人而異o

    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千過,莫若獎子一長。」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老師要不吝惜鼓勵表揚的語言。現在獨生子女特別多,是家長的寶貝,心理比較脆弱,要經常鼓勵。在一次展示課上,很多同學都舉手,只有一位女生不敢,這時我給了她一個讚許的目光,並帶領學生為她鼓起了掌。

    五、課堂中及時灌輸德育情感教育o

    教學中,老師不但要教學生知識,而且要教育學生學做人。老師要通過自己的人格和感召力去影響學生,培植互信心理,以情感人,以理化人。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在課堂中講到不同職業時,老師可語重心長地引導學生認識職業的差別性,告訴他們將來有一份好的職業不容易。

    綜上所述,實現從填鴨式教學向自主學習轉變,做到這些是時代的必然,未來的呼喚。

相關焦點

  • 填鴨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的好處是使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思考,學會思考,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其缺點是效率低下,學生發散思維發散到哪根本不可控,老師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解釋。除了我在上篇文章中描述的啟發式教學的一些問題之外,一名網友也以留言的方式從老師的角度表達了對這個現象的無奈,都是些無法抗拒的現實。
  • 線上教學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思考!
    疫情期間線上教育教學實施已超過一個月,回顧這一個多月的線上教育教學探索,我發現同課堂教學相比,線上教學和課堂教學一樣是包含了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的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但是,相比於課堂教學,線上教學跳離了教室這個實體空間的「制約」,隔斷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學資源之間多方位立體環繞的「互動」,學生的學習更考驗自身自主學習的能力。
  • 陝西省教育廳:杜絕教師「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
    記者獲悉,為做好複課後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效做好線上線下的教學銜接,省教育廳就做好春季學期教學管理髮出通知,明確應杜絕學校和教師「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不隨意佔用學生課後時間、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省教育廳要求,各區縣教育部門應指導學校根據國家規定,統籌考 慮課程標準和學生線上學習進度、學習效果等因素,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線上線下教學工作銜接方案。
  • 「填鴨式」教學應向「牧羊式」轉變
    高三年級學生可以自主開展研究性學習,獲得3個學分。社區服務要達到10個工作日,分配到高一、高二各5天,主要在假期裡進行也可以利用周末的時間完成。蘭州一中校長馮永寧認為,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整個課程結構中獨立的一個學習領域,其中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新課程的選擇性應該主要體現在綜合社會實踐活動以及選修Ⅱ的開設上,在這些方面學生可以走班,可以加大選擇性。
  • 張桂梅:「填鴨式教學」,是我創造高考的奇蹟的秘訣。
    就在很多人為張桂梅老師的人格魅力感動,為她的辦學能力敬佩的時候,聽到有人質疑了,認為張桂梅的教學方法是「填鴨式教學」,言外之意就是張桂梅不懂教育規律,說這話有幾個味道,羨慕但是張桂梅面對質疑,所謂填鴨式教學,就是注入式教學的一個俗名,這種教育方法,是原蘇聯教育家伊·安·凱洛夫發明,顧名思義,就是把知識一味灌輸給學生,不給學生留思考的空間。很多人覺得這樣的教育影響了學生的創造力,所以反對這樣的教學方法。
  • 「填鴨式教學」裡原來蘊含著4點智慧,背誦是填鴨式教學嗎?
    大家對「填鴨式教學」持鄙視和否定態度,因為我們認為這樣培養出的學生缺乏創造力,尤其和西方靈活的啟發式教育方式相比。「背誦」不等於「填鴨式教學」,但背誦也是「填鴨式」教學的一種方式,通過否定「填鴨式教育」來否定背誦的重要性非常狹隘。
  • 陝西省教育廳下發通知:杜絕教師「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增加...
    記者獲悉,為做好複課後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效做好線上線下的教學銜接,省教育廳就做好春季學期教學管理髮出通知,明確應杜絕學校和教師「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不隨意佔用學生課後時間、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 省教育廳要求,各區縣教育部門應指導學校根據國家規定,統籌考 慮課程標準和學生線上學習進度、學習效果等因素,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線上線下教學工作銜接方案。
  • 我對「自主探究學習」的再思考
    我對「自主探究學習」的再思考  天津市和平區新華南路小學 張靜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越來越多地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運用,並顯示了其諸多優勢,逐漸成為數學課堂中的「時尚」。  針對「自主探究學習」出現的以上現象,我思忖良久,轉變教學觀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這是當今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流,也是引領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新理念,但在不經意間,片面追求形式的做法讓我們教學的天平有些失衡了,那麼到底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價值,走出「偽自主」的誤區,真正從探究中有所收穫呢?
  • 教給孩子「發現學習法」,拒絕「填鴨式學習法」,孩子都會變聰明
    引導孩子去發現學習,教師要讓孩子自主地學習只需做到這幾點:教師要懂得放手教師不要總是每一時間就告訴孩子標準的答案或者是正確的答案是什麼,學會放手,讓孩子去發現答案,因為這個發現答案的過程,對於孩子來說,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這要比教師直接告訴他們正確的答案,印象深刻得多。
  • 老師該怎麼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學科的教育教學活動應在學生自願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快樂學習,教師應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營造富有趣味的良好學習氛圍,讓學生快樂自主地學習,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
  • 學習英語必須先激發學生興趣 填鴨式教學不可取
    教師還需要使用能夠吸引孩子的教學方法, 比如能夠讓孩子參與進來並自然練習語言的趣味活動。同樣,確保孩子學習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級別也非常重要。課程過難或過易,都會導致兒童失去興趣。在中國,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家長或許會認為學習內容更難,涉及語言更多,孩子學得也會越多。但事實上,結果卻恰恰相反。孩子們很快就會發發現內容太難,然後他們會放棄嘗試。
  •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討論構建和諧高效的自學氛圍,調動學習積極性
    相較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講,高年級學生已掌握基礎性自主學習方法,學習主動性應隨之增強,使其能自主汲取知識,結合學習需求創設自主學習體系,為其今後開展系統性更強的學習實踐奠定基礎。基於此,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師需及時轉變育人理念,以引導為主、說教為輔,以開放式教學為主、針對性教育為輔,旨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能積極與教師進行教學互動,不斷優化其自主學習體系,達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 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應當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自主學習,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技能,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思考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技能,更是調動學生思考、積極主動獲取知識、開發智能的重要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如何通過提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不僅是一個教師教學藝術水平高低的體現,也是每位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
  •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掌握以下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
    一、高效的課堂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英語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新的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將學生吸引到自身生活環境中去,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個生活化的任務,使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
  • 對當前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思考
    新課改提倡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是,再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合作探究只有形式上的合作學習,而沒有實質上的合作學習。根本的原因是,許多教師把合作學習當作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補充,一種修補。而不是當作一種獨立的教學模式。
  • 教學研究| 論外語教學中的批判性合作自主學習
    外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外語學習中的自主性已成為國內外外語教育界研究的熱點。我國教育部2004年1月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明確指出,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 不多佔時不增負擔 陝西:杜絕「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
    要安排專人,對轄區學校疫情期間線上線下教學情況進行調研,並按照「一縣一策」、「一校一策」的原則,指導學校根據國家規定,統籌考慮課程標準和學生線上學習進度、學習效果等因素,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線上線下教學工作銜接方案。通知指出,學校要組織教師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精準分析學情,處理好線上教學和開學後教學銜接問題。
  • 怎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掌握從小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非常有利。 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就可以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一、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先營造自主學習的氣氛。這要求老師教導,尊重不同學生的感情、思考、興趣,允許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看法可能是錯誤的,但是荒唐、幼稚、可笑,也應該去鼓勵他們。二、是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教科書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一些改編擴展,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
  • 希沃易課堂助力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
    一群學生時而圍觀輕語,時而認真做著記錄。原來,這是佛山市第三中學初中部的何偉華老師帶領著學生進行課前自主探究任務。  何老師認為,對於剛跨入初中的初一學生而言,學生寫作的要求有較大變化,因此務必要培養學生在寫作前深入觀察生活、認識生活、認識社會,多思考、多閱讀積累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