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講,高年級學生已掌握基礎性自主學習方法,學習主動性應隨之增強,使其能自主汲取知識,結合學習需求創設自主學習體系,為其今後開展系統性更強的學習實踐奠定基礎。基於此,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師需及時轉變育人理念,以引導為主、說教為輔,以開放式教學為主、針對性教育為輔,旨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能積極與教師進行教學互動,不斷優化其自主學習體系,達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首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活躍課堂氣氛,落實教學目標。新時期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進程中,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汲取知識的養分,充實其知識體系,提高其核心素養,為此教師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愛學習、想學習、能學習,轉變被動接受教學內容的教育局面,引導學生通過師生互動,向教師傳遞學習訴求,教師圍繞學生數學學習需求構建高效課堂,使學生能在教學實踐進程中有所收穫,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其次,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若將課堂教學比作一個賽道,將學生比作賽車,「學習積極性」則是學生這輛賽車的動力系統,教師引導行為是賽車的導航系統,數學知識則支持賽車不斷前行、超越自己的能源,為使學生能主動馳騁在數學課堂上,使其數學思維、數學能力等核心素養得以提升,能靈活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其樹立自主學習目標,創設數學學習體系,使其自主學習「動力系統」更加完善,提高其自學能力。最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有利於創設高效課堂。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有掌握學生學習訴求,才能找到教學實踐立足點,以學生自主需求為基點,靈活傳授數學知識,使學生能與教師展開良性交互,自主汲取數學知識,達到創設高效數學課堂的目的。
通過分析調動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價值可知,教師若想創設高效課堂,有效落實教育目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其需立足新課改背景,積極學習先進育人思想,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數學知識為基礎的育人思想,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基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蘊含的價值,達到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基於此,為使教師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分析相關育人原則勢在必行。
(1) 自主性原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應將教學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充足時間消化吸收數學知識,摒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想與數學知識交織在一起,找到自主學習思路,掌握自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提高其數學學習效率奠定基礎。
(2) 趣味性原則。為使削減數學知識學習困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秉持趣味性原則,引導學生探究「多面」數學知識,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案例及語言,提高高年級數學趣味性,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期待,並攜手「興趣」這位老師步入數學知識殿堂,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掌握數學知識能主動提問,激活其數學思維,提高學生數學素養。
(3) 實效性原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應用新型育人手段、先進教育思想時,需明晰學生數學學習訴求,樹立生本育人意識,結合數學教學目標,合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避免出現課堂失控,浪費教學課時,學生自學目標模糊不清等消極現象,助其在實效性原則指引下,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1) 採用生活實踐教學方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使學生能消除數學知識陌生感,感受數學知識內在趣味性,教師可採用生活實踐教學方略,引導學生動手實踐,通過觀察、分析、思考、總結得出自學結論,提高學生數學思維活性,凸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價值。
(2) 採用案例分析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進行「軸對稱圖形」教學前,可藉助信息化教學法,為學生展示一組利用軸對稱概念設計的藝術品圖片,以此為案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觀察總結,用自己的話總結軸對稱圖形概念,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落實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目標,待學生掌握相關概念後,教師可以給學生5分鐘探討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激活學生數學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討論構建和諧、高效的自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並達到培養學生聯想、推理、空間想像力、抽象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目的。
(3) 採用合作小組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秉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科學劃分數學學習小組,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圍繞數學知識展開高效探究,在遇到學習夥伴無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時,及時將其反饋給教師,在教師針對性指導下,助力學習小組攻克學習難關,助燃其自學積極性,營建和諧高效的合作學習氛圍,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伴隨我國教學研究工作深入發展,先進育人手段及教學思想層出不窮,為此小學數學教師需秉持自主性原則、實效性原則、趣味性原則,靈活運用創新型教學模式,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落實教育目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