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討論構建和諧高效的自學氛圍,調動學習積極性

2020-08-27 yaya青春

相較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講,高年級學生已掌握基礎性自主學習方法,學習主動性應隨之增強,使其能自主汲取知識,結合學習需求創設自主學習體系,為其今後開展系統性更強的學習實踐奠定基礎。基於此,高年級小學數學教師需及時轉變育人理念,以引導為主、說教為輔,以開放式教學為主、針對性教育為輔,旨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能積極與教師進行教學互動,不斷優化其自主學習體系,達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1 小學高年級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價值

首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活躍課堂氣氛,落實教學目標。新時期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進程中,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汲取知識的養分,充實其知識體系,提高其核心素養,為此教師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愛學習、想學習、能學習,轉變被動接受教學內容的教育局面,引導學生通過師生互動,向教師傳遞學習訴求,教師圍繞學生數學學習需求構建高效課堂,使學生能在教學實踐進程中有所收穫,養成獨立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其次,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若將課堂教學比作一個賽道,將學生比作賽車,「學習積極性」則是學生這輛賽車的動力系統,教師引導行為是賽車的導航系統,數學知識則支持賽車不斷前行、超越自己的能源,為使學生能主動馳騁在數學課堂上,使其數學思維、數學能力等核心素養得以提升,能靈活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其樹立自主學習目標,創設數學學習體系,使其自主學習「動力系統」更加完善,提高其自學能力。最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能有利於創設高效課堂。在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有掌握學生學習訴求,才能找到教學實踐立足點,以學生自主需求為基點,靈活傳授數學知識,使學生能與教師展開良性交互,自主汲取數學知識,達到創設高效數學課堂的目的。

2 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積極性的原則

通過分析調動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價值可知,教師若想創設高效課堂,有效落實教育目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其需立足新課改背景,積極學習先進育人思想,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數學知識為基礎的育人思想,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基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蘊含的價值,達到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基於此,為使教師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分析相關育人原則勢在必行。

(1) 自主性原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應將教學主動權交給學生,給學生充足時間消化吸收數學知識,摒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想與數學知識交織在一起,找到自主學習思路,掌握自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提高其數學學習效率奠定基礎。

(2) 趣味性原則。為使削減數學知識學習困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秉持趣味性原則,引導學生探究「多面」數學知識,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案例及語言,提高高年級數學趣味性,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期待,並攜手「興趣」這位老師步入數學知識殿堂,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掌握數學知識能主動提問,激活其數學思維,提高學生數學素養。

(3) 實效性原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在應用新型育人手段、先進教育思想時,需明晰學生數學學習訴求,樹立生本育人意識,結合數學教學目標,合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避免出現課堂失控,浪費教學課時,學生自學目標模糊不清等消極現象,助其在實效性原則指引下,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 激發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方略

(1) 採用生活實踐教學方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使學生能消除數學知識陌生感,感受數學知識內在趣味性,教師可採用生活實踐教學方略,引導學生動手實踐,通過觀察、分析、思考、總結得出自學結論,提高學生數學思維活性,凸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價值。

(2) 採用案例分析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在進行「軸對稱圖形」教學前,可藉助信息化教學法,為學生展示一組利用軸對稱概念設計的藝術品圖片,以此為案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觀察總結,用自己的話總結軸對稱圖形概念,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落實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目標,待學生掌握相關概念後,教師可以給學生5分鐘探討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激活學生數學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討論構建和諧、高效的自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並達到培養學生聯想、推理、空間想像力、抽象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目的。

(3) 採用合作小組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秉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科學劃分數學學習小組,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圍繞數學知識展開高效探究,在遇到學習夥伴無法解決的數學問題時,及時將其反饋給教師,在教師針對性指導下,助力學習小組攻克學習難關,助燃其自學積極性,營建和諧高效的合作學習氛圍,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我國教學研究工作深入發展,先進育人手段及教學思想層出不窮,為此小學數學教師需秉持自主性原則、實效性原則、趣味性原則,靈活運用創新型教學模式,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落實教育目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相關焦點

  • 老師該怎麼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學科的教育教學活動應在學生自願的前提下有目的地快樂學習,教師應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營造富有趣味的良好學習氛圍,讓學生快樂自主地學習,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
  • 濱海中學構建「1+7」模式自主開放式課堂
    ,濱海中學立足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學習借鑑名校經驗,構建高效「1+7」導學案自主開放式課堂。濱海中學教導主任宮雲珍介紹,一條主線是以導學案為主線,兩個中心是在師生關係上,要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與學習關係上,以學習為中心,強調學的核心地位,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和教學關係,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學習積極性的根源在於學生內部學習動機,而這種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學生將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學習也將是高效的。教師要放手給學生必要的個人空間,為學生創造、發現、表現提供更多的機會,特別是為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提供必要的發展空間。可以說自主學習不僅能開發出學生潛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誘導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 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評價,能夠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灌輸」式學習,老師告訴一有的學生就記下一,卻不會更深層次的探究,有的學生可能課堂上沒學會,卻一點自學能力都沒有,教材就只是一個擺設,甚至有的學生下課時生龍活虎,一上課就頭暈,因為一點也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
  • 在學習中養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習慣,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發展
    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段為學生創設良好學習環境,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都被充分調動起來。首先,教師可以將教室進行一些精心的布置,張貼一些關於自主學習的格言或者趣味性海報,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時時提醒學生們要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起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意識[2]。
  • 宏大智慧課堂支招: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看看他們怎麼做
    而自主探究學習,恰恰可以回答我們所提出的問題。當智慧教育時代的智慧課堂教學開始以學生為中心建設智慧教學環境,那麼學習模式,自然是以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可見,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學生由被動、單一、接受的學習方式,逐步向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轉變學習方式成為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核心內容。
  • 教師可以通過布置探究任務的方式,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探究知識
    二、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方法(一)在課堂上設置合理的懸念初中階段,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如果能夠對他們的好奇心進行正確的引導,他們就能夠對數學知識產生探究與學習的欲望,繼而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
  •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是課堂教學永恆的追求。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在設計情境時應充分體現數學的趣味性,創造出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情境,讓數學課程的內容更加豐富飽滿。
  •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公民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這就明確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儘可能地組織學生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明代學者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就直接點明了合作學習的意義。
  •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文/強哥摘要:新課程實施以來,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高效教學模式讓學生從學習中學會學習,從嘗試中學會探索,從探索中學會發現,從參與中得到發展。
  • 構建有助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
    設計學科導學單,構建自主學習的課堂學校在三到六年級中選取同年級的實驗班和普通班進行實驗。從上學期開始,實驗班的老師與備課組其他老師分工合作,每周設計一份導學單,讓學生有目的地自學;製作一節微課,使學生拓展自學渠道。語文學科運用「五字」預習指導法,即「一讀二劃三查四記五疑」,同時配以微課輔助自學,並用導學單進行自學檢測。
  • 於彎彎(蕭山)‖如何構建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課堂
    引言:眾所周知,小學時期學生的自主意識較為薄弱,課堂中學生過多的依賴於老師教學,各方面的學習都需要教師加以積極引導。然而,這樣的課堂教學勢必會導致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喪失,更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和健康成長。基於此,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高效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尤為必要的。
  • 溧陽家校共育|如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01營造和諧環境,培養學習興趣1.拒絕嘮叨說教,創造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家長認為,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必須經常說很多道理,其實並非如此。家庭教育要注意養成,注重潛移默化,濃厚的學習興趣要依靠一點一滴的悉心培養,令人乏味的說教會破壞適宜的學習氣氛,所以我們家長要學會說短話,營造安靜、和諧的自學環境。
  • 研學旅行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研學旅行中,學生的學習以自主、合作與探究的方式為主,將所學的語言、文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等知識運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 研學旅行旨在促進中學生全面而具有個性的發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經歷知識記憶、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
  • 基於幼兒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方式形成的策略
    本文將從自主、合作和探究三種學習方式出發,提出在一日生活活動中,教師促進這三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策略。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幼兒 陳鶴琴曾經說過:「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隨著經濟社會和資訊時代的來臨,做一個具有合作精神的探究者和自主學習者是現代社會的選擇。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是一個現代中國人必備的素養。
  • 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應當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自主學習,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 採取科學的方式,增加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教學本身對自主學習的要求就較高,教師需想方設 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的學習態度由被動變主動、內容由單一變多元、方式由傳統變現代、資源由封閉變開放。1 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學模式比較機械化和模式化,過分重視英語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素養的培養。
  • 希沃易課堂助力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
    為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實踐能力,讓學生提前對所學內容有更好的認知,在課前,何老師精心挑選了自主學習材料,並準備了自主學習任務。  自主學習材料:微課《矛盾的生平與創作》、《老舍的生平與創作》。由於本節課學習的內容為如何積累並挑選作文素材,何老師準備了2份動畫微課,並通過希沃易課堂教師空間下發到學生平板上。
  • 高效課堂教學方法系列|(10)啟發式與討論式教學法
    即教師用10分鐘分配學習任務和予以點撥引導,學生用40分鐘進行「合作探究、展現拔高、串插鞏固、達標測評」。2.「10+30+10」模。即前段40分鐘,讓學生充分展示上節課後10分鐘加課下自主預習的成果,學生通過追問質疑,提升學習目標,拓展出更多的相關內容,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後段10分鐘,教師要圍繞導學案(學生學習的路線圖和方向盤)領著學生做下節課的「預習」。
  • 動學生們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並充分尊重學生們的教學主體性地位
    與此同時,很多老師並沒有充分重視學生們主體性教學地位,也沒有重視對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這導致很多學生缺乏一定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信息技術學習問題的能力,不利於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的有效提高。此外,很多初中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時,缺乏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知識的興趣和激情,這不利於信息技術課程的更好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