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020-12-15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熱點推薦
  >>南方地區教師招聘 >> 北方地區教師招聘
  >> 西北地區教師招聘 >> 直轄市教師招聘

  >> 教育局招聘 >> 教師面試攻關策略 >> 簡歷封面

  本周熱點「圍城」內外論教師

  《新課程標準》指出:「結合有關內容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猜測,培養學生會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這段話的中心意思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對知識的獲得有一個親身經歷的過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領略探究後的體驗,從而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創設情境,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是課堂教學永恆的追求。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在設計情境時應充分體現數學的趣味性,創造出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情境,讓數學課程的內容更加豐富飽滿。在「分類」一課中,我把食品、水果、飲料、文具和生活用品混裝在五個箱子裡,讓學生對這五類商品進行有條理的擺放。教學中,我設計了「我的食雜店」的教學情境,告訴學生如果擺放的沒有條理,那麼顧客就會找不到想要買的東西。這樣就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自己擁有食雜店的生活情境,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心,他們馬上就開始了積極主動地探究、合作、交流,為使自己的食雜店怎樣能夠整潔有序而緊張地忙碌起來。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提高了學習興趣。

  二、設置疑問,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得新知。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設置一些疑問,然後給學生適當的思考時間和提出問題的機會,使學生在困惑後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促使學生主體積極參與數學教學,這時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來完成教學過程。在「認識乘法」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體會到乘法是加法的簡便寫法是教學的關鍵。我讓學生寫「3個2相加」,學生輕易寫出來;「5個2相加」,學生也能夠完成;「100個2相加」,學生面露難色,卻也硬著頭皮寫下去,但終於還是有孩子嘟嚕了:「這麼多,怎麼寫呀?」「數都數不過來啦!」……我趁機讓學生討論、探索新的方法,並介紹了乘法算式的寫法。在揭示乘法課題之後,學生更加感悟到乘法學習的必要,學起來也就更加積極主動了。

  三、觀察操作,形成自主探究的深刻體驗。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探究過程。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加活動,讓學生擁有主動權,使學生得到自主探究、主動發展的機會。學生積極主動地通過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從而使學生對自主探究形成深刻地體驗。在二年級「認識時、分」教學中,我把教學內容和「龜兔賽跑」的故事結合起來,烏龜像是時針,兔子像是分針,烏龜爬了一大格,兔子跑了一圈,他倆走的時間是一樣的……接著讓學生通過動手撥鍾、動腦思考、動口交流等多種感官參與到活動之中,建立了牢固的知識表象,體驗到了成功,也體驗到了數學的樂趣。

  四、學教結合,形成學生自主探究的合力。

  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又要讓學生學會讀書、思考、討論、合作、實踐、歸納,還要允許學生質疑,同時,教師還要對不同基礎的學生分類指導,及時進行點撥,耐心細緻引導,從而真正實現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和諧統一,形成學生自主探究的合力。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新的教學觀告訴我們,教是為了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需要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去領悟,從而培養學生擁有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稿源: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回族小學 袁丹丹

  特別強調:本文為網友原創,任何媒體和網站如需轉載或發表本篇作品,均需得到中國教育在線的書面許可,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活動推薦

   教師 維基星光計劃

http://jiaoshi.hudong.com

)是一場公益活動,邀請老師加入我們的計劃,任選3種計劃中的一種,A:知識完善:由老師完善/協作/糾正目前互動百科的詞條內容;B:維基教學:由老師利用互動百科WIKI平臺教學,與學生分享或者互動;C:培訓教師:由老師培訓更多的老師參與這個活動。

  優秀教師資助獎勵

  1、優秀教師可獲得幾百元至幾千元不等資助獎金;

  2、完成計劃的優秀教師可獲得互動百科頒發的榮譽證書;

  3、優秀教師個人信息可在《中國教育報》上刊登

  4、優秀教師發表有關WIKI教學相關文章,可以發表國家級刊物上;

  活動詳情進入: http://jiaoshi.hudong.com

       

相關焦點

  • 淺談語文作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原標題:淺談語文作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課題提出   《語文課程標準
  • 探究式學習淺談
    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中明確指出:改革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 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究
    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究鍾祥市高級技工學校  駱悠悠摘要:本文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學習能力為主題,對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探討了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發現: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能力培養;教給學生學習策略,培植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發學習能力,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關鍵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 希沃易課堂助力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
    一群學生時而圍觀輕語,時而認真做著記錄。原來,這是佛山市第三中學初中部的何偉華老師帶領著學生進行課前自主探究任務。  何老師認為,對於剛跨入初中的初一學生而言,學生寫作的要求有較大變化,因此務必要培養學生在寫作前深入觀察生活、認識生活、認識社會,多思考、多閱讀積累的習慣。
  • [文章互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礎,作為語文教師應從本課程的特點出發實施語文教學,致力於教學方式的革新,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何改變單一、被動和陳舊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呢?
  •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時代精神的反映,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追溯科學家成功的歷史不難發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創新性人才成長的必由之路。
  • 宏大智慧課堂支招: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看看他們怎麼做
    基於此現在我們首先來看看教育學的終極問題: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我們想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而自主探究學習,恰恰可以回答我們所提出的問題。當智慧教育時代的智慧課堂教學開始以學生為中心建設智慧教學環境,那麼學習模式,自然是以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為主。
  • 新課標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本文介紹了什麼是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在中學生學習物理中的作用及其特性,總結了培養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並且通過一個教學案例說明了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的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是教育領域的深層次「革命」,也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
  • 線上教學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思考!
    同時,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而是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提高學生的自主分析與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和探索精神。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經歷自主構建的過程,才能真正地達到學習的目的。
  • 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究、發現和體驗以增強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即尊重和突出學生的學習個性和學習願望,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注意構建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空間。因此在教學中,首要因素是要顧及學生的個別化特徵,這也就是要顧及學情。有的學生對某個專業有興趣,有的學生對某個單元或領域有興趣,有的學生對其中的一個人物或一個群體有興趣,有研究基礎,便可充分尊重其學習需求,準許其在學習探究的領域、角度有所側重,自主實踐探究,儘量使學生各取所需,同時也要使其各盡所能。
  • 老師該怎麼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創新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是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一、自主學習與自學能力的內涵自主學習也可以稱作自律學習,它是一種主動、積極、自覺的學習,是當前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
  • 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因為問題是科學發展的前提,是新思想誕生的曙光,是創新精神的萌芽,更有利於創新能力的發展。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是創新的生命之源想像能力是指人們在過去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通思維產生新的形象或新的設想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
培養學生的想像力甚為重要。因為想像力概括著世界
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發展。所以說,想像是創新的生命之源,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 作為班主任,你會如何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
    作為班主任,你會如何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1.觀點。對班級的管理,學生不僅僅是客體,更應該是主體。作為班主任,我會把握好自己的參與度,發揮好自己的主導作用,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包辦一切,給學生創造機會和條件,從多角度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班級的能力,使他們成為班級的主人。2.實踐。
  • 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應當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自主學習,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 探究實踐,自主成長
    學校老師為各年級從「課內拓展、學科整合、文化溯源、科學探究、社會觀察、生活體驗」六大領域設計了系統化、可選擇的探究實踐主題,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走向實踐,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在體驗與創造中學習,獲得反思與提升,養成自主探究意識。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主選擇課題,2—5人組成研究小組。小組內選出組長負責協調工作,邀請老師、家長做輔導教師。
  •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下內容值得一看
    記住老師的知識點後,學生可以騰出時間來學習中文,外語,數學和其他高價值課程。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家長們忽視了政治課程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中的指導作用。而且,父母的這種思維方式直接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習的熱情低落。他們將政治作為學習的「考試課程」,談論政治課中提高獨立學習能力是不可能的。
  • 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能力
    作為一所地處黃土高原、2019年才脫貧摘帽的農村縣完全中學,宜川中學很早就不得不面對優秀師資和生源不斷向附近城市流失的窘況,面對學生大多來自農村、成績中等偏下的實際,多年來宜川中學獨闢蹊徑,大力推行以「自主管理和自主課堂」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性提出學生自主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農村落後地區辦好教育的新路子,吸引了許多周邊縣區的學生前來就讀,形成了獨特的「宜中現象」。
  • 培養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自主學習能力的探討
    因而,小學語文課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角色,給予學生足夠的表現機會,使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小學生在語文課上自主學習形式多樣,但都體現在做課堂的小主人。如在語文課上自學生字詞,敢於提出問題等等方面,這也是我們教師重點培養的自主學習能力。
  • 在學習中養成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習慣,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發展
    傳授學生良好科學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永遠比傳授知識更有價值和意義[1]。因此,在小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注重其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發展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全能型人才打下基礎。
  •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教學時,以不同於之前的教學模式來為學生分析知識點,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以達到教學目標。本文針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做出探究。教育部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討、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模式,為在以後的教學中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基礎,以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