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現在的姓氏大多是沿襲自黃帝的姬姓和炎帝的姜姓,並有上古八大姓之說: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可是《史記》開篇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可見公孫應該比這些八大姓更古老才對,為何古老的姓氏裡卻鮮見有提到公孫氏的。而公孫姓又是起源於哪裡的呢?
翻看公孫姓的來源的時候,基本都是來自於黃帝之後的時代了,有的甚至說出自姬姓(可是黃帝本姓公孫的,要說出自,那也應是姬姓出自公孫姓吧)。有一個和黃帝時代稍為接近些的來源是據《路史》載:「神農同母弟勖,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後以公孫為姓。」但是這個時間也最多只能是和黃帝同時代,甚至還是比黃帝的時代要晚。因為據此說應該是說勖的後代以公孫為姓,而少典是黃帝的父親,所以勖才是和黃帝差不多時代的人,或者算是黃帝的長輩,那麼就算是勖的第一代後人也只能是和黃帝同輩的了,可是黃帝早就姓公孫了,因此這個公孫的來源還是應該要更早些,可惜暫時看不到有相關的記載。不過也有人說,說黃帝本姓公孫的皆因《史記·五帝本紀》如此記載,或許這其實是個錯誤,而上古時代即比黃帝更早的時代實應是沒有公孫姓一說的。
那麼即便黃帝本不姓公孫,那麼在他以姬為姓之前究竟是姓什麼的呢?難道是沒有姓的,或者說那時候還沒有姓、氏一說?然而《通鑑外紀》則載:「上古無男女之別,太昊始設嫁娶,以儷皮為禮,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瀆。」如果照此說法,則應是自太昊(伏羲氏)開始即已有姓氏之稱了,太昊是在黃帝之前的,所以黃帝自然是得有一個姓氏的。不過由於上古時代缺少確切的文字記載,很多的事情都是後世之人補錄的,有偏差大概也是常有的了。
因此從現有的資料來判斷,或許最古老的姓氏應該是風姓,即伏羲女媧之姓,因為伏羲女媧普遍被認為是人類始祖,而他們是風姓的。但因為他們是屬於神化了的人物,所以在人類的古老姓氏裡就不提他們的姓了,這倒也能說得過去。
不過,到底公孫是不是人類最古老的姓呢?希望未來能找到更多的資料來證明「是」或者「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