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愛做這三事,會讓自己拖累子女,別讓晚年「堪憂」

2020-09-07 麥丰情感小詩

為人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論是年輕時撫養孩子、教育孩子,還是孩子長大後和孩子的相處,其實,做父母的都是需要講究藝術的。

任何一點做的不好,往往都可能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更會在和子女的相處中產生問題矛盾。

不懂教育藝術、不懂如何和子女相處的老年人,往往在老年不會太舒心。

這些行為都包括什麼呢?老人愛做這三事,會讓自己拖累子女,別讓晚年「堪憂」。

01

首先一點就是,在和子女的相處方面,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不懂得和孩子如何平等和有效地溝通。

而是打著讓孩子孝順的說法,獨斷專行。

老人一旦發展到專橫的地步,做子女的,往往都會比較不待見,更會讓子女感到有些難以忍受。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安家》中,孫儷扮演的女主角房似錦的母親,可以說就是典型的專橫不講理型。

因為重男輕女,會把自己親生的女兒當作搖錢樹,會把女兒辛辛苦苦打工掙來的收入當作是理所當然要孝敬自己,要支援弟弟的費用。動輒就向房似錦要錢,給兒子買這買那,全家人的生活似乎都要靠這個女兒去供養。

不給錢就去房似錦工作的地方大鬧,這樣專橫的母親,試問到了老年,女兒還會願意親近嗎?

02

還有一點要提醒老年人的是,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

但是,做老人的,一定也要做好自身,千萬不要倚老賣老,為難子女。

電視劇《都挺好》中的奇葩父親蘇大強,也是和方似錦母親一樣神一般的存在。在老伴兒去世後,蘇大強倚老賣老的程度就讓人感到瞠目結舌。

他要求在美國工作的兒子帶他去美國生活,兒子表示自己的工作可能要轉向國內,他就很不滿意。他不願意住以前的房子,說是老伴兒的餘威還在房子裡,他不舒服、

逼著子女給他買新房子,還要好、要大。子女出於孝順,給他僱了保姆,他居然就和心懷鬼胎的保姆搞到了一起,還鬧著要和人家結婚,逼子女們同意。

可以說,蘇大強充分演繹了一個倚老賣老、為難子女的老人。

這樣的老人,不僅會讓子女們感到非常難受和巨大的壓力,更只會讓自己的晚年變得不順。

03

無論是房似錦的母親,還是蘇大強,可以說都是老年人中非常偏激的典型。

方似錦的母親會在女兒一遍遍給家裡寄錢的情況下,依舊對著其他幾個孩子數落方似錦,搬弄是非說房似錦就是翅膀硬了不管家裡,自己在大城市吃香的喝辣的,卻忘記了老家的父母和姐弟。

在她的奇葩思想影響下,全家人似乎都把方似錦看成了理所當然的搖錢樹,榨取利益成了常態。

蘇大強也是在兩個兒子和女兒之間,各種小心思,動輒炫耀哪個兒子又給他做什麼了,似乎讓子女們為自己爭寵,成了他最大的樂趣。

殊不知,正是他們這種毫不顧慮子女的感受,沒能以身作則,做好一個父母應該有的樣子的行為,才是真正讓子女們無法忍受的根本原因,也是子女們只想遠離他們的根本原因。

結語:

其實,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你自己可以真正用真心去對待子女,子女往往也會有著同樣的感情。

尤其是人到老年,不要太過於看重物質金錢利益,對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親情才是最大的財富。

到了這個階段,不妨把世事看淡,多體諒子女、多關心子女,不要總想著讓子女怎樣怎樣來孝敬自己、給自己什麼好處。

只要你在教育子女上做得足夠好,他們就一定會是孝順自己的好孩子。而做父母的的首先樹立好一個形象,一個榜樣,才是為人父母最為重要的。

-END-

相關焦點

  • 這2種父母,到了晚年最拖累子女,子女:就怕兩樣都「佔全」
    但是對於子女來說,父母通情達理還好,如果父母是蠻不講理的人的話,他們寧願找保姆來也不願意自己照顧。這話聽起來或許有些大逆不道,但其實現實就是這樣殘酷。遇見省心的父母,子女的日子還好過一些;如果遇見了比較鬧人的父母的話,子女必然會非常辛苦。到了晚年最拖累子女的兩種父母,是你嗎?
  • 這三類父母最容易成為「坑小族」,人到晚年,拖累子女卻無能為力
    不過,雖說父母愛孩子沒有什麼錯,但是在有些時候,如果父母們因為對孩子過於上心,而忽視了自己未來生活的規劃,那麼人到晚年,就有可能會拖累子女,而自己在這時卻無能為力。張大爺夫婦覺得,自己這樣掏心掏肺地對孩子們,孩子們以後肯定會很孝順的。可是,張大爺的一場大病卻讓幻想破滅了。因為看病需要很大的一筆錢,這就讓兩個兒子有了矛盾,為了贍養父母的事,兄弟倆每天都爭吵不斷,甚至大打出手,這種情況讓張大爺很寒心。
  • 人到晚年,最拖累子女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兒女:就怕三樣全佔的
    文 | 思思的嘉,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不怕晚年孤獨終老,就怕晚年拖累子女。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越來越多現實的問題擺在子女於父母面前,離不開也躲不掉。前幾天刷朋友圈偶然刷到,一個朋友在朋友圈吐槽自己的父親,說自己的父親老了以後很難搞,前幾年結了婚有了孩子後。
  • 「老人,還能自理,就別把自己的晚年生活放在子女的家裡」你怎麼看?
    為什麼現在的老人但凡有點自理能力,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晚年生活放在子女的家裡?因為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真的是有很多不便,他們每天早上五點就起床,六點鐘開始煮早餐,然後孩子們也別想睡了。 老年人為什麼最好不要和子女住一起呢?
  • 符合以下條件的老人,晚年會被子女搶著養,子女有福老人享福
    而老人養老主要靠的也是這三個孩子,不過有關老人養老的問題,更多時候可不是他要求哪個子女要把自己接到身邊,而是他住哪個子女家住多久,可都是老人的三個孩子「爭搶」的結果,因為老人的幾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老父親可以去自己家,多住幾天。
  • 人到晚年,這2類父母最容易拖累子女,希望你不在其中
    俗話說得好:"養兒防老",人一旦到了晚年往往都會需要孩子照顧自己,幫自己養老。但是有不少家長在老了之後性格變得比較刁鑽,甚至還會經常挑事,拖累到自己的子女。對此,也曾有老友對兩位老人苦口婆心地說到:"你們這樣子不僅自己生活得不高興,還很容易給兒女添堵,拖累到自己的兒女啊!"
  • 晚年不被子女孝順的老人,多數做過這3件事,沒人養老怨不得人!
    隨著時間不斷流逝,當年為人父母的人也逐漸走到了中老年的階段,然而在這個人生的暮年階段,卻有些老人不被子女孝順,過著非常悽苦的晚年,比方說劉老太太,就是這麼一個"尷尬"的情況。這名老太孤苦伶仃的現狀讓許多鄰居感到生氣,甚至在他們兒女來的時候當眾指指點點,也讓他們那些兒女感到非常不自在,不過,卻有個知情的人表示,其實劉老太晚年之所以會這樣,跟她早年的做法很有關係。
  • 人到晚年,啥樣的父母會拖累子女?孩子:不是不孝,是無能為力
    每當妹妹說起這段話的時候,都有一種心酸,這種心酸既是對父母的愧疚,又是對自己沒本事的「怨恨」,畢竟之前妹妹的姥姥住院時,3天時間沒有動手術、做診斷,就花費了3萬,而且目前還沒有出院,後面的費用更是不敢想。
  • 人到晚年,什麼樣的父母最拖累人?過來人表示真怕沾上這兩樣
    因為,我想像了一下自己結婚生子後,如果父母不在了,我有煩惱有壓力,回頭想找父母的懷抱安慰一下都沒有,那種感覺特別無助、揪心。當然,並不是所有父母,人到晚年都能為子女分憂解惑,還有些父母,只會拖累子女。那麼,人到晚年,什麼樣的父母最拖累人呢?過來人表示真怕沾上以下這兩樣。
  • 老人若不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晚年大多是這三種結局,很現實!
    現在孩子終於工作了,結婚了,有孩子了,本以為可以輕鬆一點,享受一下晚年生活了。沒想到還要為了孫子、孫女做免費的保姆。很多老人就表示,並不願意幫助子女帶孩子,因為體力不支,也影響自己的晚年生活。到底應不應該老人來幫忙帶孩子,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老人能幫忙帶孩子更好,做子女的也能稍微輕鬆一點。如果父母做不到幫忙帶孩子,做子女的也不要心生怨恨,畢竟父母已經把自己的孩子帶大,孫子、孫女也不是他們的義務了。
  • 人到晚年,怕的不是沒錢,子女不在身邊,而是這3件事,很現實
    面對即將老去的生命,你會感到幸福,還是有些迷茫?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內心都少會有一些不知所措。那此時你的內心會擔心什麼?沒有足夠的存款?還是子女不在身邊?其實人到晚年,怕的不是這些,而是這3件事,理由很現實也很無奈。
  • 「老人有三項,必定遭人嫌」,聽聽子女如何說
    ,不管你做得對不對,不是說東就是說西,剛開始子女還能理解,時間久了,必然會反感。人老了,更要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人到老年,就別像年輕人一樣逞強了。 只不過這個世界上,太多的人後知後覺,到晚年得病的時候,才知道保養身體的重要性。可惜已經晚了,不僅自己受罪,也會拖累孩子。 畢竟久病床前無孝子,時間久了,再孝順的孩子,也會與老人產生矛盾。
  • 患癌老人挖坑等死:最怕拖累子女,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
    湖南省武岡市,一位身患淋巴癌的老人為了不拖累子女,選擇了用「挖坑等死」的方式尋求解脫。死都不怕,卻怕拖累子女,這是多少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為了不讓兒女擔憂,父母生病也會隱忍不發,久而久之,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等到病情「暴露」,重病的父母自然成了孩子們關心的頭等大事。高昂的醫藥費,子女沒日沒夜的照料,這些赤裸裸的現實很多家庭都無法承受。這一來,就讓有著「不拖累」思維的父母們惴惴不安。
  • 老人期待自由,不想幫子女帶娃,晚年大多逃不開「這三點」
    在中國,老人幫忙帶娃在很多年輕人眼裡是一個天經地義的事,而老人幫忙帶娃似乎也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事。隨著經濟的發展,年輕人的經濟壓力比較大,常常要奔波於工作,這時候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挑起了帶娃的重任。但是,兩代人接受的教育不一樣,在帶娃問題上,難免會有理念上的矛盾,這也催生了很多老人不想帶娃的心思。
  • 這幾種類型的老人,子女喜歡其晚年生活也過得愜意,讓人羨慕
    同樣是父母,為什麼有的父母老了後幾個子女都不待見,有關他們的養老問題子女之間也是處處踢皮球。而有的父母老了之後,幾個子女則是搶著養?為什麼會這樣,說到底還是和老人自己有關。下面提到的這幾種類型的老人,可以說他們老了後不僅子女喜歡,老人的晚年生活也能夠過得很愜意舒服,也是讓人很羨慕了,看看其中有你沒?
  • 空巢老人的真實寫照:湖南79歲患癌老人跳坑等死,稱不想拖累子女
    近日,一段"老人自己跳入墓穴等死"的視頻在引起網友熱議。視頻中,一名老人蜷縮著蹲在一個大坑內的罈子內,幾名男子合力將老人從裡面抬出。據悉,老人因身患絕症想要自尋短見,現已被救出。 擔心拖累子女,79歲老人挖坑等死 據了解,事發地點位於湖南武岡鄧家鋪,老人為鄧家鋪鎮某村人。
  • 那些沒人養老的老人,年輕時多半做過這幾件事,子女不孝別怨別人
    養育子女是父母的責任,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不圖任何回報。贍養父母也是子女的義務,但是在當今社會,有很多老人卻沒人養老,這種現象很常見。如果子女不給老人養老,會被人罵,認為這是不孝的表現。其實有些子女之所以會「不孝」,是有原因的。到底是女兒不孝,還是另有隱情?
  • 晚年喪偶,有錢不給子女會晚景悽涼嗎?3位老人的話值得大家警醒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當兒女們深陷困境時,他們即便砸鍋賣鐵也要貼補兒女,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有一群這樣的個體,他們晚年喪偶,身邊就只有子女,那如果他們不把自己的退休金和存款拿出來貼補兒女,那他們的晚年就會老無所依嗎?以下三位老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回答了這個問題,非常值得同齡的老人警醒。
  • 人到中年,到底什麼樣的父母最拖累子女?孩子:就怕兩樣全有的
    而當父母老了以後,就應該孩子來撫養父母了,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父母總有一天會老去,與子女而言,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子女是否有能力撫養父母呢?最近總是看到眾籌為父母治病的,很多人表示很困惑,因為印象裡面父母年紀大了以後,子女也都成家立業了,怎麼會付不起醫藥費呢?實際上科技的發展,醫藥費也變得更加的昂貴,而很多子女自己的生活。
  • 做好這三件事,再挑剔的子女也會敬你三分
    「貪錢、怕死、瞌睡少」成了一些老年人的標配,特別是老人同子女間的相處總是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問題。那麼怎樣做才不會討人煩,招人喜愛呢?老人做好這三件事,再挑剔的子女都會敬你三分。1、大錢要把住,小錢要大方。王叔兒子當初結婚時,是老倆口出錢給買的婚房,房證上寫了王叔夫妻倆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