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父母年輕的時候養孩子,花費時間精力金錢,將孩子養大以後,父母也就老了。
而當父母老了以後,就應該孩子來撫養父母了,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父母總有一天會老去,與子女而言,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子女是否有能力撫養父母呢?
最近總是看到眾籌為父母治病的,很多人表示很困惑,因為印象裡面父母年紀大了以後,子女也都成家立業了,怎麼會付不起醫藥費呢?
實際上科技的發展,醫藥費也變得更加的昂貴,而很多子女自己的生活。屬於勉強能過得去,但是一旦家中的老人生病了,孩子出於孝順,砸鍋賣鐵都要為自己的父母看病,但很多時候由於醫藥費太過於昂貴,所以他們選擇了眾籌。
其實父母心裡都會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等年紀大了以後,自己一定不會去拖累子女,但是往往事不如人願,疾病總是毫無預兆的降臨,讓很多父母都無可奈何,子女也都是孝順的,所以當父母生病以後,子女也總是會想盡各種辦法的去治好自己的父母。
有一個這個的案例:
杭州的楊女士高齡已經60,老伴已經不在了,有三個女兒,但是女兒的家庭都不是很富裕的那種,而且一般的普通家庭,所以日子也就剛好過得去。
楊女士非常擔心自己有一天會連累到自己的子女,因此沒有搬去與自己的女兒們一同居住,但是令她沒有想到的事,她病倒了。
其實這也是一件非常突然的事情,就是在某一天楊女士突然就昏倒了,幸好鄰居發現的及時,將楊女士送去醫院,隨後楊女士就接受了醫院的治療。
但是醫藥費太過昂貴,楊女士的住院費一天就得好幾萬,做手術就要十幾萬的樣子,楊女士和女兒們及時互相拼湊也沒有籌到那麼多錢,於是女兒們就選擇了眾籌,楊女士的女兒們還是孝順的,因此在楊女士需要的時候,還是積極的出錢去給楊女士治病。
別的老人都說楊女士好福氣,只有楊女士自己明白,自己是愧疚的,內心非常的煎熬,她覺得自己拖累了自己的子女。
這個也成為楊女士的一個心病,她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變成子女媽們的拖累。
其實很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這是所有做父母的心。
父母生病會拖累到子女,這個是沒有辦法去避免的,不過子女孝順父母也是應該的,為父母治病也變得無可厚非,但是還有一種父母雖然沒有生病,但是同樣也拖累了子女,那就是那種沒有能力的父母,還不懂得截止到父母,這種父母是最讓孩子們煩惱的。
有一種父母非常的懶惰,不僅幫不上子女的忙,還總是在要求子女怎樣怎樣為自己,脾氣還特別的大,一不如意就對著自己的子女發脾氣。
父母年紀大了,雖然幫不了子女的忙,但是也不能對子女造成負擔,只是還是有很多父母不明白這個道理。
父母辛苦勞累一輩子了,晚年的時候也確實應該好好享福,而子女這個時候也到了盡孝道時候了,父母生病子女應該好好的照料。但是如果父母毫無病痛,但只是想從子女那獲得什麼,或者是只想著賴著子女,那概念就不一樣了,子女其實也可以拒絕這種無理要求的。
而且現在生活的壓力比較大,子女在外面掙錢不容易,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為生存而打拼,父母如果不能幫到子女,就更加不要再去給子女增添負擔,照顧好自己就是就是給子女減輕負擔了。
看到很多新聞,由於父母無節制的索取子女,將子女的生活也弄的得一團糟,最後子女不得已送去養老院的,甚至更過分的有,將父母拒之門外,或者是做一謝些違法的事情的。
在這個裡面有父母和子女互相的問題在裡面,兩者都要了解彼此的問題,子女有義務撫養年紀大的父母,而父母也應該多為子女考慮考慮,不要因為明白子女需要撫養自己,就毫無節制的去消耗子女,畢竟將孩子養大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希望孩子好好的。
總結:父母要做到的是儘量不給孩子增加負擔,在力所能及氛圍內照顧好自己,子女孝順的話,也自然會想盡辦法的對自己的父母好的,因此作為父母好好的就好。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