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來源:儒風大家(ID: rufengdajia)
大方,固然是一種美德。
可一旦過了頭,好心卻不一定有好報。
如果能活得更純粹,為何不讓自己「小氣」一點?
這三件事上,越大方的人,往往越沒有福氣。
人到中年,請收起你的大方。
後半生,只為自己而活。
俗話說,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因為針沒扎到他們身上,那些人就永遠不會覺得疼。
對人對事太過大方,只會讓別人覺得你軟弱可欺。
寬容、忍讓並不能換來風平浪靜,反而會使惡人得寸進尺,再次傷人。
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只有在別人善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善來回應;
而當別人傷害到你時,你不必勉強自己選擇原諒。
世界上所有的原諒和寬容,都是以折磨自己為代價的。
前半生,你總是照顧別人的感受;
後半生,又有誰來體諒你的辛酸?
所以,對於過去那些傷害過你的人,可以遠離,卻不必原諒。
人生下半場,就只與珍惜你的人同行。
把所有善意和包容,都留給身邊最親近的人;
那些欺騙你的、傷害你的,不必掛心。
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應當沉澱下來。
話別說太滿,事別管太寬。
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忙,能幫就幫;
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忙,切莫逞強。
這不是人情冷漠,而是懂得分寸。
逞強去攬下沒把握的事,既耽誤了別人,又拖累了自己,反而是不明智之舉。
古人有言,一升米養恩人,一鬥米養仇人。
與人為善是品德高尚,但善良也要有尺度。
沒有誰的錢是大風颳來的,沒有誰有義務無條件對別人好。
辛苦奮鬥半生,或多或少擁有了一些資本,卻不足以成為「仗義疏財」的理由。
人前擺闊,打腫臉充胖子,只會牽連家人與你一起承擔惡果。
與其操心別人家的雞毛蒜皮,不如照顧好自己家的柴米油鹽。
別把自己的善良給錯了人,別做那些費力不討好的事。
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財富,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才是最踏實的幸福。
太大方的父母,養不出成器的兒女。
父母可以不圖孩子回報,但也不能無條件的付出。
朱熹曾說:「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
盧梭也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父母愛子女,這是人的天性。
可一旦過於溺愛,反而會把一個孩子養廢。
父母的庇護下,孩子習慣了單方面接受和索取,覺得一切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
因此更加不懂得珍惜,萌生了貪念、滋長了惰性。
多少被寵壞的孩子,大把花著父母的錢。
只顧自己的快樂,卻不懂父母的辛酸。
不捨得為親情付出一分一毫,可以算是全無良知。
這樣的孩子長大,哪怕其他方面再優秀,對於家庭、對於社會也全無益處。
俗話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數的。
父母只能為孩子遮擋一時風雨,不如趁早教會他們自行抵禦風雨的能力。
路在腳下,終究要靠孩子們自己去走,做父母的終有一天要學會放手。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