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說:
「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的軟肋,父母一輩子都為了自己的孩子。」
年輕的時候,父母是孩子的依靠,孩子也是父母的軟肋,但是如果一個父母到了老去的年齡,就會發現自己也會成為孩子的軟肋,自己也會依靠孩子。
父母照顧孩子的時候,孩子從未考慮過父母的感受,孩子問父母要錢的時候,還會理直氣壯,父母沒有經濟來源的時候,孩子也不會為了父母的事情煩憂。
然而,當一個人老了,你就會發現自己如果經常生病,你會害怕自己連累到你的兒子和女兒;如果你沒有經濟來源,也沒有醫療保險,更沒有養老保險,這時候你也會想到兒子,女兒都被你連累了。
有的人這兩樣都佔全了,所以他們過的並不開心,生活也過得緊巴!
到了老年,覺得自己也不用去工作了,也沒有工作上的壓力了,然而,生活中的壓力又何曾放過某一個人!
你在社會上的壓力沒有了,在家庭當中的壓力依然在,父母依然會為孩子考慮很多的事情,雖然現在不用去努力的工作,拼命的賺錢養活孩子,然而被孩子養活的時候,父母也會顧慮重重。
也許孩子真的是父母一輩子的軟肋,父母一輩子都是為了孩子。
人到老年,如果喜歡生病這樣的話,也會拖累到孩子。
雖然你會發現人老了之後,身體總會不好,然而有的老人卻不是經常生病,有的老人卻常年都躺在了病床上。
贍養父母是每個子女應該盡到的義務,父母生病了,帶父母去看醫生,也是子女應該盡到的責任,但是如果父母經常生病的話,時間一長,孩子們也會感覺到無賴,因為孩子們也會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有的時候不是孩子不孝順,而是孩子實在挪不開時間來,因為父母生病了之後,孩子去照顧父母,可是孩子的孩子卻沒有人照顧了。
當今社會,很多的人都是獨生子女了,所以這一代獨生子女長大的時候壓力會非常大,兩個年輕人要照顧四位老人,有時爺爺奶奶還在世,所以老人會更多。
如果父母又正好喜歡生病,這對於孩子來說壓力就會很大了。
父母生病了之後,孩子挪出自己的時間陪父母去看病,而且在內心深處也會受到影響,總覺得父母的病是自己最大的牽掛。
所以有很多的老人生病了之後總是不說,就覺得過幾天就過去了,不想麻煩自己的孩子,有時候老人有這種想法,也會很幸運的跨過去
但有的時候老人卻不是這麼的幸運,可能這個病會讓老人的身體越來越不好,最後還得去一個大一點的醫院,讓子女們更為為難。
所以一個人有病的時候要早點說出來,早點解決這個事情才會少了後面的麻煩,也可以讓自己少受一些罪。
贍養父母是孩子們應盡的責任,一個健健康康的社會,應該是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孤寡孤獨都有人照顧。
無論自己有多懶,照顧父母還是要照顧的,無論自己的孩子有多麼的難,自己生病了,還是要去醫院的。
黑格爾說:
「老去的那一刻,我只有一個願望,口袋裡有錢。」
一位哲學家尚且如此,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錢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在哪一個年齡階段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家的鄰居是一個老太太,老太太年輕的時候也算是一個很有名的人物,走南闖北,做生意作為一個女人養家餬口一輩子。
這老太太把所有的錢都給了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後來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把這些錢都花光了,於是老太太也沒有了錢,孩子也沒有了錢。
老太太沒有錢的時候,有的時候老太太會說:
「最近嘴有點酸,但是我沒有錢買糖吃,。」
剛開始這樣說的時候,鄰居家有糖也會給老太太,但是後來就再也不會給了。
有一次老太太開口問自己的兒子要錢,兒子沒有錢,還把老太太數落了一動,那個時候老太太也經常含著淚水,拄著拐杖,默默的離開了家。
一個人到了老年的時候,你自己沒有錢就抬不起頭來,也許你在年輕的時候有錢,可是你沒有把自己的錢留下來,都給了你的孩子,有一天你會發現,如果你的孩子有本事,可能你的孩子會更有錢,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沒有本事,孩子會拿著你的這些錢,把這些錢揮霍一空。
一個人要有自己的想法,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留一些錢給自己養老,如果你交一些醫療保險,交一些養老保險的話,這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情。
人到老年的時候,你會發現沒有錢會讓自己過得很為難,而且還會拖累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眼中,可能你都是一個拖油瓶。
一個人到了老年,身體如果不好,會拖累孩子;人到了老年,沒有經濟來源,可能會拖累到孩子。
有的人身體很好,也有經濟來源,這對於自己和孩子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情;有的人身體不好,但是有經濟來源也是可以過的;老人沒有經濟來源,但是身體很好,還會幫家裡做很多的事情。
就怕有的人身體又不好,又沒有經濟來源,這對於自己和孩子來說都是一件很難熬的事情。
人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鍛鍊好自己的身體,老了之後才不會受罪和連累孩子;人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存一點養老錢,這樣的話到了老年才不會讓孩子和自己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