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名6歲女孩因為和父親頂嘴,被父親用皮帶和衣架抽打。女兒倒在地上的時候說「爸爸,我起不來……」,但是已經氣憤到失去理智的父親卻認為孩子是在「演戲」,最後這個6歲的女孩不治身亡。
搜狐母嬰曾經做過一項調查,採訪了不同年齡、階層、地區的父母:「孩子慢慢長大以後,你最討厭孩子的什麼行為?」
結果有超過75%的父母都選擇了「頂嘴」。
為什麼家長不喜歡孩子頂嘴?
認為孩子在挑戰自己的權威、叛逆、不把自己的話當回事、讓自己沒有面子。如果孩子正處在叛逆期,孩子的頂嘴更是會讓家長覺得孩子不孝順,故意和自己唱反調。
孩子為什麼要頂嘴?
挑戰權威、不把自己的話當回事,不孝順,這些其實都是大人的「一廂情願」而已,從專業的角度來告訴你,孩子為什麼要頂嘴。
2-3歲孩子「頂嘴」標誌著獨立意識的萌芽。這一點在2-3歲孩子身上最為明顯。
孩子2歲半左右,就開始喜歡說「不」,喜歡和家長唱反調,因為這個 階段的孩子剛開始有自我意識,如果事事順從父母,孩子是感受不到「我」的存在的,那麼最能體現「我」的方法,自然就是頂嘴。
3歲-長大心理學家普遍認為:
「孩子頂嘴是源自無助和困惑,當爸媽告訴孩子『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卻又無力反抗。惱怒之中不自覺地用回嘴來找尋一種心理平衡。」
孩子年紀小,也是有獨立人格的,有屬於自己對事情的理解,那麼家長一味的用自己的想法去規定孩子,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尊重,自然就會和爸媽頂嘴。
在網上,就有這樣一個視頻爆紅,一個小男孩正在「頂嘴」,哭著控訴著爸爸的罪狀:
你管我管得很嚴,一天說我幾次,自己卻天天玩遊戲,抽菸、喝飲料,還搶我東西吃……」「你罵我我還能喜歡你嗎?」「還喜歡打我,你就知道打人……」
這條視頻發出來之後,就獲得了百萬點讚,有網友留言說,哈哈哈,寶貝你太可愛了!口齒伶俐,思路縝密,寶貝真棒!
但是其中有一條評論卻很戳心:
如果說,2-3歲孩子思維還不是很清晰,會叛逆,那麼已經是處在兒童時期的孩子了,難道他不喜歡自己和父母還開開心心的相處嗎?非要去頂嘴?
看似是一個搞笑視頻,但是孩子的頂嘴其實是在發洩自己的委屈與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優秀的父母,都懂得允許孩子頂嘴
1、頂嘴的孩子,更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
上文中的這條視頻,也正是因為孩子懂得表達自己的委屈,所以後來這位爸爸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向孩子求抱抱,孩子的心情也得到了平復。那麼與孩子之後的相處中,這位爸爸自然也會有意識地避免再次出現這些錯誤的行為。
2、頂嘴的孩子,更容易培養批判性思維
孩子喜歡頂嘴,說明孩子有更獨立的思維,不會人云亦云,對事情有屬於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在學習、與人相處還是在工作中,都會更受到歡迎和喜愛。
3、頂嘴的孩子,更懂得調節情緒
懂得將自己的情緒說出來,你這樣的做法讓我覺得很難過,我覺得你這樣做對我不公平。懂得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其實才是可以最好的調整自己情緒的方式。也更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如何教會孩子正確頂嘴?
習慣沉默的孩子沒有孩子的天性是服從。和父母相處的時候,孩子都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出和父母不一樣的聲音,那麼和別人的相處的時候,孩子自然更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樣的孩子往往性格壓抑,更容易變成「老好人」,沒有主見。
所以家長一定要鼓勵這樣的孩子敢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無論對錯,家長都要表揚以及鼓勵他「敢說」的這個行為。
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孩子和自己是家人,而不是上下級的關係,在家裡一定要有民主的氛圍。
容易「上綱上線的孩子」懂得表達自己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是孩子的邊界感往往很差,有時候,一旦允許孩子頂嘴,孩子就會無止境的試探自己的行為。
那麼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我變成了「懟天懟地」、「唯我獨尊」、「我表達的觀點對,那麼我就是可以用無所畏懼的態度說話」。
所以在保護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權力的同時,也要給孩子設定底線,讓孩子知道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不一定非要是劍拔弩張的。
孩子無節制的選擇宣洩自己的認為正確的情緒,時間久了,孩子很容易變得自負。
孩子處在0-6歲這個年齡段內,想要修正孩子的行為,繪本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沒有孩子不喜歡鮮豔色彩的圖案,沒有孩子不愛聽故事。
家長的教育孩子不愛聽,會叛逆、唱反調,但是會特別願意模仿繪本中的小主人,小山羊把玩具分享給小兔子了,那我也要和小山羊一樣,把玩具分享給小朋友,因為通過繪本孩子可以看到結局,知道自己這樣做是對的,是可以獲得快樂的。
推薦繪本《0-6歲寶寶語言激發——愛上表達》,通過輕鬆愉快的小故事來讓孩子敢說話、會說話。每冊書都有不同的主題,包括《不任性,我會恰當地說》、《不埋怨,我會體諒地說》、《當面說、不在背後談論人》、《不誇大,我要實話實說》、《不插話,輪到我再說》、《要專心,我會認真地說》、《說重點,我才不囉嗦》、《不走神,我會專心地聽》、《不發火,換個角度想》、《講禮貌,不做粗魯的人》。
通過以上主題,教會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才是合理的。
而且每冊書都色彩絢麗,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並且很貼心的一點是每冊書後面寫給家長的話,而這些話都是從科學的角度為家長分析孩子出現這樣的語言習慣的原因、過程以及改善的方法。
通過繪本主人公和家長的引導,孩子可以在快樂的閱讀中就找到了自己的語言問題,並且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