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多不過腦話少愛思考」?說話與智商的關係,很多家長都想錯了

2020-12-19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長們坐在一起總會聊到孩子,說孩子的發育、表現以及能力等等。家長之間還會拿孩子成長中的表現互相比較,看是否達到了發育標準。不過,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身心各方面的表現不一定符合家長的認知,有不少家長就在寶寶說話這方面產生了誤會。

「話多派」和「話少派」哪個更聰明?

小美的兒子3歲多,是個不太愛說話的孩子,入園後的表現很一般,日常活動除非老師安排同伴,基本上不會找其他小朋友一起。小美為此十分擔憂,怕兒子整天不說話,不主動交流,未來社交發展會受限。

小美很羨慕兒子同班的一個小女孩,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尤其是家長來接娃的時候,小女孩兒嘴巴停不下來,恨不得一口氣把當天發生的事情全說給媽媽聽。

一天,小美和小女孩的家長站在一起接娃,兩個人閒聊打發時間,說起了孩子的性格。小美說:「我兒子性格不太好,不愛說話,不像你女兒那麼能說,你女兒一定很聰明吧!」女孩媽媽說:「哪有啊,我女兒在家各種調皮搗蛋,有時候說的話不著邊際我聽著都費勁,倒是你兒子,文靜乖巧。人家不是經常說嘛,話多不過腦子,話少說明愛思考,這樣的孩子才聰明呢!」

孩子話多話少對智力發展確實有影響,但沒有家長想的那麼偏激

說話與智商的關係,很多家長都想錯了

語言能力對腦部開發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如果孩子受環境影響,從小就是愛說話的個性,那麼腦部得到開發的程度就會比不愛說話的孩子更高一些。

一般來說,孩子在9個月後,會有意識地模仿自己聽到的聲音,然後逐漸掌握語言順序及規律,並學會說話。如果孩子在學齡前具備了較好的語言基礎,那麼未來在語言表達上就會有突破性進展,對腦部開發也有一定的影響。

相比之下,不愛說話的孩子,日常生活中缺少鍛鍊的機會,大腦受到的語言方面刺激減少了,開發程度自然達不到標準。

愛說話的同時也要掌握方法

話多雖然是好事,但沒有調理性的語言,依然無法讓孩子的語言、思維能力得到強化,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家長會覺得「話多不過腦」的原因。孩子不經思考胡亂說出一些話,既會影響語言能力的提升,也會忽視思考的重要性,容易形成耿直的性格。而當代社會,太過耿直往往走不遠。

對於愛說話的孩子,建議家長引導他們學會思考,至少預留幾秒鐘的時間組織語言,這樣孩子的語言就更具有條理性,表達能力也會不斷提升。

而對於不愛說話的孩子,則建議家長創造交流環境,把握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儘可能多讓孩子參與到日常交流當中。經過長時間的鍛鍊,孩子表達能力就會有所進步,大腦的開發程度也會得到提升。

各位家長,你家娃屬於哪一種?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說話早不一定智商高,孩子學習說話有規律,家長不能聽信經驗之談
    家長們很喜歡把孩子說話時間的早晚當成孩子聰明與否的標誌。在家長們眼裡,只要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早,就說明孩子「智商高」、「發育快」。但我們也會在身邊發現一些說話時間比較晚,但仍然聰明伶俐的孩子。那麼,孩子說話時間的早晚,和孩子的智商有直接的關係嗎?
  • 寶寶說話越早,代表智商越高?很多家長都白高興了
    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自己學會說話,父母也很樂意教。通常孩子到了八九個月,大概就能發出「爸」「媽」這樣的單音節詞了。當他們一歲半的時候,他們幾乎可以說一些簡短的句子來表達他們的需求。一些快速成長的孩子在兩三歲時就能背誦簡單的詩歌。但是,寶寶早說話真的是因為智商高嗎?如何教寶寶正確說話?家長要注意。
  • 話多的孩子和話少的孩子,哪個更聰明?很多家長都誤解了
    話少的學霸們很普遍,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認為話少的孩子更聰明呢?其實真實的答案和家長們想的不大一樣,也可以說,很多家長其實都誤解了。話多的孩子和話少的孩子,哪個更聰明?並且,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作過詳細的分析,她認為那些話少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都比較好,而那些多話的孩子,成績則教一般,不過這些話多的孩子卻另有天賦。
  • 寶寶說話早晚主要和這些有關,和智商高低沒多大關係
    很多有這些擔心的媽媽應該要明白這個道理,寶寶說話早晚主要和這些有關,和智商高低沒多大關係。一、寶寶說話早晚和這些有關1、家庭語言教學環境現如今養育一個孩子的時候,都是老少齊上陣。家長希望孩子能學習多國語言,爸爸講國語,媽媽說英語,婆婆說方言,處於這樣多方的語言教學環境中,寶寶難免會陷入語言接收混亂的狀態。家長要知道「一口不能吃成胖子」,要讓孩子處於單一的語言教學環境中,這樣寶寶能早點學會說話。
  • 李玫瑾:孩子說話早晚,暗示智商高低?家長別被忽悠了
    不過孩子開口說話可以說是有人歡喜、有人愁,鄰居家孩子今年已經2歲多一點了,仍然沒有叫過爸爸、媽媽,開口說話也是嘰嘰喳喳的聽不清說的到底是什麼,這可給鄰居急壞, 甚至一直懷疑孩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直到去醫院檢查後,才放心。
  • 寶寶2歲不會說話是智商低?育兒專家:跟家長關係大,別折騰孩子
    跟朋友小宋聊天,她說自己家裡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婆媳關係非常緊張。我很好奇,在我的印象裡,小宋是一個脾氣很好的女人,別說跟婆婆吵架了,跟我相處4年多,幾乎就沒見過她發過火。就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經過溝通,這才了解到,也難怪她發火,那種事情不管放在誰身上,都是一樣的反應。
  • 孩子說話早晚,暗示智商高低?李玫瑾:家長別傻了
    2歲多一點了,仍然沒有叫過爸爸、媽媽,開口說話也是嘰嘰喳喳的聽不清說的到底是什麼,這可給鄰居急壞, 甚至一直懷疑孩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直到去醫院檢查後,才放心。其實李玫瑾教授早就在講座上說過,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和父母的引導和生活的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
  • 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掛鈎」?與這3點有關係,家長別忽視
    寶寶的降臨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很重大的事,作為一個家庭中最「重量級」的成員,家長可以說是為了孩子的成長操碎了心。 剛出生的時候需要隨時隨地注意孩子的情況,什麼時候該喝奶什麼時候該換尿布都成了父母的必修課。同時,家長都在期盼著孩子開口的那一天,甚至有些父母還會以此做「賭注」,看寶寶開口先叫爸爸還是媽媽。
  • 智商非常的高,但一說話就感覺很幼稚的星座
    有句話說的好「智商不等於情商」,有些人的智商非常的高,但說起話來不著邊際,顯得情商非常低,不得不說智商和情商沒有什麼實際關係。智商反應的是記憶力、創造力、思維能力。情商更多反映的情緒控制、自我意識。那麼智商非常的高,但一說話就感覺很幼稚的星座有哪些呢。
  • 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掛鈎」?與這3點有關係,家長要了解
    那麼寶寶開口說話晚,真和智商有關係嗎?其實啊,寶寶開口早晚和智商是沒有關係的,實際上,是跟這三方面因素有關係,首先寶寶本身的語言發育能力,因為每個寶寶都是不一樣的,不管是基因,還是生活的環境,都是有是有著差別的,所以寶寶發育的快慢也不一樣,因此說話比較早的寶寶
  • 說話早的孩子智商高,但說話晚智商就低嗎?還有這幾點潛在因素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說話早的孩子智商一般都是非常高的,這個是有研究表明的。科研專家表示:說話早的孩子智商往往都比較高,因為智商高的原因,所以語言的能力就會強很多,而不是語音的能力強,就是智商比較高。
  • 用數據說話,成績高低和智商關係大嗎?
    總有家長說,我們孩子小學成績還不錯,到了初中、高中就慢慢滑下來了,很多其實是小的時候還能夠依靠自己的「聰明」混個好成績,然而到了高中,難度增大,內容變多,學習任務重了,有好的學習習慣的同學就慢慢勝出了。他們習慣於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習慣於自習的時候獨立思考問題、自覺學習,對出現錯題的地方歸類攻破,成績自然就穩定。
  • 孩子話多,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家長千萬別埋沒了!
    孩子話多,其實是想和你交流,孩子通過不斷的提問來了解他感興趣的東西。也是智商高的表現。這樣的孩子無論學習還是人際交往上都是翹楚,日後取得的成就也會很高。家長可不能因為孩子話多,就亂給孩子貼標籤,認為他們不聽話、不懂事、煩人、甚至多動症。這樣不僅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還會錯過一次幫助孩子提高語言天賦的機會。
  • 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
    點擊查看 現在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說話問題,特別重視,認為孩子說話晚,就代表不聰明,智商低的表現。這種想法有科學依據嘛?孩子的說話早晚,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孩子的語言發展的五大規律,以及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
  • 寶寶說話早晚,與智商有關?答案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樣
    寶寶說話晚,是智商高的表現,其實不然,或許是父母的錯對於愛因斯坦的智商,應該沒人不認可的吧!愛因斯坦是世界上,少有的聰明人之一,但是他小時候,說話晚,這也是公認的事實,因此,有人就因此,認為,寶寶說話晚,就是智商高的表現,這是真的麼?因此,很多人對於說話晚的人,都會說他是貴人語遲,寶寶說話早晚,與智商真的有關麼?答案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樣!或許還可能是父母的錯。其實孩子說話早與晚,這與寶寶智商,是沒有多少關係的。
  • 寶寶晚說話,就是智商低?你家孩子多大會說話?
    在後臺收到了家長的諮詢:「寶寶已經13個月了,怎麼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別人家的小朋友已經能夠說出一句話了,會不會是智商問題?好焦慮!」 關於寶寶的語言能力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熱點。 寶寶什麼是候開口說話時正常的?
  • 麻省理工研究:智商高的孩子都「話多」
    文/彩玉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你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的孩子實在是太愛聊天了,很多時候都給家長整的煩躁不已,以前在公園是很多孩子在互相你追我趕,但是家長坐在一邊聊天。現在是很多孩子坐在家長身邊聊天,家長們就更無聊了,因為孩子的話和家長們的話不在一個頻道上最後就只能互相遷就,並且有的時候和小孩子聊天真的很累
  • 溝通=說話?你想錯了
    這些話,很多家長都說過,那我們可以先想一想,我們很不喜歡我們的母親嘮嘮叨叨,嘮叨的多了會很煩,並且對於嘮叨的內容免疫了。所以,嘮叨的語言是無效語言。剛才的例子我們可以明確的表達出:請寶貝現在自己穿上鞋子,不然我們出去玩兒的時間就少了,並且媽媽現在就要出門了。 我相信這時孩子會用最快的速度自己穿上鞋子。
  • 孩子多大開口說話算是正常?說話早晚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
    導讀: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最為讓爸爸媽媽們感到開心的時候,就是寶寶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很多媽媽聽到寶寶居然開始懂得喊媽媽的時候,整顆心都要開心到飛起來了。而且,很多父母們都覺得,開口說話早的寶寶,就是一種聰明的表現。
  • 3歲孩子還說不好話,真是智商有問題嗎?說話晚或是日常訓練不夠
    前幾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遇到一位家長求助,對方表示孩子告知"老師讓準備什小花做手工",由於不是一個班級、一個老師,所以對這個小朋友的一兩個字的描述表示完全聽不懂,在這種焦慮下小朋友的家長直接開始唉聲嘆氣,還表示孩子都3歲多了還說不了完整的幾句話,真擔心這孩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