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是我們進補最常見的食物,不僅營養多多,而且味道鮮美。如何才能讓雞湯更營養更好喝呢?接下來,教教大家煲雞湯的竅門,看看怎樣煲雞湯才是最佳的方法,千萬別錯過了。
家常雞湯營養食譜
清燉烏雞湯
材料:烏雞1隻、香蔥2棵、生薑1小塊、料酒2小匙、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
製作過程:烏雞宰殺洗淨,放沸水中焯水,除去血水;把烏雞、料酒、香蔥、生薑放入砂鍋內,用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2小時,加入精鹽、 味精即可。
雞湯靈芝雞湯
材料:赤靈芝30克、淮山20克、杞子10克、桂元肉15克、陳皮1/4個、去核紅棗數粒、羅漢果1/4個、雞1隻
製作過程:雞去皮洗淨,出水,備用。陳皮浸軟去果瓤。鍋中放適量的水,水滾後放入雞及放入其它材料,煲1小時45分鐘,放入桂元肉煲十五分鐘,即可調味飲用。
雞肉海參湯
材料:水發海參100克、雞脯肉150克、蝦仁50克、黑木耳50克、蛋清1個、溼澱粉、鹽、醬油、黃酒、清湯各適量
製作過程:海參洗淨,斜批成片。雞脯肉切成長方片,用鹽、黃酒、蛋清、溼澱粉抓勻上漿。蝦仁洗淨,擠幹,也用蛋清上漿。黑木耳入沸水鍋氽透,撈出放冷水中。沙鍋內放清湯、黃酒、醬油、海參, 用旺火燒開,氽入雞片、蝦仁,放鹽、黑木耳即可。
雞湯艾梗老雞湯
材料:鮮艾梗150克(曬乾的艾梗可以減半)、老母雞1隻(大約1500克左右) 、精鹽適量、生薑10克、清水適量
製作過程:將老母雞放血宰殺,拔毛、去內臟,然後洗淨、切成大塊。把生薑洗淨(不要去皮),再拍扁。瓦鍋洗淨,放進老母雞、艾梗、生薑;加入清水。先用猛火燒開,煮約5分鐘後,轉換成小火煮,以水面有滾沸為度,約煮1.5~2小時即可。調入適量的精鹽即可飲用。
最後,再教教大家煲雞湯的小技巧吧。
煲雞湯的小竅門
選雞:人們熬湯愛挑老雞,但其實童子雞熬湯更合適。童子雞的肉含蛋白質較多,且含彈性結締組織極少,更易被人體吸收。其次,用來燉雞湯的雞,最好是母雞,母雞燉的湯更補虛,適合大病初癒的人喝。燉完雞湯的雞肉吃起來沒有滋味,但可以拿來涼拌。
現殺雞要先冰凍:買活雞自然不用說了,主要是為了保證肉味的鮮美。鮮雞買回來之後,應該先放冰箱冷凍室冰凍3個小時左右再拿出來解凍煮湯。這麼做,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這樣的雞肉肉質才是最好的,做出來的湯味道才會更鮮美。
淘米水浸泡:煲雞湯前,可以把洗乾淨的雞,放入淘洗大米的水中浸泡十幾分鐘。這樣一來可以去除雞皮上的異味,二來又可以讓雞肉變得更鮮嫩。利用了最簡單易得的材料,卻可以收到非凡的效果。
飛水:所謂飛水,就是把雞、冷水、薑片,一起放到灶上,點火煮到沸的過程。通過飛水不僅可以去掉雞的生腥味,也是一次徹底清潔的過程,還能使成湯清亮不混濁,鮮香無異味。
衝冷水定型:飛水處理好的雞,應迅速撈出,在冷水下衝洗乾淨。這樣一方面可以衝掉飛水時,雞身上附著的一些浮沫,二來還可以使雞湯在煮的過程,肉不容易散爛、保持皮跟肉的完整性。
燉雞湯的鍋最好要用砂鍋:熬製雞湯應該用砂鍋,而不是鐵鍋。因為鐵鍋會把鐵鏽的味道帶進雞湯中,不如砂鍋能夠聚攏鮮味,增添鮮美。
火候要適當:煨湯火候的要訣是大火燒沸,小火慢煨。這樣可使食物蛋白質浸出物等鮮香物質儘可能地溶解出來,使湯鮮醇味美。只有用小火長時間慢燉,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既清澈,又濃醇。可以加些冬瓜、蘑菇之類吸油的食物一起熬,能起到降低膽固醇吸收的作用。
最後放鹽:放鹽的時間在某種意義上能主宰雞湯的口味。不管是有的人說下鍋時就放鹽,還是半熟時放,都不對。鹽煮時間長了會與雞肉發生化學反應,雞肉裡的蛋白質被鎖定,湯味淡,肉也燉不爛。鹽和別的調味品一定要在雞湯已燉好時放。放鹽後轉大火10分鐘再停火,中途不揭蓋,不光味道全進去了,而且雞湯鮮味更濃。注意,放鹽進去後不要攪拌,那會留下一股生鹽味。
想要做出美味又營養的雞湯,以上技巧不能忘哦。
(責編:李士燕、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