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學習能力的培養,讓你教出更優秀的學生

2020-09-10 荻苑教育在線

系統地說,學習能力是學習力的一種,與「學習動力」和「學習毅力」構成學習力的三大內涵。而細化學習能力,又可以分為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和應用能力。學習能力中的這五個能力,就是題目當中提到的五大學習能力。本質上講,能力是一種才能、力量化了的優秀習慣,所以說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源於習慣的培養的。

學校教育是社會教育的重要場所,教師則是主要的教育實施者。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承諾者,學校特別是教師,都希望通過教育場合輸出優秀的教育產品──優秀學生。於是,教育必然出現一個共性問題:怎樣教出優秀的學生,無論小學、中學還是大學。好的習慣註定形成優秀的能力,優秀的能力註定出現優秀的成績,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優秀學生。這其中,培養學生優秀的學習能力舉足輕重。

培養學生的審視習慣,讓觀察成為一種學習能力。提到「審視」一詞,很多人都會想到成年人,想到他們的工作態度,會想到觀察能力。如果審視一下「審視」這個詞,你會覺得青少年學生恰恰應該養成審視習慣,因為「審視」一詞的含義是「仔細看」。有了「仔細看」的習慣,有了審視的習慣,也就有了觀察能力。針對學生而言,當觀察能力成為學習能力的時候,他的成績的優秀性是毋庸置疑的。瓦特發明蒸汽機的歷史性貢獻就源於他優秀的審視習慣和觀察能力。

培養學生的歸納習慣,讓思維成為一種學習能力。我們常用「思維縝密」來形容一個人想問題周全、處理問題細緻。思維縝密既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這是一個人生活、工作的極好素養。既然是好的素養,那就應該讓正在學習的青少年養成這種習慣,並形成學習能力,讓縝密思維的優秀品質直接為學生成績的提升服務。家喻戶曉的英國培根,就是因為縝密的思維才掛上哲學家的頭銜。

培養學生的分析習慣,讓理解成為一種學習能力。「分析」與「理解」是一種先後順序的邏輯關係,要先分析後理解,沒有透徹的分析是不會有準確的理解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說要讓理解成為一種能力,就必須給學生養成良好的分析習慣。北京人大附中的物理老師李永樂先生就非常注重學生分析習慣的養成,他教過的學生的理解力都非常強。

培養學生的積累習慣,讓記憶成為一種學習能力。積累很重要,沒有積累習慣就不會有記憶力的形成。我們平時說的記憶力好,是自然的、興趣的、不經意間的,這樣的記憶可能有很強的持續性。但當積累的知識信息複雜時,記憶就需要講求方法和效率了,如果積累的信息多,而且記憶的時間長,這就是記憶力。所以記憶力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科學巨匠愛因斯坦不是天生的記憶力好,是勤於積累、科學記憶成就了他的發明之夢。

培養學生的求是習慣,讓應用成為一種學習能力。是「求是」而不是「求實」,「求是」就是探求真知,這是所有學習者非常優秀的學習習慣和品質。想要一探理論知識的究竟,就要實踐、應用。有很多學生聽課後「一聽了之」,而也有很多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都喜歡把老師講過的知識(尤其是方法),通過做幾道題來檢驗正確與否,一旦方法得當、解題成功,他們會興高採烈的。這就是求是習慣,這就是應用能力。

「觀察、思維、理解、記憶和應用」是人的認知規律,其自然和邏輯順序不可以調整,也不能顛倒,更不能輕其一二或重其二三。作為基礎教育的老師們,無論任課教師的學科教學還是班主任管理學生的學習成績,只要尊重學生的這一認知規律,長期、耐心地培養他們的這些習慣,並能有效地扎紮實實地對其進行訓練,觀察、思維、理解、記憶和應用就能成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所希望出現的學習成績的提升就會指日可待了。

相關焦點

  • 名校培養出的學生為什麼更優秀?師資力量好是其次,這兩點更關鍵
    名校培養出的學生為什麼更優秀?師資力量好是其次,這兩點更關鍵大部分家長從小就會給孩子灌輸上名校的思想,因為上名校會讓孩子會變得更加優秀,這樣的思想在大人心中可謂是根深蒂固,當說起為什麼名校培養的學生會更優秀時,大部分人都覺得是院校的師資好,但是,這只是其次,這兩點才是關鍵所在。
  • 為什麼能力很強,卻教不出優秀的學生?
    要培養創造能力、創新能力,首先就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如此之來,善於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和給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便成為了老師們必修的一門學問。一直以來,教育著重培養的是學生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輕視甚至忽略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 學習魏書生:教給學生尋找真理的能力
    ,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發現真理的能力;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知識的能力。只教知識而不教學習能力,無疑是在培養文盲。——魏書生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魏書生多次介紹說,這些年,他每年平均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外出講學,離校期間,從來不請別的老師代課;回校後,也從未給學生補過一節課!靠什麼?全靠學生自學,全靠平時培養學生形成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的同行中,不少人對此困惑不解,常常提出質疑。
  • 怎樣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優秀學生
    怎樣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優秀學生時間:2019/3/12 8:39:08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許沁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家長都抱著一個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名優秀學生
  • 如何發現和培養優秀拔尖的學生
    如何發現和培養優秀拔尖的學生是很多老師關心的問題,也是社會所關心的問題。我們的社會需要普通人才,也需要高端人才。發現並培養優秀拔尖的學生是每個老師的責任,也是學校的責任。下面我就系統談一下這一問題。在現在的教育觀點中有一個誤區,這個誤區過分的誇大後天教育、培養的作用,認為只要經過合力地、有效地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那麼這個學生就可以由平庸的學生變成尖子生,甚至是天才。可現實是,學生的成績仍然能分出很大的差距,優生、中等生、後進生統統存在。設想一下,如果按照那些理論,只要後天的教育合理,就不存在後進生了,但現實絕不是這樣。
  • 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究
    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究鍾祥市高級技工學校  駱悠悠摘要:本文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學習能力為主題,對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探討了中職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發現: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能力培養;教給學生學習策略,培植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發學習能力,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關鍵能力,提升核心素養。
  • 怎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掌握從小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非常有利。 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就可以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一、創造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先營造自主學習的氣氛。這要求老師教導,尊重不同學生的感情、思考、興趣,允許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看法可能是錯誤的,但是荒唐、幼稚、可笑,也應該去鼓勵他們。二、是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教科書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一些改編擴展,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
  • 窮老師和富老師,哪個更容易培養出優秀學生?
    他能讓學生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嗎?相反,不為生活而憂的富老師,他的心態一定不會消極,容易有教育理想,學生也容易相信知識改變命運,為什麼呢?生活都無憂了,都很富裕了,自然容易有精神追求,容易有詩和遠方。這樣的老師教學生,更容易教出有理想、有抱負的優秀人才。理由如下:一、富裕的老師生活無憂,容易有教育理想,更容易培養出有理想的學生。
  • 乖孩子就真的優秀嗎?這三點,教你培養出別人家的優秀孩子
    如今家庭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每家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也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在這過程中,一些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認為這才是一個優秀孩子該有的標準;還有一些家長則認為,孩子學習好、考試成績優異才是優秀的。
  • 濱州醫學院: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優秀的人培養出更優秀的人
    當天下午,濱州醫學院在煙臺、濱州兩校區同步召開2020年教師節表彰大會,慶祝教師節,慰問表彰教師,對立德樹人工作提出要求,強調要更加深刻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和任務要求,更加重視師資隊伍建設,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讓優秀的人培養出更優秀的人。黨委書記車先禮發表講話。
  • 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學習能力的高低與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有密切的關係。雖然說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主要是靠自己在語言實踐中逐漸形成,但學生的學習能力形成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具體、系統的指導。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指導滲透在日常的教學行為之中,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本文將結合實例談談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 三十六計教出好孩子,優秀的教育方法讓孩子更優秀
    孩子優秀只是因為教育方法更優秀。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家長、老師常常因為孩子進步緩慢而著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給孩子戴上「腦子笨」、「性格難以改變」之類的帽子,或者自認為學識淺、水平低,不會教育孩子。實際上,只要方法妥當,任何孩子都是優秀的;只要用心,總能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
  • 司蒂姆:注重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孩子更優秀
    而擁有邏輯思維能力的人喜歡用邏輯慣性解決問題,這種理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提高了自己的做事效率。這樣看來想讓孩子更加優秀,從小培養孩子的邏輯就變得至關重要起來。 從小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更明智邏輯思維能力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的,孩子在6歲以前處於大腦的黃金髮育期,鼓勵孩子從小用邏輯思維去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出孩子的邏輯思維慣性,讓他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本能的用有邏輯的思維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外語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構成與培養
    自主學習不僅僅依賴個體,更依賴群體,學習者只有通過與他人合作才能更好地獲得自主學習能力(Little 1994;Dam 1995,「批判性地充分參與社會互動的能力」是自主學習的核心(Little 1996:210)。學界逐漸認識到自主學習並非簡單等同於獨立學習,相互合作與支持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
  • 優秀班級都是什麼樣子呢?5大秘訣告訴你,好老師才會教出好學生
    優秀的班級都是什麼樣子?好的班級絕不是兩極分化,也不是整體平平無奇,而是班裡的孩子整體都很愛學習,同學們也都互相較著勁。那麼,對於好的班級,老師又有哪些秘訣能夠做到源源不斷地教出幾乎一整班的學霸呢?以下5個秘訣告訴你。
  • 少兒編程培養五大核心能力,為少年的人生加分!
    很多有前瞻性的家長也已經開始了解,和讓孩子學習少兒編程。少兒編程培養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孩子的創造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學習編程的意義在於培養孩子了解網際網路時代,思維邏輯和生存方式,更主要的是培養一些他未來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會有用的能力。
  •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業成功的唯一途徑
    同時作為教育者,我們更清醒地知道在當今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將所有人類知識傳授給學習者,教育的任務必然要由使學生學到知識轉成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學習的本質。(葉聖陶先生語)因此,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活動中的主要行為方式。好的學習習慣一經形成就有利於良好的教學方法的運用,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相反,則會有礙學生的進步,並且不易克服。為了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重要的不僅是在教學過程中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自己掌握「鑰匙」,去打開知識的寶庫。
  • 一個優秀的男孩,需要培養他三種能力,父母如何培養這三種能力?
    遇到挫折並不可怕,可怕是在挫折中一蹶不振,被挫折打敗,失去了努力的勇氣,有抗挫能力的男孩,會樂觀面對挫折,把挫折轉化為動力,把挫折當作人生前進的墊腳石,這樣的男孩才會走得更遠。因此,要培養一個優秀的男孩,父母一定要磨鍊孩子的抗挫能力,讓孩子自己去面對人生中的風雨,開創自己的人生之路。
  •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操作、猜測,培養學生會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這段話的中心意思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對知識的獲得有一個親身經歷的過程。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學生領略探究後的體驗,從而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創設情境,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學生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因此,把課堂主動權給學生,把學習主動權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自學「氣氛」,讓學生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