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近日,通州、昌平、石景山等區召開兩會及新聞發布會,透露了2020年北京交通工程建設情況。隨著京張高鐵開通,還有2條地鐵線路完成重要施工。
地鐵
M11號線西段
M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工程長4公裡,設金頂街站、金安橋站、北辛安路站和首鋼站等4座地鐵站。目前首鋼廠區內徵地拆遷基本完成,金頂街站已交付2塊場地、施工單位進場開工,計劃M11西段2020年底全線洞通,2021年底前正式建成投用。
19號線支線
19號線支線於京張高鐵開通前順利完成下穿京張高鐵線路施工。該線路為19號線(19號線南起大興西區及南苑地區,北至昌平區沙河高教園地區)遠期設置的北部支線。
其實,具體線路規劃目前尚不能全部確定,能夠確定的是19號線支線將在清河站設站,並實現13號線、19號線支線、昌平線南延同站換乘。
昌平線南延
昌平線南延即北京地鐵27號線二期工程,日前與19號線支線一同完成下穿京張高鐵線路施工,線路計劃竣工時間為2021年12月。
昌平線南延工程先期將延至薊門橋站,「握手」地鐵12號線,遠期延至國家圖書館站與9號線貫通運營,成為一條中心城西部南北方向的軌道交通骨幹線。該線路串聯了學院路區域、清河、上地等重點功能區和居住區,一共新建車站8座,其中換乘站5座,分別在清河站與地鐵19號線支線以及地鐵13號線換乘、在上清橋站與地鐵19號線主線換乘,在六道口站與地鐵15號線換乘,在西土城站與地鐵10號線換乘,在薊門橋站與地鐵12號線換乘,平均站間距1.5公裡。
昌平線南延完成下穿京張高鐵線路施工。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交通樞紐
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
該交通樞紐已於去年11月開工,項目建設周期為5年,預計2024年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位於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空間結構的交匯處,是副中心拉開城市框架,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誌性工程。項目定位為「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點,是副中心未來的交通中心。它連接M6線、平谷線、M101線三條軌道交通線路和京唐鐵路、京哈鐵路、城際聯絡線三條鐵路線路,成為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也是北京市繼大興國際機場後又一個大型交通基礎設施工程。
項目用地範圍約61公頃,地下總建築面積約128萬平方米,車站為地下三層,地上面積約139萬平方米,地下樞紐部分總投資約為345億元。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模型。
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
目前,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南區、配套道路已進場施工,地下結構施工計劃2020年年底前完成,2021年底前樞紐工程將全部建成。
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中確定的33座交通樞紐之一,集軌道交通(M1、M6、S1)、快速公交、常規公交於一體,包括計程車、P+R、自行車、步行等多種交通方式相互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蘋果園綜合交通樞紐主體建築面積約9.3萬平方米,配套建設3.5公裡道路(2條次幹路和3條支路)和730米BRT匝道。
天通苑北交通樞紐
去年,天通苑北交通樞紐建成投用,目前仍處於試運行階段,預計將於2020年7月完成樞紐內進入地鐵的自動售檢票設備安裝就位並投入使用。屆時,乘客可在樞紐內直接進站乘車、出站無需繞行。
公路
廣渠路東延
廣渠路東延是繼京哈高速、京通快速路後,連接市區和副中心的第三條重要快速通道。目前,該工程已實現全線進地施工,將於2020年年內建成通車。
該路段長約7.6公裡,項目總投資120億元。地面道路主路雙向六條車道,設計速度60公裡每小時;地下道路全線下穿,設置為雙洞隧道,雙向六條車道,設計速度80公裡每小時。
廣渠路東延工程果園環島效果圖。
林萃路
目前,林萃路工程正在進行下穿鐵路線的鋪墊施工,有望於2020年實現貫通。貫通後將直接通達回龍觀地區,將分流京藏高速路上40%的車流和部分乘坐地鐵的客流。特別是回龍觀東部小區的居民,可不必再走京藏高速路進城。
國道109新線高速(西六環至市界段)
這條高速將於今年開工,工期四年時間,預計2023年完工。
109新線高速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路線總體走向自東向西,東起門頭溝區軍莊鎮附近的西六環路,終點位於門頭溝區清水鎮西側的市界處,位於小龍門隧道內,通過小龍門隧道與河北省張涿高速預留的連接線進行對接。該路線全長約65.455公裡,全線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
高速沿線的旅遊景點主要包括京西十八潭景區、京西古道、東靈山-百花山風景名勝區、小龍門國家森林公園、北京市雁翅九河溼地公園、黃岑仙谷等。
京良路西段
京良路西段也將在2020年開工建設。按此前市規劃自然委批覆方案,京良路西段工程起點為京港澳高速與現況京良路相接處,終點是西六環與現況京昆高速相接處,道路全長4公裡,其中豐臺區境內3.8公裡,房山區境內0.2公裡,規劃等級為快速路。
編輯 賈文程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