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受到迫害的少數族群 羅興亞難民被送往孟加拉孤島

2020-12-20 一品世界

南亞孟加拉國目前收容超過70萬逃離緬甸政府迫害的羅興亞人(Rohingya),該國計劃將10萬名逃入其境內的羅興亞難民轉移至孟加拉灣上一座名為巴山查爾(Bhasan Char)的孤島。2020年12月4日正式啟動安置計劃,首批1,600多人已被送往島上;由於該島環境惡劣,聯合國(UN)與國際人權組織擔憂,將引發更嚴重的人道危機。

綜合媒體報導,逃入孟加拉國境內的羅興亞人是在緬甸遭受迫害的穆斯林少數民族,緬甸軍隊從2017年開始大幅清洗羅興亞人,迫使他們穿越孟緬邊境,目前多數都居住在孟加拉國東南部吉大港專區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地區,也讓該地成為世界上最擁擠的難民營。圖為羅興亞難民聚集在科克斯巴扎爾一個臨時安置點外。

一名將被轉移到巴山查爾島的羅興亞難民婦女在臨時安置的中轉區外哭泣。路透社報導稱,孟加拉政府12月4日已啟動羅興亞難民安置計劃,約1,600人被送往位於孟加拉灣吉大港外海的巴山查爾島,並稱已經獲得所有難民的同意。美聯社則稱,科克斯巴扎爾當局沒有說明難民是如何被選擇安置的。

將被轉移到巴山查爾島的羅興亞難民聚集在科克斯巴扎爾的一個中轉區外。但BBC報導,不少羅興亞難民曾透露不想移居至島上,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訪問了12個羅興亞家庭,他們都在安置名單上,但都不願意前去。聯合國(UN)則表示他們對安置地點所知有限,也沒有涉入此計劃。

在孟加拉國科克斯巴扎爾,羅興亞難民正等待乘坐大巴從難民營前往吉大港,吉大港是孟加拉國第二大城市以及第一大港,從那裡他們最終將被轉移到地處孟加拉灣的巴山查爾島 。

在孟加拉國吉大港,將被轉移到巴山查爾島的羅興亞難民婦女乘坐一輛大巴。

在孟加拉國吉大港,保安人員守衛著臨時帳篷的入口,羅興亞難民在這裡等待登上前往巴山查爾島的船隻。

羅興亞難民在吉大港的臨時帳篷內等待著。

孟加拉國海軍向羅興亞難民提供早餐。

保安人員在吉大港的船隻俱樂部裡守衛,船隻將從那裡把羅興亞難民運送到巴山查爾島。

羅興亞難民正穿過吉大港船隻俱樂部的消毒通道。

羅興亞難民從孟加拉國吉大港登上一艘軍艦,前往孟加拉灣的巴山查爾島。

羅興亞難民正從孟加拉國吉大港排隊登上一艘軍艦。

孟加拉國官方人員注視著羅興亞難民登上一艘軍艦。孟加拉外交部長莫門(AK Abdul Momen)12月3日表示,政府「不會強迫任何人去巴山查爾島,我們堅守這個立場。」

羅興亞難民正在向巴山查爾島進發。孟加拉主管難民事務的負責人穆罕默德(Mohammad Shamus Douza)仍堅持,獲得重新安置的人都是自願的。

一艘軍艦將羅興亞難民從孟加拉國吉大港運送到巴山查爾島。美聯社稱,外國媒體不被允許訪問該島。巴山查爾島曾經經常被季風雨淹沒,但現在有了防洪堤防、房屋、醫院和清真寺,由孟加拉國海軍耗資超過1.12億美元修建。

巴山查爾島地處孟加拉灣,大約在20多年前由河口泥沙堆積形成,距孟加拉國本土30公裡左右,其名稱「巴山查爾」意為「漂浮島」。圖為2019年12月19日,一個貨櫃停靠在巴山查爾島岸邊。

孟加拉國政府於2015年提出計劃,欲開發建設這一島嶼,作為接納羅興亞難民的安置點。工程於2017年正式啟動,計劃建設1,440棟房屋,供10萬羅興亞難民居住。圖為2019年12月19日,一名男子走過巴山查爾島上的建築。

2019年12月19日,巴山查爾島上新建的建築內的一個普通烹飪區。

2019年12月19日,巴山查爾島上一個新建成的垃圾桶矗立在居民樓旁。

由於該島嶼地勢低洼,每年六到九月的季風季節洪澇災害頻發,極易遭受颶風侵襲,周邊海域還常有海盜出沒,故這一安置計劃受到多家人道主義機構和羅興亞難民領袖的強烈反對。圖為2019年12月19日,巴山查爾島附近新建的洪水堤防。

一名衛生工作者在檢查抵達巴山查爾島的羅興亞難民的體溫。羅興亞人口約100多萬,15世紀起定居在緬甸西北部的若開邦。信仰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在20世紀被緬甸當局認定為孟加拉非法移民,剝奪公民權與教育權。

工人們在巴山查爾島上幫助搬運羅興亞難民的物品。羅興亞人在緬甸長期遭受歧視和迫害。2017年8月,緬甸軍方對羅興亞人發起大規模「清剿行動」,迫使近一百萬羅興亞難民逃離家園,來到鄰國孟加拉國的科克斯巴扎爾地區避難,形成全球演變速度最快的難民危機。

巴山查爾島上的羅興亞難民在使用手機。羅興亞人被西方媒體形容為「世界上最不受歡迎的人們」、「世界上最受到迫害的少數族群」。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與國際難民署(UNHCR)已公開呼籲孟加拉國政府,立即停止這項難民安置計劃,批評該國目光短淺不負責任,嚴重違反人權,可能釀成更嚴重的人道危機。

相關焦點

  • 【VOA慢速 12.27】首批羅興亞難民抵達孟加拉孤島
    First Rohingya Refugees Arrive at Isolated Bangladesh Island 首批羅興亞難民抵達孟加拉孤島 Officials in Bangladesh
  • 被拋棄的民族:緬甸為什麼要驅逐羅興亞人?他們做了什麼?
    但就在這樣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卻在上世紀末乃至本世紀初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那就是令國際社會十分關注的羅興亞人難民危機。羅興亞人是居住在緬甸西部若開邦的一個族群,與羅興亞人共同居住在若開邦的還有若開人、緬族人以及欽族人等多個緬甸民族。若開邦的人口規模大約在330十萬,而其中的羅興亞人則有80萬左右。
  • 將羅興亞人安置在偏遠島嶼 孟加拉國的臨時舉措還是孤立和無視?|羅...
    大赦國際表示,孟加拉政府將這一舉動歸因於緩解考克斯巴扎爾旅遊中心不斷增加的 「壓力」,目前難民營中生活著120萬羅興亞難民。事實上,難民救濟和安置專員已經討論了一種提供食物和非食物物品清單的機制,以開始將羅興亞人遷往巴山查爾島進程。據聯合國稱,羅興亞人是「世界上受迫害最嚴重的少數民族群體」,自2012年以來,羅興亞人在緬甸遭受了殺戮和暴力浪潮。
  • 孟加拉國將羅興亞難民驅逐到颶風島
    孟加拉海軍成員監督轉移難民的工作(路透社) 2020年12月30日 沒有聯合國參與,孟加拉國海軍艦船開始將第二批羅興亞難民從科克斯巴扎爾難民營運送到孟加拉灣低洼地區的巴山查爾島
  • 與緬甸發生暴力衝突,被全世界踢皮球的民族,羅興亞人該何去何從
    而身份認證則是可以很好的證明一個人在一個國家乃至一片土地歸屬感的東西,而且也正是這種歸屬感才會讓一個人產生對於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群體和事務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但是對中華大地有著強烈歸屬感的我們很難想到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批人是被整個世界所拋棄的族群。這就是羅興亞人,一個被以緬甸為首的南亞、東南亞各國所驅逐的族群。
  • 緬甸警察毆打羅興亞穆斯林視頻流出 數名警察被拘留
    【觀察者網 綜合】去年11月聯合國官員曾指責緬甸試圖對羅興亞人(Rohingya)「種族清洗」,迫使他們逃往孟加拉國。日前網絡流傳一段視頻,清楚顯示緬甸的邊境防衛警察虐待羅興亞穆斯林。據今日俄羅斯(RT)昨天(2日)消息,緬甸政府已經就相關片段拘留數名警察。法新社稱這是當局罕有承認虐待少數穆斯林族群事件。
  • 杜特爾特:將接收緬甸羅興亞難民,給他們菲律賓公民身份
    2015年,緬甸爆發了羅興亞人難民危機,緬甸政府否認羅興亞人是緬甸公民,並動用軍隊驅逐生活在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很多羅興亞人也被迫離開家園,逃往到孟加拉國和世界各地。因此,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遭到西方國家批評,指責她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清洗。一些國家和組織剝奪了翁山蘇姬曾經獲得的國際性獎項,甚至威脅剝奪她在1991年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
  • 澳華人區銀行自焚案兇手查清 為緬甸穆斯林難民
    日前,澳大利亞警方宣布,自焚者的身份已經調查清楚,為來自緬甸的男性穆斯林難民。據悉,該男子今年21歲,為緬甸羅興亞人,現在正在澳大利亞當地醫院接受治療。澳大利亞警方已經對該男子實施了監控措施。羅興亞人是在緬甸與孟加拉邊境附近居住的一個穆斯林族群。據警方調查,該男子名為諾爾(Noor),於3年前以難民身份乘船來到澳大利亞,但暫時仍沒有領到難民籤證。
  • 緬甸羅興亞人問題的視差——歷史、現狀與癥結分析
    第三方學者對於羅興亞人的產生也有不同看法,耶格等人的關注「產生早於界定」,雷德關注「界定後才產生」,而巴拉尼更關注該群體的現實存在意義。 其次在於詞源界定。穆斯林學者認為「羅興亞人」這個詞早就有了,如有人認為其來自6-7世紀時穆斯林商人泊岸若開求救發出的「Raham」聲。但緬族學者指出,緬甸、孟加拉正式文書記載和英國殖民者當時進行的人口普查均未見該稱呼。
  • 孟加拉國稱將對27萬緬甸羅興亞穆斯林實施拘留或遣返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崔雲】據卡達半島電視臺11月26日報導,孟加拉國提出將通過外交途徑遣返其國內27萬緬甸羅興亞穆斯林人,並在遣返回國前將對其進行拘留。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獲得的官方文件,目前約有27萬無國籍的羅興亞人生活在孟加拉國境內。他們或居住在擁擠的露營區,或生活在貧窮的村莊,用塑料或樹木建造居所。
  • 2萬孟加拉國穆斯林示威 抗議緬甸屠殺羅興亞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據法國媒體9月18日報導,孟加拉國當地時間9月18日,至少2萬名該國伊斯蘭強硬派人士走上街頭,抗議鄰國緬甸爆發攻擊穆斯林少數族群羅興亞人的事件,導致大量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國難民營。
  • 流離失所再遇新冠病毒 疫情下的難民營誰來管?
    6月30日,2000多位難民滯留的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報告了3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繼位於孟加拉的最大難民營及希臘和非洲等地的難民營報告確診案例後,又一個有疫情通報的難民聚集地。在各國紛紛忙於抗疫、對付經濟衰退之時,世界各地的難民營幾乎具備了所有疫情災難性發展的條件——無法保持的社交距離、難以獲得的基本抗疫資源,以及比病毒更快滋長的焦慮和恐懼。
  • 緬甸佛教徒與羅興亞族穆斯林關係繼續惡化 難民潮導致種族清肅暴行
    圖文無關(圖:Pixabay.com) 緬甸佛教徒與若開邦的羅興亞人自緬甸這場種族危機已引發國際撻伐,聯合國官員要求緬甸停止導致40萬羅興亞族難民逃亡的種族清肅暴行。國度復興報編譯religionnews報導, 最近,羅興亞族穆斯林大批逃亡已4周,仍有成千上萬人跨越邊界,到孟加拉國尋求協助及安全。成千上萬名羅興亞兒童正陷入疾病危機。
  • 王毅介紹中方在「羅興亞人」問題上立場
    人民網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017年11月18日,正在孟加拉國訪問的外交部長王毅接受記者採訪時就當前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緬甸若開邦羅興亞人問題介紹了中方立場。 王毅表示,這一問題是緬甸國內產生的動蕩波及到孟加拉,給孟造成影響,帶來負擔。
  • 緬甸羅興亞人無國籍,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該不該同情這些人呢?
    但若開邦並不是羅興亞的故鄉,羅興亞的人故鄉來自緊鄰的孟加拉國,他們是孟加拉人的後裔,而且信奉伊斯蘭教。關於羅興亞人來到緬甸若開邦,這是英國殖民統治造成的惡果。1826年,第一次英緬戰爭時,緬甸戰敗後就把若開邦割讓給英屬印度。英國為了進一步控制若開邦地生活的緬甸人。英國就故意把大量孟加拉人移民到若開邦,於是就造成了民族間的矛盾,也形成如今若開邦地區羅興亞佔主體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