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華人區銀行自焚案兇手查清 為緬甸穆斯林難民

2020-12-17 環球網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19日報導,11月18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市華人區內一聯邦銀行內曾有人自焚,導致26人受傷。日前,澳大利亞警方宣布,自焚者的身份已經調查清楚,為來自緬甸的男性穆斯林難民。

據悉,該男子今年21歲,為緬甸羅興亞人,現在正在澳大利亞當地醫院接受治療。澳大利亞警方已經對該男子實施了監控措施。

羅興亞人是在緬甸與孟加拉邊境附近居住的一個穆斯林族群。

據警方調查,該男子名為諾爾(Noor),於3年前以難民身份乘船來到澳大利亞,但暫時仍沒有領到難民籤證。縱火自焚的前兩天,他曾前往銀行領取救助金,但救助金當時並沒有打到他的帳戶裡。

據分析,沒能領取到救助金可能是該男子自焚的主要原因之一。據澳大利亞的緬甸羅興亞人組織(the Australian Burmese Rohingya Organisation)主席回憶:「諾爾當時一直非常沮喪,他的朋友表示,他沒有領到救助金,所以沒錢支付房租。」

難民救助顧問帕米拉·科爾(Pamela Curr)表示,諾爾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據悉,11月18日的自焚事件導致5人燒傷,21人吸入煙霧。

相關焦點

  • 2萬孟加拉國穆斯林示威 抗議緬甸屠殺羅興亞人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據法國媒體9月18日報導,孟加拉國當地時間9月18日,至少2萬名該國伊斯蘭強硬派人士走上街頭,抗議鄰國緬甸爆發攻擊穆斯林少數族群羅興亞人的事件,導致大量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國難民營。
  • 濯足節:教皇為難民「金盆洗腳」 包括穆斯林和印度教徒
    據人民網3月24日援引法新社消息,3月24日是基督教傳統的濯足節(Maundy Thursday),教皇方濟各走訪義大利的難民收容中心,為11名尋求庇護的年輕難民和1名工作人員洗腳,以凸顯國際社會必須向難民提供庇護。 報導稱,高齡79歲的方濟各以跪姿將水灑在這些難民的腳上,然後用毛巾擦乾,起身時還彎腰親吻他們。多名難民感動落淚,其中一位母親還抱著孩子。
  • 緬甸警察毆打羅興亞穆斯林視頻流出 數名警察被拘留
    【觀察者網 綜合】去年11月聯合國官員曾指責緬甸試圖對羅興亞人(Rohingya)「種族清洗」,迫使他們逃往孟加拉國。日前網絡流傳一段視頻,清楚顯示緬甸的邊境防衛警察虐待羅興亞穆斯林。據今日俄羅斯(RT)昨天(2日)消息,緬甸政府已經就相關片段拘留數名警察。法新社稱這是當局罕有承認虐待少數穆斯林族群事件。
  • 緬甸佛教徒與羅興亞族穆斯林關係繼續惡化 難民潮導致種族清肅暴行
    圖文無關(圖:Pixabay.com) 緬甸佛教徒與若開邦的羅興亞人自緬甸這場種族危機已引發國際撻伐,聯合國官員要求緬甸停止導致40萬羅興亞族難民逃亡的種族清肅暴行。國度復興報編譯religionnews報導, 最近,羅興亞族穆斯林大批逃亡已4周,仍有成千上萬人跨越邊界,到孟加拉國尋求協助及安全。成千上萬名羅興亞兒童正陷入疾病危機。
  • 又一個國家公開威脅緬甸!
    【緬甸中文網訊】近幾年,歐洲多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不斷對緬甸進行商業及武器禁運制裁,總部位於英國的非政府組織"緬甸運動"(Burma Campaign),更是不斷警告與緬甸軍方合作的外資企業,利用輿論打壓與緬甸軍方企業有往來的國際企業。
  • 緬甸穆斯林與佛教徒衝突或引發「種族清洗」
    穆斯林與佛教徒之間的衝突  2012年6月,若開邦發生了「羅興伽」穆斯林與信奉佛教的若開族人的暴力衝突,並於同年10月再次爆發衝突,共造成了數百人死傷。2013年緬甸中部的密鐵拉市再次引發穆斯林與佛教徒的暴力事件,造成40人死亡。這兩起種族宗教暴力衝突,顯示出種族宗教問題已成為影響緬甸和平發展的一個問題。
  • 印度種族衝突致近80人死、40萬人成難民 移民問題或是主因
    40多萬難民無家可歸。這一系列事件迅速引發當地穆斯林移民和土著居民互相進行報復性襲擊,最終導致暴力不斷升級。當地政府為防止更多暴力衝突發生,很快實施了嚴厲的宵禁令,並對軍隊下達了針對可疑人員的射殺令。與此同時,印度聯邦軍隊和政府僱傭的保安公司進駐了阿薩姆邦和周邊地區,以便救助難民。
  • 瑞典可愛小女生慘遭斬首,關愛難民計劃再釀血案…
    2019年11月14日,17歲的瑞典女學生威爾瑪·安德森前往前男友(一位從伊拉克來的虔誠穆斯林)的公寓領取自己的物品後,徹底失蹤。在這個地方少女的頭顱被發現兇手將這個她的頭裝進箱子拋向小河備受矚目的公審下周將在瑞典開始。
  • 緬甸克欽、果敢難民問題對中國邊疆安全的影
    以中國那邦鎮為例:早在1961年始,中國雲南省盈江縣那邦鎮對岸的緬甸克欽獨立軍就與緬甸中央政府軍發生武裝衝突,雙方持續了33年之久的戰火直到1994年籤署停火協定才停歇。但自2011年6月起,克欽邦又再度燃起戰火,連續幾年來緊張的緬北形勢,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級二類開放口岸盈江繁榮的外貿形勢打入低谷,在緬北隆隆的炮聲中,盈江縣那邦鎮從一個曾經的重要貿易口岸,急劇轉變為克欽難民逃到中國的一個難民中轉站〔1〕。
  • 緬甸克欽、果敢難民問題對中國邊疆安全的影響與
    以中國那邦鎮為例:早在1961年始,中國雲南省盈江縣那邦鎮對岸的緬甸克欽獨立軍就與緬甸中央政府軍發生武裝衝突,雙方持續了33年之久的戰火直到1994年籤署停火協定才停歇。但自2011年6月起,克欽邦又再度燃起戰火,連續幾年來緊張的緬北形勢,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級二類開放口岸盈江繁榮的外貿形勢打入低谷,在緬北隆隆的炮聲中,盈江縣那邦鎮從一個曾經的重要貿易口岸,急劇轉變為克欽難民逃到中國的一個難民中轉站〔1〕。
  • 被拋棄的民族:緬甸為什麼要驅逐羅興亞人?他們做了什麼?
    ,羅興亞人卻和緬甸人大為不同,這是因為羅興亞人並不是緬甸的原住民,而是後期遷移過來的民族。通過屠殺原住民,這些來自孟加拉的穆斯林成為了若開地區的主要族群,並在後來自稱「羅興亞人」。緬甸國內的宗教以及民族衝突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顯得格外激烈。不過,因為緬甸民族獨立武裝的領導人為了對抗日本法西斯而和英國人結盟,當時的緬甸民族獨立武裝領導人昂山答應為維護緬甸的民族團結而努力,不僅不追究穆斯林的罪責還要給予他們公民權。
  • 王書金未被核准死刑 聶樹斌案兇手不查清王書金就死不了?
    2013年6月25日,王書金案二審的庭審中,該案上演了控辯雙方「角色互換」的一幕也因此被看做是司法審判中的奇案:檢方在庭上引用聶樹斌案案卷中的證據材料力證王書金並非石家莊西郊玉米地強姦殺人案真兇,而王書金則堅稱自己為真兇,並詳述了自己作案時的諸多細節。 2013年9月,河北省高院公開宣判王書金案,駁回其上訴、維持原判,並報請最高法核准。
  • 杜特爾特:將接收緬甸羅興亞難民,給他們菲律賓公民身份
    羅興亞人是一個主要生活在緬甸的民族,他們在二戰時期從孟加拉國遷移到緬甸,目前人數約有200多萬。羅興亞語是孟加拉語、阿拉伯語、緬甸若開語相互混合形成的一種語言,所以他們的民族文化也主要來自這三個地方。2015年,緬甸爆發了羅興亞人難民危機,緬甸政府否認羅興亞人是緬甸公民,並動用軍隊驅逐生活在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很多羅興亞人也被迫離開家園,逃往到孟加拉國和世界各地。因此,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遭到西方國家批評,指責她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清洗。一些國家和組織剝奪了翁山蘇姬曾經獲得的國際性獎項,甚至威脅剝奪她在1991年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
  • 緬甸羅興亞人問題的視差——歷史、現狀與癥結分析
    穆斯林學者認為「羅興亞人」這個詞早就有了,如有人認為其來自6-7世紀時穆斯林商人泊岸若開求救發出的「Raham」聲。但緬族學者指出,緬甸、孟加拉正式文書記載和英國殖民者當時進行的人口普查均未見該稱呼。他們還懷疑這個詞是由穆斯林反叛組織「穆夾黑」(Mujahids)流傳出來的。第三方學者對「羅興亞」這個詞持謹慎態度,一些學者使用時並未專門界定。 再次是歷史境遇。
  • 若開邦實兌市一座穆斯林難民營昨日突發火災 大量難民篷被燒毀
    緬語翻譯中文字幕: 據媒體報導,8月20日傍晚,若開邦首府實兌市郊區一處名為「翁哆基」的穆斯林難民營突發火災,數十間難民篷被燒毀。
  • 緬甸一女佛教徒遭穆斯林男子汽油焚燒致教派衝突
    【環球時報記者 林森海】緬甸撣邦北部城市臘戍28日發生一名女佛教徒遭穆斯林男子澆汽油焚燒事件,結果引發騷亂,憤怒的當地民眾縱火焚燒穆斯林房屋和清真寺。緬甸警方29日稱,持續的騷亂已造成1人死亡、4人受傷。東南亞媒體擔心,新一輪宗教暴力衝突可能再次被點燃。
  • 孟加拉國稱將對27萬緬甸羅興亞穆斯林實施拘留或遣返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崔雲】據卡達半島電視臺11月26日報導,孟加拉國提出將通過外交途徑遣返其國內27萬緬甸羅興亞穆斯林人,並在遣返回國前將對其進行拘留。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獲得的官方文件,目前約有27萬無國籍的羅興亞人生活在孟加拉國境內。他們或居住在擁擠的露營區,或生活在貧窮的村莊,用塑料或樹木建造居所。
  • 中國邊境一國再起戰亂:大批難民湧入中國
    近日,由於政府軍與緬北地區武裝衝突十分激烈,緬甸北部邊境數千民眾為躲避戰火,1月10至11日逃入中國境內,聯合國人權報告員無法進入衝突地區。緬甸政府軍報導稱,估計有4000人,多數是婦女、孩子和老人,從緬甸逃到中國境內,其中不少人在逃進中國之前,住在邊境難民營中,其中中國在邊境臨時布置了安置點,並提供接濟。克欽武裝與緬軍再次開戰進一步削弱緬甸全國停火的希望。翁山蘇姬領導的緬甸政府正在與少數民族反叛武裝展開磋商,尋求全國和解,定於2月再次召開協商會議。
  • 世界上最受到迫害的少數族群 羅興亞難民被送往孟加拉孤島
    綜合媒體報導,逃入孟加拉國境內的羅興亞人是在緬甸遭受迫害的穆斯林少數民族,緬甸軍隊從2017年開始大幅清洗羅興亞人,迫使他們穿越孟緬邊境,目前多數都居住在孟加拉國東南部吉大港專區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地區,也讓該地成為世界上最擁擠的難民營。圖為羅興亞難民聚集在科克斯巴扎爾一個臨時安置點外。
  • 與緬甸發生暴力衝突,被全世界踢皮球的民族,羅興亞人該何去何從
    由於羅興亞人內部對於自己的來源其實也不是很清楚,他們只知道自己是穆斯林,是伊斯蘭教忠實的擁護者。而且相比於世居在此的緬甸人,羅興亞人的語言卻是羅興亞語。所以綜合伊斯蘭教在南亞和東南亞的擴張來看,緬甸人認為羅興亞這個民族是從英國殖民擴張時期開始入駐緬甸的印度、孟加拉等國人的後裔。羅興亞人雖然暫時活動在緬甸,但實際上並不屬於緬甸。